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人也對用洪後悔不迭,曾對人言:“洪雖在嫌疑,然不應先逃,我實有誤用洪某之咎。”言談間“頓足罵洪不置。”[94]但就宋案與趙秉鈞之關係而言,還是黃遠庸所論最為公允:“洪之聲名惡劣,既眾睹眾聞,亦有人向趙力言不可用者,趙顧礙於情麵,不能決絕。趙內閣之慣於藏垢納汙,亦烏容諱,然決不能以其用人不明,遂以殺人之責任歸之矣。”[95]
對於洪、應這類人物的特點,以及政府任用洪、應之害,《民立報》曾從革命的不徹底性及革命後國家法律之荏弱立論,進行過頗為深刻的剖析。其言道:
吾國此次大革命,以百日最短之時期,而成革故鼎新之大業。其為時也至暫,故其所淘汰也無多。舉凡晚清時代誇毗側媚之諧臣,敗國殄民之贓吏,依然蟠踞政界,不失其權位;而一經夤緣攀附,或且諡以開國之勛,地位崇隆,有加於昔。此已足致正士之寒心,而長奸人之氣焰矣。猶有甚者,則曩時社會上之神奸巨蠹,為害於閭左者,晚清時代猶為法律之所不容,不得不銷沮退藏,以晝伏而夜動,其為害尚有限製也;乃至義師既起,海宇繹騷,法律之力,暫失效用,此輩乃得竊署位號,依附末光,公然恣所為於化日光天之下。當局者但見其小有才,而不悟其蘊毒之厲,或且獎進而假借焉,試之以官職,付之以事權,而譸張為幻之情形,乃至於不可思議矣。若洪述祖、應桂馨者,非舊朝政界之所共棄而清議所不容者乎?然自光復已來,公然冒黨人之名稱,自躋於奔走禦侮之列,疇昔潛吹密厲,猶慮人知,今則明目張膽,居然有莫予敢侮之慨。嗟夫,蓄封狼而欲其變為祥麟,植鉤吻而冀其蔚成嘉卉,豈不難哉!豈不難哉!……苟其陰賊險很,惟知長惡遂非,而本無誌於遷善改過,國家法律之力又且至為荏弱,不足以褫奸人之魄,而使其弭耳服從,彼其積慮處心久矣,不知法律之可畏矣。以如此之人,而欲其為吾駕馭,是直不啻揚湯止沸,萑苻之侶而責以拒盜賊、捍戶庭也,欲天下之無事,胡可得耶?[96]
經過辛亥革命之後,民主共和的製度框架雖然確立起來,但上自袁、趙這樣的政府大員,下至洪、應這樣的低級官員,實際上並沒有確立起嚴格遵循法律原則及組織程序的意識,權謀思維仍然主導著他們的頭腦。荀子曰:“上好權謀,則臣下百吏誕詐之人乘是而後欺。”[97]袁、趙為了對付政敵,不惜任用洪、應這類人採取非法、陰謀手段,這就給二人做了極壞的示範,助長了二人為惡之念,無怪乎洪、應敢於為了私利,同時為了迎合袁的政治主張,膽大妄為,終至釀成殺宋慘劇,而袁、趙亦因此不為國人所諒。
宋案關鍵人物涉案情節既已釐清,各人最後結局,也就可以得到合乎邏輯的解釋。
殺宋既然造意於洪述祖,並唆使應夔丞實施,而非袁、趙或黃、陳幕後主使,則武士英便不存在被袁、趙或黃、陳滅口可能。洪在案發後便逃至青島德國租界,不具備殺武條件。應黨曾試圖毒殺之,但以失敗告終。故武士英最終暴病而亡可能性最大,西醫屍檢報告證實,武士英係死於急性肺炎。應夔丞始終誤以為殺宋乃中央的意思,他於事後要求政府為他和武士英“昭雪”,並跑到京城來邀功請賞。但對袁世凱而言,應口無遮攔,將會讓外界誤以為殺宋為其幕後主使。1914年1月19日,應在軍政執法處兩名警探的保護下從北京乘火車到天津,卻在快到天津時被人刺死於車廂之中,最先發現他被刺死的正是那兩名保護他的警探。這看似一樁無頭案,其實答案早已明確。趙秉鈞在宋案中涉案最淺,他與宋教仁被刺沒有關係,而袁亦不曾主謀刺宋,因此並不存在袁為滅口毒殺趙秉鈞之事。其實,趙吸食鴉片多年,身體狀況本就不佳,經過宋案一番折騰,健康每況愈下,任直隸都督後又日夜勞心費神於政事,不久便病故家中,醫學檢驗報告證實趙死於“心髒神經痛或血栓”所致的“心衰”。王治馨是趙秉鈞心腹,他在宋教仁追悼大會上的演說曾引起袁世凱不滿,但他本人與宋案並無關係,他在趙秉鈞死後數月被袁世凱下令槍決,完全因其貪贓枉法所致。至於洪述祖,雖然一時逃脫了懲罰,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終究還是未能躲過審判。1919年3月,大理院以謀殺宋教仁罪名判處其絞刑,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
