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那就再待幾年,到時是好是歹,再來分說。”
墨琅似乎也不想再和兵家俞汾糾結下去,兩人說來說去也改變不了對方的想法,不如等上數年,到時是好是歹明眼人一看便知。
“今日百家爭鳴,為何道家顏夫子一直未曾來口?道家自老子創建以來,頗為興盛,更被列為四大顯學之一,如今對這諸國時政如何看待,我等洗耳恭聽。”
兵家俞汾對著東邊席位上一個一直未曾開口說話的飄逸版猶如仙人樣的老者說道,劉紀順著目光看去,心中微微讚嘆,這道家的養生果然不錯!老者鬚髮皆白,可精神麵貌卻是出奇的好,頗有些道風仙骨模樣,和前世中的仙人很像。
當今道家領袖被人稱為顏子,姓顏名全,出身於楚國,顏全年輕處曾四處求學,中年後曾傳聞上山遇仙人傳道,從此在天下宣揚道學,以此在諸國中名聲漸顯。
“諸國時政?”
顏全微微一笑,“老夫怕一說,你們又要反駁了,我道家早就有言,無為而治,這諸國時政無論如何變化,最後終究還是一場空……”
顏全說的話很是玄妙,讓人聽得雲裏霧裏的,若是平時自然不會有人追究,因為你若是聽不懂,隻能說明自己學識不夠而已,但是今天顯然顏全不能就此蒙蔽過去,隻聽見兵家俞汾不依不饒的說道,“我隻求夫子論時政,不是聽那玄妙語的,夫子出身楚國,卻坐視著楚國一天天衰弱,對於楚國的時政可曾有想法?”
“盛極而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楚國之病隻是小疾,諸國之病,才是大患。”
顏全未曾言明楚國時政,可他說的話確實讓眾人一驚,誰也都不會小瞧這個道家的夫子,道家之所以稱為顯學也不是徒有虛名的,很顯然顏全肯定深知諸國時政,隻是俞汾的逼問,使得顏全不屑於回答罷了。
“楚國貴族與庶民相差極大,而且民風彪悍,民不通禮,楚王所下的法令貴族受益者多庶民受益者少,這些隻是表麵之疾?單論楚王最新頒布的一道法令吧,將貴族的大部分私地歸為國有,此舉無疑又得罪眾多貴族,我以為楚國之亂,不遠矣。”
兵家俞汾哈哈一笑,挑釁的目光看著道家顏全,此時的兵家俞汾正值春秋鼎盛時期,比之顏全這些老頭氣勢要更加盛強一點兒。
“楚國之患在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差別,楚王此舉便是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削減貴族封地,借之以民,雖會得罪一部分貴族,但惠及萬千庶民。貴族損失一部分封地,未曾有割膚之痛,庶民得到土地,猶如大旱降甘霖。如此一來,貴族不因這些小利而亂,庶民卻因為些利益更加忠誠於楚王,楚國何亂之有?”
顏全的嘴角始終保持著微笑,似乎兵家俞汾的問題簡直是微不足道一樣,劉紀心中看了暗暗吃驚,從來到這個時代以來,這個顏全算是他遇到的最像聖賢的夫子了。
“敢問夫子,楚國之病為小疾,那諸國之病為大患,不知道諸國大患又是哪些?”
見顏全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兵家俞汾的問題,眾人不禁對這道家顏全產生一絲敬意。
任何時候,一個學派再好,看不清時政也是無用,而與之相反,顏全將楚國時政看得如此清楚,不是證明了道家並非紙上誇誇而談之輩嗎?道家到現在雖然沒有執掌一國之政,可沒有人覺得道家不具備治理國家的才學。
第59章 道家聖賢
當今學派,隻有真正實踐於國家的才能被人敬佩,否則別人隻能說隻會空談卻不可治國罷了。
天下四大顯學,儒墨道法。儒家曾經治理過宋國,並且還以王道稱霸一時,墨家雖為執掌朝政,可其許多思想也被君主採納,例如尚賢等思想,法家更是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各國爭搶的“珍寶。”甚至連縱橫家,兵家,農家等小道都執掌過一國朝政,算起來是道家的成績不算輝煌了。
雖然道家的許多思想也被採納,可道家那種清靜無欲的態度讓各國君王都無可奈何。
如果道家真的能夠改變一下自己的風格的話,想必還是受到君主的歡迎的。可是連道家的聖賢莊子被秦國君主邀請為相,莊子都不曾同意,連聖賢都固執己見,其他道家弟子又能何為?一如儒家的固執,他們不會像兵家與法家弟子那般臣服於帝王之家,甘願為君王所驅使,迎接君王的喜好。
隻是……劉紀苦笑,這個道家可別如同史家一般,最後為了那些錢財,成為欺騙君主的那些方道士啊。
“諸國之大患?”
顏全還是保持著那般笑容,將目光轉向詢問的那個人,“不知夫子是哪國人?”
“齊國。”
向顏全提問的是一個沒有頭髮的長袍男子,乃是法家講求法治的一個夫子,曾經在齊犯過一些罪過,被施以髡邢(剃去頭髮),可也激起了他奮進之心,終究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受人尊敬的法家大家。
這個法家夫子說起齊國時,口中未對齊國有半分怨恨,反而有著極大的榮耀感,劉紀知道這是身為大國子民的優越感。齊國身為當今世界的強國,齊王更是能讓諸子百家齊聚,這種情況不得不讓齊國人有著一絲絲的高傲。
“夫子身為齊國人,可知齊國之患?”
