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晚,舅甥兩人在一處無人居住的泥潭的淺水區發生一大片挖野生芋頭。
芋頭生長的淤泥又腥又臭,站在淤泥裏麵諸事不便,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幾倍的能量。
挖了大半個小時,文嵐忽然覺得很累,體力枯竭,能量耗盡,整個人關節僵硬,抬不起手,邁不開步。
看見文嵐做事慢慢吞吞,關博睿欲言又止。
後來,看到文嵐搬完兩個芋頭就停下動作,關博睿實在按奈不住,終於忍不住問出口:“文嵐,你怎麽啦,是身體不舒服嗎?我怎麽看你這兩天都沒什麽精神,做事總提不起勁?”
“啊,沒有啊,跟平時差不多呀。嗯,可能是前一段時間太累了,最近想休息休息吧。辛苦了那麽久,就當放個假。”文嵐在芋頭葉子上抹了抹手上的泥,將芋頭提到一旁的竹簍裏,立在一旁稍作休息。
“可是,我覺得你的狀態似乎不太對勁。算了,你先找塊幹淨地方,休息一會兒吧。這一片芋頭長勢好,結得芋頭也壯實,等我先把這一塊挖完再聊其他的事情。”關博睿用袖子抹了一把汗,踩在泥地裏,繼續挖芋頭。
“我們已經挖了五個芋頭,夠吃幾天的了。要不,今晚,我們早點回去吧。”文嵐扯過一片幹淨葉子墊著,一屁股坐在地上。
關博睿直起身子,麵帶詫異地反問:“可是家裏已經沒有多少米麵了,還要半個月才能去糧店買米。家裏隻剩下雜糧窩窩頭、紅薯之類的,你不是吃不慣嗎?我想著遇到了就多挖點芋頭,給大家換換口味。”
“怎麽可能,我之前不是剛加了兩斤米進去嗎?這麽快就吃完了?”文嵐驚叫出聲。
關博睿似乎明白兩人的認知差異出現在哪裏了,他解釋道:“我們26號買的那些米麵,就是我們整個月的細糧。後麵再買,隻能買粗糧,而且,現在糧店供應得種類少,我們大部分的糧食額度隻能買紅薯。成年人25斤或者32斤的糧食定量是指全部食物,以前還能買15斤大米,但是最近糧食緊張,白米有限,現在基本隻能買2斤米和5斤麵。你加進去的那些米,是不可能夠一家人吃的。你沒發現,現在一個星期基本上都是大半時間吃紅薯和雜糧嗎?隻是煮飯的時候,每次多放了幾把米,看起來米飯多了一點而已。你年紀小胃口差,大家照顧你,讓你多吃米飯,少吃雜糧。”
“什麽,那天買的米麵就是這個月全部的細糧了?我怎麽都不知道,啊,我真笨!”
文嵐回想最近這段時間自己似乎真的比較少關注家裏的事情,前段時間一直在抓緊時間處理戰利品,最近一段時間忙著幫關博睿抄寫那堆資料,似乎真的很久沒有留意家裏的飲食。
畢竟,印象中,前段時間才買了米,應該夠吃一段時間了。而且,關博睿還時不時借各種名義帶點額外的食物回來,當然,大部分來自如意門。
仔細一回憶,好像姐姐生日那晚的臘肉飯也是大米、高粱和小米的混合飯。隻是,風幹入味的臘肉,肥肉油而不膩,瘦肉緊實有嚼勁,蒸透了之後,油脂混進米飯裏,讓米飯也變得油亮豐盈。吃的時候,隻記得飯菜甘美無比,根本不記得碗中米飯的具體構成了。
沉迷於做成一樁大事的驕傲,忘卻家人習以為常的艱辛。這樣的自己,是不是有點太沒良心了?
