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不從科威特撤軍的情況下,採取“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執行聯合國
上述決議。
同樣,美國在西歐的盟國立刻做出反應。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宣
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英國所有資產。8 月6 日,兩艘皇家海軍護衛艦受
命駛往波斯灣,與在那裏執勤的唯一一艘英國艦艇會合。這支小型艦隊的任
務是顯示決心和幫助執行製裁。兩天以後,應法赫德國王的請求,美國開始
宣布開始向海灣部署空、海軍部隊。
法國的行動同樣迅速。8 月6 日,法國派出一艘護衛艦增援已經進入海
灣的兩艘法國艦艇。3 天後,法國總統宣布法國將向沙烏地阿拉伯派出地麵部
隊和軍事顧問,但為了與過去的政策保持一致,法國軍隊形式上不正式隸屬
於多國防禦部隊司令部。第一支代號為“幼鹿”的法國地麵部隊,部署在沙
特、伊拉克和科威特邊界接合部附近的哈費爾巴廷。
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宣布美軍實施部署行動時可使用其空、海軍基地。
希臘後來也作了同樣的表示。這對1990 年底美國第七軍從德國調往沙特阿拉
伯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德國憲法禁止其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範圍之外
使用軍事力量,但它是反伊聯盟的後勤和財政方麵的重要支持者。8月10日,
加拿大總理宣布加拿大將派遣3艘艦艇——2艘驅逐艦和1艘補給艦前往波
斯灣。
土耳其在最反對伊拉克侵略的集體努力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灣危機之前,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約有一半通過土耳其領土向外輸送。土耳
其決定關閉伊拉克通往傑伊漢港口的石油管道,徹底摧毀了伊拉克的石油出
口能力;沙烏地阿拉伯關閉其境內的伊拉克石油管道,進而使伊拉克從根本上
陷入經濟孤立的境地。在軍事上,土耳其除了在土伊邊界部署了大量軍隊外,
8月12日,土耳其國民議會還授予政府宣戰的權力。
前蘇聯政府8月2日發表聲明,也要求伊拉克軍隊立即撤出科威特。聲
明指出:“伊拉克對科威特的侵略完全違背阿拉伯國家的利益,給中東衝突
的解決製造了新的障礙,與國際生活中的積極、進步潮流背道而馳。”
在東歐,前華沙條約成員國和南斯拉夫都支持聯合國針對伊拉克入侵科
威特所採取的行動,盡管執行聯合國的製裁決議給它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東歐所有政府都是伊拉克的債權人,由於伊拉克停付債款和停止出口,各國
財政收入損失重大。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
表示願意提供非軍事戰鬥人員和人道主義援助,以支持沙烏地阿拉伯保衛國
土。其中許多國家同意為向海灣運送軍隊和物資的飛機開放領空。
在東方,嚴重依賴中東石油的日本(它每年從伊拉克和科威特進口所需
石油的12%),譴責伊拉克的入侵是非法的,是對聯合國憲章的違背。第二
次世界大戰後製定的日本憲法禁止其向海外派兵,隻允許其為保衛本國國土
而維持軍隊。日本首相採取折中辦法,宣布了6點計劃,該計劃允許派遣民
用船隻和飛機運送貨物,但僅限於食品、醫療用品和其他非軍事物資。日本
還承諾提供援助難民的財政支援,並向那些因執行製裁決議而在經濟上受損
的國家,特別是約旦、土耳其和埃及提供支援。
一向支持各國反對侵略、維護國家獨立的中國政府,更是旗幟鮮明地發
表聲明,反對伊拉克對科威特的侵略和兼併,同時指出,中國反對任何大國
的軍事幹預,認為海灣和阿拉伯事務最好由海灣和阿拉伯國家自己或由聯合
國處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外長錢其琛進行了他的中東之行。這次訪
問為期一周,從11月6日至12日,先後訪問了中東的埃及、沙特、約旦和
伊拉克4國。11月6日,錢外長離京赴中東前,明確地闡述了中東之行的目
的。他說,這次中東之行不是進行調解,也不帶任何方案,而是就海灣危機
與中東有關國家領導人交換意見,推動海灣危機的和平解決。
在中東地區除了少數幾個國家採取支持伊拉克的立場外,絕大多數國家
都堅決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81年因兩伊戰爭而成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
(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和科威特)作出了
強烈反應。當伊拉克軍隊8月2日越過伊科邊界時,科威特駐美國大使要求
美國給予軍事援助。當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沙烏地阿拉伯部署軍隊時,其他海灣
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也提供了軍隊,並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基地使用權以及後勤
援助。
作為中東大國的埃及,對伊拉克的入侵進行了迅速而強烈的譴責。直到
