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部署的f-100f和後來的雙座f-105f/g等飛機都裝有專門跟蹤敵雷達的雷達探測裝置。一旦探測到敵雷達,這兩種飛機就和其他飛機一起,用“百舌鳥”反輻射飛彈和其他武器將其摧毀。
海軍採用自己的電子對抗手段對付sa-2飛彈、高炮和米格機的威脅。除雷達跟蹤預警裝置外,海軍飛機還安裝了金屬箔條撒布器,機內還安裝了欺騙/回答式電子對抗設備。ea-6a、ea-8、ea-1f和海軍陸戰隊的ef-10b等遠距探測幹擾飛機,產生的電子幹擾雜波可有效地壓製或欺騙北越的雷達,幹擾地麵引導截擊係統的通信聯絡。裝備“百舌鳥”飛彈和常規武器的戰術飛機——“鐵手”小隊,為海軍提供了在實施空襲之前壓製防空兵器的能力。
同sa-2飛彈的鬥爭發展成了一種變化多端的對抗與反對抗的態勢,其間雙方都採用了新技術和新戰術來壓倒對方。隨著美國對抗措施的改善,sa-2飛彈的威力日益下降,但它確實逼著美國動用了大量的飛機來對付它,如執行“野鼬鼠”和“鐵手”任務的飛機。在很多情況下,sa-2飛彈迫使飛機為了規避它的攻擊而將炸彈投掉。這樣飛機就無法完成任務了,而且還會遭到防空體係其他兵器的攻擊。不管怎麽說,當這種像電線桿一樣大的飛彈尾部拖著火焰飛向天空時,那種可怕的情景總會分散美國飛行員的注意力的。
奪取空中優勢的戰鬥北越的米格機是其防空體係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在歷時三年的“滾雷”轟炸戰役中得到了很大改進。米格機與龐大的地麵引導截擊網密切協同,行動十分靈活。
到了1966年底,也就是北越空軍首次進行空戰以來僅僅過了一年,米格機就成了美軍實施轟炸戰役的重要障礙。米格機憑藉雷達探測麵廣的優勢,被引導到美國飛機的後半球,占據有利的攻擊位置,對美機實施突然襲擊;如果形勢不利,則可脫離戰鬥。
米格-17和米格-21是北越空軍截擊機的主力。亞音速的米格-17主要在較低的高度上活動,通常作為防禦點狀目標的截擊機使用。米格-21通常在美攻擊機進入轟炸航路之前發起攻擊,目的是迫使其丟棄炸彈。
攻擊機在飛抵目標之前,最容易受到攻擊,因為它必須按事先預定的航線飛行,以便捕捉目標,進入轟炸航路。如果米格機沒有能夠迫使攻擊機在抵達目標前丟棄炸彈,它們將暫時退出戰鬥,等攻擊機飛臨目標上空時,讓高炮和sa-2飛彈來對付。此時更多的米格-17則在目標的另一側,待機攻擊戰鬥中受傷的美攻擊機。
速度達到馬赫數2的米格-21是北越最有效的截擊機。米格-21的高速攻擊很難探測和對付。北越的地麵引導截擊控製員熟知美國雷達的弱點,因此能夠引導米格-21避開美國雷達的搜索,飛到攻擊機群的側翼。一俟米格機飛到攻擊機群的尾後,控製員就命令其快速爬高,並發射“環礁”式飛彈,美國飛機上的遠距探測雷達幾乎來不及探測和向攻擊機發出警報。應接不暇的美護航戰鬥機很難目視發現從尾後高速接近的體積很小的米格機。
另外,隨著越戰的發展,米格機發動攻擊的次數越來越多,協調得也越來越好,常常同時從幾個方向進入攻擊,或是採用魚餌戰術,把護航戰鬥機從易遭攻擊的攻擊機身邊引開。到1968年停炸時,任何人都覺得米格機已是一支需認真對付的力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1965-1968年東南亞空戰情況表——
擊落敵機數被敵擊落數
美空軍8641
美海軍3414
美空軍各型機擊落敵機數
f4c/d58.5
f105d/f27.5
美海軍各型機擊落敵機數
f8c/e/j18
f4b/j14
a1e1
a-4c1