自己這段時間,似乎飄過頭了。
靜下心來,仔細一盤算,就發生數字不對。
因為,即便運回百萬斤糧食,全國5億人一平均,每個人新增的糧食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換而言之,自己買回來的那點糧食隻是杯水車薪,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認識到自己不足的文嵐,在心裏狂毆了自己一頓,站起來,哭喪著臉,挽好衣袖,繼續埋頭努力挖了芋頭。
成不了救世主,那就,踏踏實實找糧食,努力先填飽家裏人的肚子吧。
作者有話要說: 1990年,內陸11.3億人,平均每天消費74萬噸糧食,豬肉4.7萬噸,食用油1.7萬噸,新鮮雞蛋1870萬公斤。
☆、海虹成島
空間裏的糧食雖然還有一些,一家人每個月的細糧有限,每次往裏添加分量屈指可數。
次數多了,容易被人懷疑。
次數少了,根本於事無補。
即便手裏有錢糧,要想找個正當途徑讓家裏人生活得好一點,實在不容易。
想要提高家裏人的生活質量,最徹底的方式當然是提高糧食和農副產品生產總額,從而提高居民糧食總額。
可是,要從何著手呢?
被現實毆打了一輪之後,李文嵐最近一直在琢磨,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國內糧食生產。
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文嵐還是竭盡所能地回憶相關信息。
中國是個地形非常複雜的國度,三級階梯,北部平原,南部卻多丘陵地貌。即便是農作物,也是差異明顯。南稻北麥,東水西旱,發力點各不相同。
身處迷霧中的文嵐,隻能用最愚笨的辦法,試圖從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想起,希望借此散落在記憶中的知識碎片。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便是關鍵人物,袁專家。
李文嵐記得曾看過的袁專家個人傳記寫過,袁專家關於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論文發表在十年浩劫之前。一群陌生科研管理人員看到了這篇論文後,逐級推薦,使得時任國家副總理兼科委主任的聶榮臻元帥得以看到,並專門發函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予以支持。
後來,這篇論文得到國家科委的重視,並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保護了袁專家。當時,袁專家不重視政治,隻專注於業務,被□□被整治。正當袁專家準備被關進牛棚時,當時的工作組在進一步處理其問題並查看他檔案時,意外發現了那份函件。了解到袁專家工作的重要性後,工作組王組長決定停止□□,轉而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按照這個時間線,袁專家現在應該還在水稻田裏研究水稻,準備寫論文。距離發現在海南發現野生雄花敗育株,還有差不多十年。
這,鞭長莫及。
其次,化肥和各種生產輔助工具。
這個,文嵐似乎依然幫不了什麽。
因為,所有的生產都涉及一係列的工業,不是一兩個點突破就可以改變的。我國建國初期,隻有兩個技術老舊的化肥廠,肥效低得可憐。建國後,國內一直在建設化肥廠,努力地提高化肥技術。但,化肥不是想生產就能生產的。
氮肥和磷肥都要先合成氨,才能生產各種化肥。而氨最初是為了製造□□,所以,要製造化肥所需要的硬件,其實跟製造大炮差不多,都需要合金鋼無縫管。要得到符合高韌性、高抗爆性和抗腐蝕性等基本要求的材料,規模化生產,還必須擁有一流的焊接能力。而這就需要一整套冶金技術,以及一係列高端設備,例如大型電弧爐、高壓水壓機、大型卷板機等。製造能生產合成氨的高壓球罐,就能製造核潛艇的耐壓殼。
這一切,都有待於我國鋼材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再次,與糧食生產,關係密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水利工程。
