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的說法是,王維在太樂署做過一段時間的太樂丞,但是因為樂工舞黃獅子獲罪,後又因岐王和玉真公主的關係,於開元十九年中狀元。這樣就和唐歷任太樂丞中的太樂丞「崔氏」沒有衝突。
葉奴這裏受鞭笞的事件,原型是《全唐文》《對樂師教舞判》:「甲年十三,為國子,樂師孝之舞象,甲不受,樂師將撻,甲雲:達禮不伏。」
所以,不管那些事,總之,小崽子終於長大了,要開始見識社會,反攻顧越了。
第13章 西市
是年,吐蕃之亂平定,西域商路逐漸恢復秩序,朝廷雖暫時修生養息,卻將有東出征討契丹之意,為穩住西域邦交,鼓勵商貿,頒布一係列政令,其中之一,便是令太常寺在以往進行採購的樂坊中增幾家胡坊。
先前,胡姬雖然經常出沒於宮廷,在梨園中也有一席之地,但因太樂署畢竟代表朝廷,所以西市眾多胡人開設的樂坊還未有拿到過樂俸的,隻能是望洋興嘆。
現今,樂俸攤到太樂署,便是二萬金,一時間引得長安城西市裏的胡人樂坊萬花齊放,家家戶戶琴瑟爭鳴,笙簫妒色。為候佳音,太樂署在崇仁坊的禮會院張榜布告,李昇平滿打滿算,想從眾多樂伎中挑幾個人協助春院採購樂器。
這日,蘇安被召至麗正殿,一眼就看見坐在圓凳上的人是賀連。賀連靜靜的,雙膝間距半尺,身後投下一道影。他手捏琵琶頸,指尖摁弦,腕處的肌肉線條纖長而緊緻。那瞬間,蘇安才覺枉過這些年,一個人抱著琵琶的樣子竟然是如此美。
李昇平手中的木槌「叮」一聲,敲在了一麵磬上:「韓樂正說,五弦蘇安,四弦賀連,二人稱得上是天資拔萃。」蘇安不知好歹地笑了笑:「賀連拔萃,我沒什麽。」李昇平道:「所以今日,某讓你好好聽一聽《太和》。」
宮廷曲目根據不同場合,有很嚴明的劃分,譬如《太平樂》,用於國宴、節宴或是梨園宴等歌舞昇平的場麵,聽起來活潑生動,頗具盛大艷麗的特點。
然而李昇平提到的這曲《太和》,是迎接皇帝專用的音樂,必須端莊凝重,容不得變更。磬的玉石之音鳴起時,賀連的琵琶也彈響,足足是雅樂的成色,音正而聲滿。蘇安聽得明白,李昇平這是在訓斥他平時練曲改動了宮音。
「李大人,至尊也是血肉之軀。」蘇安上前,捧起一枚磬,端詳道,「我改的音正是《太和》旋律中的不足之處,改完更和美,不信,大可稟奏。」
於是,因一個宮音的正誤,李昇平提拔賀連去了夏院。蘇安看賀連謝恩而去,心裏很困惑,明明李昇平一向執拗於音準,而這個音,確實是新六典裏未刊誤的。
李昇平坐在案上,命十八位小吏上前來。蘇安見每個人的懷中各抱一樣琵琶,皺了皺眉。這是一種用來考校樂正的方法:讓聽者複述其中各種樂器的音調順序,難度相當於用筷子在沸水中一次夾中一粒珍珠。
「叮咚嘶咿」雜音混響在殿中,就像鍋水漸漸燒沸,若是常人,沒幾個能經得住此般考驗,然而,蘇安的耳朵自幼敏銳,加上三年來閱曲無數,他閉眼聽,偏偏就把十八顆珍珠依次從天花亂墜的水泡中夾了出來,一下差錯都沒有。
李昇平很欣慰,再次敲擊磬麵的宮音:「閑來物色這些年,總算尋著一雙耳朵替某排憂解難。」蘇安直問:「大人讓我協助春院採購琵琶?」李昇平道:「對咯。」蘇安道:「那我如果做得好,也能去夏院嗎?」李昇平道:「行。」
