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書中的記載,趙匡胤在兵變中的表現似乎是完全被動的,皇帝這個大餡餅就這樣從天而降砸中了他,這讓後世的人們難以置信。許多年以來,不斷有人試圖從史書中各種蛛絲馬跡中去尋找趙匡胤早有預謀發動政變的證據,卻從未獲得滿意的答案。其實,是不是預謀又有什麽重要呢?柴榮在短短五年多的時間裏一直在試圖變革,他帶給了他的王朝很多改變,這些改變甚至歷經宋王朝數百年風風雨雨中,仍可見其留下的痕跡。但他從沒有試圖去改變藩將手握兵權,擁兵自重的狀況。因為他還需要用這些將領和這樣的軍事體製去平定天下,收復燕雲,掃滅契丹。所以,當柴榮突然病死,繼位的兒子尚未成年的情況下,出現“陳橋兵變”這樣的變故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沒有趙匡胤,也會有張匡胤,陳匡胤。柴榮當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在臨終之際讓符皇後不必強求,甚至讓南唐加強戰備。老天給他的時間太短了,而他把所有時間都留給了他的天下,從來不及認真考慮自己和他的王朝。
趙匡胤領著大軍浩浩蕩蕩,調頭南下,一直開進了京城。韓通聽到消息,當即怒髮衝冠,一路狂呼著衝出皇宮,企圖召集侍衛軍抵抗。還沒等他出城,便被潛伏在身邊的趙匡胤心腹王彥升發現。王彥升帶兵包圍了韓通的住宅,韓通全家均死於刀下。
接下來一切便順理成章了。在留守京城的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配合下,趙匡胤的軍隊很快控製了整個京城,王溥、範質、魏仁浦等人不得不一一向趙匡胤表示忠心。隨即,朝中大臣們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禪讓,讓柴榮的兒子用這樣略顯體麵的方式把皇帝寶座讓給趙匡胤。
得知消息的符太後先是激憤,接著痛哭,最後終於平靜下來。她想起了柴榮臨終之前對她說的那些話。符太後勇敢地站起身,抹去臉上的淚痕,平靜地對前來報告的官員們說:“我這就安排皇上禪讓給趙某。隻希望他能念及世宗皇帝的恩德,保全世宗皇帝僅存的骨肉。”
崇元殿上,趙匡胤頭戴皇冠,身穿袞袍,登上了皇帝寶座。不久,趙匡胤下詔,封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後為後周太後,遷西宮居住。接著宣布他的新王朝定名為“宋”,改年號為建隆。至此,郭威以“黃袍加身”方式建立的後周王朝走完了短短十年的歷程,被趙匡胤以同樣的方式取而代之。歷史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此後,宋王朝歷經趙匡胤、趙光義兩帝,先後掃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終於完成了統一天下的歷史使命,結束了五代亂世。但趙光義隨後北伐幽燕卻以大敗收場,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夢終成泡影,北方邊患始終成為籠罩在宋王朝頭頂上揮之不去的陰霾。
雖然宋王朝在對外戰爭上的表現為世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唐末以來,歷經五代十國的亂世,終於重歸統一與和平。
而柴榮,卻因為“陳橋兵變”,使他和他的父親建立與經營的後周王朝成為歷史的過渡。周世宗柴榮,雖然被後人冠以“五代十國第一明君”的稱號,但始終如歷史的插曲,幾乎湮滅在歷史煙雲中,少被人提及。而他的後人更是命運多舛。退位之後的柴宗訓,年僅二十歲便去世,看透世事的符太後隨即出家修道,最終病逝於道觀之中。他更小的兒子柴熙讓、柴熙誨甚至被歷史遺忘,不知所蹤。
在提起柴榮短暫執政生涯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劃過天際的那顆流星。短暫的輝煌,卻迅速湮滅於夜空,令人扼腕嘆息。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細細留意,不管是宋王朝的統一戰爭,還是後來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無一不帶著柴榮的影子。
他重創北漢,奪取關西,降服南唐,北定三關,為宋王朝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他大刀闊斧的軍製改革成為宋初禁軍製度的基石;他重視文臣,提倡文治的理念被宋王朝進一步強化,改變了五代亂世弱肉強食,武力為王的政治格局,終宋一朝,沒有出現過嚴重的軍閥割據;他孜孜不倦提倡的重商富民的政策為宋王朝所延續,最終創造了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使宋王朝成為最“富”的朝代之一;他短短數年之間主持製訂的法律、曆法、禮製等均被宋朝皇帝繼承並加以完善;而他提倡的仁政愛民,重視農業,更令為歷朝歷代讚頌。至於那座傾注了他無數心血卻終沒來得及打造完成的新開封城,終於在其後百年間成長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超級大都市。當今天的我們看著北宋畫家張擇端那捲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圖》,總會忍不住驚呼:這不就是柴榮苦心打造,夢想中的那座偉大都市嗎?
