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群日軍俘虜正等待美軍進行審訊。戰前日本政府對沖繩籍日本兵和沖繩平民進行宣傳,說他們一旦被美軍俘虜,將遭到酷刑和殺害。在謊言被揭穿,發現可以得到“美國人比較人道的對待”後,沖繩居民大多選擇了投降美軍
在這場戰役中,美軍總共有7613人陣亡或失蹤,3萬餘人受傷,而非戰鬥減員超過了2萬人,比之前太平洋戰場上的任何一次戰役都要多。邱吉爾認為,沖繩戰役完全有資格以史詩般的戰鬥,被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戰例之中而流傳後世,但美軍在戰役中所付出的慘重傷亡,無疑讓珍惜國人生命的美國人不敢再直麵“史詩”,他們甚至沒有舉辦任何與此有關的大規模慶祝活動。
戰爭是殘酷的,其間充斥著暴力、鮮血和痛苦。當年和斯萊奇一起登上貝裏琉島的k連老兵隻剩下26人,大約隻有10人還沒有受過傷。以斯萊奇親眼所見,到真的兵刃相向,美日兩軍沒有一個人會做到仁慈,以平常的標準來看,都稱得上是殘暴和野蠻的原始人。
那麽多人死了,那麽多人殘了,那麽多美好未來化為過往煙雲,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麽?
斯萊奇給出了屬於他個人的答案:“如果生活在這個國家很美好,那麽為其戰鬥也是美好的!”
第三十七章
我們賭贏了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有日本外交家就認為,日本要想戰勝英美,唯一的前提條件是德軍將英美軍的大部分力量長期牽製在歐洲。還有人說,如果日本事先知道德軍攻不下莫斯科,就可能會考慮停止襲擊珍珠港。
現實情況是,德國的戰局與日本的戰局一樣急轉直下,歐洲戰場上的英美軍在緩過勁兒後,還被大批地調來遠東進行增援。與此同時,蘇聯也以形勢發生“根本變化”為由,向日本發出了不再延長中立條約的通知。
當年日本人都不打聽一下是誰買的胡琴,就先拉起來再說,現在他們終於要為這個愚蠢的舉動埋單了。裕仁天皇很沮喪地對首相鈴木貫太郎說:“戰況似乎比我想像的更壞。”
鈴木何嚐不知道戰局糟糕,可也正因為越打越糟,軍方要求繼續作戰的壓力就變得比以前還要多還要大,他就算是做做樣子,也得搞出點兒奮發有為的表情出來。
羅斯福逝世的當天,鈴木內閣即進行全民總動員,規定15歲至55歲的男性和17歲至45歲的女性都要加入國民義勇隊,以便為實施本土決戰做好準備。
嘴裏說著東邊,心裏認的卻是西邊,鈴木暗中一直沒有放棄“和談”的努力,但他遇到了和前任小磯一樣的難題,即在偷偷摸摸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尋找到一條通往“和談”的合適渠道。
★燒到和炸到他們投降為止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一場自己挑起的戰爭,差不多把日本的國際人緣都給耗盡了。好不容易,作為中立國的瑞典答應替日本向美國說說情,可是日本又嫌瑞典不夠檔次,把人家的好意給繞過了。最終,經過一番折騰,以日本海軍武官藤村義郎中佐為首的密謀者才終於和艾倫·杜勒斯掛上了鉤。
杜勒斯的正式身份為美國駐瑞士大使特別助理,但他實際上是美國頭號間諜。杜勒斯供職的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當時負責為美國總統提供戰時情報,也就是說關係可以直接通到天。
1945年5月8日,在德國宣布戰敗投降的同一天,藤村用密電分別向海相米內和軍令總長豐田發報,告訴他們,杜勒斯願意充當調停人,而且美國國務院也已同意直接進行談判。
一石擊起千層浪,藤村的密電在海軍內部引起了極大分歧。海軍省主張抓住這一機遇,卻遭到了豐田及其幕僚們的強烈反對。按照豐田的說法,自己開膛破肚打就的天下,絕沒有讓別人坐享太平的道理,美國如此爽快就答應談判,其中一定還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不是想用來探測日本的戰鬥精神,就是要以此降低日軍的士氣。
藤村等了許多天,等到的指示是:“杜勒斯談判極可能是美國的陰謀。”
藤村好不容易找到渠道,當然不捨得丟棄。他覺得上級的指示簡直是在開玩笑——且不說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談判是“陰謀”,就算退一萬步,真是美國人在耍什麽手段,現在要想和人家討價還價,還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嗎?
這時,杜勒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日本政府可以派全權代表前來瑞士談判,並表示美國將保證代表的安全。藤村認為機不可失,他將杜勒斯的新建議直接電告海相米內,在言辭中差一點兒連罵娘都用上了:做事要看風使舵,拜託先看看咱們現在處於何種境地吧,大哥!
米內被說得坐不住了。渠道雖是海軍找到的,但談判事宜還是應由外務省處理,因此米內把建議轉給了外相東鄉茂德。
東鄉根本沒有聯繫藤村,倒不是說建議不好,而是他對杜勒斯信不過,以為憑藤村這樣一個小小的海軍中佐,哪裏會真的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渠道?
