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幾日過去,戍邊司已行至瑜州,再過些時日,便能回到京城。
徐平等人路上時不時的聊起涼州這一戰,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後輩,此戰確是受益良多。
“世子!涼州這幾戰,咱老張殺敵過百啊!回去之後,恐怕老太爺都得高看我一眼!”
許陽瞥了張世傑一眼。“你家老頭子雙目失明已久,他拿腳丫子高看你?”
“哈哈哈!老許說得有道理啊!張老四,你還是省省吧!真要要說起來,光是火燒康州軍糧草那一戰,我就殺敵近百。待到回京之後,怎麽也能混個六品雜將當當!”
徐平回頭望了郭子韜一眼,嘴角差點沒笑歪。“就你那三腳貓的修為,撿漏都能說得那麽清新脫俗!本世子也算開眼界了!”
“都省省吧!定平這一役,世子殺敵數百,斬將四人。你們差遠了!”言罷,許陽雙腿用力一夾,快馬追著徐平而去。
撇開張掖這等沙場老手不談,無論許陽,郭子韜還是張世傑等勳貴之後,都有著不錯的戰功,殺敵報國,其誌可讚。
憑借此戰,徐平嘴角更是抑製不住的上揚。隻待回京受賞,隆聖帝還能讓自己當個七品馬侍不成。
看著徐平等人沿途的談笑,隨行而歸的宇文蕭臉上表情並沒有太多變化。既沒有表現出不悅,亦沒有和眾人言語。無論未來是何走向,如今的他已無退路。
將自己的親族為質,宇文蕭心中雖有些芥蒂,卻也理解。或者說,更多的還是無奈。
從意氣風發的一國駙馬,淪落到被迫投靠敵國,這般落差,何其之大。若非心誌堅韌,常人難以做到。更何況,有再多的說辭,也改變不了其父死於大周這個事實。
但若說心意,他對元景帝的恨,卻遠高於魏冉等人。死於沙場,算是身為武將的一種歸宿。可元景帝與朝中那些奸佞小人的行為,讓他為自己的父親感到不值,也為自己和族人感到不值。皇權富貴,忠君報國?簡直可笑。
想到此處,宇文蕭不由的捏緊了手中拳頭。此生,若是有朝一日能兵臨大都,他要問問武敬遠,可曾後悔當年的行為?
宇文蕭抬眼看向躍馬在前的徐平,他深知對方不可能完全信任自己,起碼現在不可能。不過,自己又何嚐不是如此。
“呼!”長舒一口氣。宇文蕭眼神變得愈發冷厲。 促使兩國開戰,讓元武覆滅,成為了他現在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這邊,班師回朝的三軍士氣高昂。而遠在肅州的武敬山,卻是雷霆震怒。
“簡直荒唐!荒唐至極!陛下怎可如此行事啊?宇文將軍征戰數十年,其祖上更為元武立下了數不清的功績。僅憑猜忌,便害得他陣亡於定平,這算怎麽一回事。
還有朝中哪些奸佞小人,整日勾心鬥角,玩弄權術,元武四世造就的鼎盛,終將毀在這群人的手中。”武敬山已然得知了康州軍之事,對於宇文逸的陣亡,他憤怒到了極點。如此一心為國的將才,居然就這樣死於邊野,何其悲哀。
“哎,王爺慎言啊!”得知此事,呂伯義亦是惋惜不已。定平之戰,耿世勳的陣亡,本就已經難以接受了,如今還把宇文逸也搭了進去。涼州營雖然精銳盡喪,可千軍易得得,一將難求啊。這兩人身故,康州便已無戰將可堪大用了。
“伯義啊,你說這叫什麽事啊。宇文將軍陣亡的消息一旦傳回大都,必會引起軒然大波。如今我朝正欲對大梁用兵,依本王看,這不是個好兆頭啊。”武敬山眉頭緊鎖,心中的擔憂無需言表。
聞言,呂伯義微微搖頭。“王爺,宇文將軍陣亡,我元武痛失一柱也,但此事並非完全是陛下造成。
王爺遞上去的折子,並未說明調兵跟宇文將軍有關。他率軍斷後,戰死定平,其實是害怕陛下得知此事,日後會清算宇文一族。”
武敬山緩緩閉上雙眼,仰天長歎:“君不知臣,臣不知君。可悲矣!”
“王爺,接下來咱們當早做打算了。如今英國公隻是暫領康州,他年事已高,不會久待。如今宇文將軍陣亡,朝廷又已調兵南境,康州的局勢,需要王爺來穩住啊。”
“伯義言之有理,本王這就給陛下遞折子。若是朝內有人派來自然最好,若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本王就親赴康州。至於肅州事務,陛下另做安排即可。”
“王爺英明,當是如此。”
……
大周,皇城內。
“涼州捷報!涼州捷報!”魏冉派來的信卒高舉軍報,快步朝著承乾殿跑去。
聞訊,整個皇城內的人紛紛側目而視,交頭接耳。
“陛下!涼後軍報來了!”劉辟快步入內。正在承乾殿內處理公文的隆聖帝聽到此訊息,趕忙離開大殿。
見皇帝親臨,信卒高舉戰報,跪地呈書。“陛下!涼州戰報,涼州一戰我軍大捷!”
