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牛島也是如此,他曾背著大本營,把所有部隊都調去修築防禦工事,修建機場的活則全部交給了勞工。結果大本營也不是好糊弄的,多名中將級特派員被派到沖繩島視察,發現機場進度緩慢,他們將陪同視察的第32軍參謀長長勇狠批了一通,威脅說,如果不予整改,大本營將解散整個第32軍軍部。
第32軍軍部的合影。前排標1的是牛島,標2的是長勇,標5的是八原
尚方寶劍一晃,牛島不敢再強著來了。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第32軍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迫放在了修建機場上。
除了機場,第32軍的防禦部署基本上也隻能照著大本營的吩咐辦,也就是均分開來,一攤一攤地守,哪一攤都不能落下,並且預計美軍登陸後,大家還得一擁而上,不讓美國人輕輕鬆鬆地上岸。
牛島不像栗林那樣有膽魄,又被大本營盯得太緊,看起來八原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事情出現轉折,是從第九師團被調走開始的。
所謂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何況第九師團還是牛島原來轄有的三個師團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這麽一調,等於抽走了牛島手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原先的防禦計劃被完全打亂了。收到大本營的徵調命令後,牛島的心像被割了幾片肉一般,那個難受。
起先他還以為第九師團是被部署到菲律賓的,最後卻發現調去的地方是台灣島,從牛島到整個第32軍指揮層一下子就被激怒了。
台灣島當時和沖繩島一樣,都是美軍下一步登陸作戰的可能目標,兩座島的駐軍也正在爭奪有限的戰爭資源。隻是在日本的指揮體係中,駐台灣島的第十方麵軍在級別上要高於第32軍,顯然是這幫人暗中策劃,影響了大本營的部署。
大本營在調走第九師團時,曾許諾以本土的第84師團進行填補,但末了大本營自食其言,理由是日本本土可能很快也將遭到美軍攻擊,實在難以從本土抽調部隊增援別的地方。
大本營的這一做法猶如火上澆油,直令牛島、長勇等人怒不可遏:你們一口一個“國門”,說我們是守門員,可實際上對沖繩的重視程度不過如此!
和硫黃島上的栗林一樣,第32軍對大本營存有的那點兒希冀也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既然認識到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大本營的一套就沒什麽人願意搭理了,牛島決定採用八原的辦法,海灘不守了,機場也不守了。大本營問起來,回答簡捷明了:分不出兵,要守的話,你們得再派人來。
到硫黃島戰役打響前後,大本營已被攪得手忙腳亂,不僅派不來步兵,就連航空兵都打了水漂——大本營看重機場的目的,不過是認為可以作為航空兵的起飛基地,原來他們說要派300架飛機來執行這一任務,可是直到美軍登陸,總共也沒幾架飛機被部署到沖繩島。
大本營也難啊,整個日軍的防禦體係就好似沒底的吊桶,隻管漏,不是這裏漏就是那裏漏。漏來漏去,連他們對自己的戰略方針都逐漸失去了信心。除了島上的新部署獲得批準外,第32軍要求破壞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請求也得到同意。
這就是美軍登岸時,日軍基本採取不抵抗策略的原因。至於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破壞是要破壞的,隻是下手晚了。為了在美軍占領前對機場予以破壞,牛島部署了一個特設聯隊,這個聯隊的大部分人都是沖繩島上的壯丁,不僅作戰素質不高,武器裝備也完全談不上,日本人瞧不起他們,稱之為“餓鬼部隊”。
早在支援艦隊進行火力準備時,特設聯隊就已經被炸得潰不成軍。美軍現身後,這些人一鬧而散,自然也沒有餘力去破壞了。
牛島本不想守住機場,加上對特設聯隊的乏力估計不足,所以讓美軍撿了個大便宜,但是當美軍向沖繩島的南北兩端尤其是南端延展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討論如何部署防禦時,八原一共起草和提交了四種方案,每一種作戰方案都對應著一種作戰方式,也代表著各個時期不同的戰術理念。
第一種方案是在第九師團被調走後,將剩餘兵力分散開來,對沖繩島進行全麵防禦。這種方案對大本營的意圖未做任何更改,也正是大本營喜歡的,就戰術理念而言,可以被看成是“瓜島模式”。
八原自己否決了“瓜島模式”。因為在瓜島戰役中,日軍甚至還未和美軍主力全麵接觸就崩潰了,說明它是下下策。
第二種方案是將第32軍部署於擁有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中部平原,也就是美軍登陸灘頭的對麵。如此做法,雖然可以保住大本營視若珍寶的兩大機場,但要在開闊的平原進行防守,就隻能像塞班戰役時一樣,對美軍實施自殺式攻擊,結果不僅會傷亡慘重,過早地失去戰鬥力,而且極可能導致第32軍陷入滅頂之災。“塞班模式”是下策,所以也被八原否決掉了。
★上上策
接下來的方案是將部隊部署於沖繩島北端山區,也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在進入的區域。這裏有很多天然洞穴,比較容易改造成防禦工事,而且這片山區無戰略價值,美軍短期內不會重點進攻。
