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進口對中國來說尤其至關重要。根據美國《財富》雜誌報導,自1990年以來,中國原油消費量平均每年增加7%。2003年中國每天原油消耗量540萬桶,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費國。2003年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比2002年提高了1/3。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30年進口原油將占中國整體石油消費量的85%。劍橋能源研究協會的分析師預測中國2010年每天石油消費量是800萬桶,而比爾士丹的分析師克拉克認為該數字將達到1300萬桶。克拉克表示,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000美元,這是一個轉折點,能源需求將暴增。(註:http://.chinesenew,2004年2月21日。)又據中國專家測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將達5億噸,天然氣將超過1000億立方米,兩者的對外依存度將分別達到70%和50%。(註:中財網,2004年2月18日。)


    麵對日益增長的對國外資源的依賴,我們必須要像對待出口那樣高度重視進口和進口安全。否則,不僅國內經濟增長要受到很大限製,而且國家安全也要受到很大損害。例如,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通過有計劃地擴大進口來大幅度增加中國的石油等戰略資源儲備。據能源專家評估,中國目前石化企業的石油庫存量隻能維持7天左右的生產用量,與美國目前的120天和日本的160天存在極大距離。(註:http://.chinesenew,2004年3月6日。)正因為如此,國際政治舞台上一有“風吹草動”,中國國內的能源市場的反映比美國、日本還激烈。如果出現諸如國際封鎖等嚴重事態,中國將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理論和現實都告誡我們:再不能忽視進口的作用了。出口固然重要,但進口也重要,甚至比出口更重要!今後,我們應該像重視出口那樣重視進口的作用。


    在對待出口的問題上,我們還存在一個誤區,即把國內市場和世界市場割裂開來,把世界市場等同於國際市場。其實,國內市場也是世界市場的一部分,它和國際市場共同構成世界市場。因此,當我們在談論世界市場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身在其中的國內市場,而且是被世界公認為需求增長最快、潛力也最大的市場。正因為如此,才吸引了眾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以分享中國國內市場這塊大“蛋糕”。在國內市場容量越來越大,國外企業不斷大舉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我們自身再不應該忽視國內市場了。與國際市場相比,畢竟企業對國內市場環境更熟悉,也更能適應。這就需要我們改變歧視內銷的出口鼓勵政策,而改行中性的貿易政策。在中性政策之下,是出口還是內銷,由企業通過成本收益分析來做出選擇,否則,如果繼續實行鼓勵出口、歧視內銷的政策,當國內企業耗費了巨大的政策成本和銷售成本去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卻因此丟掉了國內市場,那就得不償失了。


    總之,在中國經濟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為減少國際經濟摩擦,同時也為了最大限度地分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我們應該摒棄“出口至上”的貿易戰略,重視進口和國內市場的作用,實行出口、進口和內銷並重的平衡貿易戰略。


    作者:劉力


    現代空襲十大戰法


    1.精兵打頭作戰


    是指充分發揮高技術兵器的優勢,每次空襲作戰,首先用最新式的戰鬥力最強的武器打 頭陣,做開路先鋒。


    如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將其裝備的美f-15、f-16戰鬥機首次用 於突擊伊拉克的核反應堆。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更加重視發揮高技術兵器的“開路先鋒” 作用。如在首次攻擊時就發射了52枚“戰斧”巡航飛彈,51枚命中目標,命中率高達 98%,有效打擊了伊軍防空係統,減少了空襲飛機的損失。


    多國部隊還最先使用了最新式的f-117a隱身戰鬥轟炸機,大量使用雷射和電視製導炸彈 及飛彈,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和突擊威力。而如果用b-17轟炸機,就需要投彈9000枚, 即飛行4500次才能達到一架攜2枚2000磅精確製導炸彈的f-117a的投彈效果。每架b-17上 有10名工作人員,如此算來就有4.5萬人要冒生命危險,而f-117a隻有一名飛行員。


    由此可見,精兵作開路先鋒,已成為現代空襲的一個帶有指導性的戰法。


    2.合成偵察戰


    空戰 新一代偵察機、預警指揮機、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和地麵偵察設備使現代戰場偵察具 有範圍大、效率高、時效性好等特徵。


    這種合成偵察的方法已成為空中偵察的全新戰法。在 這些飛機和衛星上裝有各種各樣的傳感裝置如機載電視、雷射掃描三維成像係統、多譜勒照 相機、側視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等先進偵察設備,具有實時傳輸功能,大大提高了偵察的時 效性。如偵察飛機飛行速度快、效率高,一般每小時可偵察2.4萬平方公裏,而sr-71a偵 察機每小時則可偵察15.5萬平方公裏。 因此,這些偵察兵器可為空襲提供準確及時的情報並對戰場嚴密的監視與可靠的預警和指揮。 海灣戰爭就是綜合運用多種偵察的手段取得空襲成功的一例。


    3.“外科手術”式襲擊


    是指揮軍不進入敵方國土、海軍不進入敵方領海,隻使用空中力量,打擊敵方的要害目 標,以達到戰役戰術目的。


    這種戰法的理論形成於60年代,成熟於80年代。這是由於精確 製導技術和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而得以付諸於實踐。從1981年以色列空軍出動14架飛機對 位於伊拉克心髒地區的核反應堆空襲,到1986年美軍200餘架飛機往返1萬多公裏,長途 奔襲利比亞,使這一戰法顯露其獨特風采,再到1993年1月13日和18日,美英法三國空 軍出動大量作戰飛機分別從沙特和土耳其空軍基地起飛突擊伊拉克部署在南北兩個禁飛區內 防空飛彈等設施,使“外科手術”式襲擊的戰法更顯其突然性大、規模大、精度高、可靠性 強、易打易撤、代價小且便於達到目的的獨特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情匯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亞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亞洲並收藏兵情匯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