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在仁宗生母葬禮中的表現,又是其權術的一次高明運用。此舉在消弭兩宮芥蒂的前提下,既為贏得仁宗以後的信賴打下又一塊重要基石,還替太後家族長遠利益考慮,同樣獲得了他們的好感。他的這一表現,還在政壇博得了很高的讚譽,如以後蘇轍所評說:“能以智輯睦兩宮,無纖毫之隙。”


    此外,呂夷簡對尚未親政的仁宗還不失時機地表現忠心。明道元年皇宮發生大火後,百官都趕往皇宮求見,但宮門卻被緊鎖。在宰執大臣的請求下,天子登上拱宸門,在城樓簾內接受群臣的朝拜。因為距離太遠,看不清君王的麵容,呂夷簡擔心“狸貓換太子”,所以獨自不拜。仁宗遣人下來詢問其故,他答道:宮廷有變,群臣希望親見陛下容光。天子遂挑起簾子接見群臣,他這才放心朝拜。這一忠心之舉,也給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呂夷簡在太後垂簾聽政期間的精明表現,對穩定政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博得兩宮的一致好感,從而穩定了自己的地位。


    操弄權柄


    明道二年(1033)三月中,操持最高權柄十年有餘的劉太後斃命,23歲的仁宗終於親政。又一輪朝堂洗牌上演,曾熱衷追隨太後的樞密使張耆、樞密副使夏竦等一幹人馬被驅逐出朝。付出了多年的精心努力,呂夷簡本以為“洗牌”與自己無關,他還找機會向天子解釋了自己以往未能勸太後還政的苦衷:那時大臣若提出如此意見,太後必定懷疑出自陛下指使,母子間就此便不得相安了。仁宗覺得有理,也認為他老成忠心。可形勢比人強,最不經意的地方偏就出了紕漏。


    當年四月裏的一天,呂丞相正在配合天子清除劉太後親信,還上疏陳議八事,提出多項施政改革主張。但風雲變幻莫測,仁宗回宮與郭皇後談及此事,郭後很不以為然,隨口說道:難道獨有呂夷簡不附和太後嗎?他不過是多機巧,善應變嘛!言者或許無心,聽者卻是有意。天子最怨恨追隨太後的人,一想到呂夷簡就是當時做的宰相,並且還獨任相位四年,幼稚的仁宗便忘掉此人的許多好處,當即決定將其趕走。


    第二天早朝時,呂夷簡率領百官入宮,眾人剛排序站穩,突然卻聽到丹墀上宣讀詔書,內容竟然是免去他的相職,授予使相官銜外放為澶州(今河南濮陽市)地方官。聞聽此言,素來沉穩老練的他也嚇壞了,懵懵懂懂,不知發生了什麽變故。


    退朝後,呂夷簡通過關係密切的宦官閻文應了解到真相,由此記恨上郭後。記恨歸記恨,詔命卻不能違,他隻得打道去澶州上任。


    所幸的是,繼任的首相張士遜雖屬東宮舊臣,但素來無德無才,趕上蝗災、旱災接連出現,裏外應對失措,而次相李迪的能力也有限。因此,仁宗懷念起呂夷簡身上的種種益處。


    時隔五個多月,張士遜遭到罷免,呂夷簡重回首相之位。經歷了這次短暫的打擊,呂夷簡除了更加謹慎圓滑外,也尋找機會報復皇後。


    說到這位郭皇後,當初就本非仁宗的意中人,無奈由太後圈定,小皇帝隻得被迫接受。郭後也是無知,自恃有太後撐腰,不免有些驕橫,由是帝後夫妻感情疏遠。


    仁宗親政後,正是血氣方剛之時,沒有了太後的壓力,自然縱情於後宮,美人尚氏、楊氏因此得寵。郭皇後不識趣,妒性依舊不改,屢次當著天子的麵與新人忿爭。一次,在與尚美人爭執中竟誤打到皇帝的臉上,引得仁宗怒不可遏。宦官閻文應眼見天子厭煩透了,便勸說宣召宰執大臣檢驗龍顏上的指痕,以便商議對策。於是,呂夷簡不失時機地密勸廢黜郭後,為了打消天子的顧慮,他還以東漢光武帝劉秀廢後為先例,說明此事古已有之。代理三司使範諷正在巴結呂相公,得到指使後也提出郭氏立後九年,“無子當廢”的理由。但還是有人反對,認為皇後乃是國母,不可輕易廢立。當呂夷簡聞聽右司諫範仲淹等人準備上奏勸諫時,立即乞請天子敕令拒絕接受奏章。就此終將貴為皇後的郭氏廢黜,隨後,再將繼續勸諫的言官孔道輔和範仲淹逐出京師。


    對待威脅到或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政敵,呂夷簡更不手軟。他總結了歷史上官場中的諸種爾虞我詐的手段,既冷酷無情,又老謀深算,縱橫捭闔,無所不用其極,常常通過三招兩式便能擊中對手要害,在不露聲色中獲勝。


    李迪在真宗朝後期曾一度為宰相,呂夷簡第一次罷相時,李迪再入中書為次相。呂夷簡復任首相後,與李迪同主中書。李迪為人直率,知無不言,使獨斷專行的呂夷簡深感不便,遂被視為政敵。呂丞相一麵私下裏向天子揭發對手的不是,一麵尋找動手的機會。宋人對他倆的特點評價是:“李公直而疏,呂公巧而密。”李迪的“直而疏”,便為呂夷簡提供了出手的機會。


    據記載,李迪之子李柬之善於謀劃,是父親的得力助手。呂夷簡查知這一情況後,決定採取“欲取姑與”之術拆開這對父子。他對李迪表示:令郎李柬之能力強,一定要重用。當即推薦李柬之為兩浙提點刑獄使。李家父子隻顧高興,卻不明就裏,結果正中其計。老父失去了最佳最親的謀士,思考問題不免粗疏。隨後,呂夷簡又將被貶在外的王曾援引入朝,拜樞密使,以製約李迪。再利用懲治李迪親家範諷獄案的機會,採取株連的辦法打擊對手,指使禦史不斷彈劾範諷。最後,還以李迪曾自己任命禦史為口實,向仁宗影射李相公控製言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逢宋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峰並收藏生逢宋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