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出美軍所料,日軍果然來夜襲了,但規模並不大。通過連續發射照明彈,陸戰三師早早就發現了黑暗掩護下的日本兵,他們有足夠時間將其打倒在地。
日軍指揮官的腦殘和奇葩程度有時令人咋舌,這邊日軍的打算是放長線釣大魚,指望美軍把所有東西都搬上岸後,再一網打盡——要是他們知道自己這個企圖永遠不可能實現,大概就隻好自插雙目了。
天一亮,陸戰三師的三個團繼續猛打猛衝,居中的第21團、右翼的第九團均獲得較大進展,就連一度停滯的陸戰三團在經過連續增援後,也終於以仰攻方式占領控製灘頭的高地。
日軍的前沿防線之所以遭到迅速突破,緣於他們沒有把重火力充分組織起來。攻上山嶺的美軍在日軍陣地上發現了150毫米榴彈炮和8英寸巨炮,這些炮擊中倖存下來的巨炮都完好無損,然而可能是因為缺乏炮彈,從始至終都沒有發炮射擊。
向美軍攻擊的主要是迫擊炮。陸戰隊每翻過一座山頭進入穀地時,馬上就會發現在下一座山頭的反斜麵上,有許多迫擊炮在向穀地射擊。
迫擊炮多,並不說明就猛。日軍炮兵的標準作戰模式,不是以連為作戰單位,而是以炮為作戰單位,每門炮都有各自獨立的觀測人員,作戰時也向各自的目標進行射擊,結果迫擊炮雖然在局部會給美軍造成殺傷,整體上卻如同一群亂鬧鬧的蒼蠅,難以形成合力和效果。
隨著戰線的擴大,美軍在兵力上顯得越來越單薄,陸戰三師師部向上級請求增加兵力,但蓋格沒有同意調撥軍預備隊。
在無兵可援的情況下,戰鬥難度卻一點兒沒有降低,登陸後整整四天,陸戰三師一直處於苦戰之中,前線部隊在筋疲力盡的同時,傷亡也在不斷增加。為了能支撐下去,師部把灘頭所有可調用的人員,包括工兵、工程人員都組織起來,乘著黑夜進行增援,以填補兵力單薄的防線。
至7月25日,美軍終於迫近預定的陣地線,在這一距離範圍內,日軍不能對登陸場構成任何威脅。也就在這天晚上的下半夜起,日軍開始不停地使用照明彈。陸戰隊對此十分困惑,因為之前使用照明彈,防止日軍夜襲的都是美軍,難道是他們也怕美軍夜襲?
在美國人的眼中,日軍的思維本來就怪裏怪氣,可即便以這種標準來衡量,那天晚上的情景仍然令人難以捉摸。
★醉臥沙場
事實上,高品認為美軍的給養已經搬得差不多了,他要啟動“反衝擊”,將這些給養統統摧毀,以便徹底粉碎美軍的登陸行動。發射照明彈,就是為了讓奉命從各處趕來的日本兵能夠找到集結地點。
午夜過後不久,日軍迫擊炮彈襲向陸戰第三團,接著21團和九團的前沿也出現敵情,在迫擊炮的掩護下,日軍高呼著“萬歲”,正式向美軍陣地發動了全線“反衝擊”。
一輪交手結束,日軍留下十幾具屍體,轉身倉皇逃走,給美軍的印象是盡管攻擊行動急驟而銳利,但參戰日軍兵力仍然有限,也缺乏持久攻擊能力,似乎與前幾天撓癢癢式的夜襲戰沒有太大分別。
然而,這隻是假象,第一輪攻擊屬於試探攻擊,為的是尋找美軍的軟肋。試探下來,右翼的九團實力最強,由於向內陸擴展得較慢,其兵力沒有被過分拉薄;左翼的三團雖然情況一度很嚴重,但現在有了“謝爾曼”坦克群撐腰,這些坦克徹夜停留在一線,其防線也很難撼動。
高品看中的對象,是居中的21團。26日淩晨4點,日軍終於開始了主力攻擊,士兵們分成許多小組,分別由軍官率領,向21團一營防守地區發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
