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理睬它。盡管埋頭攻關,總有一天,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將會巡弋在萬裏海疆,有力 地護衛著中國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保護著中國人民安全地從事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和漁業資源 的生產勞動。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困難、難關會象大海中的暗礁和風浪一樣,交替出現在中國航空母 航的建造過程中。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在發展的道路上,經歷了多少次艱難困苦,克服了多 少險阻難關,無論什麽樣的困難和難關,我們都闖過來了。既然中國能夠在20世紀攻克難 關,完成“兩彈”計劃的壯舉,中國一定能在21世紀再創建造中國航母戰鬥群的輝煌。
最後,讓我們向那些為捍衛中國海疆建立歷史功績的英烈們致敬;向那些為報效國家而 巡弋在海疆以及駐守在中國海域海角天涯崗位上的官兵們致以慰問。
向那些投身於中國海軍建設和航空母艦研製工作的人們送去我們的問候和祝願:
祝他們背負著民族的希望,讓中國航母戰鬥群早日建成出航。
作者:晨楓、強衛華
中俄地理紐帶上的恩恩怨怨
作者: 強衛華
1996年4月26日,中國上海那座建於50年代的蘇聯風格的展覽館內,中國國家元首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的國家元首們一起簽署了五國關於加強邊境地區軍事領域信任措施的協定。聞訊不禁撫今追昔,追溯不堪回首的往事,清理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線索,觸摸當令時代的脈博,試圖從中體察中國在新的國際環境下所實現的戰略態勢調整和轉變。
一、遼闊漫長的陸界
恨與愛交織的紐帶
每一個從大陸來到海外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小時候上歷史地理課時的情景。
古代中國地圖(【ctrl+滾輪】可以改變大小) 我們的祖國版圖象一隻雄雞,其麵部和胸腹麵對海洋,而其他部分則構成遼闊漫長的陸界,與許多國家接壤。其中,最長的陸界是與當時的蘇聯接壤的邊界,由於蒙古在中間相隔,中蘇邊界分為東、西兩段,總長七千餘公裏,東段起自呼倫貝爾草原,沿額爾古納河、黑龍江(阿穆爾河)向東至伯力(哈巴羅夫斯克)與烏蘇裏江交匯,然後邊界走向沿烏蘇裏江南下,穿越興凱湖,直至中、蘇、朝交界處;西段從喀拉崑崙山沿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邊界北上,直至中、蒙、俄邊界交匯處。
提起這段邊界的歷史,複雜的感情湧上心頭。今年正好是×革三十周年,經歷過×革的朋友們都不會忘記,在那個年代裏中蘇邊界衝突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喧囂及仇恨。的確,這段邊界記載著中國歷史上遭受沙皇俄國侵略和喪土辱國的心酸歷史。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就如同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等帝國主義列強迫使喪權辱國的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樣,割走了中國大片領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老沙皇統治被推翻後,史達林這位蘇聯的領袖,雖有領導蘇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功績,但卻以其對領土近似貪婪的愛好,執著地擴展著蘇聯的版圖。
僅就與中國領土相關的事件而言,吞併唐努烏梁海約5萬平方公裏土地(現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支持、策劃外蒙脫離中國獨立(註:作者僅在尊重現實邊界的基礎上陳述歷史事實)。小的領土事件諸如著名的黑龍江、烏蘇裏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便是蘇方於本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占領的。這些浸透著民族屈辱和血淚的歷史實在令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心緒難平。
在哈巴羅夫斯克市俄遠東軍區軍官俱樂部大廳裏,懸掛著二幅巨幅油畫:一幅畫的是一群哥薩克獵殺一隻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圍著篝火,烤著虎肉,飲酒歡樂的場麵;另一幅畫的是中俄璦琿條約簽字的場景:趾高氣揚的俄軍將官身軀偉岸,胸佩勳章,手握刀柄,用輕蔑的眼角餘光掃視著被迫簽字的璦琿將軍及其幕僚;而畫麵上的清朝官員則個個象鴉片菸鬼,垂頭喪氣地在璦琿條約上簽字。真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於俄羅斯來說,征服這片土地是哥薩克們建立的豐功偉績,並為征服而歡樂和自豪。對於中國來說,則是國土淪喪的悲傷與恥辱。請看中俄邊境地區俄國城市的名字吧: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葳),意思是“征服東方”,標誌著俄羅斯疆界已越過烏拉爾,穿越西伯利亞,直到太平洋,完成了“征服東方”的帝業;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意思是“報喜城”,取意於在該城簽署璦琿條約後,向沙皇報喜,俄羅斯終於占據了幾代沙皇夢寐已求的黑龍江流域。
歷史上仇恨很容易遮住人們的視野。其實,這條邊界也記載著中俄(蘇)人民睦鄰友好的歲月和蘇聯援助中國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抗聯戰士們在日寇圍剿下,很多人都曾逃過界河,蘇聯為他們提供了庇護。蘇聯紅軍也曾從這條邊界出發,五路進軍東北,迅速殲滅了日本關東軍,加速了侵華日軍的滅亡。此後,雖有不少操行劣跡,但仍為××進軍東北部隊留下了日軍武器,間接地掩護了入關××部隊,使其站穩了腳跟,建立根據地。五十年代中蘇“蜜月”期間,蘇聯賣給中國抗美援朝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一五”期間建立工業基礎的大中型項目設備、物資也從這條邊界源源不斷運進中國。中蘇邊境地區兩國人民也友好相處,即使在×革時譴責“蘇修”的電影中,人們仍可見到那個友好時期航行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上兩國客輪乘客歡歌笑語、互致敬意的友好鏡頭。50年代、60年代過來的人,有誰不會唱“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呢?即使在兵團和插隊的磋砣歲月裏,多少知青曾唱過那首傷感的“三套車”。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困難、難關會象大海中的暗礁和風浪一樣,交替出現在中國航空母 航的建造過程中。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在發展的道路上,經歷了多少次艱難困苦,克服了多 少險阻難關,無論什麽樣的困難和難關,我們都闖過來了。既然中國能夠在20世紀攻克難 關,完成“兩彈”計劃的壯舉,中國一定能在21世紀再創建造中國航母戰鬥群的輝煌。
