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根據該憲章規定,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個共和國在2006年2月之後有權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確定是否獨立。
2006年6月3日晚,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在首都波德戈裏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2006年6月28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接納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2個成員國。至此,南斯拉夫徹底解體滅亡。
科索沃獨立運動
科索沃曾是中世紀塞爾維亞王國的政治中心,是塞爾維亞歷史和文化搖籃。1389年科索沃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從而開始了長達近500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這期間,在1459年塞爾維亞王國正式滅亡,大批塞族人被迫遷出科索沃,而大量的阿族人則移居科索沃,填補了塞爾維亞人留下的空缺。到了18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族人占多數的地區。1944年11月,南斯拉夫解放了科索沃,但阿族起義者在科索沃成立了軍政府,並禁止
原科索沃的塞族和黑山族人返回科索沃。經激烈戰鬥,結果塞爾維亞重新控製了科索沃。1945年7月,科索沃併入塞爾維亞共和國。1949年南斯拉夫憲法將科索沃規定為自治省,隸屬塞爾維亞共和國,並對阿族中親法西斯分子進行了清洗,激起了阿族人的反抗,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60年代,又有大約30萬阿族人進入科索沃。1968年,科索沃學生大規模示威,喊出了成立科索沃共和國的要求,之後,科索沃要求獨立的運動越來越強烈。到戰爭爆發前,科索沃有200多萬居民,其中90%以上是阿族人,其餘是塞族人、黑山族人和馬其頓族人等,民族問題更加突出。
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科索沃交由聯合國託管。科索沃的阿族一直在尋求讓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實現獨立。
2007年7月20日,在俄羅斯的反對下,聯合國安理會放棄了美國和歐盟提出的讓科索沃獨立的草案。隨後聯合國秘書長授權由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三方組成的科索沃問題“三駕馬車”開始啟動新一輪會談。“三駕馬車”將在2007年12月10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相關報告。
小國的獨立
一個麵積小、人口少、經濟落後的地區為什麽要獨立呢?獨立會給一個弱小的地區帶來什麽好處呢?獨立出一個弱小的國家又有什麽意義呢?現在有十多個地區因為宗教信仰不同或民族不同或歷史原因而要求獨立。這些地區能否獨立由大國決定,這些地區獨立後的多個方麵也由大國決定。這種獨立能叫獨立嗎?歐盟和東協都在聯合自強,一個國家卻要分裂自殘。如果受到壓迫和歧視,那麽要獨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已經高度自治的地區要求獨立就不能理解了。
從長遠看,一個統一的國家總比一個分裂的國家強大。曾經統一的國家在分裂後,其各分裂國的實力都會大幅下降。一個中等國家分裂為多個小國後,這些小國聯合起來的聲音也不如原來的中等國家。小國無外交,弱國更無外交。沒有外交權的國家獨立出來有什麽意義呢?
分裂的情緒都是煽動出來的,一個平民不會因為分裂得到什麽好處,反而可能會因為分裂而丟掉性命。隻有煽動者才能享受到分裂的果實。一個麵積小、人口少、經濟落後的地區從獨立之日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國際乞討者。這種靠大國施捨的乞討式獨立除了能讓煽動者得到乞討的果實外,難道還能給平民帶來尊嚴和光榮嗎?
科索沃戰爭 空中征服
命運的破滅
1991年6月,南斯拉夫開始解體。1991年11月,南斯拉夫解體完成,一分為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獨立國協國家陸續爆發“顏色革命”。“顏色革命”後,北約和歐盟直逼俄羅斯國門,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幾乎被擠壓殆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利用獨立國協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科索沃戰爭後,俄羅斯東山再起的可能瀕臨破滅。“顏色革命”後,俄羅斯東山再起的可能徹底破滅了,俄羅斯在100年內都不可能成為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了。科索沃問題造成了俄羅斯命運的破滅。
在整個巴爾幹地區,南聯盟的意識形態、政治體製與歐美世界相左,不符合西方的價值觀,是歐洲大陸“最後一個共產主義堡壘”。因此,南聯盟成為北約東擴的絆腳石。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製定了從東西兩端控製邊緣地帶,逐步推進的擠壓式戰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防止俄羅斯東山再起,而北約東擴是這一戰略的一大支柱。因此,必須為北約東擴掃清道路。
巴爾幹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歐洲經地中海、紅海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羅斯經黑海到地中海的必經之路,戰略意義重大。南聯盟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如果美國及北約一旦在南聯盟的幹涉行動得手,將使俄羅斯失去在中、東歐的最後一個盟友,掃清包圍俄羅斯的“新月形前沿”上的最後一個障礙。在俄傳統勢力範圍內插上一刀,既是對俄羅斯的製約,又造成東歐和俄羅斯勢力範圍內的獨立國協國家缺乏軍事安全保障的危機感,促使它們更為堅決地投入北約的懷抱,以期最終瓦解俄羅斯對獨立國協的控製,使北約武裝力量直逼俄羅斯國門,防止俄羅斯東山再起。