自動步槍、輕重機槍一齊吼叫起來,日本兵一批批地倒在陣地前沿,但後繼者依舊悍不畏死,你可以說他們是視死如歸,也可以說他們是愚不可及。
自從第一次在瓜島戰役中見識了日軍的自殺式攻擊後,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想弄明白日本人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能夠這樣。
有人認為是受了麻醉或被注射了興奮劑,當初的陸戰一師就是這麽猜測的,可是並沒有直接證據。還有人懷疑日本兵是不是喝多了酒再上戰場的,所以才會一個個像瘋子一樣。
後麵一種猜測在關島找到了依據:在日軍集結出發的地點,堆滿了酒瓶,被俘虜的日軍中有許多是已經喝醉了的,同時屍體身上所帶的水壺裏麵,也充滿了酒味。
這是另一種方式的“醉臥沙場”。殺氣騰騰且酒氣熏天的酒鬼們純粹依賴數量的優勢,拿身體往槍口上撞,一群酒鬼變成死鬼倒下去,另一群酒鬼又爭先恐後地撲了上來。
在美軍陣地上,自動武器的吼叫聲先是達到最大分貝,接著逐漸降低,直至寂然無聲——這標誌著日軍終於突破了一營的薄弱防線。
戰鬥很快延展到21團的其他兩個營。後方的美軍炮兵陣地一直在對步兵進行支援,隨著日軍越逼越近,他們的火炮射程越縮越短,射擊的速度卻越來越快,炮彈形成了持續不斷的洪流,向日軍兵力集中的區域飛速湧去。
高品的“反衝擊”是一次經過三天時間精心準備的軍事行動,可以說囊括了日本人能想到的所有夜襲戰術。在最初的“萬歲突擊”“強力突擊”之外,他們還設計了以美軍各部隊之間缺口為突擊目標的“鑽縫戰”“滲透戰”。
日軍指揮官的腦殘和奇葩程度有時令人咋舌,這邊日軍的打算是放長線釣大魚,指望美軍把所有東西都搬上岸後,再一網打盡——要是他們知道自己這個企圖永遠不可能實現,大概就隻好自插雙目了。
天一亮,陸戰三師的三個團繼續猛打猛衝,居中的第21團、右翼的第九團均獲得較大進展,就連一度停滯的陸戰三團在經過連續增援後,也終於以仰攻方式占領控製灘頭的高地。
日軍的前沿防線之所以遭到迅速突破,緣於他們沒有把重火力充分組織起來。攻上山嶺的美軍在日軍陣地上發現了150毫米榴彈炮和8英寸巨炮,這些炮擊中倖存下來的巨炮都完好無損,然而可能是因為缺乏炮彈,從始至終都沒有發炮射擊。
向美軍攻擊的主要是迫擊炮。陸戰隊每翻過一座山頭進入穀地時,馬上就會發現在下一座山頭的反斜麵上,有許多迫擊炮在向穀地射擊。
迫擊炮多,並不說明就猛。日軍炮兵的標準作戰模式,不是以連為作戰單位,而是以炮為作戰單位,每門炮都有各自獨立的觀測人員,作戰時也向各自的目標進行射擊,結果迫擊炮雖然在局部會給美軍造成殺傷,整體上卻如同一群亂鬧鬧的蒼蠅,難以形成合力和效果。
隨著戰線的擴大,美軍在兵力上顯得越來越單薄,陸戰三師師部向上級請求增加兵力,但蓋格沒有同意調撥軍預備隊。
在無兵可援的情況下,戰鬥難度卻一點兒沒有降低,登陸後整整四天,陸戰三師一直處於苦戰之中,前線部隊在筋疲力盡的同時,傷亡也在不斷增加。為了能支撐下去,師部把灘頭所有可調用的人員,包括工兵、工程人員都組織起來,乘著黑夜進行增援,以填補兵力單薄的防線。
至7月25日,美軍終於迫近預定的陣地線,在這一距離範圍內,日軍不能對登陸場構成任何威脅。也就在這天晚上的下半夜起,日軍開始不停地使用照明彈。陸戰隊對此十分困惑,因為之前使用照明彈,防止日軍夜襲的都是美軍,難道是他們也怕美軍夜襲?