藤村遭到冷落,時間一長,他和杜勒斯都失去了繼續跟對方打交道的興趣和熱情。
就在日本舉棋不定,如同小孩子放鞭炮,對“和談”又愛又怕的時候,李梅的城市火攻戰卻正逐漸走向高峰。
在這場戰役中,美軍總共有7613人陣亡或失蹤,3萬餘人受傷,而非戰鬥減員超過了2萬人,比之前太平洋戰場上的任何一次戰役都要多。邱吉爾認為,沖繩戰役完全有資格以史詩般的戰鬥,被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戰例之中而流傳後世,但美軍在戰役中所付出的慘重傷亡,無疑讓珍惜國人生命的美國人不敢再直麵“史詩”,他們甚至沒有舉辦任何與此有關的大規模慶祝活動。
戰爭是殘酷的,其間充斥著暴力、鮮血和痛苦。當年和斯萊奇一起登上貝裏琉島的k連老兵隻剩下26人,大約隻有10人還沒有受過傷。以斯萊奇親眼所見,到真的兵刃相向,美日兩軍沒有一個人會做到仁慈,以平常的標準來看,都稱得上是殘暴和野蠻的原始人。
那麽多人死了,那麽多人殘了,那麽多美好未來化為過往煙雲,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麽?
斯萊奇給出了屬於他個人的答案:“如果生活在這個國家很美好,那麽為其戰鬥也是美好的!”
第三十七章
我們賭贏了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有日本外交家就認為,日本要想戰勝英美,唯一的前提條件是德軍將英美軍的大部分力量長期牽製在歐洲。還有人說,如果日本事先知道德軍攻不下莫斯科,就可能會考慮停止襲擊珍珠港。
現實情況是,德國的戰局與日本的戰局一樣急轉直下,歐洲戰場上的英美軍在緩過勁兒後,還被大批地調來遠東進行增援。與此同時,蘇聯也以形勢發生“根本變化”為由,向日本發出了不再延長中立條約的通知。
當年日本人都不打聽一下是誰買的胡琴,就先拉起來再說,現在他們終於要為這個愚蠢的舉動埋單了。裕仁天皇很沮喪地對首相鈴木貫太郎說:“戰況似乎比我想像的更壞。”
鈴木何嚐不知道戰局糟糕,可也正因為越打越糟,軍方要求繼續作戰的壓力就變得比以前還要多還要大,他就算是做做樣子,也得搞出點兒奮發有為的表情出來。
羅斯福逝世的當天,鈴木內閣即進行全民總動員,規定15歲至55歲的男性和17歲至45歲的女性都要加入國民義勇隊,以便為實施本土決戰做好準備。
嘴裏說著東邊,心裏認的卻是西邊,鈴木暗中一直沒有放棄“和談”的努力,但他遇到了和前任小磯一樣的難題,即在偷偷摸摸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尋找到一條通往“和談”的合適渠道。
★燒到和炸到他們投降為止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一場自己挑起的戰爭,差不多把日本的國際人緣都給耗盡了。好不容易,作為中立國的瑞典答應替日本向美國說說情,可是日本又嫌瑞典不夠檔次,把人家的好意給繞過了。最終,經過一番折騰,以日本海軍武官藤村義郎中佐為首的密謀者才終於和艾倫·杜勒斯掛上了鉤。
杜勒斯的正式身份為美國駐瑞士大使特別助理,但他實際上是美國頭號間諜。杜勒斯供職的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當時負責為美國總統提供戰時情報,也就是說關係可以直接通到天。
1945年5月8日,在德國宣布戰敗投降的同一天,藤村用密電分別向海相米內和軍令總長豐田發報,告訴他們,杜勒斯願意充當調停人,而且美國國務院也已同意直接進行談判。
一石擊起千層浪,藤村的密電在海軍內部引起了極大分歧。海軍省主張抓住這一機遇,卻遭到了豐田及其幕僚們的強烈反對。按照豐田的說法,自己開膛破肚打就的天下,絕沒有讓別人坐享太平的道理,美國如此爽快就答應談判,其中一定還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不是想用來探測日本的戰鬥精神,就是要以此降低日軍的士氣。
藤村等了許多天,等到的指示是:“杜勒斯談判極可能是美國的陰謀。”
藤村好不容易找到渠道,當然不捨得丟棄。他覺得上級的指示簡直是在開玩笑——且不說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談判是“陰謀”,就算退一萬步,真是美國人在耍什麽手段,現在要想和人家討價還價,還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嗎?
這時,杜勒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日本政府可以派全權代表前來瑞士談判,並表示美國將保證代表的安全。藤村認為機不可失,他將杜勒斯的新建議直接電告海相米內,在言辭中差一點兒連罵娘都用上了:做事要看風使舵,拜託先看看咱們現在處於何種境地吧,大哥!
米內被說得坐不住了。渠道雖是海軍找到的,但談判事宜還是應由外務省處理,因此米內把建議轉給了外相東鄉茂德。
東鄉根本沒有聯繫藤村,倒不是說建議不好,而是他對杜勒斯信不過,以為憑藤村這樣一個小小的海軍中佐,哪裏會真的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渠道?
藤村遭到冷落,時間一長,他和杜勒斯都失去了繼續跟對方打交道的興趣和熱情。
就在日本舉棋不定,如同小孩子放鞭炮,對“和談”又愛又怕的時候,李梅的城市火攻戰卻正逐漸走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