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部長篇小說,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動手,寫了十九章後即因病輟筆。此後寫了不少應時的雜文。一九九二年夏,為紀念毛澤東同誌百年誕辰,開始寫《話說毛澤東》一書,歷時近一年完成。重新續寫這部小說時,已經是一九九四年五月的事了。終於經兩年零兩個月的努力,至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九日將初稿寫成。九月進入修改,至歲末脫手。共用去兩年半的時間。
今年是偉大的抗日戰爭全麵爆發的六十周年,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從我個人說,參加革命也六十個年頭了。今天,我將這本書作為一項薄禮,向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以及偉大的中國人民,獻上我最崇高的敬意,並深切懷念那些為革命捐軀的英烈們。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經歷。我對之感受最深,收穫也最大。可以說,它是名副其實的“我的大學”。它使我真正認識到,什麽是敵人?什麽是朋友?什麽是同誌?它尤其清楚地告訴我,帝國主義、法西斯的本性是什麽?為什麽說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動力?至少在書本上學不到這樣牢靠,這樣深入到生命之中。為此我必須作為倖存者將這一頁驚天動地的歷史記述下來,將黨和人民偉大的功績記述下來。但是建國不久,韓戰發生了;為了現實鬥爭的需要,我不能不先寫《東方》。此後,同樣為了現實和政治的需要,我又寫了《地球的紅飄帶》。以致遲至今日,在我年逾七旬之後,才來寫我們那一代年輕人的事情。如果說這三部長篇可稱之為三部曲的話,那麽其順序自然應當按照《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東方》來排列了。
多年前我曾說,“中國革命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偉大的革命之一。在文學上無論如何該有相應的表現。在這中間,我願盡自己的一點本分。”事實確乎如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無論就其規模之廣大,意義之深遠,鬥爭之艱巨與漫長;革命之深入和徹底,以及領導人的膽略與智慧,革命群眾非凡的英勇與偉大的創造力,都值得我們永遠引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作為作家,如果我們不能做出應有的反映,那是心中有愧的。這是生活教導我的,是千百萬群眾活生生的革命活動感召我的。我本人也正是依據此種信念付諸實踐。現在,我的三部曲完成了,加上我和錢小惠同誌合作的《紅色的風暴》與《鄧中夏傳》那些寫黨領導的初期工人運動的篇章,應該說盡到自己的一點本分了。但是如果同無比偉大、輝煌的中國革命本身來比,則不過是滄海之一粟罷了。何況文學這門學問很深,生活是一個大海,作家的藝術成就是受到他本身的才能和思想藝術的修養等製約的,作品也隻能達到他可以達到的水平。在文學上更為深刻地更為輝煌地描寫中國革命,隻有靠眾多有誌於此的作家共同努力了。至於那些貶損革命、歪曲革命、嘲笑革命、告別革命的人,就請他們遠遠地走開吧!他們願意“告別”,我們也樂於“送別”。因為他們之中有些原本就不是革命中人甚至是敵對營壘中人,或者是身在此而意在彼的待價而沽者。他們的“告別”,對我們沒有絲毫損失。我們惟一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對革命的汙辱,對千萬仁人誌士的褻瀆,對中華民族百餘年來偉大革命史的否定。
我的三部長篇小說各有側重。《地球的紅飄帶》側重於寫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以及其他將帥等領導層;《東方》則除了寫毛澤東、彭德懷之外,就側重在下層群眾了。《火鳳凰》則側重寫幾個知識青年。但它又決非自傳,而是寫我的同時代人。不論當時或今天來看,我都認為我們當時是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人民大覺醒並起而抗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對人的考驗又是極為嚴峻的甚至是嚴酷的。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把他們鍛鍊成為無愧於民族、無負於人民的真正堅強的一代。這個時代對他們的賜予真是太豐厚了。有許多許多是書本上得不到的東西。現在我把他們的經歷和成長過程寫出來,對現在的青年朋友想來是會有所啟示、有所助益的吧!
