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論?第十五講:幾點疑問與批判的觀察》奧古斯特?羅丹奧古斯特·羅丹(augeusterodin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十四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boisbaudran)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裏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遊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紮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隻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鍊得成熟而有力的雙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創建的,學生在這裏學習裝幀藝術和製圖。在這裏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羅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椰(barye1796~1875)那裏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後,羅丹躊躇滿誌,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maindron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一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幹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係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一個沉重打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欲望,其中創造欲望在一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製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後,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一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一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淒涼,同時他也想到了那位終生辛苦勞作而孤獨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從而在羅丹的眼中生活的美醜和藝術的美醜有了不同意義。他創作時注意光在作品表麵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先生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成熟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潁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後與老師齊名。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麵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以此而論,羅丹是最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刻大師。然而,他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深刻思想:他沒有浪漫派中容易見到的那些弊病,如膚淺的熱情,空洞的誇張,虛假的內涵。他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動人之情,又啟人之思,使我們得以神遊於心靈的波濤,生命的奧義,宇宙的玄遠,創造的神奇。由此觀之,羅丹又超越了浪漫主義,超越了門戶派別,超越了時代和區域,成為歷史星河中一顆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將其畢生投入到對藝術執著追求和人生種種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一個雕塑家的聲譽。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恢復西方雕塑對人類的理解和對精神世界的表現,被認為是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塑家。
羅丹1840年出生於巴黎,從小就表現出美術天賦,但由於美術基礎課和文化課成績不佳,沒有考上藝術大學,且三次落榜。
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裏學雕塑,由於刻苦努力,進步很快。後又到有「小美術學院」之稱的羅浮宮學畫,畫室主人是第二帝國時代很有名氣的裝飾雕刻大師阿爾貝歐內斯特-加裏埃-貝勒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羅丹己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雕刻家的條件。35歲之前,羅丹的個人風格還沒有確定,1875年,羅丹訪問義大利,對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讚賞備至,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引起了不少議論,許多人不承認這是藝術作品,因為它太逼真了,說它是根據真人塑造的。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使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他感到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因此,羅丹以後的作品形象生動且富於內在的精神氣息。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共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
