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十歲,一天夜裏,七子聽見六子哭,衝上樓撞開門,看見一個壯漢死死揪著六子的頭髮,那粗糙的手掌正要往六子細嫩的臉上摑,七子大叫一聲,抓起剪刀往壯漢的脖子紮,一瞬間,汙血噴了六子一臉。
於是,七子被趕出青樓,亡命天涯,再無回頭,在一個破廟裏被雜耍班子的師父撿去,改頭換麵,從藝習舞,練出一身闖蕩的絕活,閉著眼睛都能知道路,一路,闖到長安。
而七子走後,六子被一大戶人家挑去做孌童,白天沐浴香藥,夜裏為老太爺暖床,又被送入教坊,叫幾個師兄輪流抱在懷裏□□,方才學成琵琶,跟定一位官爺,跟到長安。
十五歲,二人在長安東市相逢。六子坐於官爺的馬車上,看見七子在街頭踩鋼刀。七子閉著眼睛,刀上為舞,卻聽到瓷碗「叮」一聲,落入幾枚通寶錢。
一隻戴著玉鐲的手,伸在七子麵前:「我有一個弟弟,若是還在世,該和你一般大。」七子畫了臉,六子沒認出。七子張了口,又活生生吞下淚,抓錢就走。
官爺對六子倒真算有恩情,包吃包住養過他兩年,臨終前派人去太樂署給他謀了一份長役的樂工,還花重金為他買來一個良戶名字,叫林蓁蓁。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六子從此搖身一變,變成身世得體的林蓁蓁,學習宮廷禮儀,學習各類樂藝,三年後,憑藉琵琶曲《鬥百草》出人頭地,風光一時。
隻是好景不長,那日,林蓁蓁去東市買花針,遇見一個賴子,賴子威脅他交錢,否則就要把他的身世告訴太樂丞崔立,讓他生不如死。
無奈之下,林蓁蓁隻好服從,賴子要吃要穿,他給養著,賴子要嫖要賭,他給供著,直到有一次,他去交錢,在暗巷看見的不是賴子,而是渾身染血的七子。
七子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齊而潔白的貝齒,把賴子血淋淋的頭顱丟在林蓁蓁那雙精緻的繡花鞋旁。林蓁蓁哭了。七子道:「六,殺了他,我就能來陪你。」
七子並非說說而已,先前,他一直流浪在皇城外的酒肆茶坊,認識了顧十八的主家穀伯。穀伯告訴他,似賴子這樣的,他若能殺三個,就能進署做長役。
三個而已,七子咬咬牙,把雜耍的鋼刀提在腰間,應承下來。一個在南郊蘆葦盪,完事之後吐了三天;一個是雨天,腳踩滑,手戳在竹竿上,險些賠了性命。
「六,他是第三個,殺了他,我就能來陪你。」七子踢一下賴子的頭,重複了自己的話,「你別怕,從今往後,你我兄弟不會分開,同年生,同年死。」
林蓁蓁哭得一發不可收拾,又哪裏知道,自從東市相逢,整整六年,偌大的長安,七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他,隻是藏在暗處,默默地保護著他。
最終,七子用三條命換得了進太樂署做長役樂工的機會,才知道主家不是穀伯,而是春院的文吏顧郎。顧郎問名字,七子說,要和林蓁蓁的名字連在一起。
於是,林葉和林蓁蓁再也沒有分開過,他們一個擅舞,一個擅樂,猶如一對玉璧,相輔相成,很快就在宮廷裏興起了廣陵樂風,名震長安。
回過神時,已是開元十七。夜裏星漢燦爛,正是夏季應有的晴朗,蟬在春院的桃樹間沒完沒了地鳴叫,地上映出兩個靈動的影子。
「那天秋院榛樹邊,分明是顧郎,搶了鞦韆又不盪。」林蓁蓁身披一件腰綴夜明珠的青碧紗衣,手裏甩著香囊,「他這棵老鐵樹,死活不認命。」
