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物理,負責解釋這個世界的物理學。


    或者更精確一點,量子物理。


    「楊展收到信之後的當天下午,在上一堂量子物理的基礎課時,中途突然停下,大笑離開,自此就再沒有上過一堂課。如果他找到了什麽證明,必然和他當時講到的東西有關。」我說。


    「他當時在講什麽?」梁應物著急地問。


    我當即從電話裏找出那個被我採訪過的楊展同事,打過去。他說他也不知道,幫我問一下當時上課的同學。我說請快一點,我急等。


    然後我又要了杯咖啡,就這麽和梁應物兩兩相對而坐,一言不發。


    半小時後,電話來了。


    放下電話,愣了會兒,在梁應物的催促下,才開口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他在講測不準。」


    任何上過大學物理的人,都知道什麽是測不準原理。簡單地說,在微觀粒子層麵,你想要知道某個粒子的動量,就不可能知道它的位置,反之亦然。對於確定粒子狀態的這兩個關鍵參數中,你對其中一個測量的精確度越高,對另一個測量的精確度就越低。也就是說,你無法看清楚粒子,在這一級上,世界對我們來說是混沌的。


    「測不準?這能讓他想到什麽?」梁應物喃喃自語。


    「你……在夢裏,有沒有曾經想要看清楚一件東西過?」


    梁應物頓時就變了臉色,愣在那裏。


    在夢裏,如果起意想要看清楚某樣東西,那就隻一個結果,越想看清,就越看不清楚!


    比如在夢裏你和別人打牌,但自己手裏抓著什麽牌,是看不清楚的,即便睜大眼睛拚命地看,這一刻是紅桃五,一恍神,就會變成了黑桃八。夢裏的世界,是經不得細琢磨的。因為夢畢竟是夢,不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而是隨時會變化的,所以你不可能看清楚夢。


    但現實世界,竟然也是如此。


    你想要觀察這個世界的基本構造時,在最微小的層麵,居然也是看不清的。整個世界,是建立在一片模糊之上。


    之前從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去想,楊展是第一個。他自殺了。


    我們對於量子物理,要比對歷史問題了解得多,所以這個「測不準」對我們的震撼,也比「歷史變化」要強烈得多。


    而且,我們竟然已經找到了兩個證據。


    而楊展和陽傳良,在經歷的最初的震撼和頓悟之後,又找到了多少個其它的證據?


    難道說,真如惡作劇裏那個演員的台詞所說,「你如果真心相信,這是一個夢,那麽這個世界在你的眼裏,就會破綻百出。」


    「幸好我們不是學者。」許久之後,梁應物說。


    「幸好不是,你就和我一樣,把這事忘了吧。」我說。然後我站起來,出門,走進外麵的冬日陽光裏。


    是啊,我們不是學者,不像學者那樣容易鑽牛角尖,也沒有什麽困擾多年的謎團。這兩個證明,也隻能讓我們疑惑,我們還有能力壓下疑惑,像之前一樣生活,直至正常死去。


    但如果我們像陽傳良和楊展一樣,努力地尋找這個世界的其它破綻,找到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我們會不會自殺?


    且住,且住,不如忘卻。


    獨自走在長街上,不知哪裏傳來的電台歌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卻是許多年前,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歌詞正是羅貫中寫在《三國演義》開篇的那首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恍惚間,歲月流淌,由古至今,漫漫長河,萬般故事過心頭。


    如在夢中。番外篇那個下午,我在街上遊蕩了很久,路過一家小電影院,見到在放不知第幾輪的《盜夢空間》,就買了張票進去看。這片子曾經好評如潮,我卻一直未得機會看。


    影院裏隻有兩三個人,幾乎可以視作我的專場。兩個多小時後影片看完,在下班的人群中獨行,晚飯也沒吃,回到家裏倒頭就睡。


    這一覺睡到第三天上午,期間如夢如幻,也不知起來過否,也不知吃過飯否。兩腳踏在地上,真實感慢慢從腳掌爬上來,蔓延到全身,卻單單繞過了心髒。


    然後我去了南京,坐在舒星妤對麵,把一切告訴她。一邊說著的時候,荒誕、可笑、恐懼、失落還有一些分辯不出的情緒傾泄而出,說完的時候,反倒輕鬆踏實了許多。


    我以為舒星妤會驚訝得大叫,甚至大哭大笑也不奇怪。然而她一直靜靜地聽著,沒有說一句話。她安靜得過了頭,一直到我說完,還是維持著原來的樣子,微微低著頭,似乎完全在放空。


    我等了幾分鍾,實在難熬,就告辭。她這才看了我一眼,那眼睛果然空空洞洞的。


    回到上海,過了一段日子,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把我從夢境的不確定感裏拯救出來。舒星妤在十幾天後出乎意料地與我聯繫,像個普通朋友那樣,有時在線上說幾句。她開始熱衷於神秘主義,這對她來說是個巨大的轉變,但也很自然。任何人在聽了那個故事之後發生轉變,都理所當然,何況舒星妤這個故事的當事人。


    一切神秘事件都是有可能的,舒星妤有一次在屏幕上敲出這幾行字。如果這是場夢,那什麽離奇的事情都會發生的。


    我應和著她,心裏卻有些擔心。她是在用這種方式確認夢境嗎?


