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民族感情,這場戰爭中,中日兩國機械化部隊的輪番登場,可稱是亞洲裝甲部隊在如此大規模的戰場上經受的第一次考驗。其經驗教訓,對此後的亞洲戰場無疑起到了重要的啟蒙作用,日軍正是在此戰之後開始大規模建立其裝甲部隊,而中國裝甲部隊的建設也開始從注重裝甲列車轉向更為靈活的履帶式戰車,開始跟上世界的潮流。這場戰爭的影響是不可被忘卻的。
禦 虎
——遠征軍戰車部隊轉戰緬甸紀實
導讀:中國和日本的坦克部隊,直到戰爭的最後階段,才出現了一次當麵對決的機會。
一
隨著《我的團長我的團》等遠征軍題材影視的熱播,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的戰鬥在75年後再次吸引了觀眾注視的目光。在追尋遠征軍戰士血戰異域足跡的同時,這支部隊獨特的裝備也成為軍迷們矚目的焦點。頭上有飛機掩護,地麵有坦克開路,一個排長能呼叫榴彈炮群的火力……讓人忍不住質疑——當時的中國軍隊,可能有這樣精良的裝備嗎?
遠征軍,的確是當時中國軍隊中的異類,甚至是亞洲軍隊中的異類。
事實上,當時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裝備水平甚至超過美軍步兵師的平均標準。這是因為,為了裝備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史迪威曾按照美軍標準裝備運送了三個師的武器彈藥到達印度。可是當時中國遠征軍在印度隻有兩個師,結果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新22師瓜分了這三個美軍師的武器。因為這個原因,遠征軍擁有上麵提到的裝備並不奇怪,其每個師的炮兵比美國軍隊還強大,甚至在緬北作戰中,中印緬戰區還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直升機救護部隊!
1944年,緬北戰場上的直升機救援基地。
提到遠征軍的裝備,最吸引人的大約就是它的裝甲部隊。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部隊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裝甲部隊的巔峰,在整個緬北戰場縱橫馳騁,戰績輝煌。它使用的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全重30噸,主炮口徑75毫米,超過所有日軍在二戰中使用過的製式坦克。日本陸軍同樣水準的四式中型坦克直到戰敗還在試驗階段。
遺憾的是,這支精銳的裝甲部隊,由於美軍戰後收回戰車和其成員不願打內戰大量流失,以及眾所周知的歷史問題,其詳細的戰鬥過程至今鮮為人知。隨著老兵們漸漸逝去,中國戰車部隊在緬北戰役中的英勇戰鬥很有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危險。好在當時這支部隊是由中美官兵共同組建的,一部分參戰的美軍人員在戰後留下的回憶,還能夠讓我們從他們的眼中,重現當時的戰場。
所謂緬北戰役,是中國遠征軍在美軍和英軍的配合下,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開始從印度和雲南兩個方向對緬甸北部日軍發動的攻擊。由於地形的限製,在此戰中隻有從印度反攻的戰線上中國軍隊使用了裝甲部隊。
從印度反攻的中國遠征軍代號“x部隊”,主力為新編第1軍和新編第6軍,總指揮為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其所屬的裝甲部隊直屬總部指揮,番號為“中美聯軍坦克暫編第一支隊”(joint chinese-american 1st provisional tank group),中方則多稱其為“遠征軍裝甲兵團”。
中國遠征軍裝甲部隊在緬北戰場
這支裝甲部隊,是1943年10月1日在印度蘭姆迦成立的。作為一支中美聯合部隊,它的編製和軍銜都獨樹一幟。其中方總指揮為黃埔八期生趙振宇上校,美方總指揮為羅斯韋爾.h.布朗(rothwell h brown)上校,全支隊下轄六個營,其中第1營和第2營為主力戰鬥部隊(第1營營長由趙振宇兼,後由趙誌華升任,第2營營長湛誌立),第3營至第6營為訓練部隊(各營長分別為沈文、譚寶霖、王先沂、鍾民達等)。布朗上校於1930年至1934年曾在中國軍隊中擔任顧問,是典型的“中國通”,甚至可以說一些中國方言。他本來是步兵軍官,在中國任職期間,親眼目睹日軍裝甲部隊的橫行,深感戰車在東方戰場的價值,回國後即改修裝甲兵戰術,以優異成績為軍界所重視,也因此受到史迪威的青睞。史迪威親自出麵,調動布朗到中印緬戰區,以在戰術和管理方麵指導年輕的中國裝甲部隊。布朗上校和性情暴躁的史迪威不同,性格比較活潑,與大多數中國軍官相處融洽。
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和布朗上校——嚴格來說布朗上校有些違反軍紀,裝甲部隊不允許留大鬍子或長發,據說是為了避免被絞進機械裏麵意外受傷。
在整個裝甲兵團中,美軍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團,總人數231人,其中包括9名軍官,中方人員總計約1,800人。按照原第1營坦克手李九齡的回憶,當時能夠加入這支部隊的中國官兵,都堪稱精銳。他所在的第1營補給連,連長劉奎鬥就是復旦大學畢業的(後證實為浙江大學)。
盡管如此,但當時美軍中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普遍持懷疑態度,“中國人到底會不會打仗”是他們經常爭論的一個問題。曾在這支部隊中服役的老兵克勞福德(joe crawford)下士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布朗上校時,上校談起未來的中國戰友是這樣評價的:“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過,天知道是什麽人把他們精挑細選出來的!”
