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母自廚房探頭出來,「顧小姐留在我們這裏吃晚飯好不好?」
我遲疑一下。
文英問:「有什麽菜式,說來聽聽,好待顧淦她食指大動。」
「這小孩,什麽菜,不過是家常小菜罷了,有隻紅燒黃魚,還有筍片雞湯。」
嘩。我嚮往地使勁地點起頭來,「好,好。」
文英笑我,「這隻饞嘴貓。」
伯母說:「文英,顧小姐這麽可愛,真是益友。」
文英又說:「看,有人欣賞你的小菜,你就樂得飛飛的。」
我無話可說。這才是一幅天倫圖。
那像我,十天有九天半見不到自己的母親。
不但難得見麵,而且怕她。
小時候才兩三歲時,奶媽給隻奶嘴我吸在嘴裏,一不巧給母親看見,她便指牢我說:「吐出來。」
聲音不怎麽大,我當時還很小,不知恁地,也察覺她聲音中的權威,乖乖吐出的嘴,後來,據奶媽說,我哭了一整夜。
家裏麵積大,她睡二樓,我跟奶媽在三樓,她很少過來看我,因為忙,成天在醫院裏,回來也要寫報告,一整疊的文件那樣取回來交出去,都說是個真正的女中豪傑,時常到歐美洲開會。
但於我有什麽好處?
孩子們所要的,不過是個普通的母親。
一個溫柔愛孩子的母親。
如尹伯母。
一頓飯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文英說:「顧淦在學校裏吃得很少,什麽都撥兩撥算數。」
我說:「那有這個好吃,瞧這油爆蝦,還有這海蜇皮子,火腿片炒小棠菜,我都沒吃過這麽好的菜。」
尹伯伯都笑了,問:「顧小姐家吃什麽?」
我不響。吃什麽?三文治。
廚師都做不長,因不許廚房有油煙味傳出來,一律不準煎炒炸,不起油鍋,大師傅怎麽做菜?
所以多年來最多是肉醬意粉或是羅宋湯。
吃了飯我向尹家告辭,回到家,見母親一個人在吃「飯」。她喜用凍肉夾麵包,喝杯咖啡當一頓晚飯,雙眼還在閱文件。
見到我,抬起頭,微微頷首。
「媽媽。」我坐在她對麵,「今夜不出去?」
「唔。」她總是淡淡的,不大想回答我的問題,我也習慣她這樣。
「我上樓去。」我知情識趣。
她卻問:「大考了吧?」
「快了。」
「沒問題?」
「絕無。」
「你父親問你要什麽,他下星期回來。」
「什麽都不要,謝謝。」
我們之間的對白就這麽簡單。
母親從來沒有緊緊把我擁在懷中,也一向不與我一起吃飯、看戲、說笑。
她自己不看電視,故此我的一部電視裝在我房中,她怕吵,咱們屋子也靜得似醫院,一切音響都壓得很低。
我十七歲了,從沒聽過母親高聲說過一句話。
她從不責備我,小時候隻要用眼睛瞄我一下,我就已經很害怕。
現在當然沒有這樣的感覺,但距離仍然在,我無法在她麵前鬆弛。
即使在生病的時候,她來診治我,也隻是像個醫生,我多渴望她會與我表現得親熱一點,但是她不會那麽做,說得老土一點,我渴望她的愛,而她從來不給我。
母親的感情從不流露。
甚至我伏在父親的肩膀上說話,她也會橫我一眼,叫我控製自己。
漸漸我希望我的母親不是中外聞名的大國手,而是一個會替我打一件毛衣的家庭主婦。
我的童年生活是這麽寂寞,使我沒齒難忘。
人家尹文英也是獨生女,卻這麽開心。
第二天上學,文英身上穿件深色毛衣,密密的辮子花樣,正是我最喜歡的。
「在什麽地方買?」我來不及問:「我找這樣的手織毛衣已有一年了。」
「媽媽織的。」她說,那種得意的樣子叫我難受。
我泄氣,「為什麽織這麽深色?」
「學校不準穿淺色呀。」她振振有辭。
「我希望有件這種花樣的白毛衣。」
「我叫媽媽替你織。」她自告奮勇。