這一方案如果要找相應的模式,非呂宋戰役莫屬。山下後來就是將部隊撤到呂宋北部山區去的。“呂宋模式”對保存部隊實力而言,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然而八原認為它仍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所出的中策。
第32軍軍部的合影。前排標1的是牛島,標2的是長勇,標5的是八原
尚方寶劍一晃,牛島不敢再強著來了。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第32軍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迫放在了修建機場上。
除了機場,第32軍的防禦部署基本上也隻能照著大本營的吩咐辦,也就是均分開來,一攤一攤地守,哪一攤都不能落下,並且預計美軍登陸後,大家還得一擁而上,不讓美國人輕輕鬆鬆地上岸。
牛島不像栗林那樣有膽魄,又被大本營盯得太緊,看起來八原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事情出現轉折,是從第九師團被調走開始的。
所謂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何況第九師團還是牛島原來轄有的三個師團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這麽一調,等於抽走了牛島手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原先的防禦計劃被完全打亂了。收到大本營的徵調命令後,牛島的心像被割了幾片肉一般,那個難受。
起先他還以為第九師團是被部署到菲律賓的,最後卻發現調去的地方是台灣島,從牛島到整個第32軍指揮層一下子就被激怒了。
台灣島當時和沖繩島一樣,都是美軍下一步登陸作戰的可能目標,兩座島的駐軍也正在爭奪有限的戰爭資源。隻是在日本的指揮體係中,駐台灣島的第十方麵軍在級別上要高於第32軍,顯然是這幫人暗中策劃,影響了大本營的部署。
大本營在調走第九師團時,曾許諾以本土的第84師團進行填補,但末了大本營自食其言,理由是日本本土可能很快也將遭到美軍攻擊,實在難以從本土抽調部隊增援別的地方。
大本營的這一做法猶如火上澆油,直令牛島、長勇等人怒不可遏:你們一口一個“國門”,說我們是守門員,可實際上對沖繩的重視程度不過如此!
和硫黃島上的栗林一樣,第32軍對大本營存有的那點兒希冀也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既然認識到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大本營的一套就沒什麽人願意搭理了,牛島決定採用八原的辦法,海灘不守了,機場也不守了。大本營問起來,回答簡捷明了:分不出兵,要守的話,你們得再派人來。
到硫黃島戰役打響前後,大本營已被攪得手忙腳亂,不僅派不來步兵,就連航空兵都打了水漂——大本營看重機場的目的,不過是認為可以作為航空兵的起飛基地,原來他們說要派300架飛機來執行這一任務,可是直到美軍登陸,總共也沒幾架飛機被部署到沖繩島。
大本營也難啊,整個日軍的防禦體係就好似沒底的吊桶,隻管漏,不是這裏漏就是那裏漏。漏來漏去,連他們對自己的戰略方針都逐漸失去了信心。除了島上的新部署獲得批準外,第32軍要求破壞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請求也得到同意。
這就是美軍登岸時,日軍基本採取不抵抗策略的原因。至於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破壞是要破壞的,隻是下手晚了。為了在美軍占領前對機場予以破壞,牛島部署了一個特設聯隊,這個聯隊的大部分人都是沖繩島上的壯丁,不僅作戰素質不高,武器裝備也完全談不上,日本人瞧不起他們,稱之為“餓鬼部隊”。
早在支援艦隊進行火力準備時,特設聯隊就已經被炸得潰不成軍。美軍現身後,這些人一鬧而散,自然也沒有餘力去破壞了。
牛島本不想守住機場,加上對特設聯隊的乏力估計不足,所以讓美軍撿了個大便宜,但是當美軍向沖繩島的南北兩端尤其是南端延展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討論如何部署防禦時,八原一共起草和提交了四種方案,每一種作戰方案都對應著一種作戰方式,也代表著各個時期不同的戰術理念。
第一種方案是在第九師團被調走後,將剩餘兵力分散開來,對沖繩島進行全麵防禦。這種方案對大本營的意圖未做任何更改,也正是大本營喜歡的,就戰術理念而言,可以被看成是“瓜島模式”。
八原自己否決了“瓜島模式”。因為在瓜島戰役中,日軍甚至還未和美軍主力全麵接觸就崩潰了,說明它是下下策。
第二種方案是將第32軍部署於擁有讀穀機場和嘉手納機場的中部平原,也就是美軍登陸灘頭的對麵。如此做法,雖然可以保住大本營視若珍寶的兩大機場,但要在開闊的平原進行防守,就隻能像塞班戰役時一樣,對美軍實施自殺式攻擊,結果不僅會傷亡慘重,過早地失去戰鬥力,而且極可能導致第32軍陷入滅頂之災。“塞班模式”是下策,所以也被八原否決掉了。
★上上策
接下來的方案是將部隊部署於沖繩島北端山區,也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在進入的區域。這裏有很多天然洞穴,比較容易改造成防禦工事,而且這片山區無戰略價值,美軍短期內不會重點進攻。
這一方案如果要找相應的模式,非呂宋戰役莫屬。山下後來就是將部隊撤到呂宋北部山區去的。“呂宋模式”對保存部隊實力而言,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然而八原認為它仍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所出的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