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沈煊同楊子修兩人一舉一動之間默契天成,要說不羨慕,不後悔那是不可能的。


    幾人心領神會,也都沒有說話。倒是一旁的陳師兄臉色有些不對,眉宇間頗有些不屑的樣子。隻是見沈煊依舊心情不錯的模樣,到底沒說什!麽。


    幾人也隻當做沒有看到,若說高良才這些年愈發的圓融,那陳師兄倒是更加偏激了起來。


    同樣沒能考中秀才,高良才幾乎已經放下科舉,陳師兄卻是難以邁過這個檻。前些日子還聽說,陳師兄家裏頭如今已經開始變賣田地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屢試不第,是真能毀掉一個人的。


    可能是夜間靜謐的氛圍勾起了沈煊為數不多的細膩心思。


    “時間過得真快,當初咱們幾人讀書考試的場景都還盡在眼前,如今卻是………”


    剩下的沈煊沒說,楊子修也能明白。


    不說他們兩個經常在外的,就連剩下幾人相處間也明顯生疏了許多。


    “科舉一道,自來便是如此。”


    將同一水平下的眾人之間拉開巨大的溝壑。身份不同,交往之間,毫無芥蒂的又有幾人?


    楊子修聲音依舊清淡,但仔細之下,還是多了些什麽的。沈煊微微笑笑,接著便轉開了話題。


    “陳師兄那裏可是有些不妥?”


    “聽說這些日子倒是想通了,將心思大都花在了兒子身上,據說還為此特意前去拜托過夫子。”


    說話間楊子修卻是別有意味的看向沈煊。


    “聽說就在赫之你得中探花的消息之後的沒幾日。”


    沈煊嘴角一抽,這是想要複製他爺爺的道路啊。雖然有些無語,不過對方能不在一根螞蚱上吊死,也勉強算是件好事。畢竟不是誰都有他爹那份兒能耐,能把敗掉的家業一點一滴的攢回來。


    接下來兩人又說起春闈之事,楊子修已經預備好了下屆便要下場。


    “以楊兄的水平,要是參加這次的恩科,其實取中希望還是極大的。”沈煊心中終歸還是有些遺憾的,兩人一路走來,卻終歸沒能最後一塊兒金榜題名。


    對此楊子修也隻是笑笑。


    “你我之間,終歸還是有所不同的。”


    沈煊初時愣了一下,不過馬上便想到了什麽,眉頭微微簇起。


    第116章


    他已然明白了楊兄的言下之意。


    於沈煊自己來說,倘若不幸落入三甲之流,或許還有站起來的機會。然而於楊兄來講,同進士幾乎便意味著仕途的終點。


    楊兄的身份著實是個難處。


    別的不說,隻一個商戶之子的名頭便有著諸多不便。


    本朝的商業其實頗為繁榮。一方麵,自嘉明帝時期,海外良種的引入,使得流入市場的農副產品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麵,建立在市坊分開的製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製商品交易時間,使得商業進一步的繁榮。直至今日甚至已經在國家賦稅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這也造就了商人地位較之隋唐時期隱隱高了不少,甚至擁有科舉入仕的權利。於衣著穿戴方麵限製也不甚嚴格。


    然而千百年來在上位者的刻意打壓之下,仕農工商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唐時劉禹錫曾經批評商人:“賈客無定遊,所遊惟利並。眩俗雜良苦,乘時知重輕。心計析秋毫,搖鉤侔懸衡。”


    柳宗元深懷平民情懷,但其對商人也是持否定態度:“谘海賈兮,賈尚不可為,而又海是圖。死為險魄兮,生為貪夫”


    一句“生為貪夫”便是這個時代文人對待商戶的真實寫照。


    偏見從來無處不在。


    更何況楊父之事…………終歸是瞞不住的。


    真正到了官場他才明白,在這裏幾乎是沒有什麽真正的秘密可言。入館尚不過幾日,他們一甲三人的身家消息便已經差不多人盡皆知了。


    更何況楊家之事,即便過了那麽久,在小鎮上依舊熱度不減。這還是因著楊兄這位舉人老爺的關係,大家這才不好明麵兒上說什麽。


    楊兄日後的仕途隻會愈發的艱難。


    想到這裏,沈煊的眉頭皺的愈發緊了。


    見沈煊這副模樣,楊子修反倒兀的笑了起來。本來冷淡自持的人,眉眼間卻端的是一片柔和,神色也是難得的舒朗。


    “赫之何必苦惱。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非這般的際遇,為兄又哪裏能僥幸拜得知州大人?”


    他這般情況,日後朝堂之上,也未必都是壞處,端看如何借機了。


    這些道理,以沈小弟的聰明,自然也該明白的。方才,到底是關心則亂了吧。這般想著,楊子修眉宇不由越發的舒展了!了開來。


    沈煊倒是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他此時著實愣了一下,當初楊兄拜師之時,他並不在當場,這事兒也是事後才知曉的。


    難道其中還有什麽因由不成?不過既然楊兄既然連他都未曾說過,那麽很大可能便是涉及到了那位藍大人的**。


    沈煊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去打聽。


    看楊兄心中有數,沈煊便已經放下了大半兒的心思。


    再不濟,官場之上,他們還有對方可以同舟共濟。


    兩人相交多年,有些話倒也不必多說,心中自有一股默契。


    相互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送走楊師兄,沈煊回到家中,昏暗的燈光下,卻見老爹還在對著禮單細細翻看。時不時的還會皺起眉頭。


