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芳的父親一看,又是兩軍對壘的架勢,就趕快煞住,說:
“還站在那裏幹什麽,還不快去拾掇東西!”
碧芳一扭頭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摔打著那些東西。在她的東西裏,她最珍貴的就是她的日記和天虹寫給她的那些信件以及夠不上信件的那些小條條了。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忽然有一片艷紅的東西飄落在地上,正是天虹贈給她的那片題字的紅葉。為了那片紅葉泄露了整個的計劃,她挨了一場毒打,紅葉也被父親惡狠狠地扔到垃圾堆裏。幸虧老媽子又偷偷地給她撿回來。她小心地把紅葉拾起,看著看著,不禁又落下了不少眼淚。隨後把紅葉和天虹最後的告別信夾在一起,小心地裝到內衣貼近心房的口袋裏。其它的信件、日記則裝進了皮箱。
下午,她有點累了,正想略略休息一下,忽然,大門嗵嗵地響起來。那聲音非常可怕,還夾雜著野蠻的叫罵聲:“要不開門,老子就要砸了!”碧芳的父親見事情不妙,隻好戰戰兢兢地前去開門。門一開,就闖進五六個衣冠不整的潰兵,手裏端著步槍,像凶神惡煞一般。碧芳的父親剛要擺起紳士的架勢說話,那幾個潰兵就狠狠罵道:“老子在前方打仗,連飯都吃不上,你們這些闊佬躲在後邊享福!叫了半天,你們連門都不開!”說過,就劈劈啪啪摔了他幾個耳光。接著就闖進夥房找東西吃,臨走又搶走了幾個大包袱,用步槍挑著揚長而去。
晚上,在瀟瀟的秋雨裏,東鄉的佃戶趕著一輛轎車、五輛大車來到秦家門首。每輛大車都套著兩頭高大的騾子。秦紳士命令立刻裝車。夥計們七手八腳地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包裹搬到門口,五輛大車全裝得像一架架小山似的。那輛有藍色布篷的轎車,自然隻能裝些秦家的細軟。最後碧芳的父母鑽進了轎車。碧芳不願同繼母一起,堅持坐在其中一輛大車上。她穿著一件藍色的棉旗袍,包著頭巾,坐在趕車人的另一邊。老媽子則坐在另一輛大車上。差不多晚上十時,車開動了。
整個d城都處在混亂與恐怖裏。這裏那裏不時響起一兩聲槍聲。白天為敵機炸倒的房屋仍在燃燒。借著火光,可以看到向南的一條大公路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那些窮苦人家,多半背著一個行李捲兒,或者挑著鋪蓋筐籃,扶老攜幼,密密麻麻地向前湧去。人群裏不時發出幼兒的啼哭聲,爺叫兒、兒叫娘的呼喚聲。碧芳默默地望著這一切,有時摸摸胸口,看那片紅葉和書信遺失了沒有。不用說她想念的仍然是那位不知身在何處的人兒……
一○ 莫嘆行路難
天虹背著一個很大的包袱,在夜色裏踽踽獨行。他邊走邊想,既然平漢鐵路已被炸斷,不妨往西南走,這樣不論在什麽渡口過了黃河,就可以搭隴海路的車往西安去了。
但是他從來沒有走過夜路,也沒有背過這樣重的東西。四野無人,隻有天際一彎尖尖的孤月陪伴著他。一陣又一陣勁烈的秋風,在黑魆魆的叢林間呼嘯著,隱隱地帶來一種恐怖之感。尤其經過一片荒涼的墳塋時,他覺得從那些累累的荒塚和鬆林間,似乎會走出什麽來。盡管他不相信鬼神,但從幼年起老人們講的那些無數荒誕的故事,仍不免重新復活。他的頭髮豎起來了,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真的覺得身後有什麽東西跟著,不禁毛骨悚然。
