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美軍也是很注重戰法研究的。一個明顯的證據是,無論在哪場戰爭中,美軍傷亡的人數都很少,這固然與政治、美軍的裝備先進有關,但也與美軍講究作戰方法有關。近年來,美軍為了適應高技術武器裝備作戰的需要,大力研究探索新戰法,提出了“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這是資訊時代的嶄新戰法,它側重解決的問題是:在強大的技術、經濟和軍事優勢支持下,美軍在聯合作戰中以什麽樣的作戰行動和方法,以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式結束戰爭,獲取最大效益。
“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強調對軍事力量以及國家其他力量的綜合運用,謀求整體作戰;強調在敵人無法進行對抗的方向和維度上實施不對稱攻擊,追求作戰最大效費比;強調以快速、高強度的作戰行動,集中地攻擊那些對敵方領導層的抵抗意誌有決定影響的“重心”目標,震懾或擊潰敵人的抵抗意誌;強調由美軍來確定作戰行動的形式和節奏,迫使敵方領導層服從美國的意誌和要求,從而在不實施持久戰役或大規模集結兵力的情況下,快速而決定性地脅迫、屈服或擊敗敵人。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戰法,是美軍達成戰爭主動權的基本手段。
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一切戰爭的敵我雙方,都力爭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爭中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即是軍隊的自由權。軍隊失掉了主動權,被逼處於被動地位,這個軍隊就不自由,就有被消滅或被打敗的危險。”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又強調了軍隊自由權的重要性,他說:“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麵對美軍這樣一支信息化軍隊,如果伊軍貫徹持重待機的戰略指導思想,企圖擊破美軍“以高製低”的作戰方略,除了“退避三舍”外,還必須充分發揮官兵的主動能動性,保持軍隊行動的自由權,否則就隻能是被動挨打,拖延戰爭失敗的時間,而不會使給美軍造成任何麻煩。如果戰爭在無聲無息中失敗,這是伊軍的恥辱,伊朗民眾不會答應。
作戰中的主動或被動地位,是和軍事力量的優勢或劣勢相聯繫的。伊朗戰爭中,美軍處於主動的地位,但這種主動地位不是時時處處、任何作戰行動都有的,不是絕對的主動地位,隻是總體的、相對的主動地位。具體的作戰行動,要看具體情況,美軍作戰行動也會受到限製,受到諸如地理、天候、政治、軍事等因素的限製,這就為伊軍謀求一定程度的軍隊自由權提供了機會。伊軍保持軍隊行動自由權的基本方法,除了貫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一作戰原則外,關鍵是看伊軍的作戰指導是否正確。這就需要伊軍盡量做到“知彼知己”,少犯錯誤,至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地造成美軍的錯誤,或者最大程度地利用美軍的錯誤,通過靈活地運用和變換各種戰術,給予美軍以沉重打擊。
《孫子兵法·地形篇》曰:“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意思是:所以遵照戰爭規律分析,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說不打,堅持打是可以的;遵照戰爭規律分析,沒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說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孫子這裏說的“戰道”,指的就是戰爭規律,孫子認為,戰爭有其自身的規律,指揮打仗應該從戰爭實際出發,按戰爭規律辦事,而不能從統治者的意誌和喜惡出發,如果伊朗統治者不隨意幹預伊軍的作戰行動,伊軍應當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國土防禦作戰的優點,充分發揮某些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性能,予美國以沉重打擊。作為一支中等強國的軍隊,我們相信伊軍指揮官的作戰指導能力,相信伊軍能給美軍製造自從四場局部戰爭以來所能遇到的最大麻煩。
軍隊作戰主動權與軍隊行動自由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擁有軍隊行動自由權,不一定就擁有軍隊作戰主動權,但至少擁有軍隊作戰的保障;擁有軍隊作戰主動權,通常自身就有了軍隊行動自由權,但不一定能夠使敵人沒有軍隊行動自由權。致人而不致於人,主要是就軍隊行動自由權而言。在絕對優勢的美軍麵前,伊軍可能沒有全局的作戰主動權,但隻要有了信息化作戰力量的軍隊行動自由權,就可能重創美軍。
第一節 空襲與反空襲
2018年3月23日夜,伊朗當地時間,美國總統下達作戰命令。24日,周日,淩晨,夜色深沉,德黑蘭一片寂靜,人們仍然在睡夢之中,隨著數聲劇烈的爆炸聲,美軍開始展開空襲行動,人們久久猜測的戰爭序幕終於被無情地拉開。
該來的終究來了,畢竟戰爭而不是和平才是人類社會的常態,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人們還是睜大眼睛,透過戰火硝煙,關注戰爭進程的點點滴滴,關懷並默默祝福那些為戰爭傷害的人們。
第一節 空襲與反空襲