歷史的煙雲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盧溝橋的炮聲已經十分遙遠了。世界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一個東西是沒有變的,這就是帝國主義的壟斷資本的嗜血本性。在它們壽終正寢之前,戰爭的火種是不會熄滅的。因此。我願再次提出忠告:人們,警惕啊,你們務必百倍加強自己的力量使人類的禍水不致得逞。
近年來,晉察冀根據地的老同誌老戰友寫了不少回憶錄,大大豐富了抗日戰爭的史料。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從這些回憶錄中獲益不少,並且從中汲取了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情節,這裏謹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最後,謹以近作小詩一首結束:
三部壯曲喜完工,
俱是英烈血染成。
藝境無限我有限,
織就雲錦惟丹誠。
共產大業希猛士,
低穀仍可攀高峰。
盡掃迷霧須奮力,
革命巨流水向東。
1997年2月22日
一 戰爭向他走來
夕陽銜山的時候,解除空襲警報的舒緩的汽笛聲才遠遠地傳來。人們輕輕地籲了口氣,從郊外的高粱地和小樹林裏紛紛走出來,開始回城。馬路上擠擁著絡繹不絕的人群。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困頓和疲憊的神色。因為天剛剛亮,設在城中心鼓樓上的警報器,就發出了一種充滿恐怖的甚至是撕裂人魂魄的聲音——這也許是世界上最難聽的聲音了,就好像炸彈頃刻間就要丟在你的頭上,人們不得不慌慌張張地跑到城外。他們幾乎是眼睜睜地等著那不祥之物的到來。直到中午時分,才看見十幾架塗著太陽微的飛機向南去了。但是空襲警報沒有解除,人們仍然不敢輕易回城。在八月的太陽燒烤下,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人們如何忍受得了?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孩子和老年人,高粱地裏不時傳來孩子的哭聲和老年人的嘆氣聲。現在好了,這一天總算捱過去了。
這部長篇小說,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動手,寫了十九章後即因病輟筆。此後寫了不少應時的雜文。一九九二年夏,為紀念毛澤東同誌百年誕辰,開始寫《話說毛澤東》一書,歷時近一年完成。重新續寫這部小說時,已經是一九九四年五月的事了。終於經兩年零兩個月的努力,至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九日將初稿寫成。九月進入修改,至歲末脫手。共用去兩年半的時間。
今年是偉大的抗日戰爭全麵爆發的六十周年,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從我個人說,參加革命也六十個年頭了。今天,我將這本書作為一項薄禮,向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以及偉大的中國人民,獻上我最崇高的敬意,並深切懷念那些為革命捐軀的英烈們。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經歷。我對之感受最深,收穫也最大。可以說,它是名副其實的“我的大學”。它使我真正認識到,什麽是敵人?什麽是朋友?什麽是同誌?它尤其清楚地告訴我,帝國主義、法西斯的本性是什麽?為什麽說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動力?至少在書本上學不到這樣牢靠,這樣深入到生命之中。為此我必須作為倖存者將這一頁驚天動地的歷史記述下來,將黨和人民偉大的功績記述下來。但是建國不久,韓戰發生了;為了現實鬥爭的需要,我不能不先寫《東方》。此後,同樣為了現實和政治的需要,我又寫了《地球的紅飄帶》。以致遲至今日,在我年逾七旬之後,才來寫我們那一代年輕人的事情。如果說這三部長篇可稱之為三部曲的話,那麽其順序自然應當按照《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東方》來排列了。