「不必了。」我說:「人家媽媽織的,那還有什麽意思。」
「你母親是醫生,她工作忙,也許編織不是她的本事,你何必要求太苛?」
「你曉得什麽?」
「你別鑽牛角尖,顧淦。」
我苦笑。
「今天放學,我到你家可方便?」
「當然可以。」
文英拍拍我的肩膀。有她這樣的朋友,也夠幸運了。
她一到我家,一進門,便嚷起來──
「那有這麽大的房子?」她說:「才住三個人?住三十個人也還很鬆動,多麽豪華。」
我說:「房子還是祖父留下來的,現在可買不到。」
「這就是俗語說的祖蔭。」文英說。
「來看看我的房間。」
我帶她上二樓。
「你有自己的客廳?」文英又嘆為觀止。
我苦笑,「那意思說,我再也不能到別的地方去活動,像坐牢似的坐了十七年。」
文英同情地坐下來,「不過這麽豪華──」
我推她一下,「豪華?媽媽很嚴,十二點之前一定要睡,七點鍾要起床,要是賴床,得聽教訓,這裏的生活像紀律部隊。」
「你有沒有同她開心見誠的講過?」
「講什麽?」
「講你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那怎麽可以?」我苦笑,「那還不造反?這裏是她的家,連父親都聽她的,我怎麽能夠說話?」
「她是你母親呀。」
「不是每個人的母親都似你的媽媽。」
我沉默下來,不應批評她,外人會看不起我。
文英卻渾然不覺,「假如我有這麽大的房間,我一定開派對,請許多同學來做功課,玩耍,周末叫她們留宿。」
我微笑。
文英真可愛。
「來,我們到別的地方去參觀。」
我帶她到母親的睡房。
「嘩,雪白,像電影裏的布景。」
「我父親的房間是灰色的。」我說:「他們一直分居,兩個人都需要極端的安靜。」
文英覺得怪,看我一眼。
我聳聳肩,「聽報告說: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菲力普親王也一直分房而睡。」
文英說:「你們真是考究。」
「我被奶媽照顧得很好,但是我希望媽媽可以多撥一些時間出來。」
末了我們坐在廚房裏吃點心。
文英問:「你們有多少傭人?」
「沒有很多。兩個打掃,一個廚子,一個司機。」
「不算多?」文英笑,「五個人服侍三個人。」
「何必要住這麽大的地方?我們又不喜炫耀,極少在家請客,父親去年在英國做生意,母親的工作時間是每日十六小時,你看,是不是浪費?」
文英說:「這才是享受呀。」
我微笑。
「好了,我也該走了。」她說。
「不在這裏吃晚飯?」我問。
「媽媽等我。」文英說。
「改天周末到這裏來睡?」
「好的。」
我送她出去。在門口遇見媽媽回來。
她心事重重,見到我們,隻頷首點頭,也不待介紹,便進屋子裏去。
「那是你母親?」文英說:「看上去隻有三十多歲。」
「四十了,長得很年輕。」我說:「我想她必然後悔生下我,不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致力於工作。」
「顧,別這麽說。」
我叫司機送文英回家。
自從母親在醫院擔起行政工作以來,就連吃飯說話的功夫都沒有了。
我到書房去敲門,推門進去。
「什麽事?」她抬起頭問。
「想同你說幾句話,媽媽。」
「什麽話?」她頭也不抬,伏案疾書,「我正忙,沒有重要的事,改天再說。」
我很覺乏味。替她輕輕掩上門,走開。
那日睡到半夜醒來,失眠,到樓下廚房熱牛奶,走過書房,看到燈亮著。
媽媽還沒有睡,都三點了。
她到底在忙什麽?
光是祖父留下來的產業,已經夠我們花一輩子,到底他們為什麽還要這麽忙?