這個,政府和人們一直都在做,沒有一刻放鬆過。
當時,國內一窮二白,沒有工程機械,人們就用肩抗背抬,硬生生地憑空挖出一條條大水渠。雖然叫做水渠,可實際上有不少水麵寬闊,流量驚人。江蘇淮安的蘇北灌溉總渠,當時單憑人工挖掘,半年多就生生挖出一條水麵寬80米,日常水流量達到五分之一個黃河的水渠。
湖南軍民攜手,圈山為湖,修建內有數十座山陵的大水庫。水庫可供城市居民用水,可供礦場生產用水,必要時可以提供給軍工作為洗礦煉製武器的軍事水源。
50年代和60年代初,各地每年冬天都要搞大會戰。各村出動勞動力,參與各運河、溝渠和水庫建設。成千上萬的村民,挖河道、挖水庫,紅旗翻飛,口號不斷。
後世有人統計,惠及後世的水庫和運河,有半數以上,都是這一時期修建完成的。
單是1960年1月份成功截流的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和1960年2月合龍截流的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就都屬於大型工程,這兩大水利工程就能形成兩個麵積多達1千萬畝的黃河平原灌溉網和山區揚水灌溉網。劉家峽水利工程更是可形成麵積多達一百萬平方公裏的水庫,蓄水多達四十九億立方米。
以上種種,都在李文嵐的能力範圍之外。
筆記本都快劃破了,文嵐依然沒能找到一點頭緒。
文嵐決定還是出去走走,換換思維,看看能否有新的思路。
拉開隨意門,文嵐便嗅到熟悉的海水腥味。
靠在門口傾聽片刻,依舊隻有浪濤拍案的聲音。
不過,這也正常。本來地球上的海岸線就非常長,而且很多地方大部分時間是渺無人煙的。即便是有人居住的岸邊,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有人駐足的。更何況,現在科技水平有限人們的生活足跡幾乎隻限於近海。文嵐這麽多次出入海岸線,就基本沒有發現過人類的痕跡。
文嵐裝好手套,拉過壘起來的竹筐和背簍,帶上魚籠,找出錘子、刀和小鏟子。剛要邁步,文嵐又低頭從旁邊的小盒子裏扒拉出幾條蚯蚓,栓在魚竿和魚籠上。
出了大門,文嵐發現這次腳下踩著的是茫茫大海中一個孤島。這島,或者稱為礁石更準確,非常小,沒有看到什麽植物。各種灰黑色的石頭,大大小小的,布滿整個島。文嵐站在一塊相對平坦的石頭上,看了一圈,發現這島四麵環海,估計除了漁獲,也沒有什麽其他的東西了,連荒草都沒有幾根。
理清思路,文嵐背上背簍,帶上手套,手腳並用,下到近水一點的岩石上。
海水啪的一聲,啪在岩石上,卷起堆堆白雪。
這裏,應該不合適釣魚或者下魚籠。
文嵐轉向另外一邊,找了塊稍微平靜一點的海麵,把魚鉤拋了下去,安置好魚竿,試探性地往海邊走。這可是海魚,估計不太吃得慣來自陸地的美食,蚯蚓估計吸引不了什麽魚。海岸線附近總有些貝殼,估計貝殼肉總有部分魚類會喜歡的。
臨近海邊的石頭上,被海水暈濕了,比上麵的石塊顏色深了許多。文嵐仔細一看,發現岩石上有著密密麻麻附著物,褐色或者黑色的,硬殼,應該是某種貝類。
文嵐拿刀翹起一個貝殼,拿在手裏,總覺得似曾相識。碩大的黑色貝殼,呈楔形,跟文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貝殼上麵,有著奇奇怪怪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像海藻,但有部分又像是藤壺,表麵非常粗糙。用刀柄加石頭,用力砸開,發現殼麵其實有種特別的紫黑色光澤,殼內麵邊緣有著藍色光澤,沒有鮑魚殼那麽顏色多彩,但也有珍珠光澤。取出的貝肉超大,非常厚實,貝肉一側呈白色,另一側呈現出黃色偏橙的色澤。
文嵐盯著貝殼,越看越熟悉。再挖了一個,抓上手的那一瞬間,忽然靈光一閃,文嵐瞬間恍然大悟,哦,原來是海虹,也就是貽貝。誒呀,這可是好東西。可蒸,可煮,可烤,煮熟曬幹後便是煮湯聖品——淡菜。文嵐匆匆砸了幾個,取了貝肉,拋入魚籠作為誘餌。快速將魚籠放入海裏,文嵐便衝回去拿來更多的裝備,準備大幹一場。
岩石上密密麻麻覆蓋著海虹,開口朝外,團結友愛地鑲嵌在一起。文嵐拽住外麵的一個海虹,用力一掰,那海虹便與它的兄弟姊妹分別了。文嵐輕輕一拋,將海虹拋進身旁的竹簍裏。這樣掰海虹,雖然很有滿足感,但時間稍微一長,手指便受不了,指尖磨得厲害。