柴榮終究無法戰勝時間。但在民間,他的生命卻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水滸》、《楊家將》中,柴榮的後人往往以正麵英雄的形象出現,如“小旋風”柴進,楊六郎之妻柴郡主,他們在麵對邪惡與不公的時候,總會挺身而出,鋤強扶弱。也許,這正是人們懷念那位一代明君的獨特方式吧。
趙匡胤領著大軍浩浩蕩蕩,調頭南下,一直開進了京城。韓通聽到消息,當即怒髮衝冠,一路狂呼著衝出皇宮,企圖召集侍衛軍抵抗。還沒等他出城,便被潛伏在身邊的趙匡胤心腹王彥升發現。王彥升帶兵包圍了韓通的住宅,韓通全家均死於刀下。
接下來一切便順理成章了。在留守京城的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配合下,趙匡胤的軍隊很快控製了整個京城,王溥、範質、魏仁浦等人不得不一一向趙匡胤表示忠心。隨即,朝中大臣們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禪讓,讓柴榮的兒子用這樣略顯體麵的方式把皇帝寶座讓給趙匡胤。
得知消息的符太後先是激憤,接著痛哭,最後終於平靜下來。她想起了柴榮臨終之前對她說的那些話。符太後勇敢地站起身,抹去臉上的淚痕,平靜地對前來報告的官員們說:“我這就安排皇上禪讓給趙某。隻希望他能念及世宗皇帝的恩德,保全世宗皇帝僅存的骨肉。”
崇元殿上,趙匡胤頭戴皇冠,身穿袞袍,登上了皇帝寶座。不久,趙匡胤下詔,封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後為後周太後,遷西宮居住。接著宣布他的新王朝定名為“宋”,改年號為建隆。至此,郭威以“黃袍加身”方式建立的後周王朝走完了短短十年的歷程,被趙匡胤以同樣的方式取而代之。歷史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此後,宋王朝歷經趙匡胤、趙光義兩帝,先後掃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終於完成了統一天下的歷史使命,結束了五代亂世。但趙光義隨後北伐幽燕卻以大敗收場,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夢終成泡影,北方邊患始終成為籠罩在宋王朝頭頂上揮之不去的陰霾。
雖然宋王朝在對外戰爭上的表現為世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唐末以來,歷經五代十國的亂世,終於重歸統一與和平。
而柴榮,卻因為“陳橋兵變”,使他和他的父親建立與經營的後周王朝成為歷史的過渡。周世宗柴榮,雖然被後人冠以“五代十國第一明君”的稱號,但始終如歷史的插曲,幾乎湮滅在歷史煙雲中,少被人提及。而他的後人更是命運多舛。退位之後的柴宗訓,年僅二十歲便去世,看透世事的符太後隨即出家修道,最終病逝於道觀之中。他更小的兒子柴熙讓、柴熙誨甚至被歷史遺忘,不知所蹤。
在提起柴榮短暫執政生涯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劃過天際的那顆流星。短暫的輝煌,卻迅速湮滅於夜空,令人扼腕嘆息。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細細留意,不管是宋王朝的統一戰爭,還是後來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無一不帶著柴榮的影子。
他重創北漢,奪取關西,降服南唐,北定三關,為宋王朝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他大刀闊斧的軍製改革成為宋初禁軍製度的基石;他重視文臣,提倡文治的理念被宋王朝進一步強化,改變了五代亂世弱肉強食,武力為王的政治格局,終宋一朝,沒有出現過嚴重的軍閥割據;他孜孜不倦提倡的重商富民的政策為宋王朝所延續,最終創造了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使宋王朝成為最“富”的朝代之一;他短短數年之間主持製訂的法律、曆法、禮製等均被宋朝皇帝繼承並加以完善;而他提倡的仁政愛民,重視農業,更令為歷朝歷代讚頌。至於那座傾注了他無數心血卻終沒來得及打造完成的新開封城,終於在其後百年間成長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超級大都市。當今天的我們看著北宋畫家張擇端那捲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圖》,總會忍不住驚呼:這不就是柴榮苦心打造,夢想中的那座偉大都市嗎?
柴榮終究無法戰勝時間。但在民間,他的生命卻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水滸》、《楊家將》中,柴榮的後人往往以正麵英雄的形象出現,如“小旋風”柴進,楊六郎之妻柴郡主,他們在麵對邪惡與不公的時候,總會挺身而出,鋤強扶弱。也許,這正是人們懷念那位一代明君的獨特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