我太寂寞,太需要他們,他們可知道?
我遲疑一下。
文英問:「有什麽菜式,說來聽聽,好待顧淦她食指大動。」
「這小孩,什麽菜,不過是家常小菜罷了,有隻紅燒黃魚,還有筍片雞湯。」
嘩。我嚮往地使勁地點起頭來,「好,好。」
文英笑我,「這隻饞嘴貓。」
伯母說:「文英,顧小姐這麽可愛,真是益友。」
文英又說:「看,有人欣賞你的小菜,你就樂得飛飛的。」
我無話可說。這才是一幅天倫圖。
那像我,十天有九天半見不到自己的母親。
不但難得見麵,而且怕她。
小時候才兩三歲時,奶媽給隻奶嘴我吸在嘴裏,一不巧給母親看見,她便指牢我說:「吐出來。」
聲音不怎麽大,我當時還很小,不知恁地,也察覺她聲音中的權威,乖乖吐出的嘴,後來,據奶媽說,我哭了一整夜。
家裏麵積大,她睡二樓,我跟奶媽在三樓,她很少過來看我,因為忙,成天在醫院裏,回來也要寫報告,一整疊的文件那樣取回來交出去,都說是個真正的女中豪傑,時常到歐美洲開會。
但於我有什麽好處?
孩子們所要的,不過是個普通的母親。
一個溫柔愛孩子的母親。
如尹伯母。
一頓飯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文英說:「顧淦在學校裏吃得很少,什麽都撥兩撥算數。」
我說:「那有這個好吃,瞧這油爆蝦,還有這海蜇皮子,火腿片炒小棠菜,我都沒吃過這麽好的菜。」
尹伯伯都笑了,問:「顧小姐家吃什麽?」
我不響。吃什麽?三文治。
廚師都做不長,因不許廚房有油煙味傳出來,一律不準煎炒炸,不起油鍋,大師傅怎麽做菜?
所以多年來最多是肉醬意粉或是羅宋湯。
吃了飯我向尹家告辭,回到家,見母親一個人在吃「飯」。她喜用凍肉夾麵包,喝杯咖啡當一頓晚飯,雙眼還在閱文件。
見到我,抬起頭,微微頷首。
「媽媽。」我坐在她對麵,「今夜不出去?」
「唔。」她總是淡淡的,不大想回答我的問題,我也習慣她這樣。
「我上樓去。」我知情識趣。
她卻問:「大考了吧?」
「快了。」
「沒問題?」
「絕無。」
「你父親問你要什麽,他下星期回來。」
「什麽都不要,謝謝。」
我們之間的對白就這麽簡單。
母親從來沒有緊緊把我擁在懷中,也一向不與我一起吃飯、看戲、說笑。
她自己不看電視,故此我的一部電視裝在我房中,她怕吵,咱們屋子也靜得似醫院,一切音響都壓得很低。
我十七歲了,從沒聽過母親高聲說過一句話。
她從不責備我,小時候隻要用眼睛瞄我一下,我就已經很害怕。
現在當然沒有這樣的感覺,但距離仍然在,我無法在她麵前鬆弛。
即使在生病的時候,她來診治我,也隻是像個醫生,我多渴望她會與我表現得親熱一點,但是她不會那麽做,說得老土一點,我渴望她的愛,而她從來不給我。
母親的感情從不流露。
甚至我伏在父親的肩膀上說話,她也會橫我一眼,叫我控製自己。
漸漸我希望我的母親不是中外聞名的大國手,而是一個會替我打一件毛衣的家庭主婦。
我的童年生活是這麽寂寞,使我沒齒難忘。
人家尹文英也是獨生女,卻這麽開心。
第二天上學,文英身上穿件深色毛衣,密密的辮子花樣,正是我最喜歡的。
「在什麽地方買?」我來不及問:「我找這樣的手織毛衣已有一年了。」
「媽媽織的。」她說,那種得意的樣子叫我難受。
我泄氣,「為什麽織這麽深色?」
「學校不準穿淺色呀。」她振振有辭。
「我希望有件這種花樣的白毛衣。」
「我叫媽媽替你織。」她自告奮勇。
「不必了。」我說:「人家媽媽織的,那還有什麽意思。」
「你母親是醫生,她工作忙,也許編織不是她的本事,你何必要求太苛?」
