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愛國主義教育叢書--赴法勤工儉學 作者:周漢萍+餘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page 13-----------------------
中法大學,沒收了先發隊員們的隨身帶的護照。使得他們無法行動。當晚, 學生們在學校的空房中過夜。次日,警察逮捕了所有學生,把這些學生拘禁 起來。留在巴黎的王若飛、周恩來等人得知全體先發隊員被捕的消息後,立 即改變原定計劃,決定首先營救被捕學生。周恩來和王若飛懇請勤工儉學生 的兩位長者徐特立和黃齊生,去與有關當局交涉。徐特立和黃齊生來到裏昂, 見到了帶領新生剛剛抵赴法國的吳敬恆。吳敬恆破口大罵: “勤工儉學生不 守紀律,無辦法,籌款不成問題。”徐特立又說: “不守紀律是由於失業, 不能求學,又不能生活下去。有錢必然有辦法。吳先生對於籌款的方法怎 樣?”吳敬恆答道: “我已寫信給陳籙要他籌款。”吳敬恆是一個在野的名 流,陳籙是國家的公使,吳敬恆有什麽權利命令公使籌款呢?這肯定是個騙 局。 各地勤工儉學生聯合會駐巴黎代表要求陳篆從速派人前往裏昂,與法國 交涉,取消拘禁。副領事李駿受陳籙派遣,於23日晚到達裏昂。名義上、李 駿是來保釋先發隊的同學們,實際上卻受陳籙指使,暗中破壞。自從他到達 裏昂後,警察對學生的監視更為嚴格,原有的一些行動也被取消了。此時, 這一事件又由裏昂地方移歸外交部處理,問題複雜化了。29日,李駿回巴黎 復命。 吳敬恆雖一口咬定裏昂中法大學絕不能解決勤工儉學問題,也就是說絕 不能對勤工儉學生開放,但為了拖延時間,仍然同勤工儉學生進行談判。10 月3日,談判地點從裏昂遷到巴黎,吳敬恆召集章士釗、高叔欽、李駿、鄭 毓秀商議後決定,仍不能答應勤工儉學生開放裏昂中法大學的要求。作為妥 協,他們提出4項方案:即 (一)章士釗在國內搜集9萬元捐款; (二)公 使向政府要求每年3萬元的援助;(三)其款項交由公使館掌管發放;(四) 設法在克魯佐安排500學生就業。這種妥協方案似乎有難度,但對於吳敬恆 這一 “在野的名流”卻不成問題。因為,這隻是在勤工儉學生被遣送回國之 前,故意轉移視線。北京軍閥政府因為勤工儉學生的鬥爭,中法秘密大借款 未能實現,使大總統徐世昌這個巴黎大學的博士惱羞成怒。法帝國主義政府 也決心報復中國。在公使館打給北京外交部的電報上,給被捕的勤工儉學生 加上“擾亂治安”的罪名,要求強製遣返國內,並要求中國承擔1萬元船費。 由此可見,中法兩國統治者的態度是早已確定了的。 10月10日,被拘捕的100多名勤工儉學生絕食一天,對他們 “無辜受 辱”表示強烈抗議。聯合委員會駐巴黎代表為此再次會見陳籙,要求他 “嚴 重向法政府交涉,恢復學生自由”。陳籙未予理會。11月,裏昂的警察和法 國外交部代表又來到兵營查點被捕學生名冊。12日,裏昂警察強迫學生填寫 履歷表。13日,104名勤工儉學生被塞進裝甲車,在裏昂車站又被轉換到另 一特別列車送往馬賽。最初被逮捕的學生,大約是125人,到被遣送時,逃 跑了一些,隻剩下104人,這其中包括蔡和森、向警予、陳毅、李立三等革 命家。趙世炎當時是學生代表,出營交涉,得以逃脫。14日晨,列車抵達馬 賽車站。車站上全部戒嚴,刀槍林立。聞訊而去的學生無法交談。中法大學 的副校長褚民誼還在暗中監視學生們的舉動。勤工儉學的學生被直接押進法 輪寶勒加號的無等艙。船上還派有一名法國軍官和8名法國士兵押送。這一 天,正好是中法委員會停止發放補助款的日子。 歸國途中,這些勤工儉學生們受盡了苦難。他們從馬賽動身時,事前都 沒有準備,也沒有帶行李。沒有換洗衣服,沒有書籍文具,沒有錢,一個多
----------------------- page 14-----------------------