1時50分,數架f-35戰機從巴林某美國空軍基地騰空而起。2時20分,一枚枚飛彈準確地投向伊朗的各個重要目標。美國空軍再一次成為維護美國利益的急先鋒,它昭示著,伊朗戰爭,仍然是空軍主導的戰爭。
美軍的空襲模式,承襲科索沃戰爭,依據的就是“五環目標打擊理論”。不過,取代其他目標,伊朗的核設施被置於最優先打擊的對象。
“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強調對軍事力量以及國家其他力量的綜合運用,謀求整體作戰;強調在敵人無法進行對抗的方向和維度上實施不對稱攻擊,追求作戰最大效費比;強調以快速、高強度的作戰行動,集中地攻擊那些對敵方領導層的抵抗意誌有決定影響的“重心”目標,震懾或擊潰敵人的抵抗意誌;強調由美軍來確定作戰行動的形式和節奏,迫使敵方領導層服從美國的意誌和要求,從而在不實施持久戰役或大規模集結兵力的情況下,快速而決定性地脅迫、屈服或擊敗敵人。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戰法,是美軍達成戰爭主動權的基本手段。
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一切戰爭的敵我雙方,都力爭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爭中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即是軍隊的自由權。軍隊失掉了主動權,被逼處於被動地位,這個軍隊就不自由,就有被消滅或被打敗的危險。”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又強調了軍隊自由權的重要性,他說:“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麵對美軍這樣一支信息化軍隊,如果伊軍貫徹持重待機的戰略指導思想,企圖擊破美軍“以高製低”的作戰方略,除了“退避三舍”外,還必須充分發揮官兵的主動能動性,保持軍隊行動的自由權,否則就隻能是被動挨打,拖延戰爭失敗的時間,而不會使給美軍造成任何麻煩。如果戰爭在無聲無息中失敗,這是伊軍的恥辱,伊朗民眾不會答應。
作戰中的主動或被動地位,是和軍事力量的優勢或劣勢相聯繫的。伊朗戰爭中,美軍處於主動的地位,但這種主動地位不是時時處處、任何作戰行動都有的,不是絕對的主動地位,隻是總體的、相對的主動地位。具體的作戰行動,要看具體情況,美軍作戰行動也會受到限製,受到諸如地理、天候、政治、軍事等因素的限製,這就為伊軍謀求一定程度的軍隊自由權提供了機會。伊軍保持軍隊行動自由權的基本方法,除了貫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一作戰原則外,關鍵是看伊軍的作戰指導是否正確。這就需要伊軍盡量做到“知彼知己”,少犯錯誤,至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地造成美軍的錯誤,或者最大程度地利用美軍的錯誤,通過靈活地運用和變換各種戰術,給予美軍以沉重打擊。
《孫子兵法·地形篇》曰:“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意思是:所以遵照戰爭規律分析,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說不打,堅持打是可以的;遵照戰爭規律分析,沒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說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孫子這裏說的“戰道”,指的就是戰爭規律,孫子認為,戰爭有其自身的規律,指揮打仗應該從戰爭實際出發,按戰爭規律辦事,而不能從統治者的意誌和喜惡出發,如果伊朗統治者不隨意幹預伊軍的作戰行動,伊軍應當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國土防禦作戰的優點,充分發揮某些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性能,予美國以沉重打擊。作為一支中等強國的軍隊,我們相信伊軍指揮官的作戰指導能力,相信伊軍能給美軍製造自從四場局部戰爭以來所能遇到的最大麻煩。
軍隊作戰主動權與軍隊行動自由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擁有軍隊行動自由權,不一定就擁有軍隊作戰主動權,但至少擁有軍隊作戰的保障;擁有軍隊作戰主動權,通常自身就有了軍隊行動自由權,但不一定能夠使敵人沒有軍隊行動自由權。致人而不致於人,主要是就軍隊行動自由權而言。在絕對優勢的美軍麵前,伊軍可能沒有全局的作戰主動權,但隻要有了信息化作戰力量的軍隊行動自由權,就可能重創美軍。
第一節 空襲與反空襲
2018年3月23日夜,伊朗當地時間,美國總統下達作戰命令。24日,周日,淩晨,夜色深沉,德黑蘭一片寂靜,人們仍然在睡夢之中,隨著數聲劇烈的爆炸聲,美軍開始展開空襲行動,人們久久猜測的戰爭序幕終於被無情地拉開。
該來的終究來了,畢竟戰爭而不是和平才是人類社會的常態,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人們還是睜大眼睛,透過戰火硝煙,關注戰爭進程的點點滴滴,關懷並默默祝福那些為戰爭傷害的人們。
第一節 空襲與反空襲
1時50分,數架f-35戰機從巴林某美國空軍基地騰空而起。2時20分,一枚枚飛彈準確地投向伊朗的各個重要目標。美國空軍再一次成為維護美國利益的急先鋒,它昭示著,伊朗戰爭,仍然是空軍主導的戰爭。
美軍的空襲模式,承襲科索沃戰爭,依據的就是“五環目標打擊理論”。不過,取代其他目標,伊朗的核設施被置於最優先打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