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大象與螞蟻的較量:蘇芬冬季戰爭 作者:jdzheng_sh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希拉索夫沃少將到達庫莫之前,由約瑪基中校(ilomaki)和沃爾科中校(vuokko)分別領導的兩支芬蘭戰鬥分隊一直在襲擾古謝夫少將指揮的第54師的側翼使後者的前進停頓了下來。即使蘇軍從裏爾斯卡(lieska)調來部隊加強第54師,但芬蘭人套在蘇軍脖子上的繩套仍然牢固。蘇軍新近又派來了多林(dolin)上校指揮的滑雪部隊。這是蘇軍唯一受過良好訓練的滑雪部隊,蘇軍希望能夠藉此打破芬蘭人對第54師的包圍。但這支部隊進入芬蘭境內十公裏以後,他們在維特科(vetko)和科瑟裏(kesseli)被芬軍滑雪部隊包圍殲滅了。第54師麵臨著慘澹的前景,特別是希拉索夫沃帶來了增援的部隊,大炮和大約20門迫擊炮 —— 大多數是他在舒姆薩米-拉特戰鬥中繳獲的。據說希拉索夫沃誌驕意滿,竟然命令在芬蘭發起總攻之前發射了3,200發炮彈,這是在拉多加湖北麵從未聽說過的奢侈。
盡管麵臨著這樣的壓力,蘇軍第54師仍然堅守自己在桑拿湖ke sauna)的位置。他們堅守在被芬軍包圍在一個“柴堆”裏,一直到兩國停戰後才被救出來。
如果考慮到蘇軍的訓練和思維方式,形勢的發展是很符合邏輯的。沿北麵的道路持續進行著激烈的戰鬥,芬蘭人發現被他們的鐵鉗分割開來的蘇軍縱隊像被踩到的蠕蟲那樣捲曲起來。這些帶著裝甲車和大炮的蘇軍部隊停頓下來,挖壕據守,芬蘭人除了包圍他們外別無他法。不久西方的新聞記者向外界報導有關芬蘭人的新的戰術,但對芬蘭人來說,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盡快消滅敵人,“柴堆”雖然是必要的,但也是讓人討厭的事情。
“柴堆”的組成成分取決於蘇軍縱隊被切割的地方,還取決於被孤立起來的是什麽樣的部隊和武器。有些部隊隻有一種武器,如大炮或裝甲車;其他部隊是步兵集團。或許這些部隊還混雜著後勤部隊和車輛。有時候甚至師級指揮部也被包圍在裏麵。
多數坦克不久就沒有燃料了,但還有大量的彈藥。它們的炮可以作為環繞整個包圍圈的防禦武器。那些較大的“柴堆”力量非常強大,擁有足夠的武器和彈藥使得被圍部隊能夠長久支撐下去。另外,被圍的蘇軍部隊不但挖溝,而且還建立起由鐵絲網和戰壕組成環形防禦工事。在包圍圈裏的部隊以令人驚訝的頑強精神保衛自己。雖然麵臨嚴寒和飢餓,但他們卻很少試圖逃走。與此同時,為數很少的芬蘭士兵很快就對日常的細節感到厭倦了,他們定期地沿著包圍圈的周圍滑行以確保蘇軍沒有人逃走。
起初,被圍蘇軍的食物和彈藥的供應情況良好,這顯然是因為他們早先的慘重的傷亡。由於芬蘭人缺乏防空火力,蘇軍飛機可以空投供應包裹。雖然有些包裹掉到了芬蘭人的那一邊,但無論如何,空投包裹這件事本身給被圍的蘇軍帶來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一天變成了一周又一周,食品和物資的缺乏變得嚴重起來。馬肉成了“柴堆”裏不幸的人們的日常食物。有時候,一個集團耗盡了其儲備,它確實會試圖加入附近的一個較大的集團,但這些努力的結局很悲慘。
第七部分 柴堆戰術(二)