從1965年到1968年,美國飛機在空戰中共擊落了120架米格機,自己被擊落了55架。前表列出了美國各軍種的各型飛機在空戰中擊落敵機和自己損失的具體數字。(表中列舉的“鬼怪”式和“雷公”式飛機有擊落“半架”的情況,這是指在一次空戰中f-105將一架米格機擊傷,隨後f-4將其擊落,故各算半架)。
在北越上空奪取空中優勢的戰鬥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5年4月—1966年3月第一階段是以米格-17擊落兩架美空軍的f-105d開始的。北越空軍主要的截擊機是米格-17,美空軍和海軍則主要使用f-4“鬼怪”式和f-8“十字軍戰士”式兩種飛機。北越沒有什麽有經驗的飛行員,他們一般不主動出擊。在這一階段裏,美國空、海軍飛機主要突擊遠離米格機基地的北越南部和西部的目標。北越主要依靠sa-2飛彈和高炮同美機對抗。因此在這一階段沒有發生什麽空戰,雙方也沒有什麽戰果和損失。
第二階段1966年4月—1967年7月在1966年春季裏,米格飛機開始截擊美國攻擊機群,試圖迫使其丟棄炸彈,這種行動愈演愈烈。北越在這一階段投入使用的米格-21攜帶高性能飛彈,故對美國飛機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則使用中空突防、雷達預警和電子對抗等戰術和設備,降低了北越的sa-2飛彈和高炮的效能,迫使北越更加依賴截擊機。米格機雖然擊落了一些美國飛機,但他們自身的損失更大。1967年6月,米格機和美機的戰損率為3.77:1。
第三階段1967年8月—1968年10月在1967年夏季裏,北越完善了他們的綜合地麵引導截擊網,同時,米格機也採用了新的攻擊戰術,以便對付美國的攻擊機群和護航戰鬥機。例如米格-21,在地麵截擊控製員的精確引導下,對美國攻擊機群實施超音速衝刺攻擊,在1967年6月到12月期間,米格-21共擊落了美機6架,自身無一損失。1967年7月到1968年3月間。這一戰術和米格-17的低空作戰戰術都卓有成效,美國損失了24架飛機而隻打下27架米格飛機。
海軍採用自己的電子對抗手段對付sa-2飛彈、高炮和米格機的威脅。除雷達跟蹤預警裝置外,海軍飛機還安裝了金屬箔條撒布器,機內還安裝了欺騙/回答式電子對抗設備。ea-6a、ea-8、ea-1f和海軍陸戰隊的ef-10b等遠距探測幹擾飛機,產生的電子幹擾雜波可有效地壓製或欺騙北越的雷達,幹擾地麵引導截擊係統的通信聯絡。裝備“百舌鳥”飛彈和常規武器的戰術飛機——“鐵手”小隊,為海軍提供了在實施空襲之前壓製防空兵器的能力。
同sa-2飛彈的鬥爭發展成了一種變化多端的對抗與反對抗的態勢,其間雙方都採用了新技術和新戰術來壓倒對方。隨著美國對抗措施的改善,sa-2飛彈的威力日益下降,但它確實逼著美國動用了大量的飛機來對付它,如執行“野鼬鼠”和“鐵手”任務的飛機。在很多情況下,sa-2飛彈迫使飛機為了規避它的攻擊而將炸彈投掉。這樣飛機就無法完成任務了,而且還會遭到防空體係其他兵器的攻擊。不管怎麽說,當這種像電線桿一樣大的飛彈尾部拖著火焰飛向天空時,那種可怕的情景總會分散美國飛行員的注意力的。
奪取空中優勢的戰鬥北越的米格機是其防空體係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在歷時三年的“滾雷”轟炸戰役中得到了很大改進。米格機與龐大的地麵引導截擊網密切協同,行動十分靈活。
到了1966年底,也就是北越空軍首次進行空戰以來僅僅過了一年,米格機就成了美軍實施轟炸戰役的重要障礙。米格機憑藉雷達探測麵廣的優勢,被引導到美國飛機的後半球,占據有利的攻擊位置,對美機實施突然襲擊;如果形勢不利,則可脫離戰鬥。
米格-17和米格-21是北越空軍截擊機的主力。亞音速的米格-17主要在較低的高度上活動,通常作為防禦點狀目標的截擊機使用。米格-21通常在美攻擊機進入轟炸航路之前發起攻擊,目的是迫使其丟棄炸彈。
