馬龍飛認為受了侮辱,但不動聲色,隻買了幾匹次馬。
田世昌和他的三個夥伴趕著三十匹駿馬,走出大約七十多裏路時,忽然馬龍躍帶一個騎兵連追趕上來,說昨夜裏黑馬旅有兩匹良馬被盜,當即指出“火焰駒”和“黑珍珠”就是所失之馬。
田世昌大怒,與馬龍躍爭執。馬龍躍隨命士兵將田世昌連人帶馬一起帶往黑鷹團,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投入監牢,隨將兩匹馬烙上軍馬印記。紅馬送給了馬步青,黑馬自己騎用。
田世昌在監牢中認識了一個東鄉族的衛兵,他從腰帶裏取出一塊金條,請其偷放他出去。哨兵本來就對田世昌深表同情,知道他受了冤枉,便偷了兩匹馬,兩人一齊逃逸。
田世昌回到家鄉,糾集了三十多同族弟兄,對馬家軍進行瘋狂的報復,兩次劫掠了馬步青的軍馬場,把軍馬驅散。那幾千匹膘肥體壯毛皮油光鋥亮的戰馬,散落在祁連山中,多數為牧民捕獲。
冤讎越結越深,報復引來的後果是反報復。馬步青一時很難搜捕到出沒在祁連山中或是隱藏在牧民中的盜馬者,他通過官府逮捕了所有盜馬賊的家屬,要他們下書田世昌,逼他們放下武器,全部投降,方可免其家族死罪。
田世昌的隊伍本來就缺乏凝聚力,遇此重壓,很快瓦解,一部分為救家人投降了馬步青,一部分交保回家,隻有十幾名無家無業者隨田世昌在祁連山中潛藏。田世昌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被殺,與馬家軍結下了血海深仇。
麵對馬家軍的強大勢力,田世昌遠離家鄉,在祁連山中沒有根基,以東鄉族的身份,要號召起眾多牧民參加他的隊伍是困難的。
他知道紅軍能征慣戰,趁紅軍西路軍潰散之際,他想大量吸收紅軍散失人員作為隊伍的基幹,但收容到的大都是傷員,他不得不把他們捨棄,可仍存在著希望,在祁連山裏,曾追隨過西路軍左支隊的行蹤,卻無法使紅軍小股從大隊中分離出來。
後來,他帶領十幾個人,在黃草溝襲擊了押解俘虜去西寧的一個騎兵排,救出了二十幾名西路軍的被俘人員。但在逃跑過程中,又大都失散。留在他們隊伍中的隻有兩人,一個是在戰場上失蹤的團政治處主任於家林,一個是西北地質調查所的考古學家萬中元。後者是在路過臨澤時,被當作紅軍西路軍的偵察人員抓起來的,弄得他有口難辯,隻好到西寧時再說,沒想到中途被盜馬幫救了出來。
田世昌精密策劃而且風險極大的一次劫俘行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他前後左右都想過,他的盜馬幫的生涯,麵對馬家軍的強大優勢,很難維持下去,他賴以生存的隻有兩個依靠:一是祁連山的高峰深穀,不乏藏身之地;二是各大牧場的牧民對他們懷有敬畏之心,供給他們情報、食宿和彈藥,是他們的掩護者。
這兩個依靠並不是十分可靠的。高山苦寒,冰凍雪封,深山岩洞的生活不會令人羨慕。累年累月長期堅持下去是很難忍受的,看不見出頭之日,自然也就失去了耐力。牧民畏懼於政府和馬家軍的威脅,田世昌是政府的通緝犯,扭送者有賞,藏匿者重罰,這就出現了他們來時熱情接待,剛剛離開就去報告,有幾次受到馬家軍突襲,田世昌的臉上挨了一刀,這就成了盜馬賊首領的標記,無論如何化裝,也不能隱瞞身份了。
於家林曾勸田世昌改變盜馬幫的劫掠性質,組建一支與紅軍相近的革命部隊,他願意做他們的政委,但他未能說服他的首領。田世昌認為,不要說建立一支不大的遊擊隊,就是有西路軍這樣大的軍力,不也是以失敗而告終嗎?
