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駐守高等檢察廳司法警察巡官報告審理情形》(1918年11月8日),北京市檔案館,北平市警察局全宗,檔號j181-017-01771。
[105]《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八月初九日(1894年9月8日)來電],陳旭麓、顧廷龍、汪熙主編《甲午中日戰爭》上冊(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136頁。
[106]《致總理後路轉運事宜盛宣懷函》[光緒二十年九月初五日(1894年10月3日)],駱寶善、劉路生主編《袁世凱全集》第3卷,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第438頁。
[107]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第1冊,中華書局,2005,第331頁。
[108]《專電》,《申報》1911年10月28日,第4頁。
[109]《公廨第二次預審洪述祖》,《申報》1917年6月1日,第10頁。
[110]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龍門聯合書局,1958,第289頁。
[111]張國淦:《孫中山與袁世凱的鬥爭》,《近代史資料》總7號,科學出版社,1955,第124—125頁。
[112]《趙鳳昌致天津唐紹儀電》(1911年10月27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第1052頁。
[113]《述祖致竹哥》(1911年11月21日),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趙鳳昌藏劄》(10),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第520—521頁。
[114]內藤順太郎:《袁世凱》,上海文匯圖書局,1914,第150頁。
[115]《專電》,《申報》1911年11月18日,第2頁。
[116]趙尊嶽:《惜陰堂辛亥革命記》,《近代史資料》總53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第78頁。
[117]《宣統三年皇太後懿旨》,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趙鳳昌藏劄》(10),第522—527頁。又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六),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第346—347頁,題名《洪述祖所擬退位詔書原稿》。
[118]唐在禮:《辛亥革命前後我所親歷的大事》,《辛亥革命回憶錄》(六),第338頁。
[119]《洪述祖與共和硯拓本·福延齋》,博寶藝術網,http://z4683491.key.artxun/news/。
[120]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第292頁。
[121]《刺宋案之近聞·再誌洪述祖之略歷》,《亞細亞日報》1913年4月2日,第2頁。
[122]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28頁。
[123]《洪述祖之供詞》,《申報》1917年8月1日,第10頁。
[124]《洪述祖之供詞》(二),《申報》1917年8月2日,第10頁。
[125]《駐守高等檢察廳司法警察巡官報告審理情形》(1918年11月8日),北京市檔案館,北平市警察局全宗,檔號j181-017-01771。
[126]《洪述祖赴滬之秘密》,《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28日,第3頁;《歡迎國會團與洪述祖》,《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29日,第2頁。
[127]《大總統公布勳章令》,《神州日報》1912年8月6日,第1頁。
[128]劉厚生在《張謇傳記》中曾就袁世凱對趙秉鈞心存疑慮的原因有一段敘述,他說:“據我所知,袁世凱自從彰德洹上村受清廷上諭到北京組織內閣之後,因在東安門被炸,雖未受傷,亦頗受驚。他開始感覺平素最信任的警察首領趙秉鈞,表麵上雖頗恭順,而趙的思想或能力將來是否能聽從他的意旨,不免懷疑。其懷疑之第一點,即是世凱本人此次受炸,秉鈞未能先事預防。其第二點,即世凱特派胡惟德、趙秉鈞、梁士詒三人向隆裕太後陳說清室必須退位之理由時,隆裕太後一麵應允退位,同時掩麵大哭,口呼:‘梁士詒啊,趙秉鈞啊,胡惟德啊,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們回去,好好對袁世凱說,務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啊。’趙秉鈞首先大哭,誓言保駕。而梁、胡二人雖頗傷感,但不如趙之痛切。此種情形,梁士詒於無意中向世凱陳述。假如世凱是有意識、有修養的人,聽到趙秉鈞這種情形,隻有尊重其人格,而逾加信任。但世凱不然,懷疑其將來不甚可靠。世凱所以不信任趙秉鈞的理由,因為他於清室表示忠心,即是將來不願意自己做皇帝的一種絆腳石。”見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04頁。
[129]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04頁。
[130]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28頁。
[131]退生:《國民黨必亡中國之鐵證》,《國報》1913年5月6日,第1頁。
[132]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三),中華書局,1973,第386頁。
[133]《洪憲宮闈秘史》,《申報》1918年7月24日,第14頁。
[134]天懺生:《洪憲宮闈艷史演義》,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第213—214頁。
[135]袁克文:《諸庶母傳》,《辛丙秘苑》,第34—36頁。
[136]江蘇忠義局編《昭忠錄》卷五〇,江蘇忠義局,同治四年至十三年刻本,第13頁;洪熙:《皇清誥封宜人旌表節義洪母張太宜人行略》,洪熙輯《洪節母征詩啟》。
[137]《關於刺宋案演說中之要聞》,《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31日,第2頁。
[138]《專電·北京》(1913年4月1日到),《新聞報》1913年4月2日,第1張第2頁。
