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王山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一次經典戰例,後來日本人將所有起關鍵作用的戰役都叫作“天王山之戰”。小磯以此作比喻,意味著萊特戰役被抬到了半空中,輿論一散播開來,連裕仁天皇都認為隻要萊特戰役打贏,日本就能贏得太平洋戰爭。
放棄萊特的消息已在參謀本部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小磯還被蒙在鼓裏,直到進宮覲見天皇的途中,相關消息才姍姍來遲地傳到了他的耳朵裏,這讓他措手不及,並且尷尬萬分。
氣急敗壞的裕仁天皇沒給老傢夥一點兒麵子,當即問小磯,現在怎麽向國民解釋萊特的失陷——保住萊特,說是可以贏得戰爭,失了萊特,莫非就是戰爭失敗的證明?
誠惶誠恐的小磯隻好嘴裏不停喃喃著,說他將採取措施,盡力挽回局勢雲雲,然而他心裏非常清楚,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天皇遲早會讓他滾蛋。
就在山下向上報告的時候,美軍登陸民都洛島的部隊還在繼續往內陸擴展。12月19日,他們控製和新建了島上機場,為地麵進攻提供了一個新的航空基地。山下知道再也不能坐等下去了,他電告鈴木,在停止“萊特決戰”的同時,讓鈴木重新部署部隊和選擇地點,以便與美軍打一場持久的牽製戰,實際上就是允許第35軍撤出萊特。
這封電報三天後才到達鈴木手裏。在此之前,麥克阿瑟指揮從奧爾莫克登陸的第77師繼續向“山下防線”後背發動攻擊,同時從正麵進攻的美軍也加強了攻擊力量。處於夾擊之下的日軍,就像被孫悟空的金箍棒壓著,紛紛成了肉餅。
12月21日,第77師的先頭部隊與第24師在“斷頭嶺”上勝利會師。“山下防線”徹底崩潰,第35軍被切割成孤立的若幹段,不是在孤軍掙紮,就是潰散於群山之中。
還沒等收到山下的電報,鈴木就急忙命令殘部往帕隆蓬集結。帕隆蓬是日軍在萊特控製的最後一個主要港口,也是確保他們能夠逃出萊特島的最後一個據點。
無論是山下的電報,還是鈴木的反應,都太晚太慢了。12月25日晨,麥克阿瑟發動“聖誕攻勢”。第77師一個加強營乘坐登陸艇在帕隆蓬港上岸,並在中午前後攻下了這個港口。已到達港口的日軍殘部除被美軍就地消滅以外,其他全部沿萊特西海岸向北逃進了山裏。
當天下午,麥克阿瑟向記者宣布:“除了少數地方要肅清殘敵外,萊特戰役可以說是結束了。山下大將遭遇的,可能是日本陸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萊特戰役開始以來,麥克阿瑟和山下在這座島上鬥智鬥勇,現在終於分出了高下。美軍原先的最高軍銜是四星上將,為了鼓勵在二戰中做出貢獻的將帥,美國國會專門設立了一個新的特級軍銜,即五星上將。因在萊特戰役中的傑出表現,麥克阿瑟被提升為五星上將。同時被列入這一名單的,陸軍中有馬歇爾、艾森豪,海軍中有金格、尼米茲。
既然萊特這裏已經十拿九穩,麥克阿瑟就把萊特島的掃尾戰交給了新成立的第八集團軍,以便克魯格的“白楊樹部隊”能為已經推遲的呂宋戰役做準備。
第八集團軍奉命進入萊特北部的崇山峻嶺作戰,至次年4月清剿才大致結束。第35軍參加萊特戰役的部隊前後達到七萬之多,除第一師團、第16師團、第26師團外,還包括第102師團等部,最後生還的隻有5000人左右。
★虛構的幻影
日本投降後,裕仁天皇當麵告訴麥克阿瑟,自從“山下防線”崩潰,日本政府就知道戰爭失敗了。當時對裕仁和日本政府形成強烈刺激的,除了萊特戰役的一敗塗地,還有美軍轟炸機對日本本土的持續空襲。
在奪取馬裏亞納群島之前,中國成都是美軍用於空襲日本的主要基地,選用機型為b-29。
b-29是一種比b-17、b-24的航程更遠的重型轟炸機,有“超級空中堡壘”之稱。二戰中,美國對轟炸機的研製投入了巨額費用,其中投資最大的莫過於b-29,每架轟炸機價值60萬美元,全部加起來,乃“30億美元的豪賭”,而後來美國在原子彈上也隻不過花了20億美元。
水漲船高,b-29飛行員的薪水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年薪達到1700美元。在當時的美國,一個哈佛大學學生的學費不過1000美元;紐約一家上好的酒店,一晚上房費也隻需要3美元。一名b-29飛行員的收入,已經足以養活一個四口之家。
b-29並不是一夜間冒出來的。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軍方就認為需要生產一種長距離飛行的大型轟炸機,以保衛美國免遭納粹德國的威脅。不久,珍珠港事件爆發,b-29被匆匆趕製出來,正常情況下需要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幾個月之內就搞定了。
正在等待裝彈的b-29轟炸機。b-29不僅是二戰時各國空軍中最大型的飛機,同時也是當時集各種新科技的最先進武器之一。它可以在萬米高空進行高速飛行,當時軸心國的大部分戰鬥機都很難爬升至這種高度,就算勉強能爬上去,也追不上b-29的速度
有人這樣形容b-29與其他飛機的區別:就像步槍之於彈弓。這種超豪華的飛機有30米長,就像家裏的客廳一樣寬敞,裏麵能舒舒服服地坐上10個人。當飛機飛到萬米高空時,溫度會驟降至零下50攝氏度。這時其他機型的乘員就要穿厚衣服,戴笨重的氧氣罩,但b-29不需要,它備有機組人員密封箱,飛行員可以照舊穿著日常服裝待在裏麵。
放棄萊特的消息已在參謀本部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小磯還被蒙在鼓裏,直到進宮覲見天皇的途中,相關消息才姍姍來遲地傳到了他的耳朵裏,這讓他措手不及,並且尷尬萬分。
氣急敗壞的裕仁天皇沒給老傢夥一點兒麵子,當即問小磯,現在怎麽向國民解釋萊特的失陷——保住萊特,說是可以贏得戰爭,失了萊特,莫非就是戰爭失敗的證明?