而更惱人的,卻是這個包袱。他覺得它在背上是愈來愈沉重了。起初他是走一兩裏路休息一次,後來走不上半裏就坐下來。走到後半夜,已經腰酸背疼,邁不開步子,就像後麵被什麽人死死拽著似的。他舉目一望,不遠處有一座村莊,便勉強掙紮著走到村邊。他本想找個人家投宿,轉念一想,半夜三更驚醒人家也頗為不便。這樣,他就找了一個避風處,在一個打穀場的麥秸垛旁邊躺了下來;頭枕著包袱,蓋著那件大棉袍,準備入睡。盡管秋風卷著落葉,不時地在耳邊嘩嘩作響,畢竟天氣還不算太冷。他望望西天,彎眉般的新月似乎正對他微笑,不知怎地使他想起碧芳的笑靨。心想,自己的那封信不知她讀到了沒有,反應如何?她這時正在家裏做什麽呢?這樣想著想著,竟不知不覺地睡熟了。
天亮時,他向村人打聽,才知走出不到三十裏路,實在大為泄氣。他盤算道,像這樣的速度,何時才能趕到黃河渡口?何時才能趕到西安?更別說幹裏迢迢的延安了。說不定還有被敵人趕上的可能。看來,當前最要緊的就是輕裝。自然,被褥是不能丟的,有限的幾件日用品也不能丟,首先要清理的,就是那些分量最重簡直像磚頭一般的書了。於是他就打開包袱,著手清理。魯迅那本雜感集不用說是不能丟的,雖然大部分文章讀過,但還想再讀一遍;杜甫的詩集也不能丟,而且分量不重,丟掉也減輕不了多少;《史記》新買來不久,沒有讀過幾篇難道就這樣丟掉嗎?那本《政治經濟學》固然很厚很重,但到了西北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怎麽能偏偏把它丟棄呢?何況這本書很貴整整花了一塊白洋,又怎麽能夠捨得?這樣掂量來,掂量去,隻好勉強挑出幾本小說,分送給幾個圍觀的孩子,把其餘的書又重新包起來了。
他在小攤上隨便買了點油條什麽的,匆匆吃過,就又繼續趕路。走了沒有多遠他就發現,背上的重量並沒有減輕多少。這樣吃力地跋涉怎麽能走遠程呢?於是,他下決心,不管那幾本書多麽寶貴都要丟掉。這樣想著,在經過下一個村莊的時候,他就下了狠心,把那四大卷《史記》,和那本像塊磚頭似的《政治經濟學》送給了一家農戶。
“還站在那裏幹什麽,還不快去拾掇東西!”
碧芳一扭頭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摔打著那些東西。在她的東西裏,她最珍貴的就是她的日記和天虹寫給她的那些信件以及夠不上信件的那些小條條了。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忽然有一片艷紅的東西飄落在地上,正是天虹贈給她的那片題字的紅葉。為了那片紅葉泄露了整個的計劃,她挨了一場毒打,紅葉也被父親惡狠狠地扔到垃圾堆裏。幸虧老媽子又偷偷地給她撿回來。她小心地把紅葉拾起,看著看著,不禁又落下了不少眼淚。隨後把紅葉和天虹最後的告別信夾在一起,小心地裝到內衣貼近心房的口袋裏。其它的信件、日記則裝進了皮箱。
下午,她有點累了,正想略略休息一下,忽然,大門嗵嗵地響起來。那聲音非常可怕,還夾雜著野蠻的叫罵聲:“要不開門,老子就要砸了!”碧芳的父親見事情不妙,隻好戰戰兢兢地前去開門。門一開,就闖進五六個衣冠不整的潰兵,手裏端著步槍,像凶神惡煞一般。碧芳的父親剛要擺起紳士的架勢說話,那幾個潰兵就狠狠罵道:“老子在前方打仗,連飯都吃不上,你們這些闊佬躲在後邊享福!叫了半天,你們連門都不開!”說過,就劈劈啪啪摔了他幾個耳光。接著就闖進夥房找東西吃,臨走又搶走了幾個大包袱,用步槍挑著揚長而去。
晚上,在瀟瀟的秋雨裏,東鄉的佃戶趕著一輛轎車、五輛大車來到秦家門首。每輛大車都套著兩頭高大的騾子。秦紳士命令立刻裝車。夥計們七手八腳地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包裹搬到門口,五輛大車全裝得像一架架小山似的。那輛有藍色布篷的轎車,自然隻能裝些秦家的細軟。最後碧芳的父母鑽進了轎車。碧芳不願同繼母一起,堅持坐在其中一輛大車上。她穿著一件藍色的棉旗袍,包著頭巾,坐在趕車人的另一邊。老媽子則坐在另一輛大車上。差不多晚上十時,車開動了。