最後,讓我們向那些為捍衛中國海疆建立歷史功績的英烈們致敬;向那些為報效國家而 巡弋在海疆以及駐守在中國海域海角天涯崗位上的官兵們致以慰問。
向那些投身於中國海軍建設和航空母艦研製工作的人們送去我們的問候和祝願:
祝他們背負著民族的希望,讓中國航母戰鬥群早日建成出航。
作者:晨楓、強衛華
中俄地理紐帶上的恩恩怨怨
作者: 強衛華
1996年4月26日,中國上海那座建於50年代的蘇聯風格的展覽館內,中國國家元首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的國家元首們一起簽署了五國關於加強邊境地區軍事領域信任措施的協定。聞訊不禁撫今追昔,追溯不堪回首的往事,清理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線索,觸摸當令時代的脈博,試圖從中體察中國在新的國際環境下所實現的戰略態勢調整和轉變。
一、遼闊漫長的陸界
恨與愛交織的紐帶
每一個從大陸來到海外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小時候上歷史地理課時的情景。
古代中國地圖(【ctrl+滾輪】可以改變大小) 我們的祖國版圖象一隻雄雞,其麵部和胸腹麵對海洋,而其他部分則構成遼闊漫長的陸界,與許多國家接壤。其中,最長的陸界是與當時的蘇聯接壤的邊界,由於蒙古在中間相隔,中蘇邊界分為東、西兩段,總長七千餘公裏,東段起自呼倫貝爾草原,沿額爾古納河、黑龍江(阿穆爾河)向東至伯力(哈巴羅夫斯克)與烏蘇裏江交匯,然後邊界走向沿烏蘇裏江南下,穿越興凱湖,直至中、蘇、朝交界處;西段從喀拉崑崙山沿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邊界北上,直至中、蒙、俄邊界交匯處。
提起這段邊界的歷史,複雜的感情湧上心頭。今年正好是×革三十周年,經歷過×革的朋友們都不會忘記,在那個年代裏中蘇邊界衝突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喧囂及仇恨。的確,這段邊界記載著中國歷史上遭受沙皇俄國侵略和喪土辱國的心酸歷史。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就如同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等帝國主義列強迫使喪權辱國的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樣,割走了中國大片領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老沙皇統治被推翻後,史達林這位蘇聯的領袖,雖有領導蘇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功績,但卻以其對領土近似貪婪的愛好,執著地擴展著蘇聯的版圖。
僅就與中國領土相關的事件而言,吞併唐努烏梁海約5萬平方公裏土地(現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支持、策劃外蒙脫離中國獨立(註:作者僅在尊重現實邊界的基礎上陳述歷史事實)。小的領土事件諸如著名的黑龍江、烏蘇裏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便是蘇方於本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占領的。這些浸透著民族屈辱和血淚的歷史實在令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心緒難平。
在哈巴羅夫斯克市俄遠東軍區軍官俱樂部大廳裏,懸掛著二幅巨幅油畫:一幅畫的是一群哥薩克獵殺一隻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圍著篝火,烤著虎肉,飲酒歡樂的場麵;另一幅畫的是中俄璦琿條約簽字的場景:趾高氣揚的俄軍將官身軀偉岸,胸佩勳章,手握刀柄,用輕蔑的眼角餘光掃視著被迫簽字的璦琿將軍及其幕僚;而畫麵上的清朝官員則個個象鴉片菸鬼,垂頭喪氣地在璦琿條約上簽字。真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於俄羅斯來說,征服這片土地是哥薩克們建立的豐功偉績,並為征服而歡樂和自豪。對於中國來說,則是國土淪喪的悲傷與恥辱。請看中俄邊境地區俄國城市的名字吧: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葳),意思是“征服東方”,標誌著俄羅斯疆界已越過烏拉爾,穿越西伯利亞,直到太平洋,完成了“征服東方”的帝業;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意思是“報喜城”,取意於在該城簽署璦琿條約後,向沙皇報喜,俄羅斯終於占據了幾代沙皇夢寐已求的黑龍江流域。
歷史上仇恨很容易遮住人們的視野。其實,這條邊界也記載著中俄(蘇)人民睦鄰友好的歲月和蘇聯援助中國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抗聯戰士們在日寇圍剿下,很多人都曾逃過界河,蘇聯為他們提供了庇護。蘇聯紅軍也曾從這條邊界出發,五路進軍東北,迅速殲滅了日本關東軍,加速了侵華日軍的滅亡。此後,雖有不少操行劣跡,但仍為××進軍東北部隊留下了日軍武器,間接地掩護了入關××部隊,使其站穩了腳跟,建立根據地。五十年代中蘇“蜜月”期間,蘇聯賣給中國抗美援朝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一五”期間建立工業基礎的大中型項目設備、物資也從這條邊界源源不斷運進中國。中蘇邊境地區兩國人民也友好相處,即使在×革時譴責“蘇修”的電影中,人們仍可見到那個友好時期航行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上兩國客輪乘客歡歌笑語、互致敬意的友好鏡頭。50年代、60年代過來的人,有誰不會唱“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呢?即使在兵團和插隊的磋砣歲月裏,多少知青曾唱過那首傷感的“三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