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 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克蘭第1方麵軍在布雷斯勞周圍隻留下人數較少的第6集團軍之後,繼續對合圍圈外的德軍實施一連串的突擊,並堅決向西、向尼斯河前進。
當然,在我們第6集團軍官兵的身上,擔子是不輕的。他們穩住了留在我們後方的布雷斯勞守備部隊幾乎3個月。他們對布雷斯勞的最後突擊是在5月6日實施的,當時柏林已經陷落,希特勒也已自殺。由於第6集團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從而保證了方麵軍其餘兵力能毫無顧忌地、毫無耽擱地向西進攻。
這次進攻的最後結果是什麽呢?2月8—15日,方麵軍右翼部隊推進了110公裏,前出至博伯爾河,並奪取了西岸的登陸場;奪取了下西裏西亞的一係列行政和工業中心,以及布蘭登堡區,利格尼茨區,本茨勞區,索勞區,和其他數十個區。敵坦克第4集團軍被擊潰,而倖存的所有人員,都倉皇逃往博伯爾河和奎斯河對岸。我們後方隻剩下被合圍於布雷斯勞和格洛高的兩支德軍守備部隊。
簡言之,在這進攻的8天裏,我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戰果。但是,應該坦率地講,這些戰果都是從士兵到將軍所有戰鬥的參加者,以極大的體力和精力代價換來的。經過從1月12日在維斯瓦河開始的、並且從那之後從未停止過的不間斷的戰鬥之後,到2月15日,每個步兵師平均隻剩4,500人。坦克和機械化部隊損失了一半以上的車輛(說實在的,不僅是由於戰鬥而且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用完了摩托小時)。
修復鐵路的速度仍然落後於部隊進攻的速度。從前進陣地到先頭倉庫和方麵軍基地的距離在不斷增加。部隊的彈藥和燃料定額,不客氣地講,是“不夠吃的”。汽車在極其繁忙地工作,可是,在道路泥濘的條件下,怎麽也不能將進攻前線需要的一切都運來。
我要強調指出,當時,我們的軍事工作能夠提供、而且完全提供了我們所需的一切。隻是由於交通線過長才未能保障部隊所需數量的一切物資。
不利的氣象條件,極大地限製了我們航空兵的戰鬥作業。幾乎所有的野戰機場地麵部發泡,不能使用,混凝土起飛跑道在深遠後方,向當時準備的飛機,又隻能在最大的活動半徑內行動,並且,遠非全部飛機都是如此。
編入我方麵軍的空軍第2集團軍,當時共有2,380架戰鬥機,而一晝夜平均隻能出動546架次。該集團軍在正麵寬520公裏的情況下,實際上隻是完成偵察任務。
我們左邊的烏克蘭第4方麵軍仍然毫無進展。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在波美拉尼亞進行著激烈的戰鬥,而在與我們沿奧得河的接合部,暫時轉入了防禦。敵人有了向我進攻地帶增派大量援兵的機會。兵力對比一天天變得對敵人有利。
所有這些情況總合起來,使方麵軍首長在戰役的第八天得出結論,在最近期間,我們不會達到我們最初計劃規定的目標,向柏林進攻暫不可能。
我們向大本營報告了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而確定的今後行動的意見。
新計劃是2月16日呈報大本營的,我想列舉其中的某幾點。
在評價當時的局勢時,我們指出:方麵軍左翼過於落後;部隊遠離供應基地幾百公裏,因此,要供給他們“不夠吃的”彈藥和燃料定額,將是十分緊張的;方麵軍部隊的人員遭到很大損失,這時,平均一個步兵師隻有4,600人,而在1月12日前擁有的3,648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中,在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開始前,還有戰鬥力的總共隻有1,289輛;森林沼澤地條件下的泥濘道路,限製著坦克部隊的機動,因此他們不斷遭受損失:機場地麵發泡,岡而航空兵隻能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使用;由於從其他戰場增派預備隊,敵人不斷得到加強,因此,戰鬥越來越頑強。
在客觀地評價所有這些事實後,我們向大本營報告:我們認為,在最近時期內,我方麵軍完成以下任務是可能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部隊的主要集團,前出至尼斯河,奪取尼斯河西岸的登陸場,並在此固守;方麵軍左翼各集團軍在得到加強之後,應將敵人擊退到蘇台德山脈;第6集團軍的任務是奪取布雷斯勞。
同時計劃修復和延長通往部隊的鐵路和供應站,往部隊運送和儲備彈藥、燃料,修復戰鬥兵器,使整個軍隊後方處於正常狀態。
這份文件是由我、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委員k·В·克賴紐科夫和方麵軍參謀長В·Д·索科洛夫斯基簽署的。
為了明確起見,我要補充說明的是,我們給自己提出的那些刻不容緩的任務,打算以現有兵力去完成。而我們關於將方麵軍部隊補充到具有完全的戰鬥實力的請求,則是與準備柏林戰役的遠景相聯繫的,柏林戰役同樣呈現在我們麵前。這是十分清楚的,而問題僅僅在於,我們離柏林之間的間歇有多長,到這一間歇之前,我們應到達什麽地區。
大本營同意了我們的計劃。這一消息是總參謀長А·n·安東諾夫用電話通知我的。而且我們也沒有期待別的。因為在此之前的整個戰役過程中,不論是總參謀部,還是大本營,一直都莊收到我們詳細、真實的情報。實際上,在那些日子裏,我們是唯一繼續向西推進,並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敵預備隊的一個方麵軍。
雖然部隊有很高的進攻銳氣,但他們十分疲勞,因此,超出2月16日的文件規定之外去計則某事,是完全不現實的。不管我們暫時放棄1月底經大本營批準的最初計劃中提出的目標是多麽痛苦,但我們認為,正視現實,並在變化了的情況下,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在現階段確實可以完成的任務上,是自己的天職。