    2011年如期而至,元月裏的一天,我接到舒星妤的電話,說她到了上海,參加一個有趣的聚會,問我有沒有空一起聚聚。我就說好。


    這個聚會,是舒星妤加入的一個小社團的聚會。社團名叫亂談社,專門研究神秘主義。其實無所謂研究,也就是搭個能交換奇怪傳說的小平台而已。


    聚會地址在膠州路上,靠近靜安寺,在幢由老洋房改成的酒店一樓酒吧裏。沒有專用停車廠,車得停在旁邊的廠裏。我停了車下來,見到角落裏堆著斷肢殘臂,在夜色裏散著荒涼的氣息。這是個假肢廠。我心裏突突跳了兩下。


    因為一些原因,我不想在這裏說酒店的名字。這酒店有個小院子,有竹有樹有燈光,裝置得很有腔調。如果是夏天,會有許多人願意坐在院落裏的椅子上喝酒聊天,但現在是寒冬,風呼呼地吹,再美的射燈照出的也盡是寂廖。


    我沿著青磚路快步走進大堂,上百個老皮箱頭朝裏排成一整堵牆,設計感撲麵而來。但說實話我並不太喜歡,這裏頭的時光,太顛沛流離,且有一股子陰鬱徘徊不去。


    一拐就是酒吧,舒星妤和她的朋友們已經在等著我。舒星妤站起來向我招手,她裹了條斑斕的大圍巾,打扮的像個捧著水晶球的女巫,同印象中的恬淡差異很大,昏暗的燈光下,有別樣的魅力。


    在座的其它人看上去都比舒星妤年輕些,她糙糙介紹,顯然有幾位她也不怎麽熟悉。


    聚會是有主題的,規則很簡單,每人說一個故事。當然不是家長裏短的故事,而是「那種」故事。


    「我可不想聽什麽故事,我是說,別糊弄人啊,得是真事,自己碰到的,或者是朋友碰到的。」一個陰測測的聲音從角落裏傳出來,那是個麵容幹癟,身子瘦得像麻杆的女人,如果坐在外麵院子裏,怕是一陣寒風就吹走了。今天在坐的女人,就隻有舒星妤和她兩個。


    在他旁邊的男人笑笑,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說:「我先講一個。」


    桌上點著白蠟燭,後麵牆上的裝飾是幾十個黑漆漆的鍋,就是廚房裏的炒鍋,去掉了柄,固定在牆麵上。我們坐得鬆散,沒有誰和誰挨著,彼此都保留一段距離。事先已經請服務生調暗了這邊的燈光,所以每個人都在陰影裏,燭光在大家的衣服或臉上跳來跳去。


    在這樣的氣氛下,眼鏡男壓低了嗓音,開始講他的故事。


    這是我一個朋友,親口告訴我的故事。


    故事發生的那個夜晚,天上的月亮很圓。你們知道,通常月最圓的時候並不是十五,而是十四或十六,那天,按照舊曆算法,是五月十六。


    我那位朋友,名叫林玫,是個挺漂亮的女孩子,身邊從不缺追求者。不過呢,她倒是一點都不花心,始終就隻有一個男朋友沒換過,聽說,那是她大學時候,社團裏的師兄。


    因為已經是深夜了,兩個人約會完,男友一如往常地把林玫送回家。那天他們去看了一個電影,愛情片,什麽片名我忘記了,一個港片,兩個人看完了,歡歡喜喜,甜甜蜜蜜,有說不完的話要講。嘿。


    眼鏡男說得不慌不忙,甚至有點絮絮叨叨,但恐怖的氣氛,就這樣一點一點鋪陳開。看得出,他已經把這個故事說過許多遍了。


    林玫的家住在四樓,對於一幢六層的老式公房來說,四樓是一個相當好的位置,林玫剛搬過來不久,才三個月,連對門的鄰居都未熟識。


    通常男友並不會立刻就走,而是上去喝杯茶,歇一歇,或者,再溫存一番。哈哈,也許會到第二天早晨才走,看情況了,哈哈。那一次也不例外,看見林玫正在開信箱,男友便說,我先上去了。


    林玫隨口答應了一聲,她知道男友是有鑰匙的,所以隻管自己開信箱,拿出厚厚一疊報紙,耳朵裏聽見男友上樓的腳步聲,「空、空、空」,在深夜的大樓裏逐漸迴蕩遠去。


    很正常的聲音,不是嗎。但那一次,林玫突然就打了一個冷顫。她關上信箱,鎖好,莫明的,心中有一些發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你的命交給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多並收藏把你的命交給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