「原本聽韋寺卿說過,想讓他從禮部入流,到禮會院做主事,那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差,油水足,又清閑,他偏偏要考進士,也不知進士出身又如何。」
林葉道:「六,不要以燕雀之心度鴻鵠之腹。」僕人三伯原本在前麵帶路,聽到這句,停下來想了一想,又覺得好像也沒什麽不對,就繼續帶路。
二人剛從梨園裏出來,是為拜訪顧越,他們原先一個月拜訪一次,成名之後,悄無聲息地變成半年一次,及至如今,已經一年沒見了。
在官舍門口等候片刻,來開門的人,依舊一襲素衫。林蓁蓁和林葉躬身行禮:「顧郎。」顧越笑了笑,請他們進屋坐,從櫃子裏拿出一包布袋,放在桌上。
林蓁蓁解開,看見一疊厚厚的餅子:「這是什麽?」顧越道:「這叫土烙,你們嚐一嚐。」林葉皺眉:「能吃麽?」顧越道:「我吃過,能吃。」
林葉將信將疑,捏起一塊,吃了一口。林蓁蓁笑起來:「我明白了,一定是哪位新人送的,顧郎得意,拿出來獻。」顧越道:「誒,是,也應該。」
「人家才十三歲,寧可自己挨餓也要請我去梨花閣吃酒,哪怕手上長滿血泡也要為我彈琵琶曲,還在公署裏當眾說,他認定我了。」
「這般懂事,我能不得意嗎?我不過一介流外之吏,不光得意,還想叫他做顧十八的少東家,以後衣食無憂,隻要幫我管錢就行。」
林蓁蓁也抓起土烙,兩三口吃進肚子。顧越笑道:「二位近來如何,在排中元節大曲?」林葉道:「是,今日梨園剛排完新曲,恰有封河西軍報傳到,聖上閱過後,令蕭尚書遙領隴右節度使,兼任中書令,全力平定吐蕃之亂。」
顧越道:「同中書門下三品,蕭閣老這是要入政事堂了?」林葉道:「宮裏說,蕭閣老有遠見卓識,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顧越道:「聖上英明。」
於是,七子被趕出青樓,亡命天涯,再無回頭,在一個破廟裏被雜耍班子的師父撿去,改頭換麵,從藝習舞,練出一身闖蕩的絕活,閉著眼睛都能知道路,一路,闖到長安。
而七子走後,六子被一大戶人家挑去做孌童,白天沐浴香藥,夜裏為老太爺暖床,又被送入教坊,叫幾個師兄輪流抱在懷裏□□,方才學成琵琶,跟定一位官爺,跟到長安。
十五歲,二人在長安東市相逢。六子坐於官爺的馬車上,看見七子在街頭踩鋼刀。七子閉著眼睛,刀上為舞,卻聽到瓷碗「叮」一聲,落入幾枚通寶錢。
一隻戴著玉鐲的手,伸在七子麵前:「我有一個弟弟,若是還在世,該和你一般大。」七子畫了臉,六子沒認出。七子張了口,又活生生吞下淚,抓錢就走。
官爺對六子倒真算有恩情,包吃包住養過他兩年,臨終前派人去太樂署給他謀了一份長役的樂工,還花重金為他買來一個良戶名字,叫林蓁蓁。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六子從此搖身一變,變成身世得體的林蓁蓁,學習宮廷禮儀,學習各類樂藝,三年後,憑藉琵琶曲《鬥百草》出人頭地,風光一時。
隻是好景不長,那日,林蓁蓁去東市買花針,遇見一個賴子,賴子威脅他交錢,否則就要把他的身世告訴太樂丞崔立,讓他生不如死。
無奈之下,林蓁蓁隻好服從,賴子要吃要穿,他給養著,賴子要嫖要賭,他給供著,直到有一次,他去交錢,在暗巷看見的不是賴子,而是渾身染血的七子。
七子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齊而潔白的貝齒,把賴子血淋淋的頭顱丟在林蓁蓁那雙精緻的繡花鞋旁。林蓁蓁哭了。七子道:「六,殺了他,我就能來陪你。」