侵略發生時,埃及總統一直在努力緩解危機。據報導,薩達姆在8月2日前
上述決議。
同樣,美國在西歐的盟國立刻做出反應。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宣
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英國所有資產。8 月6 日,兩艘皇家海軍護衛艦受
命駛往波斯灣,與在那裏執勤的唯一一艘英國艦艇會合。這支小型艦隊的任
務是顯示決心和幫助執行製裁。兩天以後,應法赫德國王的請求,美國開始
宣布開始向海灣部署空、海軍部隊。
法國的行動同樣迅速。8 月6 日,法國派出一艘護衛艦增援已經進入海
灣的兩艘法國艦艇。3 天後,法國總統宣布法國將向沙烏地阿拉伯派出地麵部
隊和軍事顧問,但為了與過去的政策保持一致,法國軍隊形式上不正式隸屬
於多國防禦部隊司令部。第一支代號為“幼鹿”的法國地麵部隊,部署在沙
特、伊拉克和科威特邊界接合部附近的哈費爾巴廷。
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宣布美軍實施部署行動時可使用其空、海軍基地。
希臘後來也作了同樣的表示。這對1990 年底美國第七軍從德國調往沙特阿拉
伯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德國憲法禁止其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範圍之外
使用軍事力量,但它是反伊聯盟的後勤和財政方麵的重要支持者。8月10日,
加拿大總理宣布加拿大將派遣3艘艦艇——2艘驅逐艦和1艘補給艦前往波
斯灣。
土耳其在最反對伊拉克侵略的集體努力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灣危機之前,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約有一半通過土耳其領土向外輸送。土耳
其決定關閉伊拉克通往傑伊漢港口的石油管道,徹底摧毀了伊拉克的石油出
口能力;沙烏地阿拉伯關閉其境內的伊拉克石油管道,進而使伊拉克從根本上
陷入經濟孤立的境地。在軍事上,土耳其除了在土伊邊界部署了大量軍隊外,
8月12日,土耳其國民議會還授予政府宣戰的權力。
前蘇聯政府8月2日發表聲明,也要求伊拉克軍隊立即撤出科威特。聲
明指出:“伊拉克對科威特的侵略完全違背阿拉伯國家的利益,給中東衝突
的解決製造了新的障礙,與國際生活中的積極、進步潮流背道而馳。”
在東歐,前華沙條約成員國和南斯拉夫都支持聯合國針對伊拉克入侵科
威特所採取的行動,盡管執行聯合國的製裁決議給它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東歐所有政府都是伊拉克的債權人,由於伊拉克停付債款和停止出口,各國
財政收入損失重大。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
表示願意提供非軍事戰鬥人員和人道主義援助,以支持沙烏地阿拉伯保衛國
土。其中許多國家同意為向海灣運送軍隊和物資的飛機開放領空。
在東方,嚴重依賴中東石油的日本(它每年從伊拉克和科威特進口所需
石油的12%),譴責伊拉克的入侵是非法的,是對聯合國憲章的違背。第二
次世界大戰後製定的日本憲法禁止其向海外派兵,隻允許其為保衛本國國土
而維持軍隊。日本首相採取折中辦法,宣布了6點計劃,該計劃允許派遣民
用船隻和飛機運送貨物,但僅限於食品、醫療用品和其他非軍事物資。日本
還承諾提供援助難民的財政支援,並向那些因執行製裁決議而在經濟上受損
的國家,特別是約旦、土耳其和埃及提供支援。
一向支持各國反對侵略、維護國家獨立的中國政府,更是旗幟鮮明地發
表聲明,反對伊拉克對科威特的侵略和兼併,同時指出,中國反對任何大國
的軍事幹預,認為海灣和阿拉伯事務最好由海灣和阿拉伯國家自己或由聯合
國處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外長錢其琛進行了他的中東之行。這次訪
問為期一周,從11月6日至12日,先後訪問了中東的埃及、沙特、約旦和
伊拉克4國。11月6日,錢外長離京赴中東前,明確地闡述了中東之行的目
的。他說,這次中東之行不是進行調解,也不帶任何方案,而是就海灣危機
與中東有關國家領導人交換意見,推動海灣危機的和平解決。
在中東地區除了少數幾個國家採取支持伊拉克的立場外,絕大多數國家
都堅決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81年因兩伊戰爭而成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
(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和科威特)作出了
強烈反應。當伊拉克軍隊8月2日越過伊科邊界時,科威特駐美國大使要求
美國給予軍事援助。當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沙烏地阿拉伯部署軍隊時,其他海灣
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也提供了軍隊,並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基地使用權以及後勤
援助。
作為中東大國的埃及,對伊拉克的入侵進行了迅速而強烈的譴責。直到
侵略發生時,埃及總統一直在努力緩解危機。據報導,薩達姆在8月2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