就這樣,似乎命中注定,蘇安變成了一個既彈琵琶也買琵琶的人。不久後,春院在西市選定六十四家胡坊,便要他一起去檢查各坊中的琵琶是否合格。
回想起來,他剛來的時候,聽院子裏別的樂伎說西市有個酒肆,訓練鸚鵡彈鎏金琵琶,這一回再聽說,恍若隔世。他自然已去過西市,隻是,心境不同。
午時過朱雀門,樓閣花林盡沐於晚春金色陽光中,粉紅花瓣碎雨般飄落。蘇安晃一晃手中的琵琶,沒大沒小地笑道:「顧郎,我彈新編的曲子給你聽。」
顧越和以往一樣穿素青衫,手裏捏一卷竹簡:「瞧你高興成這樣,又不是去見哪家的俊秀姑娘。」蘇安道:「我才不喜歡姑娘,我就喜歡你。」顧越:「……」
不時,一輛香木青流蘇的官家馬車駛來,車頂立的一隻金喜鵲翅膀上下揮舞,眼見就像要飛天。車夫不是別人,正是顧十八持刀能打,持鞭子也能趕馬的穀伯。
顧越回過身,用竹簡拍去蘇安肩膀上的一片葉:「真長大了?」蘇安低頭看著嶄新的烏皮靴:「不敢不敢不敢。」顧越道:「阿蘇。」蘇安一笑,扭頭登車。
「長安煙柳繁華處,無甚西東千百戶,西戶隆隆通陽關,奶酒胡璿夜無寧,東戶昭昭仰大雁,富貴王侯樂常行。」這首在長安廣為流傳的胡詩,如今是蘇安弦下的一支曲子,路上,蘇安掃著弦,時高時低,和路邊羯鼓的節奏融在一起。
西市的風貌與東市不同,市麵物價親民,建築風格各異,金光閃爍的尖塔,渾圓一體的白穹蓋,還有成群帳篷遊走在大街小巷。
一見太樂署頂著金喜鵲的官車,人流漸漸繁密起來,各色的氣味匯聚一片。蘇安偷偷瞧一眼顧越,見他那對清澈的柳葉眸中依舊是溫潤平和的顏色。
葉奴這裏受鞭笞的事件,原型是《全唐文》《對樂師教舞判》:「甲年十三,為國子,樂師孝之舞象,甲不受,樂師將撻,甲雲:達禮不伏。」
所以,不管那些事,總之,小崽子終於長大了,要開始見識社會,反攻顧越了。
第13章 西市
是年,吐蕃之亂平定,西域商路逐漸恢復秩序,朝廷雖暫時修生養息,卻將有東出征討契丹之意,為穩住西域邦交,鼓勵商貿,頒布一係列政令,其中之一,便是令太常寺在以往進行採購的樂坊中增幾家胡坊。
先前,胡姬雖然經常出沒於宮廷,在梨園中也有一席之地,但因太樂署畢竟代表朝廷,所以西市眾多胡人開設的樂坊還未有拿到過樂俸的,隻能是望洋興嘆。
現今,樂俸攤到太樂署,便是二萬金,一時間引得長安城西市裏的胡人樂坊萬花齊放,家家戶戶琴瑟爭鳴,笙簫妒色。為候佳音,太樂署在崇仁坊的禮會院張榜布告,李昇平滿打滿算,想從眾多樂伎中挑幾個人協助春院採購樂器。
這日,蘇安被召至麗正殿,一眼就看見坐在圓凳上的人是賀連。賀連靜靜的,雙膝間距半尺,身後投下一道影。他手捏琵琶頸,指尖摁弦,腕處的肌肉線條纖長而緊緻。那瞬間,蘇安才覺枉過這些年,一個人抱著琵琶的樣子竟然是如此美。
李昇平手中的木槌「叮」一聲,敲在了一麵磬上:「韓樂正說,五弦蘇安,四弦賀連,二人稱得上是天資拔萃。」蘇安不知好歹地笑了笑:「賀連拔萃,我沒什麽。」李昇平道:「所以今日,某讓你好好聽一聽《太和》。」