羅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傷鼻的男子》(1864)、《青銅時代》(1876)、《聖約翰的說教》(1878)、《地獄之門》(1880-1917)、《亞當》(1880)、《夏娃》(1881)、《加萊義民》(1884-1886)、《吻》(1886)、《巴爾紮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法國雕刻家羅丹逝世。
辱間休憩——羅丹給卡蜜爾的情書
註:卡蜜爾,camilleudel,羅丹的情人。坊間傳言羅丹的部分作品實由卡蜜爾作,還有許多傳世之作的靈感也來自卡蜜爾。羅丹對這段感情,一直諱莫如深,未留下隻言片語供研究者好事者考證。
然而,2004年5月1日,義大利撒丁島一獨居老嫗samilleudel對外出示此封情書,宣稱這是羅丹給卡蜜爾的第一封情書。
據samilleudel說:「無論你們信或不信,15歲那年,在這間住所的起居室,聽到地板下有人說話,掘開地板,就是這封放在密封盒裏的情書。我時日無多,不能再辜負卡蜜爾囑託,隻能這麽作。我不知她為何執意公開情書,你們自己讀吧。我隻是做我該做的。我想我是卡蜜爾的轉世,可以感知她的痛楚和愛,卻不能沿襲她的智慧。」
鄰居說,老嫗深居簡出,靠舅母遺產過活,極少開口說話,常年著黑衣。時過境遷,情書何能保存完好,是否偽作?尚待查考。據查,samilleudel無瘋癲病史。
c:
這兩天,我不得安寧,我想還是說出來好些,說出來,算是緩解,還是飲鴆,我不知道,我還在想,自己是不是把你當作一個塑造中漸趨完美的情慾對象?或者是藉由這股因你而起的衝動,激發身體裏很久未見的力量,然後將其述諸筆墨,以成就更好的我的作品?你是個工具嗎?你是我實驗自己極限的一種道具嗎?這是克製的極限,還是隱喻的極限?還是最終指向虛無和絕望的目的,我隻是通過渴望你來走一遍這漫長之旅?這些,我都不知道,我隻知道,在深夜裏,我渴望你身體,那具沒有靈魂的身體,但它不是和她們一樣的,它作為身體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你跟我描述過你的身體,它哪裏大哪裏小,哪裏柔軟哪裏柔韌哪裏婉轉哪裏稍顯不足,這些我都了如指掌,當我懷抱她人,我凝視她人的眼睛,在幽暗的深夜,在綿軟的枕頭裏,她人的臉被深埋,我扳過她人的臉,逼視那緊閉的雙眼,我要在她的閉闔裏感知你的敞開,此時此地,你在另一地另一種光線下的對我的暗自敞開,我呼喚她人,用她根本辨識不清的語調,我是期望你聽見,你在你的床上,你在你的燈下,你在你的黑暗裏,能聽見我的低喚,也許我和她人的親密能令你興奮,令你發狂般的恨恨的咬牙切齒的興奮起來,我多希望那時候我翻一個身,就落在你的床上,在你複雜的興奮裏落下,我不知道那時我會怎樣,你是期待我狂暴的,像夏日裏的驟雨,可我不能保證我一定做到,也許在落下之前,我就後悔了,卻收不住翅膀和向前的腳,我被風推到你床上,我滑翔一樣落在你的床上,那時候你會立刻換一種姿態看我,你扭轉身體,眼波浩淼,宛如白色的吉他,我知道一件事,假如待你狂暴,你會迎合,並獲得那時那刻的快樂,但時刻一到,好像短跑運動員衝線後裁判摁下碼錶,它不再走了,我想假如日後還有如此滑翔般的不由自主的親密,我們的身體會深深投合,而我們的心卻隔一道寬闊的河,它翻卷激盪,誰也不能涉水而過,我們會在對岸張望,仔細打量彼此,然後將目光轉向風或者別人,這是多麽難堪的局麵啊,我不能想像,然而,我什麽都想試一試,試一試你的漠然或火燙,試一試我的殘酷和狠,試一試站在邊界上的天空是不是真的伸手可及,我不知道我會怎麽做,除非你猛然出現在我麵前,我們在猛然下的無意識裏做成無意識的自己。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鍊得成熟而有力的雙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創建的,學生在這裏學習裝幀藝術和製圖。在這裏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羅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椰(barye1796~1875)那裏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後,羅丹躊躇滿誌,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maindron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一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幹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係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一個沉重打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欲望,其中創造欲望在一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製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後,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一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一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淒涼,同時他也想到了那位終生辛苦勞作而孤獨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從而在羅丹的眼中生活的美醜和藝術的美醜有了不同意義。他創作時注意光在作品表麵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先生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成熟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潁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後與老師齊名。