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 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我們的回答,史達林說:
“好吧。你們倆必須直接在莫斯科總參謀部這更準備各自的計劃,根據準備情況,過兩晝夜左右將計劃呈報大本營,以便帶著已經批準的計劃回到自己的方麵軍。”最高統帥要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攻占柏林,因此戰役準備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
我們工作了一個晝夜多一點的時間。有關當前戰役的所有基本設想,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司令員朱可夫已經考慮好了。我在召到大本營前也準備了一份報告,內容是烏克蘭第1方麵軍如何從南部方向向柏林方向變更部署和計劃戰役。
我們倆在總參謀部各自單獨研究自己的計劃,但一些需要協調的問題要同總參謀部的領導共同討論。自然,這指的並不是一些細枝末節,而是純原則性的東西:主要方向,計劃戰役的時間和戰役開始的日期。我們對戰役開始的日期特別感到不安。
史達林關於誰將攻占柏林的問題和有關盟軍正抓緊準備柏林戰役的電報提醒我們,應當最大限度地提前完成戰役準備的時間。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主要集團業已基本準備就緒,並且對準了敵人,而我這邊的情況暫時還比較複雜。上西裏西亞戰役剛剛結束,我的大部分兵力尚集結在方麵軍左翼,需要進行緊急調動。
4月2日晨,我們攜帶準備呈報的計劃來到大本營。總參謀長А·n·安東諾夫報告了柏林戰役的總計劃。在這之後,研究了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計劃。史達林沒有發表任何實質性的意見。爾後我報告了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戰役計劃;他們對計劃同樣也沒有特殊意見。
我們對戰役的開始日期也進行了十分認真的討論。我從自己這方麵提出了對我方麵軍來說是最硬性的日期,同時也考慮到我方麵軍要進行重大的部署變更。
史達林同意了這個日期。我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請求大本營給烏克蘭第1方麵軍補充一些預備隊,以便向縱深發展戰役。史達林作出了肯定的答覆,他說:
“由於波羅的海和東普魯士的戰線開始縮短,我可以從諸波羅的海方麵軍給您撥去兩個集團軍:第28和第31集團軍。”
我們馬上大略計算了一下,這兩個集團軍能否在我們確定的戰役開始日期之前歸屬烏克蘭第1方麵軍。看來,這兩個集團軍無法在這個日期之前到達,因為鐵路來不及運輸。
於是我建議,不等這兩個集團軍到達,就以方麵軍的現有兵力開始戰役。這一建議被採納了。最後,經我和朱可夫商定、大本營批準,日期確定在4月16日。
計劃獲準後,宣讀了大本營給兩個方麵軍的訓令草案,草案是在我們的參與下擬製的。
順便談談擬定計劃和大本營訓令的實際方法。通常,方麵軍司令員不光要按地圖報告自己的計劃,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在這之前還要和自己的司令部準備大本營的訓令草案。
根據最高統帥部的總的戰略企圖,方麵軍首長就有關戰役實施的所有方麵的問題,充分計劃戰役,同時專門找出超出方麵軍職權範圍的、必須由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幫助解決的問題。
訓令草案也在同時準備,它首先要反映出本方麵軍對實施當前戰役的觀點,並且要求得到最高統帥部的相應幫助。對該訓令草案的修改補充的數量和性質,取決於大本營討論方麵軍建議的情況如何,以及這些建議是否符合最後的決心。
這種在戰爭中產生的計劃方法,不論當時還是現在,我認為都是合理可行、卓有成效的。
給方麵軍的訓令規定:由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擔負攻占柏林,烏克蘭第1方麵軍應粉碎科特布斯地域和柏林以南之敵。訓令要求我們向西和西北方向實施進攻,在10—12天之內攻占貝利茨、維滕貝格地區,即桕林以南和西南一係列居民地,前出至易北河。
方麵軍應以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的兵力實施主要突擊。
在方麵軍右翼,即主要方向上,計劃在突破地段上構成每公裏不少於250門火炮的密度,為此方麵軍得到了了個突破炮兵師的加強。
在中央,我們應以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向德勒斯登實施突擊,也前出至易北河。
在左翼,方麵軍應占領防禦陣地。左翼庫羅金的第60集團軍轉隸給在捷克斯洛伐克方向(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上作戰的烏克蘭第4方麵軍。
除了這些有關突擊方向,集團編成和炮兵密度的基本的原則性決心之外,大本營沒再討論其他問題。一切有關戰役物質技術保障的問題,都按通常的方法得到了解決,沒有經過專門的討論。況且方麵軍擁有足夠數量的所有必需的東西。
整個來說,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任務是:在柏林以南進攻,協助攻占柏林,將法西斯德軍的戰線分割成兩半,並與美軍會合。
在柏林戰役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烏克蘭第1方麵軍各集團不僅協助攻占柏林,而且還與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部隊一起,直接積極參加了對柏林的強攻。
這裏產生了一個問題:在大本營拙準柏林戰役計劃時是否想像到會有這種可能性,如果想像到了,那麽是誰想像到的,想像到何等程度呢?
我當時有下述考慮。
按照最初的草案,柏林應由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攻占。然而,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右翼集中了一個主要突擊集團,就在桕林以南,緊挨著柏林。當時誰能說出,戰役將如何展開,我們在各個方麵會碰到什麽不測,根據事態的進程必須如何定下新的決心或者怎樣修正原先的決心呢?
