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自從出獄後,著力於練兵防守,其戰略為:“計守潼關,扼京師上遊。且我軍新集,不利速戰,乃益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三家出壯丁一。火車載火砲甲仗者三萬輛,戰則驅之拒馬,止則環以自衛。”這是做長遠打算,準備進行持久戰的防守。
明帝國的戰略從積極進攻轉變為消極防守,是不是符合當時的情況呢?
在崇禎十六年,明帝國真正可戰之部隊大約為三支,除了孫傳庭練的這支陝西部隊外,還有遼東精銳之師以及左良玉部隊。遼東士兵雖然善戰,但承擔著抵抗清兵的重要責任,不可輕易調動、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號稱兵多將勇,但左良玉本人相當跋扈,隻關心保存自己的實力,無意為朝廷效命。要對付農民軍,唯一能派上用場的,也隻有孫傳庭的部隊了。
孫傳庭這支部隊的重要意義在於這是明帝國唯一的王牌了。
這個時候的明帝國採取守勢,隻要扼守潼關,則李自成大軍無論南下或者北上,都有相當的顧忌,不能全力以赴,如果李自成大軍要攻下陝西,那就正好以逸待勞,且占據地理優勢對抗。從短期看,雖然不能改善局麵,卻也不會導致惡化。這樣的戰略確實有些消極被動,但明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如果明帝國採取攻勢,假設孫傳庭一舉殲滅農民軍,自然大功告成。但如果遭遇不測,來個慘敗,非但陝西三邊不保,北京城也沒有兵力抵抗了,帝國之覆滅則在所難免。
論及崇禎十六年明帝國的軍事戰略,孫傳庭的陝西精銳是堅守潼關,還是尋求和李自成軍的決戰,反覆權衡利弊,實在不適合賭上帝國的命運博這這渺茫的希望。所以兵部侍郎張鳳翔勸說崇禎皇帝:“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隻有此一副家當,不可輕動。”
但是急性子且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哪裏聽得進這些老成持重的話,他早已經輸紅了眼,一心就是翻本,輕易把最後一點賭本扔到了賭桌上。
聽到朝廷敦促出師的嚴令,在潼關的孫傳庭頓足嘆道:“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
崇禎十六年八月初一,孫傳庭帶著明帝國最後的希望離開了潼關,進攻河南。這一戰李自成打得相當漂亮,首先讓孫傳庭長驅直入,使孫傳庭補給困難,然後切斷帝國軍的餉道,逼迫帝國軍潰退,再給予致命一擊,帝國軍遂大敗。
李自成乘勝追擊,帝國在潼關已經無力抵抗,孫傳庭死於亂軍之中。於是農民軍攻下西安,占領三邊。不久東渡黃河,直到進入北京城,再也沒有遭到明帝國強有力的抵抗。帝國最後一個錯誤的軍事戰略決定,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7. 最終選擇——帝國的滅亡
崇禎十七年初,大順軍已經於西安建國,且李自成率大軍東渡,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帝國方麵卻是麵臨無數的問題:軍事方麵是再無良將可派,再無士兵可征,再無資金可籌,再無糧餉可發。
從戰略上講,此刻的明帝國也不是惟有坐以待斃等待滅亡,還是有幾條路可以選擇的。
其一,南遷。在中國歷史上,南遷也不是先例。東晉、南宋政權都是在南方建立起來的,依託明帝國正統地位,依仗長江天險防禦,靠著江南發達的經濟支撐起對抗北方的軍事力量,還是值得嚐試的。
如果崇禎南遷成功,則清帝國與大順兩虎相爭,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明降軍很有可能為南明所用。崇禎皇帝作為明帝國的象徵,其核心凝聚力不可低估,隻要崇禎皇帝或者其太子在南明政權,就能吸引大部分的明帝國官員和將領,而清帝國和大順政權也不敢重用明降將。
此策看來,雖然失去長江以北的地區,但是維持了帝國的血脈,樹立了明帝國的旗幟,崇禎皇帝也保全了性命。
隻是明帝國的皇帝太要麵子,而大臣們也太精明或者太迂腐,南遷則意味著放棄北京城、放棄半壁江山,這個罪責沒人願意承擔,大家都高談闊論,自命道德高標,於是南遷雖議,卻始終沒有結果。
其二,放棄寧遠,將吳三桂的遼東精銳調回北京城。
雖然此策就像派遣孫傳庭出關一樣屬於孤注一擲,但總比不設防的等死要好。大順軍東渡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要擊退之,非得盡數調遣寧遠、山海關防線的士兵。
然而一旦調兵,則無異於放棄遼東最後的防線,清兵一旦入關,也是對明帝國的威脅,驅虎進狼,實在不是好的抉擇。
但是,即使不是好的選擇,至少也是一個選擇。總比什麽都做不了的強。可是帝國朝廷諸位大臣互相推諉,即使崇禎皇帝拍板做了決定,辦事效率仍然極其低下,李自成大軍已經入京,吳三桂的部隊還沒趕到。
其三,與清帝國議和,甚至可以借兵蕩寇。
與清帝國議和並非天方夜談,明帝國有過試探舉動。可惜明帝國上下都不敢背負屈辱投降的罪名,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崇禎皇帝密謀議和,因為暴露於朝廷,崇禎竟然殺了陳新甲來掩飾此事。
權衡此策,雖然仍是養虎為患之舉,但北京城已然危在旦夕,如果真的是渴得要命,不喝水就是死路一條,那麽引鳩止渴沒什麽。清帝國和大順政權一交戰,說不定還有機會呢。
明帝國的戰略從積極進攻轉變為消極防守,是不是符合當時的情況呢?