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麵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以此而論,羅丹是最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刻大師。然而,他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深刻思想:他沒有浪漫派中容易見到的那些弊病,如膚淺的熱情,空洞的誇張,虛假的內涵。他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動人之情,又啟人之思,使我們得以神遊於心靈的波濤,生命的奧義,宇宙的玄遠,創造的神奇。由此觀之,羅丹又超越了浪漫主義,超越了門戶派別,超越了時代和區域,成為歷史星河中一顆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將其畢生投入到對藝術執著追求和人生種種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一個雕塑家的聲譽。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恢復西方雕塑對人類的理解和對精神世界的表現,被認為是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塑家。
羅丹1840年出生於巴黎,從小就表現出美術天賦,但由於美術基礎課和文化課成績不佳,沒有考上藝術大學,且三次落榜。
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裏學雕塑,由於刻苦努力,進步很快。後又到有「小美術學院」之稱的羅浮宮學畫,畫室主人是第二帝國時代很有名氣的裝飾雕刻大師阿爾貝歐內斯特-加裏埃-貝勒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羅丹己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雕刻家的條件。35歲之前,羅丹的個人風格還沒有確定,1875年,羅丹訪問義大利,對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讚賞備至,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引起了不少議論,許多人不承認這是藝術作品,因為它太逼真了,說它是根據真人塑造的。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使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他感到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因此,羅丹以後的作品形象生動且富於內在的精神氣息。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共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
羅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傷鼻的男子》(1864)、《青銅時代》(1876)、《聖約翰的說教》(1878)、《地獄之門》(1880-1917)、《亞當》(1880)、《夏娃》(1881)、《加萊義民》(1884-1886)、《吻》(1886)、《巴爾紮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法國雕刻家羅丹逝世。
辱間休憩——羅丹給卡蜜爾的情書
註:卡蜜爾,camilleudel,羅丹的情人。坊間傳言羅丹的部分作品實由卡蜜爾作,還有許多傳世之作的靈感也來自卡蜜爾。羅丹對這段感情,一直諱莫如深,未留下隻言片語供研究者好事者考證。
然而,2004年5月1日,義大利撒丁島一獨居老嫗samilleudel對外出示此封情書,宣稱這是羅丹給卡蜜爾的第一封情書。
據samilleudel說:「無論你們信或不信,15歲那年,在這間住所的起居室,聽到地板下有人說話,掘開地板,就是這封放在密封盒裏的情書。我時日無多,不能再辜負卡蜜爾囑託,隻能這麽作。我不知她為何執意公開情書,你們自己讀吧。我隻是做我該做的。我想我是卡蜜爾的轉世,可以感知她的痛楚和愛,卻不能沿襲她的智慧。」
鄰居說,老嫗深居簡出,靠舅母遺產過活,極少開口說話,常年著黑衣。時過境遷,情書何能保存完好,是否偽作?尚待查考。據查,samilleudel無瘋癲病史。
c:
這兩天,我不得安寧,我想還是說出來好些,說出來,算是緩解,還是飲鴆,我不知道,我還在想,自己是不是把你當作一個塑造中漸趨完美的情慾對象?或者是藉由這股因你而起的衝動,激發身體裏很久未見的力量,然後將其述諸筆墨,以成就更好的我的作品?你是個工具嗎?你是我實驗自己極限的一種道具嗎?這是克製的極限,還是隱喻的極限?還是最終指向虛無和絕望的目的,我隻是通過渴望你來走一遍這漫長之旅?這些,我都不知道,我隻知道,在深夜裏,我渴望你身體,那具沒有靈魂的身體,但它不是和她們一樣的,它作為身體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你跟我描述過你的身體,它哪裏大哪裏小,哪裏柔軟哪裏柔韌哪裏婉轉哪裏稍顯不足,這些我都了如指掌,當我懷抱她人,我凝視她人的眼睛,在幽暗的深夜,在綿軟的枕頭裏,她人的臉被深埋,我扳過她人的臉,逼視那緊閉的雙眼,我要在她的閉闔裏感知你的敞開,此時此地,你在另一地另一種光線下的對我的暗自敞開,我呼喚她人,用她根本辨識不清的語調,我是期望你聽見,你在你的床上,你在你的燈下,你在你的黑暗裏,能聽見我的低喚,也許我和她人的親密能令你興奮,令你發狂般的恨恨的咬牙切齒的興奮起來,我多希望那時候我翻一個身,就落在你的床上,在你複雜的興奮裏落下,我不知道那時我會怎樣,你是期待我狂暴的,像夏日裏的驟雨,可我不能保證我一定做到,也許在落下之前,我就後悔了,卻收不住翅膀和向前的腳,我被風推到你床上,我滑翔一樣落在你的床上,那時候你會立刻換一種姿態看我,你扭轉身體,眼波浩淼,宛如白色的吉他,我知道一件事,假如待你狂暴,你會迎合,並獲得那時那刻的快樂,但時刻一到,好像短跑運動員衝線後裁判摁下碼錶,它不再走了,我想假如日後還有如此滑翔般的不由自主的親密,我們的身體會深深投合,而我們的心卻隔一道寬闊的河,它翻卷激盪,誰也不能涉水而過,我們會在對岸張望,仔細打量彼此,然後將目光轉向風或者別人,這是多麽難堪的局麵啊,我不能想像,然而,我什麽都想試一試,試一試你的漠然或火燙,試一試我的殘酷和狠,試一試站在邊界上的天空是不是真的伸手可及,我不知道我會怎麽做,除非你猛然出現在我麵前,我們在猛然下的無意識裏做成無意識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