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 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可夫那裏的情況暫時還很困難。直到現在還在突破防禦。”
說完這句話,史達林不作聲了。我也沒作聲,等待不久。突然史達林問道:
“能不能讓朱可夫的快速部隊通過你們方麵軍地段上的突破口突向柏林?”
聽完史達林的問題,我報告了自己的看法:
“史達林同誌,這要占去很多時間,造成很大的混亂。沒有必要將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坦克部隊調刊我們開闢的突破口來。我們這裏的戰事發展順利,兵力充足,而且我們也能使我們的兩個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
說完這些話後,我進一步明確了各坦克集團軍將要轉彎的方向,並把措森作為方位物。它是柏林以南25公裏處的一座小城市。我們都知道這是法西斯德軍總參謀部大本營的所在地、
“您是按多大比例尺的地圖報告的?”史達林問道。
“二十萬分之一。”
經過短暫的停頓之後(史達林顯然在這段時間裏在地圖上尋找措森),他回答說:
“很好,希特勒總參謀部大本營設在措森,您知道嗎?”
“是的,我知道。”
“很好。”他重複說,“我同意。請把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
我們的談話到此結束。
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定下的決心是唯一正確的。
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從東麵進攻柏林,正在艱難地突破敵人周密準備的縱深梯次配置防禦。在這種條件下,若放棄各坦克集團軍從南麵經過我們已開闢好的突破口向柏林突擊這一大有希望的機動,倒是令人奇怪的。
史達林提出的讓一個方麵軍的坦克集團軍通過另一個方麵軍開闢好的突破口投入戰鬥的設想,是一項繁重而費力的任務,而且難以完成。這不僅僅是由於會浪費時間,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要出現混亂。白俄羅斯第土方麵軍本身在另一方向上突破敵防禦後可能需要(後來確實需要)坦克集團軍。而我們方麵軍的各坦克集團軍在投入突破時,實際上就已經做好了向柏林突擊的準備。他們隻剩在需要的方向上轉彎,或者如我前麵所說的“補充轉彎”。現在,當他們已經進入戰役地區時,這種“補充轉彎”已沒有什麽困難,何況各坦克集團軍的首長準備遂行的正是這種任務。
早在戰役開始前我就認為,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向柏林的突擊將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而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應當直接在柏林的前麵,即在其逼近處突破敵人的防禦。希特勒分子預料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對此他們作的準備最多,可他們對這種情況的可能發生又最心驚膽顫,因此盡一切努力去避免它發生。
我們的突破是在柏林東南較遠的地方進行的。在這裏,敵人擁有的集團也是強大的,但畢竟沒有屈斯特林登陸場前的集團那樣強大。我們在突破防禦後以各坦克集團軍實施的機動,對於敵人來說僅僅是一個可能的方案。
在我們實施出敵不意的迅猛突破,立即把各坦克集團軍投入突破之後,我們從南麵對柏林的突擊給法西斯德軍造成的威脅便大大增加了。
正如我前麵已經說過的,這給希特勒大本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敵人剩下的時間太少了,來不及重新部署部隊,尤其是來不及在尼斯河地區和柏林外廊之間建立阻止我們前進的某些補充地區。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當我們從東向兩突破敵人防禦,接著向北,向柏林急轉的時候,在我軍前麵的許多地方已經沒有新的防禦地帶了,遇到的防禦地帶都是正麵向東設置的,於是我們的部隊從它們旁邊和之間平安地北進,但是隻前進到整個柏林四周的外廊。
史達林剛一放下話筒,我馬上就用高頻電話同兩個坦克集團軍司令員通了話,向他們下達了關於轉向柏林的指示。爾後這些指示比較詳盡地寫進了方麵軍的訓令。該訓令大約在3小時後發往大本營和部1人。
在訓令起草、下發和收到之前,坦克兵們不能耽誤時間,應當不等把收到我的指示寫成文書,就爭分奪秒地徹夜作戰。
在同坦克兵首長談完話之後,我親自寫好了這份訓令。閱為訓令對烏克蘭第1方麵軍部隊來說,是柏林戰役中的一個轉折點,我現在把1945年4月17日夜下達的訓令全文抄錄如下:
“為了執行最高統帥的命令,我命令:
1.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司令員:於1945年4月17日夜間強渡施普雷河,向費特紹、戈爾森、巴魯特、泰爾托、柏林南緣總方向發展迅猛進攻。集團軍的任務是於1945年4月20日門夜間從南麵突入柏林城內。
2.坦克第4集團軍司令員:於1945年4月17日夜間在施普倫貝格以北強渡施普雷河,向德雷普考、卡勞、達內、盧肯瓦爾德總方向發展迅猛進攻。集團軍的仔務是,於4月20日閂終前攻占貝利茨、特羅因布裏岑、盧肯瓦爾德地城。於4月20日夜間攻占波茨坦和柏林西南部。在集團軍轉向波茨坦口才,特羅因布裏岑地城由機械化第5軍保障。要向森夫騰貝格、芬斯特瓦爾德、格爾茨貝格方向實施偵察。
3.坦克突擊兵團在主要方向上要更大膽更堅決地向前突破。城市和大居民地應當迂迴,不要捲入持久的正麵戰鬥。我要求你們清醒地知道,坦克集團軍行動的勝利取決於大膽的機動和迅速的行動。
說完這句話,史達林不作聲了。我也沒作聲,等待不久。突然史達林問道:
“能不能讓朱可夫的快速部隊通過你們方麵軍地段上的突破口突向柏林?”