文嵐麵朝大海,稍微避開一點海浪,用手將刀尖插入海虹群裏,然後用錘子輕輕敲打,將海虹們與岩石之間拆開一道裂縫,然後用力一撬,便撬起一團海虹。雖然這樣采得的海虹大小不一,但效果效果顯著,一次基本都能收獲四五個海虹。有時候,力氣用巧了,一次撬開一個寶藏,掰出一個海虹家族。不一會兒,文嵐便攢夠一竹簍,將海虹背回到來時的岩石邊,堆成一座海虹山。
挖了一圈後,文嵐發現這些海虹基本上都聚集成長,外麵一層比較好撬,越靠近岩石越難撬動。那些肥厚的大海虹基本上都已經與岩石融為一體,可能是因為文嵐手勁小,單純用刀是不可能撬動的。唯有借用鐵錘之力,把刀砸入海虹身下,才能將大海虹撬起。隻要砸開縫隙,用小鏟子一鏟,便能鏟下一層海虹。
找到竅門後,文嵐愈挖愈起勁,又砸又撬又挖又鏟,漸漸上了癮。沉浸其中的文嵐,以自己雙腳為中心,旋轉了360度,硬生生挖出一片斑禿的黑色礁石本體。
挖得入了迷的文嵐,被大海虹吸引著一步一步往前挪,漸漸離海水越來越近。當文嵐撬起一個有自己兩個手掌大的海虹,正要舉手歡呼慶賀,突然,一個超級大浪撲了過來,將文嵐從頭到尾澆個透心涼。一驚之下,海虹脫手而出,在地麵砸了一下,往岩石內側滾過去,即將投奔海洋,換取新生。文嵐顧不得身上的海水,追了過去,堪堪趕在海虹滾下岩石前一刻,把它逮捕歸案。
將海虹放在腳步,文嵐才開始顧得上整理自己。
“呸,呸,呸!”文嵐連吐了幾口海水,依然滿口都是又鹹又腥的味道。海水越過眉毛防線,兵臨城下,即將直接闖入敏感區域,進攻眼球。文嵐抬起手,下意識用衣袖去阻攔,不料,反倒帶去另一股敵軍。眾多敵軍匯成軍團,突破眼睫毛組成的最後一道防線,眼球失守。
文嵐被沁得生疼,忍不住叫喚出聲。
迫不得已,文嵐站在岩石上,搖頭晃腦,就像是剛洗完澡的長毛哈巴狗。海水、淚水、汗水,因為慣性,飛了出去,落在半米外的空地上,呈現弧形的半圈。
待文嵐扯過衣襟內側,抹去眼淚,兩顆眼珠子已經被水洗了一輪,眼白和眼簾位置已是紅通通一片。
看著那個被淋成落湯雞也舍不得丟棄的超大海虹,文嵐惡狠狠地說:“我一定要單獨把你煮熟,吃幹抹淨,一點不剩!”
李文嵐花費三個半小時,將這個孤島上的海虹撬了一圈,裝滿了空間裏的五個竹筐。
事後,叉著腰身,巡視戰果的時候,文嵐似乎覺得整個礁石群都瘦了一圈。
作者有話要說: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很多地方農村農業,一直都是依賴這些修建於五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利工程。
☆、堂哥歸來
也許,即便年紀大的隻是靈魂,□□也會受其影響。
最近,李文嵐時常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有下降趨勢,說話忘詞,丟三落四,就連剛放好的東西轉頭也會找不到其蹤影。
這不,最後一背簍搬到銀色星星前,正準備休息一下,再把東西搬進如意門空間的李文嵐有點心神不定,總覺得自己似乎忘了些什麽。
究竟是忘記什麽事情?
文嵐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任何頭緒,不得不把自己帶的東西一一清點。
刀、小鏟子和鐵錘,正不離不棄,偎依在一起。手套,雖然髒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但文嵐沒舍得丟,打算回去努力拯救一下。原本壘起來的竹筐和背簍,現在正乖巧地排著隊。
還有什麽呢?
“哎呀,真笨,居然完全忘記要看魚竿了!”
文嵐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轉身往放置魚竿和魚簍的岩石邊跑去。
把魚竿扯上來一看,魚餌早就被吃得一幹二淨,連一絲肉渣都不存。
文嵐轉過身,找到栓魚簍的繩索,開始拉魚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累了,手下的重量有點不對,似乎沉得很。短短三四個小時,就有魚進魚簍了?文嵐沒有那個自信,畢竟魚簍裏麵隻是隨意放了點蚯蚓和海虹肉而已,又不是什麽特製的香餌。
魚簍越扯越重,文嵐全身後仰,借助岩石之力,一點一點往上拉。漸漸的,藍綠色的魚籠慢慢冒出水麵,當底部即將露出來的那瞬間,海麵一陣撲騰,翻起片片白浪。
喲,真的有魚!