月的航程,天氣時冷、時熱,身體忍受著折磨,心裏還惦記著留在法國的1000 多夥伴。他們向國內外同胞呼籲:我們此次回國同學,都是留法的同學推舉 的代表,都是為了謀求讀書學習問題才被迫害的。現在我們雖回了國,可在 法國的還有很多同學,希望大家為他們的生活考慮,捐款捐物,資助他們早 日學成歸來,報效國家。 陳毅的心情是沉重的。路過地中海時,他憤然寫下詩句: 我今東歸, 歸向那可愛的故鄉, 故鄉是我的情人, 不知他而今怎樣? 歐陸的風雲蒼茫。 一股橫流東向, 妙手空歸的我呀! 怎好,怎好還鄉。 去國的壯懷, 隻如今頭垂氣喪, 曾記否少年的肩頭, 應擔負什麽分量? 真不堪回想, 這五年的流浪! 踐踏了父母的血肉, 狼狽在地中海上! 周恩來在秘密大借款時,就接連撰寫詳細的通信寄回國內,向全國人民 揭露北京政府和法國政府的骯髒交易。現在,他又奮筆疾書,寫下 《勤工儉 學生在法最後之運命》一文。文章忠實地記錄勤工儉學生進軍裏昂的始末, 對學生們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對中法政府的無理行為表示了強烈的憤 慨,並呼籲全社會給予有力的聲援。文章精闢地分析了勤工儉學生們求學不 得,工作不能,被押解回國的原因,是一篇在留法勤工儉學史運動史上極為 珍貴的文獻。 經過1921年的 “二八”鬥爭及反對中法秘密大借款和爭回裏大的鬥爭, 廣大勤工儉學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首先,勤工儉學的理想在當時的現實社會裏是很難實現的。如果沒有社 會製度的變革,縱然個人奮鬥的力量無窮,也隻是以卵擊石。無論是實行工 讀主義還是勤工儉學主義,都不能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隻有在馬克思主義 指導下進行社會革命才是唯一出路。 其次,通過法國政府在對待勤工儉學生的態度上,認識到了帝國主義所 鼓吹的 “中法文化運動”的欺騙性。在“二八”運動時,法國為了攏絡中國 青年,抵製美國文化滲透,曾反對北京政府遣送學生回國。現在,因中法借 款陰謀沒有得逞,立即驅逐學生。一前一後的變化,隻能說明所謂 “中法文 化運動”原來是經濟文化侵略的假麵具。
中法大學,沒收了先發隊員們的隨身帶的護照。使得他們無法行動。當晚, 學生們在學校的空房中過夜。次日,警察逮捕了所有學生,把這些學生拘禁 起來。留在巴黎的王若飛、周恩來等人得知全體先發隊員被捕的消息後,立 即改變原定計劃,決定首先營救被捕學生。周恩來和王若飛懇請勤工儉學生 的兩位長者徐特立和黃齊生,去與有關當局交涉。徐特立和黃齊生來到裏昂, 見到了帶領新生剛剛抵赴法國的吳敬恆。吳敬恆破口大罵: “勤工儉學生不 守紀律,無辦法,籌款不成問題。”徐特立又說: “不守紀律是由於失業, 不能求學,又不能生活下去。有錢必然有辦法。吳先生對於籌款的方法怎 樣?”吳敬恆答道: “我已寫信給陳籙要他籌款。”吳敬恆是一個在野的名 流,陳籙是國家的公使,吳敬恆有什麽權利命令公使籌款呢?這肯定是個騙 局。 各地勤工儉學生聯合會駐巴黎代表要求陳篆從速派人前往裏昂,與法國 交涉,取消拘禁。副領事李駿受陳籙派遣,於23日晚到達裏昂。名義上、李 駿是來保釋先發隊的同學們,實際上卻受陳籙指使,暗中破壞。自從他到達 裏昂後,警察對學生的監視更為嚴格,原有的一些行動也被取消了。此時, 這一事件又由裏昂地方移歸外交部處理,問題複雜化了。29日,李駿回巴黎 復命。 吳敬恆雖一口咬定裏昂中法大學絕不能解決勤工儉學問題,也就是說絕 不能對勤工儉學生開放,但為了拖延時間,仍然同勤工儉學生進行談判。10 月3日,談判地點從裏昂遷到巴黎,吳敬恆召集章士釗、高叔欽、李駿、鄭 毓秀商議後決定,仍不能答應勤工儉學生開放裏昂中法大學的要求。作為妥 協,他們提出4項方案:即 (一)章士釗在國內搜集9萬元捐款; (二)公 使向政府要求每年3萬元的援助;(三)其款項交由公使館掌管發放;(四) 設法在克魯佐安排500學生就業。這種妥協方案似乎有難度,但對於吳敬恆 這一 “在野的名流”卻不成問題。因為,這隻是在勤工儉學生被遣送回國之 前,故意轉移視線。