三 宋案衝擊下袁之攻守策略
進入1913年後,隨著臨時政府即將結束,選舉正式大總統,建立正式政府,以及製定憲法提上日程,國民黨與袁世凱之間的權力鬥爭日趨激烈。袁世凱對於擔任正式大總統誌在必得,2月底3月初,他“授意薑桂題、段芝貴等,令散布謠言於各軍中,謂不舉袁為正式總統,北方將有大變端”。薑、段等遂聯合各軍軍統及各師師長會議辦法四條,通電全國,“第一擔保帝製不再發生,第二選舉為人民所信仰並於政治上有成績之人為大總統,第三建設強健統一之國家,第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98]這實際上是袁不惜以軍人幹政方式為其當選正式大總統做政治背書。袁又借“某政客”之口宣稱:“立國之初,必須得魄力雄偉之人,方能統治內外;若其人隻富學識而無經驗,必難仔肩。況值此內訌外患之秋,豈缺少經驗之理想家、學術家,能擔任乎?”[99]這實際上又是袁親自為自己當選正式大總統製造輿論。對於國民黨這個在國會內占據優勢的大黨,袁世凱除了試圖利用洪、應以“文字鼓吹”“金錢聯合”等手段,通過收買國民黨報館及議員,操弄憲法起草外,又支持洪、應搜集所謂“劣史”,以損毀“孫黃宋”聲譽,從而打擊國民黨人。不料洪、應卻擅自殺宋,給袁招來了大麻煩,使袁的總統選情受到極大衝擊。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在廣州獲悉宋教仁被刺消息後,急電江孔殷,憮然曰:“天下從此多事矣。”江復電亦對宋被殺深感震驚,謂:“殺遯初者,可以弱民國,危總統,必有屍之者,險矣哉!”[100]
對於洪、應這類人物的特點,以及政府任用洪、應之害,《民立報》曾從革命的不徹底性及革命後國家法律之荏弱立論,進行過頗為深刻的剖析。其言道:
吾國此次大革命,以百日最短之時期,而成革故鼎新之大業。其為時也至暫,故其所淘汰也無多。舉凡晚清時代誇毗側媚之諧臣,敗國殄民之贓吏,依然蟠踞政界,不失其權位;而一經夤緣攀附,或且諡以開國之勛,地位崇隆,有加於昔。此已足致正士之寒心,而長奸人之氣焰矣。猶有甚者,則曩時社會上之神奸巨蠹,為害於閭左者,晚清時代猶為法律之所不容,不得不銷沮退藏,以晝伏而夜動,其為害尚有限製也;乃至義師既起,海宇繹騷,法律之力,暫失效用,此輩乃得竊署位號,依附末光,公然恣所為於化日光天之下。當局者但見其小有才,而不悟其蘊毒之厲,或且獎進而假借焉,試之以官職,付之以事權,而譸張為幻之情形,乃至於不可思議矣。若洪述祖、應桂馨者,非舊朝政界之所共棄而清議所不容者乎?然自光復已來,公然冒黨人之名稱,自躋於奔走禦侮之列,疇昔潛吹密厲,猶慮人知,今則明目張膽,居然有莫予敢侮之慨。嗟夫,蓄封狼而欲其變為祥麟,植鉤吻而冀其蔚成嘉卉,豈不難哉!豈不難哉!……苟其陰賊險很,惟知長惡遂非,而本無誌於遷善改過,國家法律之力又且至為荏弱,不足以褫奸人之魄,而使其弭耳服從,彼其積慮處心久矣,不知法律之可畏矣。以如此之人,而欲其為吾駕馭,是直不啻揚湯止沸,萑苻之侶而責以拒盜賊、捍戶庭也,欲天下之無事,胡可得耶?[96]