文嵐大喜過望,顧不得手掌與繩索摩擦產生的疼,一鼓作氣,將兩個魚籠陸續拉出水麵。
芋頭生長的淤泥又腥又臭,站在淤泥裏麵諸事不便,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幾倍的能量。
挖了大半個小時,文嵐忽然覺得很累,體力枯竭,能量耗盡,整個人關節僵硬,抬不起手,邁不開步。
看見文嵐做事慢慢吞吞,關博睿欲言又止。
後來,看到文嵐搬完兩個芋頭就停下動作,關博睿實在按奈不住,終於忍不住問出口:“文嵐,你怎麽啦,是身體不舒服嗎?我怎麽看你這兩天都沒什麽精神,做事總提不起勁?”
“啊,沒有啊,跟平時差不多呀。嗯,可能是前一段時間太累了,最近想休息休息吧。辛苦了那麽久,就當放個假。”文嵐在芋頭葉子上抹了抹手上的泥,將芋頭提到一旁的竹簍裏,立在一旁稍作休息。
“可是,我覺得你的狀態似乎不太對勁。算了,你先找塊幹淨地方,休息一會兒吧。這一片芋頭長勢好,結得芋頭也壯實,等我先把這一塊挖完再聊其他的事情。”關博睿用袖子抹了一把汗,踩在泥地裏,繼續挖芋頭。
“我們已經挖了五個芋頭,夠吃幾天的了。要不,今晚,我們早點回去吧。”文嵐扯過一片幹淨葉子墊著,一屁股坐在地上。
關博睿直起身子,麵帶詫異地反問:“可是家裏已經沒有多少米麵了,還要半個月才能去糧店買米。家裏隻剩下雜糧窩窩頭、紅薯之類的,你不是吃不慣嗎?我想著遇到了就多挖點芋頭,給大家換換口味。”
“怎麽可能,我之前不是剛加了兩斤米進去嗎?這麽快就吃完了?”文嵐驚叫出聲。
關博睿似乎明白兩人的認知差異出現在哪裏了,他解釋道:“我們26號買的那些米麵,就是我們整個月的細糧。後麵再買,隻能買粗糧,而且,現在糧店供應得種類少,我們大部分的糧食額度隻能買紅薯。成年人25斤或者32斤的糧食定量是指全部食物,以前還能買15斤大米,但是最近糧食緊張,白米有限,現在基本隻能買2斤米和5斤麵。你加進去的那些米,是不可能夠一家人吃的。你沒發現,現在一個星期基本上都是大半時間吃紅薯和雜糧嗎?隻是煮飯的時候,每次多放了幾把米,看起來米飯多了一點而已。你年紀小胃口差,大家照顧你,讓你多吃米飯,少吃雜糧。”
“什麽,那天買的米麵就是這個月全部的細糧了?我怎麽都不知道,啊,我真笨!”
文嵐回想最近這段時間自己似乎真的比較少關注家裏的事情,前段時間一直在抓緊時間處理戰利品,最近一段時間忙著幫關博睿抄寫那堆資料,似乎真的很久沒有留意家裏的飲食。
畢竟,印象中,前段時間才買了米,應該夠吃一段時間了。而且,關博睿還時不時借各種名義帶點額外的食物回來,當然,大部分來自如意門。
仔細一回憶,好像姐姐生日那晚的臘肉飯也是大米、高粱和小米的混合飯。隻是,風幹入味的臘肉,肥肉油而不膩,瘦肉緊實有嚼勁,蒸透了之後,油脂混進米飯裏,讓米飯也變得油亮豐盈。吃的時候,隻記得飯菜甘美無比,根本不記得碗中米飯的具體構成了。
沉迷於做成一樁大事的驕傲,忘卻家人習以為常的艱辛。這樣的自己,是不是有點太沒良心了?
自己這段時間,似乎飄過頭了。
靜下心來,仔細一盤算,就發生數字不對。
因為,即便運回百萬斤糧食,全國5億人一平均,每個人新增的糧食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換而言之,自己買回來的那點糧食隻是杯水車薪,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認識到自己不足的文嵐,在心裏狂毆了自己一頓,站起來,哭喪著臉,挽好衣袖,繼續埋頭努力挖了芋頭。
成不了救世主,那就,踏踏實實找糧食,努力先填飽家裏人的肚子吧。
作者有話要說: 1990年,內陸11.3億人,平均每天消費74萬噸糧食,豬肉4.7萬噸,食用油1.7萬噸,新鮮雞蛋1870萬公斤。
☆、海虹成島
空間裏的糧食雖然還有一些,一家人每個月的細糧有限,每次往裏添加分量屈指可數。
次數多了,容易被人懷疑。
次數少了,根本於事無補。
即便手裏有錢糧,要想找個正當途徑讓家裏人生活得好一點,實在不容易。
想要提高家裏人的生活質量,最徹底的方式當然是提高糧食和農副產品生產總額,從而提高居民糧食總額。
可是,要從何著手呢?