北京軍閥政府因為勤工儉學生的鬥爭,中法秘密大借款 未能實現,使大總統徐世昌這個巴黎大學的博士惱羞成怒。法帝國主義政府 也決心報復中國。在公使館打給北京外交部的電報上,給被捕的勤工儉學生 加上“擾亂治安”的罪名,要求強製遣返國內,並要求中國承擔1萬元船費。 由此可見,中法兩國統治者的態度是早已確定了的。 10月10日,被拘捕的100多名勤工儉學生絕食一天,對他們 “無辜受 辱”表示強烈抗議。聯合委員會駐巴黎代表為此再次會見陳籙,要求他 “嚴 重向法政府交涉,恢復學生自由”。陳籙未予理會。11月,裏昂的警察和法 國外交部代表又來到兵營查點被捕學生名冊。12日,裏昂警察強迫學生填寫 履歷表。13日,104名勤工儉學生被塞進裝甲車,在裏昂車站又被轉換到另 一特別列車送往馬賽。最初被逮捕的學生,大約是125人,到被遣送時,逃 跑了一些,隻剩下104人,這其中包括蔡和森、向警予、陳毅、李立三等革 命家。趙世炎當時是學生代表,出營交涉,得以逃脫。14日晨,列車抵達馬 賽車站。車站上全部戒嚴,刀槍林立。聞訊而去的學生無法交談。中法大學 的副校長褚民誼還在暗中監視學生們的舉動。勤工儉學的學生被直接押進法 輪寶勒加號的無等艙。船上還派有一名法國軍官和8名法國士兵押送。這一 天,正好是中法委員會停止發放補助款的日子。 歸國途中,這些勤工儉學生們受盡了苦難。他們從馬賽動身時,事前都 沒有準備,也沒有帶行李。沒有換洗衣服,沒有書籍文具,沒有錢,一個多
----------------------- page 14-----------------------
月的航程,天氣時冷、時熱,身體忍受著折磨,心裏還惦記著留在法國的1000 多夥伴。他們向國內外同胞呼籲:我們此次回國同學,都是留法的同學推舉 的代表,都是為了謀求讀書學習問題才被迫害的。現在我們雖回了國,可在 法國的還有很多同學,希望大家為他們的生活考慮,捐款捐物,資助他們早 日學成歸來,報效國家。 陳毅的心情是沉重的。路過地中海時,他憤然寫下詩句: 我今東歸, 歸向那可愛的故鄉, 故鄉是我的情人, 不知他而今怎樣? 歐陸的風雲蒼茫。 一股橫流東向, 妙手空歸的我呀! 怎好,怎好還鄉。 去國的壯懷, 隻如今頭垂氣喪, 曾記否少年的肩頭, 應擔負什麽分量? 真不堪回想, 這五年的流浪! 踐踏了父母的血肉, 狼狽在地中海上! 周恩來在秘密大借款時,就接連撰寫詳細的通信寄回國內,向全國人民 揭露北京政府和法國政府的骯髒交易。現在,他又奮筆疾書,寫下 《勤工儉 學生在法最後之運命》一文。文章忠實地記錄勤工儉學生進軍裏昂的始末, 對學生們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對中法政府的無理行為表示了強烈的憤 慨,並呼籲全社會給予有力的聲援。文章精闢地分析了勤工儉學生們求學不 得,工作不能,被押解回國的原因,是一篇在留法勤工儉學史運動史上極為 珍貴的文獻。 經過1921年的 “二八”鬥爭及反對中法秘密大借款和爭回裏大的鬥爭, 廣大勤工儉學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首先,勤工儉學的理想在當時的現實社會裏是很難實現的。如果沒有社 會製度的變革,縱然個人奮鬥的力量無窮,也隻是以卵擊石。無論是實行工 讀主義還是勤工儉學主義,都不能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隻有在馬克思主義 指導下進行社會革命才是唯一出路。 其次,通過法國政府在對待勤工儉學生的態度上,認識到了帝國主義所 鼓吹的 “中法文化運動”的欺騙性。在“二八”運動時,法國為了攏絡中國 青年,抵製美國文化滲透,曾反對北京政府遣送學生回國。現在,因中法借 款陰謀沒有得逞,立即驅逐學生。一前一後的變化,隻能說明所謂 “中法文 化運動”原來是經濟文化侵略的假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