在美國人的眼中,日軍的思維本來就怪裏怪氣,可即便以這種標準來衡量,那天晚上的情景仍然令人難以捉摸。
★醉臥沙場
事實上,高品認為美軍的給養已經搬得差不多了,他要啟動“反衝擊”,將這些給養統統摧毀,以便徹底粉碎美軍的登陸行動。發射照明彈,就是為了讓奉命從各處趕來的日本兵能夠找到集結地點。
午夜過後不久,日軍迫擊炮彈襲向陸戰第三團,接著21團和九團的前沿也出現敵情,在迫擊炮的掩護下,日軍高呼著“萬歲”,正式向美軍陣地發動了全線“反衝擊”。
一輪交手結束,日軍留下十幾具屍體,轉身倉皇逃走,給美軍的印象是盡管攻擊行動急驟而銳利,但參戰日軍兵力仍然有限,也缺乏持久攻擊能力,似乎與前幾天撓癢癢式的夜襲戰沒有太大分別。
然而,這隻是假象,第一輪攻擊屬於試探攻擊,為的是尋找美軍的軟肋。試探下來,右翼的九團實力最強,由於向內陸擴展得較慢,其兵力沒有被過分拉薄;左翼的三團雖然情況一度很嚴重,但現在有了“謝爾曼”坦克群撐腰,這些坦克徹夜停留在一線,其防線也很難撼動。
高品看中的對象,是居中的21團。26日淩晨4點,日軍終於開始了主力攻擊,士兵們分成許多小組,分別由軍官率領,向21團一營防守地區發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
自動步槍、輕重機槍一齊吼叫起來,日本兵一批批地倒在陣地前沿,但後繼者依舊悍不畏死,你可以說他們是視死如歸,也可以說他們是愚不可及。
自從第一次在瓜島戰役中見識了日軍的自殺式攻擊後,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想弄明白日本人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能夠這樣。
有人認為是受了麻醉或被注射了興奮劑,當初的陸戰一師就是這麽猜測的,可是並沒有直接證據。還有人懷疑日本兵是不是喝多了酒再上戰場的,所以才會一個個像瘋子一樣。
後麵一種猜測在關島找到了依據:在日軍集結出發的地點,堆滿了酒瓶,被俘虜的日軍中有許多是已經喝醉了的,同時屍體身上所帶的水壺裏麵,也充滿了酒味。
這是另一種方式的“醉臥沙場”。殺氣騰騰且酒氣熏天的酒鬼們純粹依賴數量的優勢,拿身體往槍口上撞,一群酒鬼變成死鬼倒下去,另一群酒鬼又爭先恐後地撲了上來。
在美軍陣地上,自動武器的吼叫聲先是達到最大分貝,接著逐漸降低,直至寂然無聲——這標誌著日軍終於突破了一營的薄弱防線。
戰鬥很快延展到21團的其他兩個營。後方的美軍炮兵陣地一直在對步兵進行支援,隨著日軍越逼越近,他們的火炮射程越縮越短,射擊的速度卻越來越快,炮彈形成了持續不斷的洪流,向日軍兵力集中的區域飛速湧去。
高品的“反衝擊”是一次經過三天時間精心準備的軍事行動,可以說囊括了日本人能想到的所有夜襲戰術。在最初的“萬歲突擊”“強力突擊”之外,他們還設計了以美軍各部隊之間缺口為突擊目標的“鑽縫戰”“滲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