2006年6月3日晚,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在首都波德戈裏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2006年6月28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接納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2個成員國。至此,南斯拉夫徹底解體滅亡。
科索沃獨立運動
科索沃曾是中世紀塞爾維亞王國的政治中心,是塞爾維亞歷史和文化搖籃。1389年科索沃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從而開始了長達近500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這期間,在1459年塞爾維亞王國正式滅亡,大批塞族人被迫遷出科索沃,而大量的阿族人則移居科索沃,填補了塞爾維亞人留下的空缺。到了18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族人占多數的地區。1944年11月,南斯拉夫解放了科索沃,但阿族起義者在科索沃成立了軍政府,並禁止
原科索沃的塞族和黑山族人返回科索沃。經激烈戰鬥,結果塞爾維亞重新控製了科索沃。1945年7月,科索沃併入塞爾維亞共和國。1949年南斯拉夫憲法將科索沃規定為自治省,隸屬塞爾維亞共和國,並對阿族中親法西斯分子進行了清洗,激起了阿族人的反抗,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60年代,又有大約30萬阿族人進入科索沃。1968年,科索沃學生大規模示威,喊出了成立科索沃共和國的要求,之後,科索沃要求獨立的運動越來越強烈。到戰爭爆發前,科索沃有200多萬居民,其中90%以上是阿族人,其餘是塞族人、黑山族人和馬其頓族人等,民族問題更加突出。
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科索沃交由聯合國託管。科索沃的阿族一直在尋求讓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實現獨立。
2007年7月20日,在俄羅斯的反對下,聯合國安理會放棄了美國和歐盟提出的讓科索沃獨立的草案。隨後聯合國秘書長授權由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三方組成的科索沃問題“三駕馬車”開始啟動新一輪會談。“三駕馬車”將在2007年12月10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相關報告。
小國的獨立
一個麵積小、人口少、經濟落後的地區為什麽要獨立呢?獨立會給一個弱小的地區帶來什麽好處呢?獨立出一個弱小的國家又有什麽意義呢?現在有十多個地區因為宗教信仰不同或民族不同或歷史原因而要求獨立。這些地區能否獨立由大國決定,這些地區獨立後的多個方麵也由大國決定。這種獨立能叫獨立嗎?歐盟和東協都在聯合自強,一個國家卻要分裂自殘。如果受到壓迫和歧視,那麽要獨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已經高度自治的地區要求獨立就不能理解了。
從長遠看,一個統一的國家總比一個分裂的國家強大。曾經統一的國家在分裂後,其各分裂國的實力都會大幅下降。一個中等國家分裂為多個小國後,這些小國聯合起來的聲音也不如原來的中等國家。小國無外交,弱國更無外交。沒有外交權的國家獨立出來有什麽意義呢?
分裂的情緒都是煽動出來的,一個平民不會因為分裂得到什麽好處,反而可能會因為分裂而丟掉性命。隻有煽動者才能享受到分裂的果實。一個麵積小、人口少、經濟落後的地區從獨立之日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國際乞討者。這種靠大國施捨的乞討式獨立除了能讓煽動者得到乞討的果實外,難道還能給平民帶來尊嚴和光榮嗎?
科索沃戰爭 空中征服
命運的破滅
1991年6月,南斯拉夫開始解體。1991年11月,南斯拉夫解體完成,一分為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獨立國協國家陸續爆發“顏色革命”。“顏色革命”後,北約和歐盟直逼俄羅斯國門,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幾乎被擠壓殆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利用獨立國協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科索沃戰爭後,俄羅斯東山再起的可能瀕臨破滅。“顏色革命”後,俄羅斯東山再起的可能徹底破滅了,俄羅斯在100年內都不可能成為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了。科索沃問題造成了俄羅斯命運的破滅。
在整個巴爾幹地區,南聯盟的意識形態、政治體製與歐美世界相左,不符合西方的價值觀,是歐洲大陸“最後一個共產主義堡壘”。因此,南聯盟成為北約東擴的絆腳石。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製定了從東西兩端控製邊緣地帶,逐步推進的擠壓式戰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防止俄羅斯東山再起,而北約東擴是這一戰略的一大支柱。因此,必須為北約東擴掃清道路。
巴爾幹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歐洲經地中海、紅海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羅斯經黑海到地中海的必經之路,戰略意義重大。南聯盟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如果美國及北約一旦在南聯盟的幹涉行動得手,將使俄羅斯失去在中、東歐的最後一個盟友,掃清包圍俄羅斯的“新月形前沿”上的最後一個障礙。在俄傳統勢力範圍內插上一刀,既是對俄羅斯的製約,又造成東歐和俄羅斯勢力範圍內的獨立國協國家缺乏軍事安全保障的危機感,促使它們更為堅決地投入北約的懷抱,以期最終瓦解俄羅斯對獨立國協的控製,使北約武裝力量直逼俄羅斯國門,防止俄羅斯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