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裏麵有個工業基礎的問題,但主要是戰爭觀念前瞻性和國防工業的應變能力問題。不能等戰爭打響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就應該注意。今天的每一分鍾遲鈍,將來都是要以鮮血做代價的。


    由於擁有近一個世紀的技術差,我們看到美國和塔利班不是士兵對士兵、炮彈對炮彈,而是飛彈對子彈、衛星對準星。


    在美軍精確、有效、持續的空中打擊下,塔利班攻守失措,迅速瓦解。


    與美軍相比,俄軍高技術隻是部分地體現在武器平台上,未形成係統。俄軍在車臣基本上還是靠常規兵器作戰,其各作戰平台互相之間和與指揮機構,尚未實現信息交鏈。技術決定戰術。俄軍和車臣武裝並未形成“代差”的技術優勢,不能像美軍那樣利用絕對的信息技術優勢實施不對稱作戰。


    這讓我們想起韓戰中,我誌願軍也是在麵對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時,卻實施了大縱深機動和穿插,充分發揮了我軍近戰、夜戰的優勢。


    破解空中優勢和火力優勢的辦法隻有一個:機動。隻有擁有了機動權??我提出這個名詞,才能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然隻有你打我而我不能打你。這次伊拉克戰爭和第一次海灣戰爭,還有阿富汗戰爭,伊拉克軍隊和塔利班的敗因就是因為沒有機動權??主要是無法實施機動。美軍在朝鮮和越南戰爭上的失敗,和蘇聯在阿富汗的失敗及俄羅斯在車臣戰爭中至今沒有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們沒有控製對方機動的能力。你看過電影《上甘嶺》吧,白天陣地是美國的,到了晚上又被我們奪回來。隻要對方還有戰場上行動上的自由,取得勝利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都亡於遊牧民族之手,而那些王朝的綜合國力、軍力、火力,都遠在遊牧民族之上。原因固然是多方麵的,但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遊牧民族的騎兵具有極大的機動性。來去如風,狂飈千裏,使中原王朝防不勝防。


    美軍今天搞這個係統那個係統,數位化信息化等等,根本目的就是要剝奪對方的戰場機動權。這也是美軍未來的潛在對手們要特別注意的,沒有機動權就沒有生存權。


    美軍是如何控製對方機動能力的呢?


    簡單地說,它使自己成為千裏眼、順風耳,同時卻讓對手眼瞎耳聾。我們說今天的美軍強大,就是因為它擁有戰場感知能力。有這樣一組數據:美軍從發現目標到實施精確打擊的時間,即完成發現??定位??瞄準??攻擊??評估戰果這樣一個“打擊鏈條”所需的時間,海灣戰爭時是一百分鍾,科索沃戰爭時為四十分鍾,阿富汗戰爭時為二十分鍾,而此次伊拉克戰爭隻有十分鍾,基本實現“發現即摧毀”。就對方而言,即“被發現即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根本來不及實施機動。如2001年11月間,美軍一架偵察機發現一支車隊在夜幕掩護下撤離喀布爾,立即把情況通過衛星傳送到美國中央指揮中心。五角大樓下達攻擊命令,三架戰鬥機很快飛到目標上空,投下三枚製導炸彈。同時,無人偵察機也向地麵車輛發射了飛彈,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攻擊機。後經證實,包括拉登的助手阿提夫在內的近百名塔利班人員在此次空襲中喪命。這一幕是美軍在阿富汗作戰行動的縮影,也是未來美軍慣用的戰術攻擊手段。


    和美國老鷹撲兔的犀利與敏捷相比,在車臣戰爭中,俄軍就像大蟒追兔,盲目而遲緩。由於缺乏現代化的偵察與通信手段,俄軍無法及時發現神出鬼沒的車臣武裝,屢屢貽誤戰機。和美軍追殺阿提夫恰成對照,在車臣戰爭中也有這樣一個鏡頭:俄軍一支空降分隊在山區陷入車臣武裝重圍之中,由於聯絡中斷,指揮部無法查明該分隊的具體位置,致使九十名官兵苦戰三晝夜而得不到支援,最終全部被殲。


    在伊拉克戰爭中,也有這樣的鏡頭:3月20日傍晚,美國發起首次打擊以後,伊拉克向科威特發射了一枚飛彈。僅半小時後,一架美軍的f-15飛過來,向這部秘密隱藏、正準備再次機動的發射車發射了飛彈,伊軍戰術飛彈的行動從此絕跡。4月7日,美國特種兵發現薩達姆及其政府高官進入了一幢建築,立即呼喚在空中巡邏的戰略轟炸機。也是半小時之後,美軍的戰略轟炸機趕到,投下兩枚兩噸多的炸彈,炸出一個六十米直徑的大坑,薩達姆從此生死不明。


    以後這樣的鏡頭我們將屢見不鮮。俄羅斯的車臣戰爭與美國的阿富汗戰爭最大區別在於,俄軍打的是機械化戰爭,而美軍打的是一場信息化的戰爭。俄軍採用的是各種常規作戰平台和以陸軍為主的作戰思想,其大規模的步坦協同或空地協同作戰,及攻城掠地式的戰役合圍,無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機械化戰爭的翻版。盡管俄軍比車臣叛軍擁有絕對的常規力量優勢,卻沒有能力剝奪對方的機動權。這就是它與美軍的根本區別。


    現在,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就容易理解了。美英聯軍是一支基本信息化軍隊,通過數據鏈把空天地海、本土統帥部、前方司令部和戰場上每一個士兵連為一體,反應靈敏,隨心所欲。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戰果,贏得勝利。


    比較而言,伊軍則是一支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的軍隊。盡管伊軍在兵力、地麵兵器數量方麵占有優勢、空軍飛機數量也相當可觀;盡管伊軍吸取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教訓,並學習了南聯盟和車臣戰爭的經驗,採取固守城市、寓軍於民、全民皆兵的戰略戰術,仍然不堪一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情匯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亞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亞洲並收藏兵情匯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