在崇禎十六年,明帝國真正可戰之部隊大約為三支,除了孫傳庭練的這支陝西部隊外,還有遼東精銳之師以及左良玉部隊。遼東士兵雖然善戰,但承擔著抵抗清兵的重要責任,不可輕易調動、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號稱兵多將勇,但左良玉本人相當跋扈,隻關心保存自己的實力,無意為朝廷效命。要對付農民軍,唯一能派上用場的,也隻有孫傳庭的部隊了。
孫傳庭這支部隊的重要意義在於這是明帝國唯一的王牌了。
這個時候的明帝國採取守勢,隻要扼守潼關,則李自成大軍無論南下或者北上,都有相當的顧忌,不能全力以赴,如果李自成大軍要攻下陝西,那就正好以逸待勞,且占據地理優勢對抗。從短期看,雖然不能改善局麵,卻也不會導致惡化。這樣的戰略確實有些消極被動,但明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如果明帝國採取攻勢,假設孫傳庭一舉殲滅農民軍,自然大功告成。但如果遭遇不測,來個慘敗,非但陝西三邊不保,北京城也沒有兵力抵抗了,帝國之覆滅則在所難免。
論及崇禎十六年明帝國的軍事戰略,孫傳庭的陝西精銳是堅守潼關,還是尋求和李自成軍的決戰,反覆權衡利弊,實在不適合賭上帝國的命運博這這渺茫的希望。所以兵部侍郎張鳳翔勸說崇禎皇帝:“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隻有此一副家當,不可輕動。”
但是急性子且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哪裏聽得進這些老成持重的話,他早已經輸紅了眼,一心就是翻本,輕易把最後一點賭本扔到了賭桌上。
聽到朝廷敦促出師的嚴令,在潼關的孫傳庭頓足嘆道:“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
崇禎十六年八月初一,孫傳庭帶著明帝國最後的希望離開了潼關,進攻河南。這一戰李自成打得相當漂亮,首先讓孫傳庭長驅直入,使孫傳庭補給困難,然後切斷帝國軍的餉道,逼迫帝國軍潰退,再給予致命一擊,帝國軍遂大敗。
李自成乘勝追擊,帝國在潼關已經無力抵抗,孫傳庭死於亂軍之中。於是農民軍攻下西安,占領三邊。不久東渡黃河,直到進入北京城,再也沒有遭到明帝國強有力的抵抗。帝國最後一個錯誤的軍事戰略決定,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7. 最終選擇——帝國的滅亡
崇禎十七年初,大順軍已經於西安建國,且李自成率大軍東渡,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帝國方麵卻是麵臨無數的問題:軍事方麵是再無良將可派,再無士兵可征,再無資金可籌,再無糧餉可發。
從戰略上講,此刻的明帝國也不是惟有坐以待斃等待滅亡,還是有幾條路可以選擇的。
其一,南遷。在中國歷史上,南遷也不是先例。東晉、南宋政權都是在南方建立起來的,依託明帝國正統地位,依仗長江天險防禦,靠著江南發達的經濟支撐起對抗北方的軍事力量,還是值得嚐試的。
如果崇禎南遷成功,則清帝國與大順兩虎相爭,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明降軍很有可能為南明所用。崇禎皇帝作為明帝國的象徵,其核心凝聚力不可低估,隻要崇禎皇帝或者其太子在南明政權,就能吸引大部分的明帝國官員和將領,而清帝國和大順政權也不敢重用明降將。
此策看來,雖然失去長江以北的地區,但是維持了帝國的血脈,樹立了明帝國的旗幟,崇禎皇帝也保全了性命。
隻是明帝國的皇帝太要麵子,而大臣們也太精明或者太迂腐,南遷則意味著放棄北京城、放棄半壁江山,這個罪責沒人願意承擔,大家都高談闊論,自命道德高標,於是南遷雖議,卻始終沒有結果。
其二,放棄寧遠,將吳三桂的遼東精銳調回北京城。
雖然此策就像派遣孫傳庭出關一樣屬於孤注一擲,但總比不設防的等死要好。大順軍東渡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要擊退之,非得盡數調遣寧遠、山海關防線的士兵。
然而一旦調兵,則無異於放棄遼東最後的防線,清兵一旦入關,也是對明帝國的威脅,驅虎進狼,實在不是好的抉擇。
但是,即使不是好的選擇,至少也是一個選擇。總比什麽都做不了的強。可是帝國朝廷諸位大臣互相推諉,即使崇禎皇帝拍板做了決定,辦事效率仍然極其低下,李自成大軍已經入京,吳三桂的部隊還沒趕到。
其三,與清帝國議和,甚至可以借兵蕩寇。
與清帝國議和並非天方夜談,明帝國有過試探舉動。可惜明帝國上下都不敢背負屈辱投降的罪名,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崇禎皇帝密謀議和,因為暴露於朝廷,崇禎竟然殺了陳新甲來掩飾此事。
權衡此策,雖然仍是養虎為患之舉,但北京城已然危在旦夕,如果真的是渴得要命,不喝水就是死路一條,那麽引鳩止渴沒什麽。清帝國和大順政權一交戰,說不定還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