「你曉得什麽?」
「你別鑽牛角尖,顧淦。」
我苦笑。
「今天放學,我到你家可方便?」
「當然可以。」
文英拍拍我的肩膀。有她這樣的朋友,也夠幸運了。
她一到我家,一進門,便嚷起來──
「那有這麽大的房子?」她說:「才住三個人?住三十個人也還很鬆動,多麽豪華。」
我說:「房子還是祖父留下來的,現在可買不到。」
「這就是俗語說的祖蔭。」文英說。
「來看看我的房間。」
我帶她上二樓。
「你有自己的客廳?」文英又嘆為觀止。
我苦笑,「那意思說,我再也不能到別的地方去活動,像坐牢似的坐了十七年。」
文英同情地坐下來,「不過這麽豪華──」
我推她一下,「豪華?媽媽很嚴,十二點之前一定要睡,七點鍾要起床,要是賴床,得聽教訓,這裏的生活像紀律部隊。」
「你有沒有同她開心見誠的講過?」
「講什麽?」
「講你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那怎麽可以?」我苦笑,「那還不造反?這裏是她的家,連父親都聽她的,我怎麽能夠說話?」
「她是你母親呀。」
「不是每個人的母親都似你的媽媽。」
我沉默下來,不應批評她,外人會看不起我。
文英卻渾然不覺,「假如我有這麽大的房間,我一定開派對,請許多同學來做功課,玩耍,周末叫她們留宿。」
我微笑。
文英真可愛。
「來,我們到別的地方去參觀。」
我帶她到母親的睡房。
「嘩,雪白,像電影裏的布景。」
「我父親的房間是灰色的。」我說:「他們一直分居,兩個人都需要極端的安靜。」
文英覺得怪,看我一眼。
我聳聳肩,「聽報告說: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菲力普親王也一直分房而睡。」
文英說:「你們真是考究。」
「我被奶媽照顧得很好,但是我希望媽媽可以多撥一些時間出來。」
末了我們坐在廚房裏吃點心。
文英問:「你們有多少傭人?」
「沒有很多。兩個打掃,一個廚子,一個司機。」
「不算多?」文英笑,「五個人服侍三個人。」
「何必要住這麽大的地方?我們又不喜炫耀,極少在家請客,父親去年在英國做生意,母親的工作時間是每日十六小時,你看,是不是浪費?」
文英說:「這才是享受呀。」
我微笑。
「好了,我也該走了。」她說。
「不在這裏吃晚飯?」我問。
「媽媽等我。」文英說。
「改天周末到這裏來睡?」
「好的。」
我送她出去。在門口遇見媽媽回來。
她心事重重,見到我們,隻頷首點頭,也不待介紹,便進屋子裏去。
「那是你母親?」文英說:「看上去隻有三十多歲。」
「四十了,長得很年輕。」我說:「我想她必然後悔生下我,不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致力於工作。」
「顧,別這麽說。」
我叫司機送文英回家。
自從母親在醫院擔起行政工作以來,就連吃飯說話的功夫都沒有了。
我到書房去敲門,推門進去。
「什麽事?」她抬起頭問。
「想同你說幾句話,媽媽。」
「什麽話?」她頭也不抬,伏案疾書,「我正忙,沒有重要的事,改天再說。」
我很覺乏味。替她輕輕掩上門,走開。
那日睡到半夜醒來,失眠,到樓下廚房熱牛奶,走過書房,看到燈亮著。
媽媽還沒有睡,都三點了。
她到底在忙什麽?
光是祖父留下來的產業,已經夠我們花一輩子,到底他們為什麽還要這麽忙?
我太寂寞,太需要他們,他們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