經過辛亥革命之後,民主共和的製度框架雖然確立起來,但上自袁、趙這樣的政府大員,下至洪、應這樣的低級官員,實際上並沒有確立起嚴格遵循法律原則及組織程序的意識,權謀思維仍然主導著他們的頭腦。荀子曰:“上好權謀,則臣下百吏誕詐之人乘是而後欺。”[97]袁、趙為了對付政敵,不惜任用洪、應這類人採取非法、陰謀手段,這就給二人做了極壞的示範,助長了二人為惡之念,無怪乎洪、應敢於為了私利,同時為了迎合袁的政治主張,膽大妄為,終至釀成殺宋慘劇,而袁、趙亦因此不為國人所諒。
宋案關鍵人物涉案情節既已釐清,各人最後結局,也就可以得到合乎邏輯的解釋。
殺宋既然造意於洪述祖,並唆使應夔丞實施,而非袁、趙或黃、陳幕後主使,則武士英便不存在被袁、趙或黃、陳滅口可能。洪在案發後便逃至青島德國租界,不具備殺武條件。應黨曾試圖毒殺之,但以失敗告終。故武士英最終暴病而亡可能性最大,西醫屍檢報告證實,武士英係死於急性肺炎。應夔丞始終誤以為殺宋乃中央的意思,他於事後要求政府為他和武士英“昭雪”,並跑到京城來邀功請賞。但對袁世凱而言,應口無遮攔,將會讓外界誤以為殺宋為其幕後主使。1914年1月19日,應在軍政執法處兩名警探的保護下從北京乘火車到天津,卻在快到天津時被人刺死於車廂之中,最先發現他被刺死的正是那兩名保護他的警探。這看似一樁無頭案,其實答案早已明確。趙秉鈞在宋案中涉案最淺,他與宋教仁被刺沒有關係,而袁亦不曾主謀刺宋,因此並不存在袁為滅口毒殺趙秉鈞之事。其實,趙吸食鴉片多年,身體狀況本就不佳,經過宋案一番折騰,健康每況愈下,任直隸都督後又日夜勞心費神於政事,不久便病故家中,醫學檢驗報告證實趙死於“心髒神經痛或血栓”所致的“心衰”。王治馨是趙秉鈞心腹,他在宋教仁追悼大會上的演說曾引起袁世凱不滿,但他本人與宋案並無關係,他在趙秉鈞死後數月被袁世凱下令槍決,完全因其貪贓枉法所致。至於洪述祖,雖然一時逃脫了懲罰,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終究還是未能躲過審判。1919年3月,大理院以謀殺宋教仁罪名判處其絞刑,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
三 宋案衝擊下袁之攻守策略
進入1913年後,隨著臨時政府即將結束,選舉正式大總統,建立正式政府,以及製定憲法提上日程,國民黨與袁世凱之間的權力鬥爭日趨激烈。袁世凱對於擔任正式大總統誌在必得,2月底3月初,他“授意薑桂題、段芝貴等,令散布謠言於各軍中,謂不舉袁為正式總統,北方將有大變端”。薑、段等遂聯合各軍軍統及各師師長會議辦法四條,通電全國,“第一擔保帝製不再發生,第二選舉為人民所信仰並於政治上有成績之人為大總統,第三建設強健統一之國家,第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98]這實際上是袁不惜以軍人幹政方式為其當選正式大總統做政治背書。袁又借“某政客”之口宣稱:“立國之初,必須得魄力雄偉之人,方能統治內外;若其人隻富學識而無經驗,必難仔肩。況值此內訌外患之秋,豈缺少經驗之理想家、學術家,能擔任乎?”[99]這實際上又是袁親自為自己當選正式大總統製造輿論。對於國民黨這個在國會內占據優勢的大黨,袁世凱除了試圖利用洪、應以“文字鼓吹”“金錢聯合”等手段,通過收買國民黨報館及議員,操弄憲法起草外,又支持洪、應搜集所謂“劣史”,以損毀“孫黃宋”聲譽,從而打擊國民黨人。不料洪、應卻擅自殺宋,給袁招來了大麻煩,使袁的總統選情受到極大衝擊。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在廣州獲悉宋教仁被刺消息後,急電江孔殷,憮然曰:“天下從此多事矣。”江復電亦對宋被殺深感震驚,謂:“殺遯初者,可以弱民國,危總統,必有屍之者,險矣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