被現實毆打了一輪之後,李文嵐最近一直在琢磨,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國內糧食生產。
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文嵐還是竭盡所能地回憶相關信息。
中國是個地形非常複雜的國度,三級階梯,北部平原,南部卻多丘陵地貌。即便是農作物,也是差異明顯。南稻北麥,東水西旱,發力點各不相同。
身處迷霧中的文嵐,隻能用最愚笨的辦法,試圖從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想起,希望借此散落在記憶中的知識碎片。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便是關鍵人物,袁專家。
李文嵐記得曾看過的袁專家個人傳記寫過,袁專家關於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論文發表在十年浩劫之前。一群陌生科研管理人員看到了這篇論文後,逐級推薦,使得時任國家副總理兼科委主任的聶榮臻元帥得以看到,並專門發函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予以支持。
後來,這篇論文得到國家科委的重視,並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保護了袁專家。當時,袁專家不重視政治,隻專注於業務,被□□被整治。正當袁專家準備被關進牛棚時,當時的工作組在進一步處理其問題並查看他檔案時,意外發現了那份函件。了解到袁專家工作的重要性後,工作組王組長決定停止□□,轉而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按照這個時間線,袁專家現在應該還在水稻田裏研究水稻,準備寫論文。距離發現在海南發現野生雄花敗育株,還有差不多十年。
這,鞭長莫及。
其次,化肥和各種生產輔助工具。
這個,文嵐似乎依然幫不了什麽。
因為,所有的生產都涉及一係列的工業,不是一兩個點突破就可以改變的。我國建國初期,隻有兩個技術老舊的化肥廠,肥效低得可憐。建國後,國內一直在建設化肥廠,努力地提高化肥技術。但,化肥不是想生產就能生產的。
氮肥和磷肥都要先合成氨,才能生產各種化肥。而氨最初是為了製造□□,所以,要製造化肥所需要的硬件,其實跟製造大炮差不多,都需要合金鋼無縫管。要得到符合高韌性、高抗爆性和抗腐蝕性等基本要求的材料,規模化生產,還必須擁有一流的焊接能力。而這就需要一整套冶金技術,以及一係列高端設備,例如大型電弧爐、高壓水壓機、大型卷板機等。製造能生產合成氨的高壓球罐,就能製造核潛艇的耐壓殼。
這一切,都有待於我國鋼材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再次,與糧食生產,關係密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水利工程。
這個,政府和人們一直都在做,沒有一刻放鬆過。
當時,國內一窮二白,沒有工程機械,人們就用肩抗背抬,硬生生地憑空挖出一條條大水渠。雖然叫做水渠,可實際上有不少水麵寬闊,流量驚人。江蘇淮安的蘇北灌溉總渠,當時單憑人工挖掘,半年多就生生挖出一條水麵寬80米,日常水流量達到五分之一個黃河的水渠。
湖南軍民攜手,圈山為湖,修建內有數十座山陵的大水庫。水庫可供城市居民用水,可供礦場生產用水,必要時可以提供給軍工作為洗礦煉製武器的軍事水源。
50年代和60年代初,各地每年冬天都要搞大會戰。各村出動勞動力,參與各運河、溝渠和水庫建設。成千上萬的村民,挖河道、挖水庫,紅旗翻飛,口號不斷。
後世有人統計,惠及後世的水庫和運河,有半數以上,都是這一時期修建完成的。