多年前我曾說,“中國革命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偉大的革命之一。在文學上無論如何該有相應的表現。在這中間,我願盡自己的一點本分。”事實確乎如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無論就其規模之廣大,意義之深遠,鬥爭之艱巨與漫長;革命之深入和徹底,以及領導人的膽略與智慧,革命群眾非凡的英勇與偉大的創造力,都值得我們永遠引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作為作家,如果我們不能做出應有的反映,那是心中有愧的。這是生活教導我的,是千百萬群眾活生生的革命活動感召我的。我本人也正是依據此種信念付諸實踐。現在,我的三部曲完成了,加上我和錢小惠同誌合作的《紅色的風暴》與《鄧中夏傳》那些寫黨領導的初期工人運動的篇章,應該說盡到自己的一點本分了。但是如果同無比偉大、輝煌的中國革命本身來比,則不過是滄海之一粟罷了。何況文學這門學問很深,生活是一個大海,作家的藝術成就是受到他本身的才能和思想藝術的修養等製約的,作品也隻能達到他可以達到的水平。在文學上更為深刻地更為輝煌地描寫中國革命,隻有靠眾多有誌於此的作家共同努力了。至於那些貶損革命、歪曲革命、嘲笑革命、告別革命的人,就請他們遠遠地走開吧!他們願意“告別”,我們也樂於“送別”。因為他們之中有些原本就不是革命中人甚至是敵對營壘中人,或者是身在此而意在彼的待價而沽者。他們的“告別”,對我們沒有絲毫損失。我們惟一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對革命的汙辱,對千萬仁人誌士的褻瀆,對中華民族百餘年來偉大革命史的否定。
我的三部長篇小說各有側重。《地球的紅飄帶》側重於寫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以及其他將帥等領導層;《東方》則除了寫毛澤東、彭德懷之外,就側重在下層群眾了。《火鳳凰》則側重寫幾個知識青年。但它又決非自傳,而是寫我的同時代人。不論當時或今天來看,我都認為我們當時是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人民大覺醒並起而抗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對人的考驗又是極為嚴峻的甚至是嚴酷的。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把他們鍛鍊成為無愧於民族、無負於人民的真正堅強的一代。這個時代對他們的賜予真是太豐厚了。有許多許多是書本上得不到的東西。現在我把他們的經歷和成長過程寫出來,對現在的青年朋友想來是會有所啟示、有所助益的吧!
歷史的煙雲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盧溝橋的炮聲已經十分遙遠了。世界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一個東西是沒有變的,這就是帝國主義的壟斷資本的嗜血本性。在它們壽終正寢之前,戰爭的火種是不會熄滅的。因此。我願再次提出忠告:人們,警惕啊,你們務必百倍加強自己的力量使人類的禍水不致得逞。
近年來,晉察冀根據地的老同誌老戰友寫了不少回憶錄,大大豐富了抗日戰爭的史料。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從這些回憶錄中獲益不少,並且從中汲取了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情節,這裏謹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最後,謹以近作小詩一首結束:
三部壯曲喜完工,
俱是英烈血染成。
藝境無限我有限,
織就雲錦惟丹誠。
共產大業希猛士,
低穀仍可攀高峰。
盡掃迷霧須奮力,
革命巨流水向東。
1997年2月22日
一 戰爭向他走來
夕陽銜山的時候,解除空襲警報的舒緩的汽笛聲才遠遠地傳來。人們輕輕地籲了口氣,從郊外的高粱地和小樹林裏紛紛走出來,開始回城。馬路上擠擁著絡繹不絕的人群。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困頓和疲憊的神色。因為天剛剛亮,設在城中心鼓樓上的警報器,就發出了一種充滿恐怖的甚至是撕裂人魂魄的聲音——這也許是世界上最難聽的聲音了,就好像炸彈頃刻間就要丟在你的頭上,人們不得不慌慌張張地跑到城外。他們幾乎是眼睜睜地等著那不祥之物的到來。直到中午時分,才看見十幾架塗著太陽微的飛機向南去了。但是空襲警報沒有解除,人們仍然不敢輕易回城。在八月的太陽燒烤下,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人們如何忍受得了?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孩子和老年人,高粱地裏不時傳來孩子的哭聲和老年人的嘆氣聲。現在好了,這一天總算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