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原來信奉苯教,以占卜休咎、祈福禳災、治病送死、「役使鬼神」等為其主要huo dong。傳說吐蕃先王以苯教治國,直到7世紀時,苯教首領在贊普朝廷中還保持著較高的地位,如大小盟會時告神的巫者即是。鬆贊幹布從泥婆羅、唐朝引進佛教,將佛像、佛經、法物等輸入到吐蕃。據載,吞彌·桑布紮回國時也帶來了幾部佛教經典,以後譯成藏文,自此佛教開始傳入了吐蕃。鬆贊幹布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以及12座佛教寺廟。不過當時吐蕃人絕大部分是信奉苯教的,即所謂「好咒誓、諂鬼神」,還沒有多少人出家為僧。直到赤德祖贊贊普時代(704—755年),佛教才逐漸在吐蕃境內傳播開來。
鬆贊幹布對周邊各國,採取了睦鄰友好的政策。他在位期間,把堅持發展與唐的親密關係,作為締造強大繁榮昌盛的吐蕃王朝的基本國策,使吐蕃和唐朝的關係極為和睦,雙方之間互敬互助,加強了彼此的友好情誼。盡管後來雙方的統治者屢次失和,但兩族的傳統友誼卻一直繼續下來,雙邊使節往來與年俱增,絡繹不絕,並在往返的信件中經常提到相互「雖雲兩國,實若一家」「舅甥修其舊好,同為一家。」
據粗略統計,自貞觀八年(634年)至會昌六年(846年)的212年內,雙方遣使來往達到200餘次之多,平均近1年就有1次。為了便利交通,吐蕃境內進一步完善了驛站製度,「百裏一驛」,驛有「量頓官」,對唐使「接待殷勤,gong ying豐厚。」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遠征遼東返回。鬆贊幹布立即派祿東贊入長安上奉表文,並獻用黃金鑄成的金鵝一隻,「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作為吐蕃對唐友好的表示。
《新唐書》記載:(鬆贊幹布)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朝使臣王玄策應差赴西域途中在中天竺被劫,所攜財物被搶一空,王玄策前往吐蕃尋找援兵。鬆贊幹布聞訊立即派出精兵千餘人,又請尼婆羅出騎兵7千多人協助,由王玄策指揮,擊敗了中天竺劫賊,虜其王執獻長安,再次體現了蕃唐間的互助友好關係。
如吐蕃人原來「以氈帳而居」,穿氈裘衣,此後不少人「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了。「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唐代詩人陳陶的這幾句詩,正是對蕃唐和親後,公主入藏對吐蕃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作用的讚頌和真實寫照。同樣,吐蕃派遣青年到唐朝讀書,吐蕃婦女流行的椎髻、赭麵,以及吐蕃社會傳統的馬球遊藝等,也傳到了中原地區,為藏漢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太子李治繼位,他授於鬆贊幹布「駙馬都尉」之職,封爵「西海郡王」。鬆贊幹布對唐朝新君繼位當即上表效忠朝廷,致書唐朝宰相長孫無忌表示:如果在朝廷內部或外部有人想借太宗新喪和高宗新立之際而發動叛亂,他將親自點兵赴難,共同討伐叛賊。並獻金銀珠寶15種,請置太宗靈前。唐高宗李治對鬆贊幹布的忠心大為欣賞,特加封他為「賨王」,下令雕刻鬆贊幹布的石像,與其他業績昭著的王公將相的石像一道列於唐太宗墓陵旁邊,以示對他的最高獎賞。
文成公主歷經千山萬水到達邏些後,吐蕃人民欣喜若狂,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熱烈地迎接這位象徵漢藏民族深切、親密情誼的贊磨(王後)。
文成公主知書識禮,博學多才,篤信佛教,她作為漢藏民族團結友好的先驅,將中原文化傳播入藏,對於增進漢藏民族的親密團結,促進中原和吐蕃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據西藏民歌流傳,文成公主進藏時,曾帶去穀物3800類,牲畜5500種,工匠5500人。盡管這些數字無疑有誇大、言過之詞,但是存在著不可否認的基本事實:隨著文成公主的入藏,內地平原地區諸如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製陶、碾磨等生產技術和歷算、醫藥等科學知識,皆陸續傳到了吐蕃。使當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麵發生了變化。
鬆贊幹布是西藏歷史上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藏王。
鬆贊幹布的一生,功績卓著,他統一了西藏,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麵發展。溝通了與內地唐朝的友好關係,推動了漢藏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鬆贊幹布為加強與鞏固政權,曾採取了一係列有效措施:遷都拉薩並建造布達拉宮;把西藏劃為六大行政區域;推廣佛教;創製文字;與唐王朝聯姻,迎娶文成公主,並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統一席量衡製度;鼓勵眾民開墾荒地;保護水利資源;開山修路以促進貿易,等等。這些對發展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藏族歷來十分敬重鬆贊幹布,他不僅被視為觀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王之一,另兩位法王是赤鬆德贊和赤祖德贊。