當然,在我們第6集團軍官兵的身上,擔子是不輕的。他們穩住了留在我們後方的布雷斯勞守備部隊幾乎3個月。他們對布雷斯勞的最後突擊是在5月6日實施的,當時柏林已經陷落,希特勒也已自殺。由於第6集團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從而保證了方麵軍其餘兵力能毫無顧忌地、毫無耽擱地向西進攻。
這次進攻的最後結果是什麽呢?2月8—15日,方麵軍右翼部隊推進了110公裏,前出至博伯爾河,並奪取了西岸的登陸場;奪取了下西裏西亞的一係列行政和工業中心,以及布蘭登堡區,利格尼茨區,本茨勞區,索勞區,和其他數十個區。敵坦克第4集團軍被擊潰,而倖存的所有人員,都倉皇逃往博伯爾河和奎斯河對岸。我們後方隻剩下被合圍於布雷斯勞和格洛高的兩支德軍守備部隊。
簡言之,在這進攻的8天裏,我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戰果。但是,應該坦率地講,這些戰果都是從士兵到將軍所有戰鬥的參加者,以極大的體力和精力代價換來的。經過從1月12日在維斯瓦河開始的、並且從那之後從未停止過的不間斷的戰鬥之後,到2月15日,每個步兵師平均隻剩4,500人。坦克和機械化部隊損失了一半以上的車輛(說實在的,不僅是由於戰鬥而且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用完了摩托小時)。
修復鐵路的速度仍然落後於部隊進攻的速度。從前進陣地到先頭倉庫和方麵軍基地的距離在不斷增加。部隊的彈藥和燃料定額,不客氣地講,是“不夠吃的”。汽車在極其繁忙地工作,可是,在道路泥濘的條件下,怎麽也不能將進攻前線需要的一切都運來。
我要強調指出,當時,我們的軍事工作能夠提供、而且完全提供了我們所需的一切。隻是由於交通線過長才未能保障部隊所需數量的一切物資。
不利的氣象條件,極大地限製了我們航空兵的戰鬥作業。幾乎所有的野戰機場地麵部發泡,不能使用,混凝土起飛跑道在深遠後方,向當時準備的飛機,又隻能在最大的活動半徑內行動,並且,遠非全部飛機都是如此。
編入我方麵軍的空軍第2集團軍,當時共有2,380架戰鬥機,而一晝夜平均隻能出動546架次。該集團軍在正麵寬520公裏的情況下,實際上隻是完成偵察任務。
我們左邊的烏克蘭第4方麵軍仍然毫無進展。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在波美拉尼亞進行著激烈的戰鬥,而在與我們沿奧得河的接合部,暫時轉入了防禦。敵人有了向我進攻地帶增派大量援兵的機會。兵力對比一天天變得對敵人有利。
所有這些情況總合起來,使方麵軍首長在戰役的第八天得出結論,在最近期間,我們不會達到我們最初計劃規定的目標,向柏林進攻暫不可能。
我們向大本營報告了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而確定的今後行動的意見。
新計劃是2月16日呈報大本營的,我想列舉其中的某幾點。
在評價當時的局勢時,我們指出:方麵軍左翼過於落後;部隊遠離供應基地幾百公裏,因此,要供給他們“不夠吃的”彈藥和燃料定額,將是十分緊張的;方麵軍部隊的人員遭到很大損失,這時,平均一個步兵師隻有4,600人,而在1月12日前擁有的3,648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中,在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開始前,還有戰鬥力的總共隻有1,289輛;森林沼澤地條件下的泥濘道路,限製著坦克部隊的機動,因此他們不斷遭受損失:機場地麵發泡,岡而航空兵隻能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使用;由於從其他戰場增派預備隊,敵人不斷得到加強,因此,戰鬥越來越頑強。
在客觀地評價所有這些事實後,我們向大本營報告:我們認為,在最近時期內,我方麵軍完成以下任務是可能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部隊的主要集團,前出至尼斯河,奪取尼斯河西岸的登陸場,並在此固守;方麵軍左翼各集團軍在得到加強之後,應將敵人擊退到蘇台德山脈;第6集團軍的任務是奪取布雷斯勞。
同時計劃修復和延長通往部隊的鐵路和供應站,往部隊運送和儲備彈藥、燃料,修復戰鬥兵器,使整個軍隊後方處於正常狀態。
這份文件是由我、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委員k·В·克賴紐科夫和方麵軍參謀長В·Д·索科洛夫斯基簽署的。
為了明確起見,我要補充說明的是,我們給自己提出的那些刻不容緩的任務,打算以現有兵力去完成。而我們關於將方麵軍部隊補充到具有完全的戰鬥實力的請求,則是與準備柏林戰役的遠景相聯繫的,柏林戰役同樣呈現在我們麵前。這是十分清楚的,而問題僅僅在於,我們離柏林之間的間歇有多長,到這一間歇之前,我們應到達什麽地區。
大本營同意了我們的計劃。這一消息是總參謀長А·n·安東諾夫用電話通知我的。而且我們也沒有期待別的。因為在此之前的整個戰役過程中,不論是總參謀部,還是大本營,一直都莊收到我們詳細、真實的情報。實際上,在那些日子裏,我們是唯一繼續向西推進,並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敵預備隊的一個方麵軍。
雖然部隊有很高的進攻銳氣,但他們十分疲勞,因此,超出2月16日的文件規定之外去計則某事,是完全不現實的。不管我們暫時放棄1月底經大本營批準的最初計劃中提出的目標是多麽痛苦,但我們認為,正視現實,並在變化了的情況下,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在現階段確實可以完成的任務上,是自己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