    沈煊見狀連忙走上前去。


    “爹,都這麽晚了,咋還不去睡?這些交給管家就行。”說著一把將剩下的禮單收起,不給他爹多看的機會。


    真是,這麽大年紀了,還當自個兒還是年輕的時候,這般熬夜,明兒個腦袋定是不大好過的。


    被自家兒子這般管教,沈爹卻沒什麽不樂意的,隻是拿著禮單的手仍是沒有鬆開。反而頗有些擔憂道:


    “你爹我看啊,這人下的禮實在過於重了些,你這貿然收下怕是會有些妨礙。”


    沈煊愣了一下,也就著煤燈仔細看了一番,發現卻是如此。


    這位畢姓商人零零總總的給的都有快千兩銀子了。可能是寫的頗有技巧,這才讓管家沒能及時發覺。


    這位還是位府城裏頭的商戶,平日裏也沒啥交集,怎麽會突然下這麽重的禮。沈煊也覺得頗有蹊蹺。因而也是頗為讚同道:


    “爹說的是,兒子明兒個就讓管家去給人送回去。”


    沈爹這才露出笑意,隻是仍不忘提醒沈煊。好好將剩下的東西查一查,可別漏掉了什麽,平白欠了人家東西,到時候說不清楚。


    沈煊連忙應是。這才堪堪將老爹送進房裏。


    回頭看著已經翻閱了一大半兒的禮單,還有一旁衣著齊整,明顯是不放心他的老娘。沈煊心中一陣暖意席過。


    翌日一早,沈家祠堂大開,沈家族人們個個麵色激動,看著已經修繕完畢的家廟臉上的自豪掩都掩飾不住。


    官員按例可規建家廟,但這對於平民百姓卻是不被允許的。


    沈家以往所謂“家廟”其實不過!是擺放祖宗排位的小屋罷了。如今看著這般威嚴大氣的家廟,眾人如何能不激動萬分呢?


    有些老人甚至已經開始默默的抹起淚來,日後隻要有沈煊在,他們終於也能名正言順祭祀祖宗了。


    本朝祭祀規定與另一時空的宋朝仿佛,律法明確規定。


    除天子之外,任何官員不可祭祀始祖。初入仕者與三品以上高官可祭五世,文武升官祭三世。其餘小官士庶人等隻許祭二世。


    處在這等氛圍之中,本來對於祭祖無甚在乎的沈煊也難得端肅了起來。


    恭恭敬敬的向祖先嗑了幾個響頭。一旁的沈爺爺怔怔的看著自家孫子,又抬頭看向眾多排位中的一處,眼睛裏有熱淚閃過。


    而祭祖完畢,沈家族人聚在一起,紛紛推舉沈爹擔任族長一職。


    此時距離唐朝崩壞也不過數百年間,還是官僚組建宗族較多,平民宗族還未真正形成大勢。


    當然這跟嘉明帝上台之後的一番動作也不無關係。官員士族被打壓的同時,民間新興的平民宗族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就如他們沈家,說是宗族,其實不過是同宗的眾人聚在一塊兒,增加威懾力不為人欺辱而已。


    事實上並未形成真正的領導核心,族長更是沒有的事兒,這當然也跟族中並無真正出頭的人有關。


    這些年來,村中一應大小事物一般皆由村長處置。幾位族老說實在的也隻有建議權,並無決策權利。


    所以說,此時的村長權利還是頗大的,這也是他爹這些年下來,能夠牢牢穩住沈家,打下某些別有心思族人的原因之一。


    但此時,推舉族長卻是勢在必行。


    無他,沈煊如今已經成了整個沈氏上下的靠山,族人們自然愈發希望兩者之間能夠牽扯的更加牢靠些。


    哪怕族中眾人沒讀過書,不懂得什麽大道理,但樸素的生活智慧也讓他們明白。這沈爹當了族長,對族中事物自然會更加上心。


    其二,這些天族裏這麽大動靜,大家也都隱約知曉一二,涉及祭田跟族堂這兩件大事兒,眾人們都恨不得多長兩隻耳朵,打聽的更清楚些。


    見到沈家這些年天翻地覆的變化,村裏人又哪裏能不動心呢?隻恨不!得立馬把自家兒子送去讀書認字的好。


    日後族中事物隻會愈發多了起來,有個靠譜的族長自然更妥帖一些。


    而其中論威望,論地位,沈爹自是當仁不讓。


    眾人推舉之下,沈爹自是從善如流。沈煊本來還擔心他老爹精力不濟,是為了他這才接下族長一職,還特意去勸過一回。


    看著這幾日,老爹興致勃勃的為族學一事兒奔波,反倒看著更加精神了一些。


    沈煊黑線:原來還有種病,叫做沒事兒閑的。以前怎麽就沒發現,老爹居然還是個“官迷”。


    依著沈煊如今的地位,沈家族學自是不愁找不到好先生的。隻要能跟京中官員扯上關係,鄉下又怕什麽?


    再則,沈煊帶回來的藏書也有部分直接送到了族學之中,為此,慕名前來的先生更加多了起來。


    對於沈煊要求學習律法,甚至留下幾本算學書籍也並未有什麽異樣。這讓沈煊更為看中了幾分。


    照他的意思,村裏這麽多學生,真正能走科舉之道的怕也不過寥寥,倒不如好生學上一門兒技術,回頭去鎮上或是縣裏做個賬房先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律法,心中有畏,才能更好的管住自個兒。


    對於這點,幾位族老也沒有意見,哪怕在眼氣,他們也知曉,科舉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兒。


    要是孩子們一棵樹上吊死,那他們這些老東西才該哭了呢。沈堂弟的前車之鑒可還在前頭呐!


    在一眾人不懈努力之下,沈氏一族終於慢慢走上了正軌,每日清晨,學堂之中總會響起孩童們朗朗的讀書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幺兒的科舉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開緩緩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開緩緩歸並收藏幺兒的科舉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