鬆贊幹布對周邊各國,採取了睦鄰友好的政策。他在位期間,把堅持發展與唐的親密關係,作為締造強大繁榮昌盛的吐蕃王朝的基本國策,使吐蕃和唐朝的關係極為和睦,雙方之間互敬互助,加強了彼此的友好情誼。盡管後來雙方的統治者屢次失和,但兩族的傳統友誼卻一直繼續下來,雙邊使節往來與年俱增,絡繹不絕,並在往返的信件中經常提到相互「雖雲兩國,實若一家」「舅甥修其舊好,同為一家。」
據粗略統計,自貞觀八年(634年)至會昌六年(846年)的212年內,雙方遣使來往達到200餘次之多,平均近1年就有1次。為了便利交通,吐蕃境內進一步完善了驛站製度,「百裏一驛」,驛有「量頓官」,對唐使「接待殷勤,gong ying豐厚。」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遠征遼東返回。鬆贊幹布立即派祿東贊入長安上奉表文,並獻用黃金鑄成的金鵝一隻,「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作為吐蕃對唐友好的表示。
《新唐書》記載:(鬆贊幹布)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朝使臣王玄策應差赴西域途中在中天竺被劫,所攜財物被搶一空,王玄策前往吐蕃尋找援兵。鬆贊幹布聞訊立即派出精兵千餘人,又請尼婆羅出騎兵7千多人協助,由王玄策指揮,擊敗了中天竺劫賊,虜其王執獻長安,再次體現了蕃唐間的互助友好關係。
如吐蕃人原來「以氈帳而居」,穿氈裘衣,此後不少人「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了。「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唐代詩人陳陶的這幾句詩,正是對蕃唐和親後,公主入藏對吐蕃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作用的讚頌和真實寫照。同樣,吐蕃派遣青年到唐朝讀書,吐蕃婦女流行的椎髻、赭麵,以及吐蕃社會傳統的馬球遊藝等,也傳到了中原地區,為藏漢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太子李治繼位,他授於鬆贊幹布「駙馬都尉」之職,封爵「西海郡王」。鬆贊幹布對唐朝新君繼位當即上表效忠朝廷,致書唐朝宰相長孫無忌表示:如果在朝廷內部或外部有人想借太宗新喪和高宗新立之際而發動叛亂,他將親自點兵赴難,共同討伐叛賊。並獻金銀珠寶15種,請置太宗靈前。唐高宗李治對鬆贊幹布的忠心大為欣賞,特加封他為「賨王」,下令雕刻鬆贊幹布的石像,與其他業績昭著的王公將相的石像一道列於唐太宗墓陵旁邊,以示對他的最高獎賞。
文成公主歷經千山萬水到達邏些後,吐蕃人民欣喜若狂,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熱烈地迎接這位象徵漢藏民族深切、親密情誼的贊磨(王後)。
文成公主知書識禮,博學多才,篤信佛教,她作為漢藏民族團結友好的先驅,將中原文化傳播入藏,對於增進漢藏民族的親密團結,促進中原和吐蕃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據西藏民歌流傳,文成公主進藏時,曾帶去穀物3800類,牲畜5500種,工匠5500人。盡管這些數字無疑有誇大、言過之詞,但是存在著不可否認的基本事實:隨著文成公主的入藏,內地平原地區諸如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製陶、碾磨等生產技術和歷算、醫藥等科學知識,皆陸續傳到了吐蕃。使當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麵發生了變化。
鬆贊幹布是西藏歷史上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藏王。
鬆贊幹布的一生,功績卓著,他統一了西藏,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麵發展。溝通了與內地唐朝的友好關係,推動了漢藏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鬆贊幹布為加強與鞏固政權,曾採取了一係列有效措施:遷都拉薩並建造布達拉宮;把西藏劃為六大行政區域;推廣佛教;創製文字;與唐王朝聯姻,迎娶文成公主,並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統一席量衡製度;鼓勵眾民開墾荒地;保護水利資源;開山修路以促進貿易,等等。這些對發展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藏族歷來十分敬重鬆贊幹布,他不僅被視為觀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王之一,另兩位法王是赤鬆德贊和赤祖德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