聽完史達林的問題,我報告了自己的看法:
“史達林同誌,這要占去很多時間,造成很大的混亂。沒有必要將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坦克部隊調刊我們開闢的突破口來。我們這裏的戰事發展順利,兵力充足,而且我們也能使我們的兩個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
說完這些話後,我進一步明確了各坦克集團軍將要轉彎的方向,並把措森作為方位物。它是柏林以南25公裏處的一座小城市。我們都知道這是法西斯德軍總參謀部大本營的所在地、
“您是按多大比例尺的地圖報告的?”史達林問道。
“二十萬分之一。”
經過短暫的停頓之後(史達林顯然在這段時間裏在地圖上尋找措森),他回答說:
“很好,希特勒總參謀部大本營設在措森,您知道嗎?”
“是的,我知道。”
“很好。”他重複說,“我同意。請把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
我們的談話到此結束。
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定下的決心是唯一正確的。
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從東麵進攻柏林,正在艱難地突破敵人周密準備的縱深梯次配置防禦。在這種條件下,若放棄各坦克集團軍從南麵經過我們已開闢好的突破口向柏林突擊這一大有希望的機動,倒是令人奇怪的。
史達林提出的讓一個方麵軍的坦克集團軍通過另一個方麵軍開闢好的突破口投入戰鬥的設想,是一項繁重而費力的任務,而且難以完成。這不僅僅是由於會浪費時間,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要出現混亂。白俄羅斯第土方麵軍本身在另一方向上突破敵防禦後可能需要(後來確實需要)坦克集團軍。而我們方麵軍的各坦克集團軍在投入突破時,實際上就已經做好了向柏林突擊的準備。他們隻剩在需要的方向上轉彎,或者如我前麵所說的“補充轉彎”。現在,當他們已經進入戰役地區時,這種“補充轉彎”已沒有什麽困難,何況各坦克集團軍的首長準備遂行的正是這種任務。
早在戰役開始前我就認為,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向柏林的突擊將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而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應當直接在柏林的前麵,即在其逼近處突破敵人的防禦。希特勒分子預料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對此他們作的準備最多,可他們對這種情況的可能發生又最心驚膽顫,因此盡一切努力去避免它發生。
我們的突破是在柏林東南較遠的地方進行的。在這裏,敵人擁有的集團也是強大的,但畢竟沒有屈斯特林登陸場前的集團那樣強大。我們在突破防禦後以各坦克集團軍實施的機動,對於敵人來說僅僅是一個可能的方案。
在我們實施出敵不意的迅猛突破,立即把各坦克集團軍投入突破之後,我們從南麵對柏林的突擊給法西斯德軍造成的威脅便大大增加了。
正如我前麵已經說過的,這給希特勒大本營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敵人剩下的時間太少了,來不及重新部署部隊,尤其是來不及在尼斯河地區和柏林外廊之間建立阻止我們前進的某些補充地區。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當我們從東向兩突破敵人防禦,接著向北,向柏林急轉的時候,在我軍前麵的許多地方已經沒有新的防禦地帶了,遇到的防禦地帶都是正麵向東設置的,於是我們的部隊從它們旁邊和之間平安地北進,但是隻前進到整個柏林四周的外廊。
史達林剛一放下話筒,我馬上就用高頻電話同兩個坦克集團軍司令員通了話,向他們下達了關於轉向柏林的指示。爾後這些指示比較詳盡地寫進了方麵軍的訓令。該訓令大約在3小時後發往大本營和部1人。
在訓令起草、下發和收到之前,坦克兵們不能耽誤時間,應當不等把收到我的指示寫成文書,就爭分奪秒地徹夜作戰。
在同坦克兵首長談完話之後,我親自寫好了這份訓令。閱為訓令對烏克蘭第1方麵軍部隊來說,是柏林戰役中的一個轉折點,我現在把1945年4月17日夜下達的訓令全文抄錄如下:
“為了執行最高統帥的命令,我命令:
1.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司令員:於1945年4月17日夜間強渡施普雷河,向費特紹、戈爾森、巴魯特、泰爾托、柏林南緣總方向發展迅猛進攻。集團軍的任務是於1945年4月20日門夜間從南麵突入柏林城內。
2.坦克第4集團軍司令員:於1945年4月17日夜間在施普倫貝格以北強渡施普雷河,向德雷普考、卡勞、達內、盧肯瓦爾德總方向發展迅猛進攻。集團軍的仔務是,於4月20日閂終前攻占貝利茨、特羅因布裏岑、盧肯瓦爾德地城。於4月20日夜間攻占波茨坦和柏林西南部。在集團軍轉向波茨坦口才,特羅因布裏岑地城由機械化第5軍保障。要向森夫騰貝格、芬斯特瓦爾德、格爾茨貝格方向實施偵察。
3.坦克突擊兵團在主要方向上要更大膽更堅決地向前突破。城市和大居民地應當迂迴,不要捲入持久的正麵戰鬥。我要求你們清醒地知道,坦克集團軍行動的勝利取決於大膽的機動和迅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