宮廷曲目根據不同場合,有很嚴明的劃分,譬如《太平樂》,用於國宴、節宴或是梨園宴等歌舞昇平的場麵,聽起來活潑生動,頗具盛大艷麗的特點。
然而李昇平提到的這曲《太和》,是迎接皇帝專用的音樂,必須端莊凝重,容不得變更。磬的玉石之音鳴起時,賀連的琵琶也彈響,足足是雅樂的成色,音正而聲滿。蘇安聽得明白,李昇平這是在訓斥他平時練曲改動了宮音。
「李大人,至尊也是血肉之軀。」蘇安上前,捧起一枚磬,端詳道,「我改的音正是《太和》旋律中的不足之處,改完更和美,不信,大可稟奏。」
於是,因一個宮音的正誤,李昇平提拔賀連去了夏院。蘇安看賀連謝恩而去,心裏很困惑,明明李昇平一向執拗於音準,而這個音,確實是新六典裏未刊誤的。
李昇平坐在案上,命十八位小吏上前來。蘇安見每個人的懷中各抱一樣琵琶,皺了皺眉。這是一種用來考校樂正的方法:讓聽者複述其中各種樂器的音調順序,難度相當於用筷子在沸水中一次夾中一粒珍珠。
「叮咚嘶咿」雜音混響在殿中,就像鍋水漸漸燒沸,若是常人,沒幾個能經得住此般考驗,然而,蘇安的耳朵自幼敏銳,加上三年來閱曲無數,他閉眼聽,偏偏就把十八顆珍珠依次從天花亂墜的水泡中夾了出來,一下差錯都沒有。
李昇平很欣慰,再次敲擊磬麵的宮音:「閑來物色這些年,總算尋著一雙耳朵替某排憂解難。」蘇安直問:「大人讓我協助春院採購琵琶?」李昇平道:「對咯。」蘇安道:「那我如果做得好,也能去夏院嗎?」李昇平道:「行。」
就這樣,似乎命中注定,蘇安變成了一個既彈琵琶也買琵琶的人。不久後,春院在西市選定六十四家胡坊,便要他一起去檢查各坊中的琵琶是否合格。
回想起來,他剛來的時候,聽院子裏別的樂伎說西市有個酒肆,訓練鸚鵡彈鎏金琵琶,這一回再聽說,恍若隔世。他自然已去過西市,隻是,心境不同。
午時過朱雀門,樓閣花林盡沐於晚春金色陽光中,粉紅花瓣碎雨般飄落。蘇安晃一晃手中的琵琶,沒大沒小地笑道:「顧郎,我彈新編的曲子給你聽。」
顧越和以往一樣穿素青衫,手裏捏一卷竹簡:「瞧你高興成這樣,又不是去見哪家的俊秀姑娘。」蘇安道:「我才不喜歡姑娘,我就喜歡你。」顧越:「……」
不時,一輛香木青流蘇的官家馬車駛來,車頂立的一隻金喜鵲翅膀上下揮舞,眼見就像要飛天。車夫不是別人,正是顧十八持刀能打,持鞭子也能趕馬的穀伯。
顧越回過身,用竹簡拍去蘇安肩膀上的一片葉:「真長大了?」蘇安低頭看著嶄新的烏皮靴:「不敢不敢不敢。」顧越道:「阿蘇。」蘇安一笑,扭頭登車。
「長安煙柳繁華處,無甚西東千百戶,西戶隆隆通陽關,奶酒胡璿夜無寧,東戶昭昭仰大雁,富貴王侯樂常行。」這首在長安廣為流傳的胡詩,如今是蘇安弦下的一支曲子,路上,蘇安掃著弦,時高時低,和路邊羯鼓的節奏融在一起。
西市的風貌與東市不同,市麵物價親民,建築風格各異,金光閃爍的尖塔,渾圓一體的白穹蓋,還有成群帳篷遊走在大街小巷。
一見太樂署頂著金喜鵲的官車,人流漸漸繁密起來,各色的氣味匯聚一片。蘇安偷偷瞧一眼顧越,見他那對清澈的柳葉眸中依舊是溫潤平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