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本營訓令並為了發展這一訓令,我們方麵軍已經比較洋細地計劃了當前戰役,當時我就認為必須從一開始就使我們的計劃具有可以這樣機動的思想。我在計劃中重複了大本營訓令的第一點:“不遲於戰役第十至十二日攻占貝利茨至維滕貝格,爾後沿易北河至德勒斯登一線。”之後,我補充道:“擬以方麵軍右翼的部分兵力協助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部隊攻占柏林。”


    後來,這一補充完全得到了作戰進程的證實,並且我們轉向柏林的不是部分兵力,而是幾個集團軍——近衛第3和第4集團軍,第28集團軍,以及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獨立部隊。


    在方麵軍計劃中,協助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攻占柏林的任務是以概括的形式提出來的,而在給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下達的命令中,這一任務得到了具體化:


    “戰役第五日,應攻占特雷賓至曹希維茨地域、特羅因布裏岑、盧肯瓦爾德……擬以一個加強坦克軍和近衛第3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從南麵衝擊柏林。”


    因此,還在戰役開始前,就專門派有一個坦克軍和一個步兵師從南麵衝擊柏林……


    分界線在呂本中斷似乎在暗示和提醒柏林附近行動的主動性。事實—卜也隻能如此。實際上,沿柏林南部進攻,分明是右翼不去觸動柏林,而且還是在預先不知道爾後事態發展的情況下進行進攻,這似乎是奇怪的和不合情理的。而準備好這種突擊的決心則是明確的,合情合理的、理所當然的。


    這一點在戰役計劃中得到了反映。根據這個計劃,雷巴爾科的集團軍應於右翼戈爾多夫的近衛第3集團軍地段進入突破。列柳申科則應於中央,在紮多夫的近衛第5集團軍地段進入突破。這都在柏林以南很遠的地方,如果看一看地圖,就會知道,應當攻占尼梅茨、維滕貝格、阿恩斯多夫、登內維特地域的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也要轉向西北。這是符合方麵軍主要集團突擊的總企圖的。該集團在突破之後有轉向西北的趨勢。


    所以,實際上,當後來我們麵臨諸坦克集團軍必須向柏林轉彎的問題時,我們實際上已無須進行轉彎,隻須作“補充轉彎”就行了。


    我們準備戰役的時間勉強夠用,所以我們所有人——不論是在方麵軍司令部還是在下級司令部——的工作都多得很。正象俗話所說,連找帽子和手套的時間都沒有。


    我們有意識地做到,戰役應在參與柏林戰役的全部兵力完全集中前就開始。我這裏指的是第28和第31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的部隊在前沿已經進行炮火準備時,才剛剛到達我們方麵軍。


    天氣預報的情況多少有些有利,這可以計劃廣泛使用航空兵。c·А·克拉索夫斯基將軍的空軍第2集團軍應從空中掩護我各突擊集團特別是諸坦克集團軍的集中;以密集突擊協助地麵部隊強渡尼斯河並突破敵防禦的整個戰術縱深;幫助各坦克集團軍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施普雷河(我很擔心,這條河流將是一個嚴重障礙,對坦克部隊來說尤其如此)。其次,航空兵要防止敵預備隊從柏林和德勒斯登方向開近戰場。爾後,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必要時轟炸航空兵也出動護送諸坦克集團軍向全縱深推進。


    最後,飛行員們還受領了一項特殊任務。在突破的當天,我決定不僅在準備強渡尼斯河的那些正麵地段,而且在幾乎整個正麵一線都施放煙幕,以便迷惑敵人。施放這些煙幕既要迷盲敵人的觀察所,又要迷盲敵人最近的發射陣地地域。


    我曾聽到西方報刊的一些不正確的說法,即在柏林戰役第一日,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和烏克蘭第1方麵軍是按統一計劃實施衝擊的。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兩個方麵軍的行動是由大本營來協調的。而方麵軍照例相互交換情報和作戰偵察匯報。當然,在戰役第一日,每個方麵軍都是根據自己對情況的判斷來選擇各自的衝擊方法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決定,於夜間實施猛烈的炮火準備並在探照燈的照明下發起衝擊。


    烏克蘭第1方麵軍選擇了完全另外一種方法。我們計劃實施比友鄰時間更長的炮火準備,用來保障強渡尼斯河和突破河西岸敵主要防禦地帶。為了更隱蔽地進行強渡,照明突破地帶對於我們來說是完全不利的。相反,延長黑夜倒是有利得多。整個炮火準備應持續2小時35分鍾,其中1小時40分鍾用於保障強渡,還有45分鍾用於尼斯河西岸上的衝擊準備。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希望壓製住德軍的全部指揮係統和觀察係統及其炮兵和迫擊炮陣地。航空兵則應向更大的縱深行動,集中突擊敵人的預備隊,完成殲敵任務。


    在進攻開始前的夜間,我從布雷斯勞附近來到第13集團軍普霍夫將軍的觀察所。觀察所(小避彈所和掩壕)位於老鬆林邊緣,在它的下邊,一條陡岸直接呈現在我們眼前,陡岸那邊是尼斯河和也可以瞭望到對岸很遠的地方。通過炮隊鏡,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前方所發生的一切。


    的確,在戰爭中為了得到這種方便,必須付出代價。這個觀察所的觀察效果特別好,因為它距敵人很近,同時這也使它無法避開河對岸步機槍的射擊。但是,整個來說,一切都順利地對付過去了,如果不算從炮隊鏡架穿過的那顆子彈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聯]羅科索夫斯基並收藏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