“好吧。你們倆必須直接在莫斯科總參謀部這更準備各自的計劃,根據準備情況,過兩晝夜左右將計劃呈報大本營,以便帶著已經批準的計劃回到自己的方麵軍。”最高統帥要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攻占柏林,因此戰役準備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
我們工作了一個晝夜多一點的時間。有關當前戰役的所有基本設想,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司令員朱可夫已經考慮好了。我在召到大本營前也準備了一份報告,內容是烏克蘭第1方麵軍如何從南部方向向柏林方向變更部署和計劃戰役。
我們倆在總參謀部各自單獨研究自己的計劃,但一些需要協調的問題要同總參謀部的領導共同討論。自然,這指的並不是一些細枝末節,而是純原則性的東西:主要方向,計劃戰役的時間和戰役開始的日期。我們對戰役開始的日期特別感到不安。
史達林關於誰將攻占柏林的問題和有關盟軍正抓緊準備柏林戰役的電報提醒我們,應當最大限度地提前完成戰役準備的時間。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主要集團業已基本準備就緒,並且對準了敵人,而我這邊的情況暫時還比較複雜。上西裏西亞戰役剛剛結束,我的大部分兵力尚集結在方麵軍左翼,需要進行緊急調動。
4月2日晨,我們攜帶準備呈報的計劃來到大本營。總參謀長А·n·安東諾夫報告了柏林戰役的總計劃。在這之後,研究了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計劃。史達林沒有發表任何實質性的意見。爾後我報告了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戰役計劃;他們對計劃同樣也沒有特殊意見。
我們對戰役的開始日期也進行了十分認真的討論。我從自己這方麵提出了對我方麵軍來說是最硬性的日期,同時也考慮到我方麵軍要進行重大的部署變更。
史達林同意了這個日期。我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請求大本營給烏克蘭第1方麵軍補充一些預備隊,以便向縱深發展戰役。史達林作出了肯定的答覆,他說:
“由於波羅的海和東普魯士的戰線開始縮短,我可以從諸波羅的海方麵軍給您撥去兩個集團軍:第28和第31集團軍。”
我們馬上大略計算了一下,這兩個集團軍能否在我們確定的戰役開始日期之前歸屬烏克蘭第1方麵軍。看來,這兩個集團軍無法在這個日期之前到達,因為鐵路來不及運輸。
於是我建議,不等這兩個集團軍到達,就以方麵軍的現有兵力開始戰役。這一建議被採納了。最後,經我和朱可夫商定、大本營批準,日期確定在4月16日。
計劃獲準後,宣讀了大本營給兩個方麵軍的訓令草案,草案是在我們的參與下擬製的。
順便談談擬定計劃和大本營訓令的實際方法。通常,方麵軍司令員不光要按地圖報告自己的計劃,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在這之前還要和自己的司令部準備大本營的訓令草案。
根據最高統帥部的總的戰略企圖,方麵軍首長就有關戰役實施的所有方麵的問題,充分計劃戰役,同時專門找出超出方麵軍職權範圍的、必須由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幫助解決的問題。
訓令草案也在同時準備,它首先要反映出本方麵軍對實施當前戰役的觀點,並且要求得到最高統帥部的相應幫助。對該訓令草案的修改補充的數量和性質,取決於大本營討論方麵軍建議的情況如何,以及這些建議是否符合最後的決心。
這種在戰爭中產生的計劃方法,不論當時還是現在,我認為都是合理可行、卓有成效的。
給方麵軍的訓令規定:由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擔負攻占柏林,烏克蘭第1方麵軍應粉碎科特布斯地域和柏林以南之敵。訓令要求我們向西和西北方向實施進攻,在10—12天之內攻占貝利茨、維滕貝格地區,即桕林以南和西南一係列居民地,前出至易北河。
方麵軍應以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的兵力實施主要突擊。
在方麵軍右翼,即主要方向上,計劃在突破地段上構成每公裏不少於250門火炮的密度,為此方麵軍得到了了個突破炮兵師的加強。
在中央,我們應以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向德勒斯登實施突擊,也前出至易北河。
在左翼,方麵軍應占領防禦陣地。左翼庫羅金的第60集團軍轉隸給在捷克斯洛伐克方向(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上作戰的烏克蘭第4方麵軍。
除了這些有關突擊方向,集團編成和炮兵密度的基本的原則性決心之外,大本營沒再討論其他問題。一切有關戰役物質技術保障的問題,都按通常的方法得到了解決,沒有經過專門的討論。況且方麵軍擁有足夠數量的所有必需的東西。
整個來說,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任務是:在柏林以南進攻,協助攻占柏林,將法西斯德軍的戰線分割成兩半,並與美軍會合。
在柏林戰役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烏克蘭第1方麵軍各集團不僅協助攻占柏林,而且還與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部隊一起,直接積極參加了對柏林的強攻。
這裏產生了一個問題:在大本營拙準柏林戰役計劃時是否想像到會有這種可能性,如果想像到了,那麽是誰想像到的,想像到何等程度呢?
我當時有下述考慮。
按照最初的草案,柏林應由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攻占。然而,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右翼集中了一個主要突擊集團,就在桕林以南,緊挨著柏林。當時誰能說出,戰役將如何展開,我們在各個方麵會碰到什麽不測,根據事態的進程必須如何定下新的決心或者怎樣修正原先的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