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沒有靠山,也沒有軍事同盟,單獨麵對美國必然力不從心。伊朗也沒有靠山,也沒有軍事同盟,因此伊朗也非常危險。沒有美國,阿富汗趕不走蘇聯。沒有中國,越南趕不走美國。小國完全靠自己,即使有了核武器也勢單力薄。朝鮮是核國家,但如果美國要下手,朝鮮的核武器不會有使用的機會。小國軍隊建設要立足於“適當抵抗,遊擊取勝”。小國的正規軍要能夠與其他小國的正規軍對抗,要能夠適當抵抗大國的入侵。但是,小國的軍隊必須擅長特種作戰,特別是遊擊戰。在大國占領小國全境後,小國的正規軍必須化整為零,以專業遊擊隊的形式在全國進行抵抗和襲擾,用時間和意誌趕走大國的軍隊。狄托是這方麵的典範。小國的正規軍決不能與大國侵略軍決戰,隻能適當抵抗後化整為零,以遊擊戰取勝。
新的侵略模式是“攻而不占”。用海空力量打擊小國軍隊,迫使小國投降或發生政變,然後承認一個親己的小國新政權。新侵略不占領土地,而是摧毀舊政權,建立親己的新政權。占領土地的舊侵略演變為了控製政權的新侵略。土地之爭已經演變為政權之爭。衛國戰爭被降低為政權保衛戰。除非是一個深得民心的政權,否則政權保衛戰上升不到衛國戰爭的高度。政權不等於國家,因為一個國家的政權可以輪換,而人民不能輪換。軍隊是為國家而戰還是為政權而戰?在遊擊戰還未展開之時,新政權就成立了。遊擊戰是為國家而戰還是為政權而戰?如果大國軍隊自動撤走或根本就沒有進入過小國領土,新政權又實施一些贏得民心的政策,建立了新的軍隊,那麽舊軍隊遊擊戰還能繼續嗎?
對抗舊侵略可以採用“適當抵抗,遊擊取勝”的策略。但是,小國政權如何對抗新侵略呢?不能指望在戰後推翻有大國支持的新政權,因為這非常困難。同時,舊政權在戰爭中會被瓦解和分裂。同仇敵愾,煽動國內愛國情緒把政權保衛戰升級為衛國戰爭。但是,大國隻搞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大國能夠連續不斷地打擊小國,小國卻傷不到大國一根汗毛。同仇敵愾是持續不了多久的,基礎設施被破壞,人民生活困難,情況一天天惡化,小國仍然傷不到大國一根汗毛。因此,小國政權的出路是“敵後破壞,全球還擊”。小國軍隊無法與大國軍隊接上火,這時隻能靠和平時期就隱藏在大國本土的敵後特工隊進行還擊。當大國對小國發動新侵略時,敵後特工隊就在大國本土搞破壞和襲擊。小國軍隊化整為零,派往全球各地,襲擊全球各地的大國使館和公民。小國軍隊也可以潛入大國本土,在大國本土搞破壞戰。如果在軍事上處於絕對劣勢,那麽就用小國軍隊去對付大國平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 菲律賓戰役:美國最大的失敗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發生10小時後,日軍偷襲了美國遠東空軍的菲律賓克拉克機場。277架飛機還未升空,便被日軍摧毀了,其中包括剛剛從美國本土運來的35架b-24空中堡壘新型轟炸機。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在菲律賓北部的林家沿灣登陸,並迅速發動了攻擊。麥克阿瑟命令兩個菲律賓師在海灘上迎擊日軍。然而,菲律賓軍隊一觸即潰。由於克拉克機場被襲,美軍喪失空軍力量,本間雅晴率領兩個精銳師團第十六和第四十八師團在日軍飛機的掩護下攻擊美菲聯軍。美菲聯軍丟盔棄甲,被迫沿著3號海岸公路向首都馬尼拉撤退。然而,另一支7000人的日軍在馬尼拉南麵的拉蒙灣登陸後,開始逼近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麥克阿瑟終於發現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他決定退守到西麵的巴丹半島。但是,美菲士兵在向南方逃跑的過程中,丟掉了他們急需的大部分軍需給養。沒有鮮肉和水果,每天隻有一半的糧食供給,各種藥品嚴重不足,熱帶氣候讓美菲士兵倍受煎熬。瘧疾、壞血病和痢疾等疾病在全軍蔓延,幾乎沒有人沒有生病。
麥克阿瑟已經犯了幾次嚴重的錯誤,因此他的部下諷刺他老躲在防線後頭。士兵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防空洞裏的道格”。但在美國國內,麥克阿瑟卻被當作英雄而受到稱讚。因為與英軍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撤退、逃跑和投降相比,麥克阿瑟在菲律賓還是有所抵抗。
1942年3月12日,麥克阿瑟奉羅斯福的命令乘坐魚雷艇離開了菲律賓。疲憊不堪的美菲聯軍非常清楚,他們的司令官逃跑了。菲律賓美菲聯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溫萊特,愛德華·金少將被任命為巴丹前線守軍司令。愛德華·金將軍指揮美菲守軍在巴丹半島南麵,擊退了日軍幾次登陸行動。
1942年4月初,日軍在東南亞其他戰場接連勝利,日軍兩個師團增援到了菲律賓。
1942年4月3日,日軍向巴丹的美菲守軍發動總攻。此時,美菲守軍每天隻能吃進不到1000卡熱量的食物,身體就是不動也不足以維持生命,部隊中有80%的人患了瘧疾,75%的人得了痢疾,35%的人得了腳氣,美菲守軍已經徹底崩潰。美菲守軍麵對日軍無休止的梯次進攻,愛德華·金少將決定不做無謂的犧牲。
1942年4月9日清晨,巴丹半島上的12000美軍和63000菲軍向日軍投降。這是美軍建軍以來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國200多年裏遭遇的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
溫萊特仍然在克萊吉多島繼續戰鬥。本間雅晴動用100門大炮,包圍了小小的克萊吉多島。日軍對島上美軍進行了3個星期的毀滅性炮擊。
新的侵略模式是“攻而不占”。用海空力量打擊小國軍隊,迫使小國投降或發生政變,然後承認一個親己的小國新政權。新侵略不占領土地,而是摧毀舊政權,建立親己的新政權。占領土地的舊侵略演變為了控製政權的新侵略。土地之爭已經演變為政權之爭。衛國戰爭被降低為政權保衛戰。除非是一個深得民心的政權,否則政權保衛戰上升不到衛國戰爭的高度。政權不等於國家,因為一個國家的政權可以輪換,而人民不能輪換。軍隊是為國家而戰還是為政權而戰?在遊擊戰還未展開之時,新政權就成立了。遊擊戰是為國家而戰還是為政權而戰?如果大國軍隊自動撤走或根本就沒有進入過小國領土,新政權又實施一些贏得民心的政策,建立了新的軍隊,那麽舊軍隊遊擊戰還能繼續嗎?