“快,快呈上來!”上月,聽聞涼州大捷,隆聖帝興高采烈,與皇後大戰數百回合。還沒高興多久,當夜卻又聽聞韓忠推斷涼州營有覆滅之險,而後傳來的消息果然如此。這一來一去的反差,差點沒把隆聖帝心態搞崩。如今等待許久,終於又有新的捷報入京。此戰還有韓忠在場,應當不會再有意外。
劉辟趕忙接過軍報,躬身呈上。
打開奏報,隆聖帝臉上的表情極為豐富。看著前半段,他大喜過望。看著後半段他無語至極。
守關的時日裏,徐平那是陰招百出,一會火一會水,又是屎又是尿。隆聖帝嘴角忍不住的抽扯。“這小子,還真是缺德。”
直至結尾處,看到康州刺史宇文逸陣亡於關外,他忍不住大聲笑道:“好!好得很啊!先是耿世勳,再到宇文逸,折了這兩人,他武敬遠怕是肺都要氣炸了吧!”
聞言,連劉辟都震驚不已。“陛下,康州刺史宇文逸死了?”
“死了!死得好啊!此獠害我涼州數萬將士,朕恨不得將之千刀萬剮!”言罷,隆聖帝看向信卒。“快說,戍邊司何時班師回朝?”
“回稟陛下。宇文逸陣亡,康州軍退軍的第二日,大都督便率軍班師了。”
聞言,隆聖帝大手一揮。“劉辟!”
“老奴在。”
“即刻安排下去,待大軍回朝,朕要親自設宴接風。”
就在此時,不遠處太子紀賢亦是快步跑來。“父皇!”
看著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太子,隆聖帝麵帶疑惑。“慢行。這樣子成何體統!”
紀賢先是躬身以禮,隨即笑道:“父皇啊,此戰乃天大的喜訊。兒臣一時情急,倒是失禮了。”
聞言,隆聖帝臉上笑意更甚。“待他們回來,朕要好好犒賞。”
“父皇,為表君恩浩蕩,待大軍到京之際,不如由兒臣前去城外相迎如何?”
隆聖帝微微頷首。“你是太子,能如此想是好事。三軍將士為大周而戰,正該當此殊榮。屆時,你帶著百官同去,一定要好生準備,莫要怠慢。”
“兒臣領旨。”言罷,紀賢嘴角輕輕一笑。
一晃幾日過去,戍邊司已行至瑜州,再過些時日,便能回到京城。
徐平等人路上時不時的聊起涼州這一戰,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後輩,此戰確是受益良多。
“世子!涼州這幾戰,咱老張殺敵過百啊!回去之後,恐怕老太爺都得高看我一眼!”
許陽瞥了張世傑一眼。“你家老頭子雙目失明已久,他拿腳丫子高看你?”
“哈哈哈!老許說得有道理啊!張老四,你還是省省吧!真要要說起來,光是火燒康州軍糧草那一戰,我就殺敵近百。待到回京之後,怎麽也能混個六品雜將當當!”
徐平回頭望了郭子韜一眼,嘴角差點沒笑歪。“就你那三腳貓的修為,撿漏都能說得那麽清新脫俗!本世子也算開眼界了!”
“都省省吧!定平這一役,世子殺敵數百,斬將四人。你們差遠了!”言罷,許陽雙腿用力一夾,快馬追著徐平而去。
撇開張掖這等沙場老手不談,無論許陽,郭子韜還是張世傑等勳貴之後,都有著不錯的戰功,殺敵報國,其誌可讚。
憑借此戰,徐平嘴角更是抑製不住的上揚。隻待回京受賞,隆聖帝還能讓自己當個七品馬侍不成。
看著徐平等人沿途的談笑,隨行而歸的宇文蕭臉上表情並沒有太多變化。既沒有表現出不悅,亦沒有和眾人言語。無論未來是何走向,如今的他已無退路。
將自己的親族為質,宇文蕭心中雖有些芥蒂,卻也理解。或者說,更多的還是無奈。
從意氣風發的一國駙馬,淪落到被迫投靠敵國,這般落差,何其之大。若非心誌堅韌,常人難以做到。更何況,有再多的說辭,也改變不了其父死於大周這個事實。
但若說心意,他對元景帝的恨,卻遠高於魏冉等人。死於沙場,算是身為武將的一種歸宿。可元景帝與朝中那些奸佞小人的行為,讓他為自己的父親感到不值,也為自己和族人感到不值。皇權富貴,忠君報國?簡直可笑。
想到此處,宇文蕭不由的捏緊了手中拳頭。此生,若是有朝一日能兵臨大都,他要問問武敬遠,可曾後悔當年的行為?