整個d城都處在混亂與恐怖裏。這裏那裏不時響起一兩聲槍聲。白天為敵機炸倒的房屋仍在燃燒。借著火光,可以看到向南的一條大公路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那些窮苦人家,多半背著一個行李捲兒,或者挑著鋪蓋筐籃,扶老攜幼,密密麻麻地向前湧去。人群裏不時發出幼兒的啼哭聲,爺叫兒、兒叫娘的呼喚聲。碧芳默默地望著這一切,有時摸摸胸口,看那片紅葉和書信遺失了沒有。不用說她想念的仍然是那位不知身在何處的人兒……
一○ 莫嘆行路難
天虹背著一個很大的包袱,在夜色裏踽踽獨行。他邊走邊想,既然平漢鐵路已被炸斷,不妨往西南走,這樣不論在什麽渡口過了黃河,就可以搭隴海路的車往西安去了。
但是他從來沒有走過夜路,也沒有背過這樣重的東西。四野無人,隻有天際一彎尖尖的孤月陪伴著他。一陣又一陣勁烈的秋風,在黑魆魆的叢林間呼嘯著,隱隱地帶來一種恐怖之感。尤其經過一片荒涼的墳塋時,他覺得從那些累累的荒塚和鬆林間,似乎會走出什麽來。盡管他不相信鬼神,但從幼年起老人們講的那些無數荒誕的故事,仍不免重新復活。他的頭髮豎起來了,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真的覺得身後有什麽東西跟著,不禁毛骨悚然。
而更惱人的,卻是這個包袱。他覺得它在背上是愈來愈沉重了。起初他是走一兩裏路休息一次,後來走不上半裏就坐下來。走到後半夜,已經腰酸背疼,邁不開步子,就像後麵被什麽人死死拽著似的。他舉目一望,不遠處有一座村莊,便勉強掙紮著走到村邊。他本想找個人家投宿,轉念一想,半夜三更驚醒人家也頗為不便。這樣,他就找了一個避風處,在一個打穀場的麥秸垛旁邊躺了下來;頭枕著包袱,蓋著那件大棉袍,準備入睡。盡管秋風卷著落葉,不時地在耳邊嘩嘩作響,畢竟天氣還不算太冷。他望望西天,彎眉般的新月似乎正對他微笑,不知怎地使他想起碧芳的笑靨。心想,自己的那封信不知她讀到了沒有,反應如何?她這時正在家裏做什麽呢?這樣想著想著,竟不知不覺地睡熟了。
天亮時,他向村人打聽,才知走出不到三十裏路,實在大為泄氣。他盤算道,像這樣的速度,何時才能趕到黃河渡口?何時才能趕到西安?更別說幹裏迢迢的延安了。說不定還有被敵人趕上的可能。看來,當前最要緊的就是輕裝。自然,被褥是不能丟的,有限的幾件日用品也不能丟,首先要清理的,就是那些分量最重簡直像磚頭一般的書了。於是他就打開包袱,著手清理。魯迅那本雜感集不用說是不能丟的,雖然大部分文章讀過,但還想再讀一遍;杜甫的詩集也不能丟,而且分量不重,丟掉也減輕不了多少;《史記》新買來不久,沒有讀過幾篇難道就這樣丟掉嗎?那本《政治經濟學》固然很厚很重,但到了西北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怎麽能偏偏把它丟棄呢?何況這本書很貴整整花了一塊白洋,又怎麽能夠捨得?這樣掂量來,掂量去,隻好勉強挑出幾本小說,分送給幾個圍觀的孩子,把其餘的書又重新包起來了。
他在小攤上隨便買了點油條什麽的,匆匆吃過,就又繼續趕路。走了沒有多遠他就發現,背上的重量並沒有減輕多少。這樣吃力地跋涉怎麽能走遠程呢?於是,他下決心,不管那幾本書多麽寶貴都要丟掉。這樣想著,在經過下一個村莊的時候,他就下了狠心,把那四大卷《史記》,和那本像塊磚頭似的《政治經濟學》送給了一家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