對抗舊侵略可以採用“適當抵抗,遊擊取勝”的策略。但是,小國政權如何對抗新侵略呢?不能指望在戰後推翻有大國支持的新政權,因為這非常困難。同時,舊政權在戰爭中會被瓦解和分裂。同仇敵愾,煽動國內愛國情緒把政權保衛戰升級為衛國戰爭。但是,大國隻搞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大國能夠連續不斷地打擊小國,小國卻傷不到大國一根汗毛。同仇敵愾是持續不了多久的,基礎設施被破壞,人民生活困難,情況一天天惡化,小國仍然傷不到大國一根汗毛。因此,小國政權的出路是“敵後破壞,全球還擊”。小國軍隊無法與大國軍隊接上火,這時隻能靠和平時期就隱藏在大國本土的敵後特工隊進行還擊。當大國對小國發動新侵略時,敵後特工隊就在大國本土搞破壞和襲擊。小國軍隊化整為零,派往全球各地,襲擊全球各地的大國使館和公民。小國軍隊也可以潛入大國本土,在大國本土搞破壞戰。如果在軍事上處於絕對劣勢,那麽就用小國軍隊去對付大國平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 菲律賓戰役:美國最大的失敗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發生10小時後,日軍偷襲了美國遠東空軍的菲律賓克拉克機場。277架飛機還未升空,便被日軍摧毀了,其中包括剛剛從美國本土運來的35架b-24空中堡壘新型轟炸機。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在菲律賓北部的林家沿灣登陸,並迅速發動了攻擊。麥克阿瑟命令兩個菲律賓師在海灘上迎擊日軍。然而,菲律賓軍隊一觸即潰。由於克拉克機場被襲,美軍喪失空軍力量,本間雅晴率領兩個精銳師團第十六和第四十八師團在日軍飛機的掩護下攻擊美菲聯軍。美菲聯軍丟盔棄甲,被迫沿著3號海岸公路向首都馬尼拉撤退。然而,另一支7000人的日軍在馬尼拉南麵的拉蒙灣登陸後,開始逼近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麥克阿瑟終於發現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他決定退守到西麵的巴丹半島。但是,美菲士兵在向南方逃跑的過程中,丟掉了他們急需的大部分軍需給養。沒有鮮肉和水果,每天隻有一半的糧食供給,各種藥品嚴重不足,熱帶氣候讓美菲士兵倍受煎熬。瘧疾、壞血病和痢疾等疾病在全軍蔓延,幾乎沒有人沒有生病。
麥克阿瑟已經犯了幾次嚴重的錯誤,因此他的部下諷刺他老躲在防線後頭。士兵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防空洞裏的道格”。但在美國國內,麥克阿瑟卻被當作英雄而受到稱讚。因為與英軍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撤退、逃跑和投降相比,麥克阿瑟在菲律賓還是有所抵抗。
1942年3月12日,麥克阿瑟奉羅斯福的命令乘坐魚雷艇離開了菲律賓。疲憊不堪的美菲聯軍非常清楚,他們的司令官逃跑了。菲律賓美菲聯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溫萊特,愛德華·金少將被任命為巴丹前線守軍司令。愛德華·金將軍指揮美菲守軍在巴丹半島南麵,擊退了日軍幾次登陸行動。
1942年4月初,日軍在東南亞其他戰場接連勝利,日軍兩個師團增援到了菲律賓。
1942年4月3日,日軍向巴丹的美菲守軍發動總攻。此時,美菲守軍每天隻能吃進不到1000卡熱量的食物,身體就是不動也不足以維持生命,部隊中有80%的人患了瘧疾,75%的人得了痢疾,35%的人得了腳氣,美菲守軍已經徹底崩潰。美菲守軍麵對日軍無休止的梯次進攻,愛德華·金少將決定不做無謂的犧牲。
1942年4月9日清晨,巴丹半島上的12000美軍和63000菲軍向日軍投降。這是美軍建軍以來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國200多年裏遭遇的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
溫萊特仍然在克萊吉多島繼續戰鬥。本間雅晴動用100門大炮,包圍了小小的克萊吉多島。日軍對島上美軍進行了3個星期的毀滅性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