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傅增湘描述的情形來看,洪述祖在井陘礦務局總辦任上想必撈了不少錢。朱德裳亦嚐謂:“友人顧巨六曾與之(指洪述祖——引者)同乘兵輪至津門,目睹其舟中一切侈靡,非貴公子無此氣概。”[47]又有報導說,洪述祖在天津宿緯路所建樓房有大小60餘間,“地價值洋二萬八千之譜”。[48]


    此期間,袁世凱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底被清廷逐回河南彰德原籍。宣統三年(1911)七月間,袁世凱為安排諸子前往天津讀書之事,寫信給袁乃寬道:“最可慮者,諸兒就外,轉致荒廢。然寓內有毓生,在外有老侄及範、馨、述諸公,至交必不負我,差可放心。”[49]信中“範”指嚴範孫,即嚴修;“馨”指張鎮芳,字馨庵,袁世凱表弟,時任天津長蘆鹽運使;“述”即洪述祖。可知,罷職後的袁世凱與洪述祖依然保持著緊密的私人關係,視洪為“至交”。另外,宣統元年,袁世凱的心腹、民政部右侍郎趙秉鈞退職後,也居住天津。有報導說,趙當時“與洪曾有翰墨緣”。[50]


    辛亥武昌起義爆發不久,清廷起用袁世凱為內閣總理,袁以趙秉鈞為民政部首領,趙又任洪為秘書,參與機要。[51]洪曾率先草擬清帝“退位詔書”,為袁謀劃南北議和之事。不久洪南下上海,時唐紹儀為北方議和代表,“洪以舊識,日造唐之門獻策,唐頗採納”。[52]洪因此常以“革命元勛”自居。民國元年(1912)3月底,唐紹儀出任國務總理,以趙秉鈞任內務總長。不久,趙又因唐之推薦,任洪為內務部秘書。[53]但洪並不安於其位,且因攬權舞弊,與內務部同僚矛盾重重。數月後,趙秉鈞應洪之請求,派其調查東南水上警察事宜,洪離京赴滬,從而與共進會會長應夔丞建立了聯繫,宋案即緣此而生,詳情請閱本書以下各章節。


    2.應夔丞之歷史


    應夔丞(1865—1914),又作應夔臣,原名義衡,又名秉鈞,字桂馨,浙江寧波府鄞縣籍。父應忠才,又名應文森或應文生,本是一名石匠(一說是木匠),後因在上海販賣地皮發家。[54]嶽父薛培榕,字梅溪,浙江平湖人,曾於光緒八年(1882)隨吳長慶赴朝鮮平定“壬午兵變”,後為江蘇候補知縣。十一年,薛為兩廣總督張之洞調佐幕府,“奏派創設廣東槍彈廠及錢局工程,開鑄銅錢、銀元各事宜,始終其事”。[55]十五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又奏調薛培榕等赴鄂差委,奉旨允準,旋為兩廣總督李瀚章奏留。[56]


    應夔丞自幼肄業上海梅溪書院,光緒十三年(1887)出院後,從工程專家英國人金斯美學習工程繪圖。十五年,兩廣總督張之洞調署湖廣總督,應夔丞隨嶽父薛培榕由廣東鑄錢局坐辦調湖北辦理漢陽煉鋼廠工程。“錢”和“槍”成為應夔丞早年接觸到的兩樣最重要的東西。在漢陽,應夔丞因與美國工程師為商辦建築鋼鐵熔爐意見衝突,奉張之洞之命調回武昌監修兩湖書院。旋又因上呈不合程式被斥,遂赴江西佐南昌知府曹朗川幕,發奮學習刑名之學。十七年報捐縣丞,指省到贛,巡撫德馨委充巡捕差。同年又改指安徽,巡撫沈秉鈞委充支應局兼報銷差。十八年兼帶福安官輪監澄輪船。十九年調蕪湖,管帶皖南緝捕營。二十年春辭職赴滬,勸辦賑捐。以上為甲午之前應夔丞的履歷,除以縣丞改指安徽及辭職赴滬兩條見於《申報》報導外,[57]其他經歷未見公開史料記載,唯在1912年秋應夔丞向袁世凱報告其革命功績時所呈履歷底稿中曾記之。[58]


    光緒二十年(1894)以後的應夔丞,經歷相當複雜,呈現兩副截然不同的麵孔。在官紳及一般社會上人乃至洋人眼中,應夔丞劣跡斑斑,臭名昭著,是上海及江浙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痞流氓。他“性揮霍,好結納”,曾開設祥園煙館及桂仙戲園,與社會上各色人等均有交往,特別是“浙江及太湖亡命之徒多樂就之,蓋應不吝接濟若輩也”。[59]由於社會關係錯綜複雜,不斷有矛盾衝突事件發生。從光緒二十四年起,僅《申報》具體報導過的應夔丞被控案件,就有十餘起。[60]特別是光緒三十一年秋應桂馨被控與朱海郎、王妙紅二人誣控錢毛毛敲詐一案,因朱、王等查係巨匪範高頭黨羽,牽連出應夔丞私通範高頭一案。經過半年多二十餘次訊問,英美租界公廨判定將應夔丞逐出租界。[61]應夔丞被逐後,遁至蘇州,捐一候補知縣。適逢袁世凱族弟袁幹卿以道員到蘇省,巡撫陳夔龍“委長督練公所,氣焰之盛,陳為懾服”。袁先是委任應夔丞為督練公所科長,緊接著因江蘇有辦印花稅之議,袁幹卿又“建議先立印刷局,力薦應桂馨為提調……官紳無不譁然”。[62]蘇紳汪鍾霖為此上書陳夔龍,指出應夔丞“專與流氓為伍”,“劣跡昭著,無人不知”,反對任用其為官印刷局坐辦,謂:


    官印刷所者,實擁財政、民政最高之權位,而又與圖書、教育相關,將來於地方行政極有影響。今應以開戲館、通梟匪之人,用為督練公所科長,已可為軍事界一哭;乃又派為官印刷所坐辦委員,賢者羞與同列姑不必論,即如此項重要政權,一旦潛移默操於其手,此輩豈知自愛,流毒何所不至,言之尤切杞憂。況人方驅逐,我獨重用,則外人之視我江蘇何如,視我江蘇官場又何如,且於大公祖知人之明,其謂之何?[6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案重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小明並收藏宋案重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