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後宮·如懿傳·大結局 作者:流瀲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她知道,她明明以為擊敗了的,卻永遠在那裏,不曾離開。
從此,那日子便跟落了灰似的,風塵僕僕落下,再也抬不起眉眼。不為別的,隻為一顆心就這般灰了。日子跟熬油一般,也熬到了九年之期。勉強振作精神處理後宮的大事,是己然晉為惇妃的芙芷生下了一個女兒,序列為十,人稱十公主。
皇帝聽得喜訊時,正在梅塢聽著戲子們唱《牆頭馬上》。音韻裊裊,挑動前塵往事裏的桃紅心事,倒叫這日漸老去的天子動了溫柔心腸。
真的,聲音是不會老去的,就像曲子裏的情事,少年的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情意。不像壁上掛著的那幅《湖心亭看雪》的繡樣,就算愛護己極,都有了微微泛黃的痕跡。更別說繡這幅畫的女子,早己過世許多年了。
自永璘出生,紫禁城九年間未曾聞兒啼,皇帝六十五歲上又得了這個公主,且是盛寵不衰的翊坤宮惇妃所生,真是愛得不知該如何是好。幾日幾夜逗留在翊坤宮內, 抱著不肯放手,一切封賞都按皇後所生的固倫公主之例安排,倒是惹得穎貴妃感嘆不已,這情狀倒是像極了當年翊坤宮皇後生五公主時的盛況。
嬿婉是且喜且憂。喜的是惇妃這一胎是女兒,絕不會危及親生子永琰的地位。憂的是皇帝愛寵幼女,總讓她想起昔年五公主慘死之狀,夢魘心悸之症又重了幾分。
自從恩寵漸薄,嬿婉便添上了這個心悸的症候,常年延醫問藥。好好的人,幾年的湯藥伺候著,沒病也成了大症候。皇帝倒是來看了她幾次,總叮囑她好好保養,日常宮中瑣事,交給慶貴妃、穎貴妃都好。偏偏嬿婉要強,太醫說她有病,她也不肯承認,更不肯分權於穎貴妃,死命掙紮著,越發疲憊不堪。於是再有宮務,皇帝也少與她說了,就是七公主的婚事,更是一言不與嬿婉商議,逕自與穎貴妃定了,將七公主許配蒙古,定下了終身之約。
這一喜於穎貴妃是非同小可。她本出身蒙古,膝下並未有親生兒女。得以養育七公主,乃是皇帝深恩,如今皇帝將七公主許嫁蒙古穎貴妃母家,從此滿蒙聯姻更深,穎貴妃在宮中的地位更是穩若泰山。
宮中聞此喜事,都向穎貴妃道喜,似乎忘卻了嬿婉才是七公主生母。七公主眼裏從未有這個親娘,自然不來問候,便是擷芳殿養大的九公主,也不過循例來道喜了一回,稍稍問候便起身走了。
母女情分,不過如此。嬿婉添了一重傷心,終日輾轉反側,更是夜不能寐,虛弱憔悴得不成樣子了。
春嬋竭力安慰:「小主一切隻看著幾位阿哥吧。他們才是您的指望呢。」
嬿婉也想安慰自己,可心裏酸得言語不得,隻得一壁咳嗽,一壁叮囑春嬋:「賀禮再添上三倍。這幾年來惇妃得寵,一路從常在升到了妃位,又讓皇上老來添女,皇上一定很高興。」
生個公主而己,也能算福分!春嬋心裏嘀咕著,卻不敢說出口。若是數年前的她,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吐出這句譏諷之語。然而這些年,她所侍奉的皇貴妃不過維持著一個空架子,聖眷,早就不在永壽宮停駐了。皇貴妃一言一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不說,還要受著底下嬪妃們的冷眼閑氣,長久的夜不能寐之後,心悸之症更重。所謂榮華富貴,不過是熬油般度曰罷了。可皇帝好像還是不滿意,七公主的婚事隻和穎貴妃商議,九公主和永琰的婚事,那是聖意裁定,一句也未問過生母的意思。情勢如此,便是她這個心腹,也得學著低頭安分。