墨琅似乎也不想再和兵家俞汾糾結下去,兩人說來說去也改變不了對方的想法,不如等上數年,到時是好是歹明眼人一看便知。
“今日百家爭鳴,為何道家顏夫子一直未曾來口?道家自老子創建以來,頗為興盛,更被列為四大顯學之一,如今對這諸國時政如何看待,我等洗耳恭聽。”
兵家俞汾對著東邊席位上一個一直未曾開口說話的飄逸版猶如仙人樣的老者說道,劉紀順著目光看去,心中微微讚嘆,這道家的養生果然不錯!老者鬚髮皆白,可精神麵貌卻是出奇的好,頗有些道風仙骨模樣,和前世中的仙人很像。
當今道家領袖被人稱為顏子,姓顏名全,出身於楚國,顏全年輕處曾四處求學,中年後曾傳聞上山遇仙人傳道,從此在天下宣揚道學,以此在諸國中名聲漸顯。
“諸國時政?”
顏全微微一笑,“老夫怕一說,你們又要反駁了,我道家早就有言,無為而治,這諸國時政無論如何變化,最後終究還是一場空……”
顏全說的話很是玄妙,讓人聽得雲裏霧裏的,若是平時自然不會有人追究,因為你若是聽不懂,隻能說明自己學識不夠而已,但是今天顯然顏全不能就此蒙蔽過去,隻聽見兵家俞汾不依不饒的說道,“我隻求夫子論時政,不是聽那玄妙語的,夫子出身楚國,卻坐視著楚國一天天衰弱,對於楚國的時政可曾有想法?”
“盛極而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楚國之病隻是小疾,諸國之病,才是大患。”
顏全未曾言明楚國時政,可他說的話確實讓眾人一驚,誰也都不會小瞧這個道家的夫子,道家之所以稱為顯學也不是徒有虛名的,很顯然顏全肯定深知諸國時政,隻是俞汾的逼問,使得顏全不屑於回答罷了。
“楚國貴族與庶民相差極大,而且民風彪悍,民不通禮,楚王所下的法令貴族受益者多庶民受益者少,這些隻是表麵之疾?單論楚王最新頒布的一道法令吧,將貴族的大部分私地歸為國有,此舉無疑又得罪眾多貴族,我以為楚國之亂,不遠矣。”
兵家俞汾哈哈一笑,挑釁的目光看著道家顏全,此時的兵家俞汾正值春秋鼎盛時期,比之顏全這些老頭氣勢要更加盛強一點兒。
“楚國之患在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差別,楚王此舉便是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削減貴族封地,借之以民,雖會得罪一部分貴族,但惠及萬千庶民。貴族損失一部分封地,未曾有割膚之痛,庶民得到土地,猶如大旱降甘霖。如此一來,貴族不因這些小利而亂,庶民卻因為些利益更加忠誠於楚王,楚國何亂之有?”
顏全的嘴角始終保持著微笑,似乎兵家俞汾的問題簡直是微不足道一樣,劉紀心中看了暗暗吃驚,從來到這個時代以來,這個顏全算是他遇到的最像聖賢的夫子了。
“敢問夫子,楚國之病為小疾,那諸國之病為大患,不知道諸國大患又是哪些?”
見顏全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兵家俞汾的問題,眾人不禁對這道家顏全產生一絲敬意。
任何時候,一個學派再好,看不清時政也是無用,而與之相反,顏全將楚國時政看得如此清楚,不是證明了道家並非紙上誇誇而談之輩嗎?道家到現在雖然沒有執掌一國之政,可沒有人覺得道家不具備治理國家的才學。
第59章 道家聖賢
當今學派,隻有真正實踐於國家的才能被人敬佩,否則別人隻能說隻會空談卻不可治國罷了。
天下四大顯學,儒墨道法。儒家曾經治理過宋國,並且還以王道稱霸一時,墨家雖為執掌朝政,可其許多思想也被君主採納,例如尚賢等思想,法家更是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各國爭搶的“珍寶。”甚至連縱橫家,兵家,農家等小道都執掌過一國朝政,算起來是道家的成績不算輝煌了。
雖然道家的許多思想也被採納,可道家那種清靜無欲的態度讓各國君王都無可奈何。
如果道家真的能夠改變一下自己的風格的話,想必還是受到君主的歡迎的。可是連道家的聖賢莊子被秦國君主邀請為相,莊子都不曾同意,連聖賢都固執己見,其他道家弟子又能何為?一如儒家的固執,他們不會像兵家與法家弟子那般臣服於帝王之家,甘願為君王所驅使,迎接君王的喜好。
隻是……劉紀苦笑,這個道家可別如同史家一般,最後為了那些錢財,成為欺騙君主的那些方道士啊。
“諸國之大患?”
顏全還是保持著那般笑容,將目光轉向詢問的那個人,“不知夫子是哪國人?”
“齊國。”
向顏全提問的是一個沒有頭髮的長袍男子,乃是法家講求法治的一個夫子,曾經在齊犯過一些罪過,被施以髡邢(剃去頭髮),可也激起了他奮進之心,終究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受人尊敬的法家大家。
這個法家夫子說起齊國時,口中未對齊國有半分怨恨,反而有著極大的榮耀感,劉紀知道這是身為大國子民的優越感。齊國身為當今世界的強國,齊王更是能讓諸子百家齊聚,這種情況不得不讓齊國人有著一絲絲的高傲。
“夫子身為齊國人,可知齊國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