於家林不是安寶山,他不懂得大軍失敗,不等於遊擊隊不能生存。如果由安寶山來駕馭這支隊伍,以祁連山作依託,可以在中國大西北的廣袤的土地上,任意馳騁,東征西殺,神出鬼沒,誰也不能奈何於他。
於家林不乏勇敢,卻缺乏軍人氣質。萬中元緊緊地抓住他,邀他一道去考察古樓蘭,於家林慢慢被他說動了,他原想爭取盜馬幫的信心動搖了,採取了借地藏身的態度。
田世昌對自己的前程找不到目標,看不到出路,他深感要有一個軍師為他指示迷津,但萬中元和於家林都不是合適的人選。
馬正良的歸順,為他提供了一個契機:
馬正良是真正的回民,又是回族之鷹,他比東鄉族的首領有更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馬仲英十幾歲就能率眾造反,發動了河湟事變。他的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他是回族。
馬正良有沒有馬仲英的號召力?很難說。問題是用什麽口號來號召,出師無名是不行的。馬仲英打的是反馮的旗號,馬正良打什麽旗號呢?無論如何,他難以同馬步芳、馬步青有這樣深厚的根基的人抗衡,到頭來還是失敗。至於目前國際國內形勢是否有利於他們的發展,這決非是田世昌所能預見的。他不是軍事家,更不是政治家,連他自己也知道成不了大氣候。
他們吃過晚飯之後,田世昌決定把於家林萬中元和他弟弟田世榮找來,在石壁小屋裏召開了五巨首會議。
萬中元極力主張,盜馬幫脫離祁連山,跟他一道去考查古樓蘭。事後,帶他們出國。他說他懂英文法文希臘文。隻要挖到幾枚貴霜帝國的錢幣,就夠他們受用半生。在所有人聽來都是無稽之談,連有學問的於家林也諷之為癡人說夢。
田世昌和他的三個夥伴趕著三十匹駿馬,走出大約七十多裏路時,忽然馬龍躍帶一個騎兵連追趕上來,說昨夜裏黑馬旅有兩匹良馬被盜,當即指出“火焰駒”和“黑珍珠”就是所失之馬。
田世昌大怒,與馬龍躍爭執。馬龍躍隨命士兵將田世昌連人帶馬一起帶往黑鷹團,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投入監牢,隨將兩匹馬烙上軍馬印記。紅馬送給了馬步青,黑馬自己騎用。
田世昌在監牢中認識了一個東鄉族的衛兵,他從腰帶裏取出一塊金條,請其偷放他出去。哨兵本來就對田世昌深表同情,知道他受了冤枉,便偷了兩匹馬,兩人一齊逃逸。
田世昌回到家鄉,糾集了三十多同族弟兄,對馬家軍進行瘋狂的報復,兩次劫掠了馬步青的軍馬場,把軍馬驅散。那幾千匹膘肥體壯毛皮油光鋥亮的戰馬,散落在祁連山中,多數為牧民捕獲。
冤讎越結越深,報復引來的後果是反報復。馬步青一時很難搜捕到出沒在祁連山中或是隱藏在牧民中的盜馬者,他通過官府逮捕了所有盜馬賊的家屬,要他們下書田世昌,逼他們放下武器,全部投降,方可免其家族死罪。
田世昌的隊伍本來就缺乏凝聚力,遇此重壓,很快瓦解,一部分為救家人投降了馬步青,一部分交保回家,隻有十幾名無家無業者隨田世昌在祁連山中潛藏。田世昌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被殺,與馬家軍結下了血海深仇。
麵對馬家軍的強大勢力,田世昌遠離家鄉,在祁連山中沒有根基,以東鄉族的身份,要號召起眾多牧民參加他的隊伍是困難的。
他知道紅軍能征慣戰,趁紅軍西路軍潰散之際,他想大量吸收紅軍散失人員作為隊伍的基幹,但收容到的大都是傷員,他不得不把他們捨棄,可仍存在著希望,在祁連山裏,曾追隨過西路軍左支隊的行蹤,卻無法使紅軍小股從大隊中分離出來。