宇文蕭抬眼看向躍馬在前的徐平,他深知對方不可能完全信任自己,起碼現在不可能。不過,自己又何嚐不是如此。
“呼!”長舒一口氣。宇文蕭眼神變得愈發冷厲。 促使兩國開戰,讓元武覆滅,成為了他現在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這邊,班師回朝的三軍士氣高昂。而遠在肅州的武敬山,卻是雷霆震怒。
“簡直荒唐!荒唐至極!陛下怎可如此行事啊?宇文將軍征戰數十年,其祖上更為元武立下了數不清的功績。僅憑猜忌,便害得他陣亡於定平,這算怎麽一回事。
還有朝中哪些奸佞小人,整日勾心鬥角,玩弄權術,元武四世造就的鼎盛,終將毀在這群人的手中。”武敬山已然得知了康州軍之事,對於宇文逸的陣亡,他憤怒到了極點。如此一心為國的將才,居然就這樣死於邊野,何其悲哀。
“哎,王爺慎言啊!”得知此事,呂伯義亦是惋惜不已。定平之戰,耿世勳的陣亡,本就已經難以接受了,如今還把宇文逸也搭了進去。涼州營雖然精銳盡喪,可千軍易得得,一將難求啊。這兩人身故,康州便已無戰將可堪大用了。
“伯義啊,你說這叫什麽事啊。宇文將軍陣亡的消息一旦傳回大都,必會引起軒然大波。如今我朝正欲對大梁用兵,依本王看,這不是個好兆頭啊。”武敬山眉頭緊鎖,心中的擔憂無需言表。
聞言,呂伯義微微搖頭。“王爺,宇文將軍陣亡,我元武痛失一柱也,但此事並非完全是陛下造成。
王爺遞上去的折子,並未說明調兵跟宇文將軍有關。他率軍斷後,戰死定平,其實是害怕陛下得知此事,日後會清算宇文一族。”
武敬山緩緩閉上雙眼,仰天長歎:“君不知臣,臣不知君。可悲矣!”
“王爺,接下來咱們當早做打算了。如今英國公隻是暫領康州,他年事已高,不會久待。如今宇文將軍陣亡,朝廷又已調兵南境,康州的局勢,需要王爺來穩住啊。”
“伯義言之有理,本王這就給陛下遞折子。若是朝內有人派來自然最好,若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本王就親赴康州。至於肅州事務,陛下另做安排即可。”
“王爺英明,當是如此。”
……
大周,皇城內。
“涼州捷報!涼州捷報!”魏冉派來的信卒高舉軍報,快步朝著承乾殿跑去。
聞訊,整個皇城內的人紛紛側目而視,交頭接耳。
“陛下!涼後軍報來了!”劉辟快步入內。正在承乾殿內處理公文的隆聖帝聽到此訊息,趕忙離開大殿。
見皇帝親臨,信卒高舉戰報,跪地呈書。“陛下!涼州戰報,涼州一戰我軍大捷!”
“快,快呈上來!”上月,聽聞涼州大捷,隆聖帝興高采烈,與皇後大戰數百回合。還沒高興多久,當夜卻又聽聞韓忠推斷涼州營有覆滅之險,而後傳來的消息果然如此。這一來一去的反差,差點沒把隆聖帝心態搞崩。如今等待許久,終於又有新的捷報入京。此戰還有韓忠在場,應當不會再有意外。
劉辟趕忙接過軍報,躬身呈上。
打開奏報,隆聖帝臉上的表情極為豐富。看著前半段,他大喜過望。看著後半段他無語至極。
守關的時日裏,徐平那是陰招百出,一會火一會水,又是屎又是尿。隆聖帝嘴角忍不住的抽扯。“這小子,還真是缺德。”
直至結尾處,看到康州刺史宇文逸陣亡於關外,他忍不住大聲笑道:“好!好得很啊!先是耿世勳,再到宇文逸,折了這兩人,他武敬遠怕是肺都要氣炸了吧!”
聞言,連劉辟都震驚不已。“陛下,康州刺史宇文逸死了?”
“死了!死得好啊!此獠害我涼州數萬將士,朕恨不得將之千刀萬剮!”言罷,隆聖帝看向信卒。“快說,戍邊司何時班師回朝?”
“回稟陛下。宇文逸陣亡,康州軍退軍的第二日,大都督便率軍班師了。”
聞言,隆聖帝大手一揮。“劉辟!”
“老奴在。”
“即刻安排下去,待大軍回朝,朕要親自設宴接風。”
就在此時,不遠處太子紀賢亦是快步跑來。“父皇!”
看著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太子,隆聖帝麵帶疑惑。“慢行。這樣子成何體統!”
紀賢先是躬身以禮,隨即笑道:“父皇啊,此戰乃天大的喜訊。兒臣一時情急,倒是失禮了。”
聞言,隆聖帝臉上笑意更甚。“待他們回來,朕要好好犒賞。”
“父皇,為表君恩浩蕩,待大軍到京之際,不如由兒臣前去城外相迎如何?”
隆聖帝微微頷首。“你是太子,能如此想是好事。三軍將士為大周而戰,正該當此殊榮。屆時,你帶著百官同去,一定要好生準備,莫要怠慢。”
“兒臣領旨。”言罷,紀賢嘴角輕輕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