但是說來,皇帝對嬿婉的兒女們還是很不錯的。七公主成婚前封為和碩和靜公主,嫁了蒙古親王拉旺多爾濟。然而這份體麵,足足是給了穎貴妃的,既是全了她養育七公主多年的情分,又全了蒙古的麵子。滿蒙聯姻,是穎貴妃聖寵十數年不衰的維繫,皇帝這番安排,是要將七公主與養母的恩情更重幾分,也是對蒙古諸部的看重。
為了這份恩典,聽聞穎貴妃私下數度垂淚,感激皇恩深重。便是七公主,也因為嫁的是蒙古親王,皇帝特意恩許七公主可以隨時進宮看望養母穎貴妃。
自然,這些恩典裏,皇帝對生母魏嬿婉,是隻字未提。然而七公主嫁得好,嬿婉怎敢去添這份不痛快。轉眼九公主和恪出嫁,嫁的是兆惠將軍的兒子劄蘭泰。兆惠是朝廷裏舉足輕重的臣子,武功昭昭。雖然是聖心獨定,嬿婉也是滿心歡喜。而這位少年皇子,如同冉冉而生的朝陽,贏得了皇帝的注目與關愛。兩位姐姐的好姻緣,是給十五阿哥鋪好了太子之路。也足見皇帝對永琰的看重與疼愛。
是呢,前頭的皇子們死的死,出嗣的出嗣。十五歲的永琰,怎麽看都是皇子裏最出色的選擇。去歲永琰也有了許婚的指望,未來的福晉喜塔臘氏也是皇帝親定,隻不過並非名門大族,嬿婉便有幾分不悅,深覺配不上足以令自己驕做的兒子。但無論如何,成婚後便有加封親王的指望,那麽他朝成為太子,也更有希望了吧。
嬿婉這麽想著,連入口的湯藥也不覺得難以下咽了。何況今日,又有另一重期盼。自從病後,皇帝對她見子女的次數也沒那麽限製了。至少永琰,可以在告知皇帝後過來永壽宮問安。
嬿婉念著兒子,更是強打了幾分精神,笑道:「今兒永琰來,可得好好跟他說說話。」
永琰從養心殿請安出來,並不急著去永壽宮,難得見到九姐和恪,便多說幾句話。自從姐弟二人被送到擷芳殿居住,不許生母常常探視,便多了幾分相依為命之感,況且他們又是自小一起長大,不比七公主那般疏遠。九公主和恪自從出嫁,見到弟弟的機會便少,這一日同來為父皇請安,倒能閑談幾句。提起剛走的七公主,九公主便有些埋怨,「晌午我去看了額娘,略坐了坐就出來了,總比七姐姐好,每回進宮都不去拜見額娘,隻當自己是穎貴妃生的。」
從此,那日子便跟落了灰似的,風塵僕僕落下,再也抬不起眉眼。不為別的,隻為一顆心就這般灰了。日子跟熬油一般,也熬到了九年之期。勉強振作精神處理後宮的大事,是己然晉為惇妃的芙芷生下了一個女兒,序列為十,人稱十公主。
皇帝聽得喜訊時,正在梅塢聽著戲子們唱《牆頭馬上》。音韻裊裊,挑動前塵往事裏的桃紅心事,倒叫這日漸老去的天子動了溫柔心腸。
真的,聲音是不會老去的,就像曲子裏的情事,少年的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情意。不像壁上掛著的那幅《湖心亭看雪》的繡樣,就算愛護己極,都有了微微泛黃的痕跡。更別說繡這幅畫的女子,早己過世許多年了。
自永璘出生,紫禁城九年間未曾聞兒啼,皇帝六十五歲上又得了這個公主,且是盛寵不衰的翊坤宮惇妃所生,真是愛得不知該如何是好。幾日幾夜逗留在翊坤宮內, 抱著不肯放手,一切封賞都按皇後所生的固倫公主之例安排,倒是惹得穎貴妃感嘆不已,這情狀倒是像極了當年翊坤宮皇後生五公主時的盛況。
嬿婉是且喜且憂。喜的是惇妃這一胎是女兒,絕不會危及親生子永琰的地位。憂的是皇帝愛寵幼女,總讓她想起昔年五公主慘死之狀,夢魘心悸之症又重了幾分。
自從恩寵漸薄,嬿婉便添上了這個心悸的症候,常年延醫問藥。好好的人,幾年的湯藥伺候著,沒病也成了大症候。皇帝倒是來看了她幾次,總叮囑她好好保養,日常宮中瑣事,交給慶貴妃、穎貴妃都好。偏偏嬿婉要強,太醫說她有病,她也不肯承認,更不肯分權於穎貴妃,死命掙紮著,越發疲憊不堪。於是再有宮務,皇帝也少與她說了,就是七公主的婚事,更是一言不與嬿婉商議,逕自與穎貴妃定了,將七公主許配蒙古,定下了終身之約。