軍事戰略學家對俄國人的被動行為感到困惑,但曼納海姆卻認為這幾乎是可以預見得到的。根據紅軍的軍事條例和高級指揮官的反覆強調,所有占領的土地必須要堅守至最後一個人。因此,蘇軍士兵在“柴堆”中堅持下去,忍凍挨餓,試圖盡可能久地保持一息生命之火。作為一個更現實的問題,他們被可怕的荒野所包圍。如果有人在沒有坦克和火炮的支援的情況下冒險突圍,芬蘭人會簡單地建立另外一個“柴堆”。更進一步說,在這個時候“改變地址”會使得接受“空投”的物資更加困難。
芬蘭人用最大努力來盡快消滅這些被圍的蘇軍集結地,以便能夠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但因為缺乏重武器,迫擊炮和反坦克炮,他們隻能逐步地打破蘇軍的“柴堆”。芬蘭人節省地使用彈藥,主要用來降低被圍的蘇軍的士氣。與此同時,夜間巡邏小組沿包圍圈邊沿攻擊蘇軍的散兵坑和機槍陣地。“腰帶”被逐步地勒緊,包圍圈被壓縮,直到被圍蘇軍的末日,然後開始清理殘敵。
這就是阿格倫德將軍在第4軍所屬的區域麵臨的“不變”的形勢。有10個俄國師(16萬士兵)被擠壓在一塊100平方英裏的區域內。許多俄國部隊被圍在一個“柴堆”內,或在被壓縮到一個“柴堆”的過程中,必須採取強硬的措施。不能讓俄國人得到休息和重整的時間,他們必須被消滅。
在1月5日到26日期間的戰役計劃要求對已經被阻止的俄國部隊實施更沉重的打擊。而要實施這樣的打擊,需要更多的人和裝備。經曼納海姆批準,增援部隊開始湧入。法格納斯(fagernas)中校剛剛取得拉特(raate)公路戰鬥的勝利,帶著第64步兵團趕來了。第4雅格營在卡累利阿地峽的戰鬥後獲得了良好的裝備和經驗,也被派來支援阿格倫德的部隊。第3和第4遊擊營也來了。另外,還從國民衛隊中搜尋年紀小的和年紀大的誌願者來組成一個新的部隊。曼納海姆從總部派來了尼蒂拉(niht)中校來協助阿格倫德執行消滅這10個俄國師的新的行動計劃。
為了這個關鍵時刻的戰鬥,所以能找得到的人員和物資都被搜集到一起。有些新到的部隊裝備良好,經驗豐富。有些部隊還穿著“卡揚德式”製服(平民服裝)。一些單位有帳篷和野戰廚房,另外一些單位什麽都沒有。甚至在科拉(koa)的脆弱地段的一支部隊也聽命於阿格倫德。因此,到1月中旬,芬蘭第4軍已經集結起了46,400人和106門火炮。
盡管麵臨著這樣的壓力,蘇軍第54師仍然堅守自己在桑拿湖ke sauna)的位置。他們堅守在被芬軍包圍在一個“柴堆”裏,一直到兩國停戰後才被救出來。
如果考慮到蘇軍的訓練和思維方式,形勢的發展是很符合邏輯的。沿北麵的道路持續進行著激烈的戰鬥,芬蘭人發現被他們的鐵鉗分割開來的蘇軍縱隊像被踩到的蠕蟲那樣捲曲起來。這些帶著裝甲車和大炮的蘇軍部隊停頓下來,挖壕據守,芬蘭人除了包圍他們外別無他法。不久西方的新聞記者向外界報導有關芬蘭人的新的戰術,但對芬蘭人來說,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盡快消滅敵人,“柴堆”雖然是必要的,但也是讓人討厭的事情。
“柴堆”的組成成分取決於蘇軍縱隊被切割的地方,還取決於被孤立起來的是什麽樣的部隊和武器。有些部隊隻有一種武器,如大炮或裝甲車;其他部隊是步兵集團。或許這些部隊還混雜著後勤部隊和車輛。有時候甚至師級指揮部也被包圍在裏麵。