七子並非說說而已,先前,他一直流浪在皇城外的酒肆茶坊,認識了顧十八的主家穀伯。穀伯告訴他,似賴子這樣的,他若能殺三個,就能進署做長役。
三個而已,七子咬咬牙,把雜耍的鋼刀提在腰間,應承下來。一個在南郊蘆葦盪,完事之後吐了三天;一個是雨天,腳踩滑,手戳在竹竿上,險些賠了性命。
「六,他是第三個,殺了他,我就能來陪你。」七子踢一下賴子的頭,重複了自己的話,「你別怕,從今往後,你我兄弟不會分開,同年生,同年死。」
林蓁蓁哭得一發不可收拾,又哪裏知道,自從東市相逢,整整六年,偌大的長安,七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他,隻是藏在暗處,默默地保護著他。
最終,七子用三條命換得了進太樂署做長役樂工的機會,才知道主家不是穀伯,而是春院的文吏顧郎。顧郎問名字,七子說,要和林蓁蓁的名字連在一起。
於是,林葉和林蓁蓁再也沒有分開過,他們一個擅舞,一個擅樂,猶如一對玉璧,相輔相成,很快就在宮廷裏興起了廣陵樂風,名震長安。
回過神時,已是開元十七。夜裏星漢燦爛,正是夏季應有的晴朗,蟬在春院的桃樹間沒完沒了地鳴叫,地上映出兩個靈動的影子。
「那天秋院榛樹邊,分明是顧郎,搶了鞦韆又不盪。」林蓁蓁身披一件腰綴夜明珠的青碧紗衣,手裏甩著香囊,「他這棵老鐵樹,死活不認命。」
「原本聽韋寺卿說過,想讓他從禮部入流,到禮會院做主事,那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差,油水足,又清閑,他偏偏要考進士,也不知進士出身又如何。」
林葉道:「六,不要以燕雀之心度鴻鵠之腹。」僕人三伯原本在前麵帶路,聽到這句,停下來想了一想,又覺得好像也沒什麽不對,就繼續帶路。
二人剛從梨園裏出來,是為拜訪顧越,他們原先一個月拜訪一次,成名之後,悄無聲息地變成半年一次,及至如今,已經一年沒見了。
在官舍門口等候片刻,來開門的人,依舊一襲素衫。林蓁蓁和林葉躬身行禮:「顧郎。」顧越笑了笑,請他們進屋坐,從櫃子裏拿出一包布袋,放在桌上。
林蓁蓁解開,看見一疊厚厚的餅子:「這是什麽?」顧越道:「這叫土烙,你們嚐一嚐。」林葉皺眉:「能吃麽?」顧越道:「我吃過,能吃。」
林葉將信將疑,捏起一塊,吃了一口。林蓁蓁笑起來:「我明白了,一定是哪位新人送的,顧郎得意,拿出來獻。」顧越道:「誒,是,也應該。」
「人家才十三歲,寧可自己挨餓也要請我去梨花閣吃酒,哪怕手上長滿血泡也要為我彈琵琶曲,還在公署裏當眾說,他認定我了。」
「這般懂事,我能不得意嗎?我不過一介流外之吏,不光得意,還想叫他做顧十八的少東家,以後衣食無憂,隻要幫我管錢就行。」
林蓁蓁也抓起土烙,兩三口吃進肚子。顧越笑道:「二位近來如何,在排中元節大曲?」林葉道:「是,今日梨園剛排完新曲,恰有封河西軍報傳到,聖上閱過後,令蕭尚書遙領隴右節度使,兼任中書令,全力平定吐蕃之亂。」
顧越道:「同中書門下三品,蕭閣老這是要入政事堂了?」林葉道:「宮裏說,蕭閣老有遠見卓識,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顧越道:「聖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