這一喜於穎貴妃是非同小可。她本出身蒙古,膝下並未有親生兒女。得以養育七公主,乃是皇帝深恩,如今皇帝將七公主許嫁蒙古穎貴妃母家,從此滿蒙聯姻更深,穎貴妃在宮中的地位更是穩若泰山。
宮中聞此喜事,都向穎貴妃道喜,似乎忘卻了嬿婉才是七公主生母。七公主眼裏從未有這個親娘,自然不來問候,便是擷芳殿養大的九公主,也不過循例來道喜了一回,稍稍問候便起身走了。
母女情分,不過如此。嬿婉添了一重傷心,終日輾轉反側,更是夜不能寐,虛弱憔悴得不成樣子了。
春嬋竭力安慰:「小主一切隻看著幾位阿哥吧。他們才是您的指望呢。」
嬿婉也想安慰自己,可心裏酸得言語不得,隻得一壁咳嗽,一壁叮囑春嬋:「賀禮再添上三倍。這幾年來惇妃得寵,一路從常在升到了妃位,又讓皇上老來添女,皇上一定很高興。」
生個公主而己,也能算福分!春嬋心裏嘀咕著,卻不敢說出口。若是數年前的她,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吐出這句譏諷之語。然而這些年,她所侍奉的皇貴妃不過維持著一個空架子,聖眷,早就不在永壽宮停駐了。皇貴妃一言一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不說,還要受著底下嬪妃們的冷眼閑氣,長久的夜不能寐之後,心悸之症更重。所謂榮華富貴,不過是熬油般度曰罷了。可皇帝好像還是不滿意,七公主的婚事隻和穎貴妃商議,九公主和永琰的婚事,那是聖意裁定,一句也未問過生母的意思。情勢如此,便是她這個心腹,也得學著低頭安分。
但是說來,皇帝對嬿婉的兒女們還是很不錯的。七公主成婚前封為和碩和靜公主,嫁了蒙古親王拉旺多爾濟。然而這份體麵,足足是給了穎貴妃的,既是全了她養育七公主多年的情分,又全了蒙古的麵子。滿蒙聯姻,是穎貴妃聖寵十數年不衰的維繫,皇帝這番安排,是要將七公主與養母的恩情更重幾分,也是對蒙古諸部的看重。
為了這份恩典,聽聞穎貴妃私下數度垂淚,感激皇恩深重。便是七公主,也因為嫁的是蒙古親王,皇帝特意恩許七公主可以隨時進宮看望養母穎貴妃。
自然,這些恩典裏,皇帝對生母魏嬿婉,是隻字未提。然而七公主嫁得好,嬿婉怎敢去添這份不痛快。轉眼九公主和恪出嫁,嫁的是兆惠將軍的兒子劄蘭泰。兆惠是朝廷裏舉足輕重的臣子,武功昭昭。雖然是聖心獨定,嬿婉也是滿心歡喜。而這位少年皇子,如同冉冉而生的朝陽,贏得了皇帝的注目與關愛。兩位姐姐的好姻緣,是給十五阿哥鋪好了太子之路。也足見皇帝對永琰的看重與疼愛。
是呢,前頭的皇子們死的死,出嗣的出嗣。十五歲的永琰,怎麽看都是皇子裏最出色的選擇。去歲永琰也有了許婚的指望,未來的福晉喜塔臘氏也是皇帝親定,隻不過並非名門大族,嬿婉便有幾分不悅,深覺配不上足以令自己驕做的兒子。但無論如何,成婚後便有加封親王的指望,那麽他朝成為太子,也更有希望了吧。
嬿婉這麽想著,連入口的湯藥也不覺得難以下咽了。何況今日,又有另一重期盼。自從病後,皇帝對她見子女的次數也沒那麽限製了。至少永琰,可以在告知皇帝後過來永壽宮問安。
嬿婉念著兒子,更是強打了幾分精神,笑道:「今兒永琰來,可得好好跟他說說話。」
永琰從養心殿請安出來,並不急著去永壽宮,難得見到九姐和恪,便多說幾句話。自從姐弟二人被送到擷芳殿居住,不許生母常常探視,便多了幾分相依為命之感,況且他們又是自小一起長大,不比七公主那般疏遠。九公主和恪自從出嫁,見到弟弟的機會便少,這一日同來為父皇請安,倒能閑談幾句。提起剛走的七公主,九公主便有些埋怨,「晌午我去看了額娘,略坐了坐就出來了,總比七姐姐好,每回進宮都不去拜見額娘,隻當自己是穎貴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