誠惶誠恐的小磯隻好嘴裏不停喃喃著,說他將採取措施,盡力挽回局勢雲雲,然而他心裏非常清楚,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天皇遲早會讓他滾蛋。
就在山下向上報告的時候,美軍登陸民都洛島的部隊還在繼續往內陸擴展。12月19日,他們控製和新建了島上機場,為地麵進攻提供了一個新的航空基地。山下知道再也不能坐等下去了,他電告鈴木,在停止“萊特決戰”的同時,讓鈴木重新部署部隊和選擇地點,以便與美軍打一場持久的牽製戰,實際上就是允許第35軍撤出萊特。
這封電報三天後才到達鈴木手裏。在此之前,麥克阿瑟指揮從奧爾莫克登陸的第77師繼續向“山下防線”後背發動攻擊,同時從正麵進攻的美軍也加強了攻擊力量。處於夾擊之下的日軍,就像被孫悟空的金箍棒壓著,紛紛成了肉餅。
12月21日,第77師的先頭部隊與第24師在“斷頭嶺”上勝利會師。“山下防線”徹底崩潰,第35軍被切割成孤立的若幹段,不是在孤軍掙紮,就是潰散於群山之中。
還沒等收到山下的電報,鈴木就急忙命令殘部往帕隆蓬集結。帕隆蓬是日軍在萊特控製的最後一個主要港口,也是確保他們能夠逃出萊特島的最後一個據點。
無論是山下的電報,還是鈴木的反應,都太晚太慢了。12月25日晨,麥克阿瑟發動“聖誕攻勢”。第77師一個加強營乘坐登陸艇在帕隆蓬港上岸,並在中午前後攻下了這個港口。已到達港口的日軍殘部除被美軍就地消滅以外,其他全部沿萊特西海岸向北逃進了山裏。
當天下午,麥克阿瑟向記者宣布:“除了少數地方要肅清殘敵外,萊特戰役可以說是結束了。山下大將遭遇的,可能是日本陸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萊特戰役開始以來,麥克阿瑟和山下在這座島上鬥智鬥勇,現在終於分出了高下。美軍原先的最高軍銜是四星上將,為了鼓勵在二戰中做出貢獻的將帥,美國國會專門設立了一個新的特級軍銜,即五星上將。因在萊特戰役中的傑出表現,麥克阿瑟被提升為五星上將。同時被列入這一名單的,陸軍中有馬歇爾、艾森豪,海軍中有金格、尼米茲。
既然萊特這裏已經十拿九穩,麥克阿瑟就把萊特島的掃尾戰交給了新成立的第八集團軍,以便克魯格的“白楊樹部隊”能為已經推遲的呂宋戰役做準備。
第八集團軍奉命進入萊特北部的崇山峻嶺作戰,至次年4月清剿才大致結束。第35軍參加萊特戰役的部隊前後達到七萬之多,除第一師團、第16師團、第26師團外,還包括第102師團等部,最後生還的隻有5000人左右。
★虛構的幻影
日本投降後,裕仁天皇當麵告訴麥克阿瑟,自從“山下防線”崩潰,日本政府就知道戰爭失敗了。當時對裕仁和日本政府形成強烈刺激的,除了萊特戰役的一敗塗地,還有美軍轟炸機對日本本土的持續空襲。
在奪取馬裏亞納群島之前,中國成都是美軍用於空襲日本的主要基地,選用機型為b-29。
b-29是一種比b-17、b-24的航程更遠的重型轟炸機,有“超級空中堡壘”之稱。二戰中,美國對轟炸機的研製投入了巨額費用,其中投資最大的莫過於b-29,每架轟炸機價值60萬美元,全部加起來,乃“30億美元的豪賭”,而後來美國在原子彈上也隻不過花了20億美元。
水漲船高,b-29飛行員的薪水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年薪達到1700美元。在當時的美國,一個哈佛大學學生的學費不過1000美元;紐約一家上好的酒店,一晚上房費也隻需要3美元。一名b-29飛行員的收入,已經足以養活一個四口之家。
b-29並不是一夜間冒出來的。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軍方就認為需要生產一種長距離飛行的大型轟炸機,以保衛美國免遭納粹德國的威脅。不久,珍珠港事件爆發,b-29被匆匆趕製出來,正常情況下需要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幾個月之內就搞定了。
正在等待裝彈的b-29轟炸機。b-29不僅是二戰時各國空軍中最大型的飛機,同時也是當時集各種新科技的最先進武器之一。它可以在萬米高空進行高速飛行,當時軸心國的大部分戰鬥機都很難爬升至這種高度,就算勉強能爬上去,也追不上b-29的速度
有人這樣形容b-29與其他飛機的區別:就像步槍之於彈弓。這種超豪華的飛機有30米長,就像家裏的客廳一樣寬敞,裏麵能舒舒服服地坐上10個人。當飛機飛到萬米高空時,溫度會驟降至零下50攝氏度。這時其他機型的乘員就要穿厚衣服,戴笨重的氧氣罩,但b-29不需要,它備有機組人員密封箱,飛行員可以照舊穿著日常服裝待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