[139]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一),中華書局,1993,第601頁。
[105]《倭韓軍務要電鈔存》[光緒二十年八月初九日(1894年9月8日)來電],陳旭麓、顧廷龍、汪熙主編《甲午中日戰爭》上冊(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136頁。
[106]《致總理後路轉運事宜盛宣懷函》[光緒二十年九月初五日(1894年10月3日)],駱寶善、劉路生主編《袁世凱全集》第3卷,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第438頁。
[107]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第1冊,中華書局,2005,第331頁。
[108]《專電》,《申報》1911年10月28日,第4頁。
[109]《公廨第二次預審洪述祖》,《申報》1917年6月1日,第10頁。
[110]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龍門聯合書局,1958,第289頁。
[111]張國淦:《孫中山與袁世凱的鬥爭》,《近代史資料》總7號,科學出版社,1955,第124—125頁。
[112]《趙鳳昌致天津唐紹儀電》(1911年10月27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第1052頁。
[113]《述祖致竹哥》(1911年11月21日),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趙鳳昌藏劄》(10),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第520—521頁。
[114]內藤順太郎:《袁世凱》,上海文匯圖書局,1914,第150頁。
[115]《專電》,《申報》1911年11月18日,第2頁。
[116]趙尊嶽:《惜陰堂辛亥革命記》,《近代史資料》總53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第78頁。
[117]《宣統三年皇太後懿旨》,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趙鳳昌藏劄》(10),第522—527頁。又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六),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第346—347頁,題名《洪述祖所擬退位詔書原稿》。
[118]唐在禮:《辛亥革命前後我所親歷的大事》,《辛亥革命回憶錄》(六),第338頁。
[119]《洪述祖與共和硯拓本·福延齋》,博寶藝術網,http://z4683491.key.artxun/news/。
[120]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第292頁。
[121]《刺宋案之近聞·再誌洪述祖之略歷》,《亞細亞日報》1913年4月2日,第2頁。
[122]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28頁。
[123]《洪述祖之供詞》,《申報》1917年8月1日,第10頁。
[124]《洪述祖之供詞》(二),《申報》1917年8月2日,第10頁。
[125]《駐守高等檢察廳司法警察巡官報告審理情形》(1918年11月8日),北京市檔案館,北平市警察局全宗,檔號j181-017-01771。
[126]《洪述祖赴滬之秘密》,《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28日,第3頁;《歡迎國會團與洪述祖》,《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29日,第2頁。
[127]《大總統公布勳章令》,《神州日報》1912年8月6日,第1頁。
[128]劉厚生在《張謇傳記》中曾就袁世凱對趙秉鈞心存疑慮的原因有一段敘述,他說:“據我所知,袁世凱自從彰德洹上村受清廷上諭到北京組織內閣之後,因在東安門被炸,雖未受傷,亦頗受驚。他開始感覺平素最信任的警察首領趙秉鈞,表麵上雖頗恭順,而趙的思想或能力將來是否能聽從他的意旨,不免懷疑。其懷疑之第一點,即是世凱本人此次受炸,秉鈞未能先事預防。其第二點,即世凱特派胡惟德、趙秉鈞、梁士詒三人向隆裕太後陳說清室必須退位之理由時,隆裕太後一麵應允退位,同時掩麵大哭,口呼:‘梁士詒啊,趙秉鈞啊,胡惟德啊,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們回去,好好對袁世凱說,務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啊。’趙秉鈞首先大哭,誓言保駕。而梁、胡二人雖頗傷感,但不如趙之痛切。此種情形,梁士詒於無意中向世凱陳述。假如世凱是有意識、有修養的人,聽到趙秉鈞這種情形,隻有尊重其人格,而逾加信任。但世凱不然,懷疑其將來不甚可靠。世凱所以不信任趙秉鈞的理由,因為他於清室表示忠心,即是將來不願意自己做皇帝的一種絆腳石。”見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04頁。
[129]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04頁。
[130]劉厚生:《張謇傳記》,第228頁。
[131]退生:《國民黨必亡中國之鐵證》,《國報》1913年5月6日,第1頁。
[132]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三),中華書局,1973,第386頁。
[133]《洪憲宮闈秘史》,《申報》1918年7月24日,第14頁。
[134]天懺生:《洪憲宮闈艷史演義》,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第213—214頁。
[135]袁克文:《諸庶母傳》,《辛丙秘苑》,第34—36頁。
[136]江蘇忠義局編《昭忠錄》卷五〇,江蘇忠義局,同治四年至十三年刻本,第13頁;洪熙:《皇清誥封宜人旌表節義洪母張太宜人行略》,洪熙輯《洪節母征詩啟》。
[137]《關於刺宋案演說中之要聞》,《大中華民國日報》1913年3月31日,第2頁。
[138]《專電·北京》(1913年4月1日到),《新聞報》1913年4月2日,第1張第2頁。
[139]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一),中華書局,1993,第6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