這支部隊中的美軍人員,主要來自美國陸軍527炮兵維修團,其兵員中有很多北卡羅來納州高速公路的維修工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緬北戰場環境惡劣,戰車的維護和作戰一樣重要,因此從這個部隊大量抽調人員進入遠征軍裝甲部隊。克勞福德回憶,1942年11月,他正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拉克爾營地接受訓練,忽然接到調令,通知他和527團其他44名官兵立即啟程前往印度喀拉蚩,在那裏組建一個訓練基地。他們55人統歸士官長卡爾·伯克(carl beck)指揮。
禦 虎
——遠征軍戰車部隊轉戰緬甸紀實
導讀:中國和日本的坦克部隊,直到戰爭的最後階段,才出現了一次當麵對決的機會。
一
隨著《我的團長我的團》等遠征軍題材影視的熱播,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的戰鬥在75年後再次吸引了觀眾注視的目光。在追尋遠征軍戰士血戰異域足跡的同時,這支部隊獨特的裝備也成為軍迷們矚目的焦點。頭上有飛機掩護,地麵有坦克開路,一個排長能呼叫榴彈炮群的火力……讓人忍不住質疑——當時的中國軍隊,可能有這樣精良的裝備嗎?
遠征軍,的確是當時中國軍隊中的異類,甚至是亞洲軍隊中的異類。
事實上,當時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裝備水平甚至超過美軍步兵師的平均標準。這是因為,為了裝備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史迪威曾按照美軍標準裝備運送了三個師的武器彈藥到達印度。可是當時中國遠征軍在印度隻有兩個師,結果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新22師瓜分了這三個美軍師的武器。因為這個原因,遠征軍擁有上麵提到的裝備並不奇怪,其每個師的炮兵比美國軍隊還強大,甚至在緬北作戰中,中印緬戰區還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直升機救護部隊!
1944年,緬北戰場上的直升機救援基地。
提到遠征軍的裝備,最吸引人的大約就是它的裝甲部隊。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部隊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裝甲部隊的巔峰,在整個緬北戰場縱橫馳騁,戰績輝煌。它使用的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全重30噸,主炮口徑75毫米,超過所有日軍在二戰中使用過的製式坦克。日本陸軍同樣水準的四式中型坦克直到戰敗還在試驗階段。
遺憾的是,這支精銳的裝甲部隊,由於美軍戰後收回戰車和其成員不願打內戰大量流失,以及眾所周知的歷史問題,其詳細的戰鬥過程至今鮮為人知。隨著老兵們漸漸逝去,中國戰車部隊在緬北戰役中的英勇戰鬥很有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危險。好在當時這支部隊是由中美官兵共同組建的,一部分參戰的美軍人員在戰後留下的回憶,還能夠讓我們從他們的眼中,重現當時的戰場。
所謂緬北戰役,是中國遠征軍在美軍和英軍的配合下,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開始從印度和雲南兩個方向對緬甸北部日軍發動的攻擊。由於地形的限製,在此戰中隻有從印度反攻的戰線上中國軍隊使用了裝甲部隊。
從印度反攻的中國遠征軍代號“x部隊”,主力為新編第1軍和新編第6軍,總指揮為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其所屬的裝甲部隊直屬總部指揮,番號為“中美聯軍坦克暫編第一支隊”(joint chinese-american 1st provisional tank group),中方則多稱其為“遠征軍裝甲兵團”。
中國遠征軍裝甲部隊在緬北戰場
這支裝甲部隊,是1943年10月1日在印度蘭姆迦成立的。作為一支中美聯合部隊,它的編製和軍銜都獨樹一幟。其中方總指揮為黃埔八期生趙振宇上校,美方總指揮為羅斯韋爾.h.布朗(rothwell h brown)上校,全支隊下轄六個營,其中第1營和第2營為主力戰鬥部隊(第1營營長由趙振宇兼,後由趙誌華升任,第2營營長湛誌立),第3營至第6營為訓練部隊(各營長分別為沈文、譚寶霖、王先沂、鍾民達等)。布朗上校於1930年至1934年曾在中國軍隊中擔任顧問,是典型的“中國通”,甚至可以說一些中國方言。他本來是步兵軍官,在中國任職期間,親眼目睹日軍裝甲部隊的橫行,深感戰車在東方戰場的價值,回國後即改修裝甲兵戰術,以優異成績為軍界所重視,也因此受到史迪威的青睞。史迪威親自出麵,調動布朗到中印緬戰區,以在戰術和管理方麵指導年輕的中國裝甲部隊。布朗上校和性情暴躁的史迪威不同,性格比較活潑,與大多數中國軍官相處融洽。
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和布朗上校——嚴格來說布朗上校有些違反軍紀,裝甲部隊不允許留大鬍子或長發,據說是為了避免被絞進機械裏麵意外受傷。
在整個裝甲兵團中,美軍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團,總人數231人,其中包括9名軍官,中方人員總計約1,800人。按照原第1營坦克手李九齡的回憶,當時能夠加入這支部隊的中國官兵,都堪稱精銳。他所在的第1營補給連,連長劉奎鬥就是復旦大學畢業的(後證實為浙江大學)。
盡管如此,但當時美軍中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普遍持懷疑態度,“中國人到底會不會打仗”是他們經常爭論的一個問題。曾在這支部隊中服役的老兵克勞福德(joe crawford)下士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布朗上校時,上校談起未來的中國戰友是這樣評價的:“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過,天知道是什麽人把他們精挑細選出來的!”
這支部隊中的美軍人員,主要來自美國陸軍527炮兵維修團,其兵員中有很多北卡羅來納州高速公路的維修工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緬北戰場環境惡劣,戰車的維護和作戰一樣重要,因此從這個部隊大量抽調人員進入遠征軍裝甲部隊。克勞福德回憶,1942年11月,他正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拉克爾營地接受訓練,忽然接到調令,通知他和527團其他44名官兵立即啟程前往印度喀拉蚩,在那裏組建一個訓練基地。他們55人統歸士官長卡爾·伯克(carl beck)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