後來,他帶領十幾個人,在黃草溝襲擊了押解俘虜去西寧的一個騎兵排,救出了二十幾名西路軍的被俘人員。但在逃跑過程中,又大都失散。留在他們隊伍中的隻有兩人,一個是在戰場上失蹤的團政治處主任於家林,一個是西北地質調查所的考古學家萬中元。後者是在路過臨澤時,被當作紅軍西路軍的偵察人員抓起來的,弄得他有口難辯,隻好到西寧時再說,沒想到中途被盜馬幫救了出來。
田世昌精密策劃而且風險極大的一次劫俘行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他前後左右都想過,他的盜馬幫的生涯,麵對馬家軍的強大優勢,很難維持下去,他賴以生存的隻有兩個依靠:一是祁連山的高峰深穀,不乏藏身之地;二是各大牧場的牧民對他們懷有敬畏之心,供給他們情報、食宿和彈藥,是他們的掩護者。
這兩個依靠並不是十分可靠的。高山苦寒,冰凍雪封,深山岩洞的生活不會令人羨慕。累年累月長期堅持下去是很難忍受的,看不見出頭之日,自然也就失去了耐力。牧民畏懼於政府和馬家軍的威脅,田世昌是政府的通緝犯,扭送者有賞,藏匿者重罰,這就出現了他們來時熱情接待,剛剛離開就去報告,有幾次受到馬家軍突襲,田世昌的臉上挨了一刀,這就成了盜馬賊首領的標記,無論如何化裝,也不能隱瞞身份了。
於家林曾勸田世昌改變盜馬幫的劫掠性質,組建一支與紅軍相近的革命部隊,他願意做他們的政委,但他未能說服他的首領。田世昌認為,不要說建立一支不大的遊擊隊,就是有西路軍這樣大的軍力,不也是以失敗而告終嗎?
於家林不是安寶山,他不懂得大軍失敗,不等於遊擊隊不能生存。如果由安寶山來駕馭這支隊伍,以祁連山作依託,可以在中國大西北的廣袤的土地上,任意馳騁,東征西殺,神出鬼沒,誰也不能奈何於他。
於家林不乏勇敢,卻缺乏軍人氣質。萬中元緊緊地抓住他,邀他一道去考察古樓蘭,於家林慢慢被他說動了,他原想爭取盜馬幫的信心動搖了,採取了借地藏身的態度。
田世昌對自己的前程找不到目標,看不到出路,他深感要有一個軍師為他指示迷津,但萬中元和於家林都不是合適的人選。
馬正良的歸順,為他提供了一個契機:
馬正良是真正的回民,又是回族之鷹,他比東鄉族的首領有更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馬仲英十幾歲就能率眾造反,發動了河湟事變。他的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他是回族。
馬正良有沒有馬仲英的號召力?很難說。問題是用什麽口號來號召,出師無名是不行的。馬仲英打的是反馮的旗號,馬正良打什麽旗號呢?無論如何,他難以同馬步芳、馬步青有這樣深厚的根基的人抗衡,到頭來還是失敗。至於目前國際國內形勢是否有利於他們的發展,這決非是田世昌所能預見的。他不是軍事家,更不是政治家,連他自己也知道成不了大氣候。
他們吃過晚飯之後,田世昌決定把於家林萬中元和他弟弟田世榮找來,在石壁小屋裏召開了五巨首會議。
萬中元極力主張,盜馬幫脫離祁連山,跟他一道去考查古樓蘭。事後,帶他們出國。他說他懂英文法文希臘文。隻要挖到幾枚貴霜帝國的錢幣,就夠他們受用半生。在所有人聽來都是無稽之談,連有學問的於家林也諷之為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