攻擊機在飛抵目標之前,最容易受到攻擊,因為它必須按事先預定的航線飛行,以便捕捉目標,進入轟炸航路。如果米格機沒有能夠迫使攻擊機在抵達目標前丟棄炸彈,它們將暫時退出戰鬥,等攻擊機飛臨目標上空時,讓高炮和sa-2飛彈來對付。此時更多的米格-17則在目標的另一側,待機攻擊戰鬥中受傷的美攻擊機。
速度達到馬赫數2的米格-21是北越最有效的截擊機。米格-21的高速攻擊很難探測和對付。北越的地麵引導截擊控製員熟知美國雷達的弱點,因此能夠引導米格-21避開美國雷達的搜索,飛到攻擊機群的側翼。一俟米格機飛到攻擊機群的尾後,控製員就命令其快速爬高,並發射“環礁”式飛彈,美國飛機上的遠距探測雷達幾乎來不及探測和向攻擊機發出警報。應接不暇的美護航戰鬥機很難目視發現從尾後高速接近的體積很小的米格機。
另外,隨著越戰的發展,米格機發動攻擊的次數越來越多,協調得也越來越好,常常同時從幾個方向進入攻擊,或是採用魚餌戰術,把護航戰鬥機從易遭攻擊的攻擊機身邊引開。到1968年停炸時,任何人都覺得米格機已是一支需認真對付的力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1965-1968年東南亞空戰情況表——
擊落敵機數被敵擊落數
美空軍8641
美海軍3414
美空軍各型機擊落敵機數
f4c/d58.5
f105d/f27.5
美海軍各型機擊落敵機數
f8c/e/j18
f4b/j14
a1e1
a-4c1
從1965年到1968年,美國飛機在空戰中共擊落了120架米格機,自己被擊落了55架。前表列出了美國各軍種的各型飛機在空戰中擊落敵機和自己損失的具體數字。(表中列舉的“鬼怪”式和“雷公”式飛機有擊落“半架”的情況,這是指在一次空戰中f-105將一架米格機擊傷,隨後f-4將其擊落,故各算半架)。
在北越上空奪取空中優勢的戰鬥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5年4月—1966年3月第一階段是以米格-17擊落兩架美空軍的f-105d開始的。北越空軍主要的截擊機是米格-17,美空軍和海軍則主要使用f-4“鬼怪”式和f-8“十字軍戰士”式兩種飛機。北越沒有什麽有經驗的飛行員,他們一般不主動出擊。在這一階段裏,美國空、海軍飛機主要突擊遠離米格機基地的北越南部和西部的目標。北越主要依靠sa-2飛彈和高炮同美機對抗。因此在這一階段沒有發生什麽空戰,雙方也沒有什麽戰果和損失。
第二階段1966年4月—1967年7月在1966年春季裏,米格飛機開始截擊美國攻擊機群,試圖迫使其丟棄炸彈,這種行動愈演愈烈。北越在這一階段投入使用的米格-21攜帶高性能飛彈,故對美國飛機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則使用中空突防、雷達預警和電子對抗等戰術和設備,降低了北越的sa-2飛彈和高炮的效能,迫使北越更加依賴截擊機。米格機雖然擊落了一些美國飛機,但他們自身的損失更大。1967年6月,米格機和美機的戰損率為3.77:1。
第三階段1967年8月—1968年10月在1967年夏季裏,北越完善了他們的綜合地麵引導截擊網,同時,米格機也採用了新的攻擊戰術,以便對付美國的攻擊機群和護航戰鬥機。例如米格-21,在地麵截擊控製員的精確引導下,對美國攻擊機群實施超音速衝刺攻擊,在1967年6月到12月期間,米格-21共擊落了美機6架,自身無一損失。1967年7月到1968年3月間。這一戰術和米格-17的低空作戰戰術都卓有成效,美國損失了24架飛機而隻打下27架米格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