多數坦克不久就沒有燃料了,但還有大量的彈藥。它們的炮可以作為環繞整個包圍圈的防禦武器。那些較大的“柴堆”力量非常強大,擁有足夠的武器和彈藥使得被圍部隊能夠長久支撐下去。另外,被圍的蘇軍部隊不但挖溝,而且還建立起由鐵絲網和戰壕組成環形防禦工事。在包圍圈裏的部隊以令人驚訝的頑強精神保衛自己。雖然麵臨嚴寒和飢餓,但他們卻很少試圖逃走。與此同時,為數很少的芬蘭士兵很快就對日常的細節感到厭倦了,他們定期地沿著包圍圈的周圍滑行以確保蘇軍沒有人逃走。
起初,被圍蘇軍的食物和彈藥的供應情況良好,這顯然是因為他們早先的慘重的傷亡。由於芬蘭人缺乏防空火力,蘇軍飛機可以空投供應包裹。雖然有些包裹掉到了芬蘭人的那一邊,但無論如何,空投包裹這件事本身給被圍的蘇軍帶來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一天變成了一周又一周,食品和物資的缺乏變得嚴重起來。馬肉成了“柴堆”裏不幸的人們的日常食物。有時候,一個集團耗盡了其儲備,它確實會試圖加入附近的一個較大的集團,但這些努力的結局很悲慘。
第七部分 柴堆戰術(二)
軍事戰略學家對俄國人的被動行為感到困惑,但曼納海姆卻認為這幾乎是可以預見得到的。根據紅軍的軍事條例和高級指揮官的反覆強調,所有占領的土地必須要堅守至最後一個人。因此,蘇軍士兵在“柴堆”中堅持下去,忍凍挨餓,試圖盡可能久地保持一息生命之火。作為一個更現實的問題,他們被可怕的荒野所包圍。如果有人在沒有坦克和火炮的支援的情況下冒險突圍,芬蘭人會簡單地建立另外一個“柴堆”。更進一步說,在這個時候“改變地址”會使得接受“空投”的物資更加困難。
芬蘭人用最大努力來盡快消滅這些被圍的蘇軍集結地,以便能夠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但因為缺乏重武器,迫擊炮和反坦克炮,他們隻能逐步地打破蘇軍的“柴堆”。芬蘭人節省地使用彈藥,主要用來降低被圍的蘇軍的士氣。與此同時,夜間巡邏小組沿包圍圈邊沿攻擊蘇軍的散兵坑和機槍陣地。“腰帶”被逐步地勒緊,包圍圈被壓縮,直到被圍蘇軍的末日,然後開始清理殘敵。
這就是阿格倫德將軍在第4軍所屬的區域麵臨的“不變”的形勢。有10個俄國師(16萬士兵)被擠壓在一塊100平方英裏的區域內。許多俄國部隊被圍在一個“柴堆”內,或在被壓縮到一個“柴堆”的過程中,必須採取強硬的措施。不能讓俄國人得到休息和重整的時間,他們必須被消滅。
在1月5日到26日期間的戰役計劃要求對已經被阻止的俄國部隊實施更沉重的打擊。而要實施這樣的打擊,需要更多的人和裝備。經曼納海姆批準,增援部隊開始湧入。法格納斯(fagernas)中校剛剛取得拉特(raate)公路戰鬥的勝利,帶著第64步兵團趕來了。第4雅格營在卡累利阿地峽的戰鬥後獲得了良好的裝備和經驗,也被派來支援阿格倫德的部隊。第3和第4遊擊營也來了。另外,還從國民衛隊中搜尋年紀小的和年紀大的誌願者來組成一個新的部隊。曼納海姆從總部派來了尼蒂拉(niht)中校來協助阿格倫德執行消滅這10個俄國師的新的行動計劃。
為了這個關鍵時刻的戰鬥,所以能找得到的人員和物資都被搜集到一起。有些新到的部隊裝備良好,經驗豐富。有些部隊還穿著“卡揚德式”製服(平民服裝)。一些單位有帳篷和野戰廚房,另外一些單位什麽都沒有。甚至在科拉(koa)的脆弱地段的一支部隊也聽命於阿格倫德。因此,到1月中旬,芬蘭第4軍已經集結起了46,400人和106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