單是1960年1月份成功截流的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和1960年2月合龍截流的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就都屬於大型工程,這兩大水利工程就能形成兩個麵積多達1千萬畝的黃河平原灌溉網和山區揚水灌溉網。劉家峽水利工程更是可形成麵積多達一百萬平方公裏的水庫,蓄水多達四十九億立方米。
以上種種,都在李文嵐的能力範圍之外。
筆記本都快劃破了,文嵐依然沒能找到一點頭緒。
文嵐決定還是出去走走,換換思維,看看能否有新的思路。
拉開隨意門,文嵐便嗅到熟悉的海水腥味。
靠在門口傾聽片刻,依舊隻有浪濤拍案的聲音。
不過,這也正常。本來地球上的海岸線就非常長,而且很多地方大部分時間是渺無人煙的。即便是有人居住的岸邊,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有人駐足的。更何況,現在科技水平有限人們的生活足跡幾乎隻限於近海。文嵐這麽多次出入海岸線,就基本沒有發現過人類的痕跡。
文嵐裝好手套,拉過壘起來的竹筐和背簍,帶上魚籠,找出錘子、刀和小鏟子。剛要邁步,文嵐又低頭從旁邊的小盒子裏扒拉出幾條蚯蚓,栓在魚竿和魚籠上。
出了大門,文嵐發現這次腳下踩著的是茫茫大海中一個孤島。這島,或者稱為礁石更準確,非常小,沒有看到什麽植物。各種灰黑色的石頭,大大小小的,布滿整個島。文嵐站在一塊相對平坦的石頭上,看了一圈,發現這島四麵環海,估計除了漁獲,也沒有什麽其他的東西了,連荒草都沒有幾根。
理清思路,文嵐背上背簍,帶上手套,手腳並用,下到近水一點的岩石上。
海水啪的一聲,啪在岩石上,卷起堆堆白雪。
這裏,應該不合適釣魚或者下魚籠。
文嵐轉向另外一邊,找了塊稍微平靜一點的海麵,把魚鉤拋了下去,安置好魚竿,試探性地往海邊走。這可是海魚,估計不太吃得慣來自陸地的美食,蚯蚓估計吸引不了什麽魚。海岸線附近總有些貝殼,估計貝殼肉總有部分魚類會喜歡的。
臨近海邊的石頭上,被海水暈濕了,比上麵的石塊顏色深了許多。文嵐仔細一看,發現岩石上有著密密麻麻附著物,褐色或者黑色的,硬殼,應該是某種貝類。
文嵐拿刀翹起一個貝殼,拿在手裏,總覺得似曾相識。碩大的黑色貝殼,呈楔形,跟文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貝殼上麵,有著奇奇怪怪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像海藻,但有部分又像是藤壺,表麵非常粗糙。用刀柄加石頭,用力砸開,發現殼麵其實有種特別的紫黑色光澤,殼內麵邊緣有著藍色光澤,沒有鮑魚殼那麽顏色多彩,但也有珍珠光澤。取出的貝肉超大,非常厚實,貝肉一側呈白色,另一側呈現出黃色偏橙的色澤。
文嵐盯著貝殼,越看越熟悉。再挖了一個,抓上手的那一瞬間,忽然靈光一閃,文嵐瞬間恍然大悟,哦,原來是海虹,也就是貽貝。誒呀,這可是好東西。可蒸,可煮,可烤,煮熟曬幹後便是煮湯聖品——淡菜。文嵐匆匆砸了幾個,取了貝肉,拋入魚籠作為誘餌。快速將魚籠放入海裏,文嵐便衝回去拿來更多的裝備,準備大幹一場。
岩石上密密麻麻覆蓋著海虹,開口朝外,團結友愛地鑲嵌在一起。文嵐拽住外麵的一個海虹,用力一掰,那海虹便與它的兄弟姊妹分別了。文嵐輕輕一拋,將海虹拋進身旁的竹簍裏。這樣掰海虹,雖然很有滿足感,但時間稍微一長,手指便受不了,指尖磨得厲害。
文嵐麵朝大海,稍微避開一點海浪,用手將刀尖插入海虹群裏,然後用錘子輕輕敲打,將海虹們與岩石之間拆開一道裂縫,然後用力一撬,便撬起一團海虹。雖然這樣采得的海虹大小不一,但效果效果顯著,一次基本都能收獲四五個海虹。有時候,力氣用巧了,一次撬開一個寶藏,掰出一個海虹家族。不一會兒,文嵐便攢夠一竹簍,將海虹背回到來時的岩石邊,堆成一座海虹山。
