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賢的話說到了隆聖帝心坎裏。有些事情,不可爭辯,更不可回應,說得多了,假得也成真的了。何況,紀妃魚越是在意,事情就越會傳得越快,覆蓋越廣。


    私德對於公主而言,往往比性命還要重要,尤其是尚未出閣之前。本欲讓其自行處理的隆聖帝,還是難以放心。“此事你要好好提點她,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有些時候,沉默比爭論更管用。”


    紀賢拱手一拜。“父皇放心,一切交給兒臣。”


    “還有一事,也交給你去籌備。”隆聖帝於案台上翻看片刻,在眾多文書中取出一份。“如今的大周,各地流民禍亂,匪類猖獗。將科考提前開設,難度放寬一些,名額也多放一些。


    對了,記得把各司舉薦的人員先行剔除。若無多餘的閑職,你就自行加設。”


    聞言,紀賢雙眼微眯。隻不過短短幾息時間,他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隆聖帝在這個時間點開科考,其本質並不是為了國家選備人才。天下動亂,這隻是施恩與收攏人心的辦法。


    朝廷就像一個囚牢,除了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也是為了鎖住天下學子。


    天下間這些讀書人,隻要沒事,就會胡思亂想,就會胡言亂語。既無官職,也無爵位,對於他們而言,不管想說什麽,還是想做什麽,更多的還是隨心而行。


    無論是煽動民心,還是抨擊朝政,此類事件往往都是讀書人引起。


    百姓懂得什麽家國大事?是非對錯?讀書人說什麽,他們就聽什麽。時間久了,人數多了,影響力自然也會日益增大。


    而科舉正是拴住這些讀書人的鏈條。一旦有功名在身,有官職獲授,他們就會患得患失,更沒有心思再去想那些烏七八糟的事。


    讀書人也是人。有了機會,也就等於有了希望,一門心思往上爬不好嗎?撈錢、撈利、撈名譽不好嗎?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當然渴望一展抱負,青史留名。對於當權者來說,他們不要胡言亂語,激化底層矛盾也就夠了。各取所需。


    為何曆代皇帝忌憚的雖多為武將,但往往把持朝政的卻是文臣?


    武將可以通過刀兵來爭天下,文臣可以通過筆杆子來亂天下,都不是省油的燈。沒有文人領頭,光靠刀兵,那與土匪何異?


    稍做思緒,紀賢躬身以禮。“兒臣定會為父皇分憂。”


    隆聖帝微微頷首。“遇到有真才實學之人,往東宮調幾個過去。你是太子,該加設一些隨侍的屬官。”


    “父皇,如今的大周正是用人之際,朝廷也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東宮人手尚且寬裕,暫時就不必增加了。”言罷,紀賢將頭低下三分。


    隆聖帝嘴角上揚。“也罷。朝廷現在確實人手不足,如若遇到大的變故,填漏補缺必不可少。你有心了。”


    南征之事,不能叫變故。按照隆聖帝所言,恐怕是徐平在瑜州辦的差事。會牽出很多人嗎?還是說,會把三大內府拉進來?紀賢心中估算起了後續可能發生的情況。“對了父皇,徐平已年過十六,依兒臣看,當擇一皇妹許之吧。”


    隆聖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這種事情可不像是紀賢會妄議的。“皇兒怎麽突然想到此事?你與永寧關係尚好,平日裏稱兄道弟的,莫不是他與你私下聊過?”


    紀賢輕聲笑道:“這倒是沒有。兒臣偶然在靖北王府遇到了司徒家的小姐,見二人相談甚歡,故而想到此事。”


    “司徒文的嫡孫女?”隆聖帝臉上笑意不再。


    見狀,紀賢佯裝失言。“父皇,您切莫誤會了。三軍至涼州還朝,司徒小姐在酒樓宴請同輩而已,登門拜訪,不過是為了送上宴帖。”


    “送宴帖有必要親自去嗎?”隆聖帝冷哼一聲。“先不說這個。依你看,你那幾位皇妹中,哪位比較適合?”


    “若說身份,自然是妃魚最為合適。不過嘛,依這兩人的性子來看,多半是處不到一塊去。


    四妹與六妹溫柔可人,性格討喜。當是不錯的人選。”


    隆聖帝瞥了一眼,淡淡的問道:“月華與徐平的事,你應當知曉吧。”


    聞言,紀賢輕拍額頭。“您瞧兒臣這記性,月華妹妹與永寧自然也是良配。”


    “太子。”


    “兒臣在。”


    “章台郡雖非徐州州府,卻也是繁華無比。舒瞿對此地的發展功不可沒,朕倒是該好好感謝一下這位國丈呢,你說是不是?”


    聞言,紀賢當即跪地拜禮。“父皇,兒臣要檢舉章台舒氏。”


    “舒氏安守本分,福澤一方,你想檢舉什麽?”


    紀賢知道,隆聖帝是想動舒家了。“回父皇,舒瞿奸惡狡詐,罔顧君恩。暗通元武,其心可誅。”


    聞言,隆聖帝緩緩起身。“他可是朕的國丈。太子,若無真憑實據,還是不要忘隨意妄言。”


    “父皇,徐平前往瑜州巡營,想必要不了多久便會回京。屆時,隻需讓他前往徐州巡營,必然能證實兒臣所言。”商人做到了舒家這種地步,是不可能幹淨的。隻要花精力去查,就一定能挖出許多肮髒齷齪之事。


    至於暗通元武,這種事情,皇帝說你通敵,你不就是通敵嗎?還需要證據?


    隆聖帝嘴角上揚,對於紀賢的話非常滿意。“那就等徐平回來,再讓他去趟徐州。”


    “父皇聖明。”


    ……


    另一邊,隨同徐平前來瑜州的眾人,都已各自出去打探消息。


    對於英月娥刺探府牢之事,徐平雖有些擔心,卻也認同了此舉。畢竟她本就精通於此,謹慎一些,當無大礙。


    兩個時辰過去,張掖帶著大量賬本與糧冊回到了驛館。


    徐平再次仔細查驗著所有賬本,雖然明麵上沒有問題,可若與推論結合起來,也能大致算出差額。比如城牆,單就這一項,黃世安吃掉的銀子就不會少於數十萬兩。


    除去城牆之外,算上修橋鋪路,除害抗災,征剿流匪等等事件,加起來的銀子起碼就有數百萬兩了,這還沒有包含對方這些年克扣的軍餉。


    若說這些銀子黃世安貪了不少,那麽秋收納糧之事,到底又是什麽情況?這樣一個貪官,他為何會讓商賈,地主幫百姓攤賦?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枌榆草木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倪二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倪二狗並收藏枌榆草木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