挖了一圈後,文嵐發現這些海虹基本上都聚集成長,外麵一層比較好撬,越靠近岩石越難撬動。那些肥厚的大海虹基本上都已經與岩石融為一體,可能是因為文嵐手勁小,單純用刀是不可能撬動的。唯有借用鐵錘之力,把刀砸入海虹身下,才能將大海虹撬起。隻要砸開縫隙,用小鏟子一鏟,便能鏟下一層海虹。
找到竅門後,文嵐愈挖愈起勁,又砸又撬又挖又鏟,漸漸上了癮。沉浸其中的文嵐,以自己雙腳為中心,旋轉了360度,硬生生挖出一片斑禿的黑色礁石本體。
挖得入了迷的文嵐,被大海虹吸引著一步一步往前挪,漸漸離海水越來越近。當文嵐撬起一個有自己兩個手掌大的海虹,正要舉手歡呼慶賀,突然,一個超級大浪撲了過來,將文嵐從頭到尾澆個透心涼。一驚之下,海虹脫手而出,在地麵砸了一下,往岩石內側滾過去,即將投奔海洋,換取新生。文嵐顧不得身上的海水,追了過去,堪堪趕在海虹滾下岩石前一刻,把它逮捕歸案。
將海虹放在腳步,文嵐才開始顧得上整理自己。
“呸,呸,呸!”文嵐連吐了幾口海水,依然滿口都是又鹹又腥的味道。海水越過眉毛防線,兵臨城下,即將直接闖入敏感區域,進攻眼球。文嵐抬起手,下意識用衣袖去阻攔,不料,反倒帶去另一股敵軍。眾多敵軍匯成軍團,突破眼睫毛組成的最後一道防線,眼球失守。
文嵐被沁得生疼,忍不住叫喚出聲。
迫不得已,文嵐站在岩石上,搖頭晃腦,就像是剛洗完澡的長毛哈巴狗。海水、淚水、汗水,因為慣性,飛了出去,落在半米外的空地上,呈現弧形的半圈。
待文嵐扯過衣襟內側,抹去眼淚,兩顆眼珠子已經被水洗了一輪,眼白和眼簾位置已是紅通通一片。
看著那個被淋成落湯雞也舍不得丟棄的超大海虹,文嵐惡狠狠地說:“我一定要單獨把你煮熟,吃幹抹淨,一點不剩!”
李文嵐花費三個半小時,將這個孤島上的海虹撬了一圈,裝滿了空間裏的五個竹筐。
事後,叉著腰身,巡視戰果的時候,文嵐似乎覺得整個礁石群都瘦了一圈。
作者有話要說: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很多地方農村農業,一直都是依賴這些修建於五六十年代的小型水利工程。
☆、堂哥歸來
也許,即便年紀大的隻是靈魂,□□也會受其影響。
最近,李文嵐時常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有下降趨勢,說話忘詞,丟三落四,就連剛放好的東西轉頭也會找不到其蹤影。
這不,最後一背簍搬到銀色星星前,正準備休息一下,再把東西搬進如意門空間的李文嵐有點心神不定,總覺得自己似乎忘了些什麽。
究竟是忘記什麽事情?
文嵐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任何頭緒,不得不把自己帶的東西一一清點。
刀、小鏟子和鐵錘,正不離不棄,偎依在一起。手套,雖然髒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但文嵐沒舍得丟,打算回去努力拯救一下。原本壘起來的竹筐和背簍,現在正乖巧地排著隊。
還有什麽呢?
“哎呀,真笨,居然完全忘記要看魚竿了!”
文嵐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轉身往放置魚竿和魚簍的岩石邊跑去。
把魚竿扯上來一看,魚餌早就被吃得一幹二淨,連一絲肉渣都不存。
文嵐轉過身,找到栓魚簍的繩索,開始拉魚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累了,手下的重量有點不對,似乎沉得很。短短三四個小時,就有魚進魚簍了?文嵐沒有那個自信,畢竟魚簍裏麵隻是隨意放了點蚯蚓和海虹肉而已,又不是什麽特製的香餌。
魚簍越扯越重,文嵐全身後仰,借助岩石之力,一點一點往上拉。漸漸的,藍綠色的魚籠慢慢冒出水麵,當底部即將露出來的那瞬間,海麵一陣撲騰,翻起片片白浪。
喲,真的有魚!
文嵐大喜過望,顧不得手掌與繩索摩擦產生的疼,一鼓作氣,將兩個魚籠陸續拉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