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 作者:安靜的九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征糧過程之中,原本就是歸屬於他們這些征糧吏員的灰色收入,到了賈放這裏,竟然搖身一變,就要轉變成為官府光明正大頒發於他們的俸祿?
所以他們額外的錢一文未得,好不容易「淋尖踢斛」得來的那一點點收入,竟然還要和縣裏那麽多人一起平分?
這就是縣尊大人口口聲聲的「以薪養廉」?
劉名化竭盡全力忍下了心裏的怒火,一張臉依舊是平靜如水麵,缺乏表情,隻向賈放又拱了拱手,示意他已經知道了。但是在和族中各位族老商議之前,劉名化不打算發表任何接受或是反對的意見。
這時候恰好李師爺插了一句嘴,問:「賈大人,今年依舊是讓劉家『包征』嗎?」
賈放這回卻沒明白「包征」是什麽意思,李師爺隻好幫他解釋:「就是劉家先墊付出所有需要的錢糧。之後縣裏的征糧役使下到鄉裏,征上來多少,就給劉家多少。」
賈放聽著聽著,忍不住望著劉名化笑了。
他實在是沒想到,這劉家竟然這麽無恥,除了征糧時縣吏們這一道又一道的「糧耗」、「淋尖踢斛」之外,劉家竟然還能再插上一手,以這「包征」的手段,再掙一筆。
劉名化見到賈放的表情古怪,心裏有點兒發毛,嘴上不敢示弱,隻好問:「賈大人的意思是……」
賈放笑得人畜無害,看似隨意,隨口道:「我聽說各縣都是按照魚鱗冊徵收糧賦。貴縣魚鱗冊在何處,本官想要看看,開開眼界。」
劉名化登時轉頭等著李師爺,似乎在問:為何不向賈大人解釋?
李師爺便聳聳肩——這就是袁縣令不在會議現場的好處,但凡賈放有什麽疑問,可以直接衝著劉名化去。袁縣令在便不行。
這時劉名化隻能硬著頭皮向賈放解釋:「大人,本縣……本縣沒有魚鱗冊。」
「沒有魚鱗冊?」賈放異常誇張地驚訝了一聲,「怎麽會沒有魚鱗冊?我桃源寨那等小地方,土地都是歸屬我的,都有分給租戶租種的魚鱗冊。」
劉名化對賈放誇張的表情顯得十分尷尬,又拱了拱手,稱:「十年之前,本縣縣衙曾經遭遇過一次大火,本縣的魚鱗冊當時正在縣衙之中,因此付之一炬。本縣隻有這一份魚鱗冊,又去州府處問過,並未留下副本。因此本縣自那以後,就再無魚鱗冊了。」
「什麽?」賈放聽到這個答案,十分震驚而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有魚鱗冊。」
「那貴縣憑什麽徵收糧賦?」
土地是糧食的基礎,如果沒有確鑿的土地擁有權屬資料,縣裏憑什麽,或者說他劉家以什麽依據徵收糧食?
劉名化依舊沒有什麽表情:「本地民風淳樸,因此百姓們都按照上一年繳糧數,繼續繳糧。」
劉名化一麵說,他身邊的劉立興一麵使勁兒地壓低了頭,強忍笑容:他這位叔祖,在正二品大員麵前,撒謊難道都不用打個草稿的嗎?
賈放一聽見劉名化這麽說,登時變了臉色,站起身,背著手在花廳裏來回踱了幾步,低聲道:「胡鬧,這真是胡鬧!」
他終於翻了臉,伸手指著花廳的門口,對劉名化不客氣地說:「你要是站到縣衙門口去大聲喊一句:去年秋糧沒交多的到這兒來報到。有一個人肯來武元縣衙門口站著,本官就算信了你的鬼話!」
他翻起臉來,管對方是誰,多大年紀,反正誰也沒他官大。
但劉名化無話可說,人總是趨利的,隻有覺得自己交多了錢糧,沒有交少的。說交少了,萬一衙門讓補怎辦?
「十年沒有魚鱗冊,盲征瞎繳,你們武元,還真讓本官大開眼界啊!」
賈放罵人,最狠的水平也就到這兒了——隻不過這話從他一個二品大員口中說出來,依舊很重。袁縣令沒有出現的好處再一次體現。
於是賈放氣呼呼地問:「失了魚鱗冊,之後該做什麽,你們知道嗎?」
那劉名化絲毫不受賈放的怒氣影響,依舊一板一眼地道:「大人指的應該是,丈田。」
賈放這時才不做聲了。
這劉名化確實在錢糧上有些了解,知道這魚鱗冊,就是丈田得來的:洪武初年,明□□朱元璋命人巡行各州縣,全麵清丈土地,查實田畝,編造土地清冊,這才造出了魚鱗冊。之後到了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推「一條鞭法」,也是從丈田開始,嚴查隱佔土地(「隱田」)和漏稅田產(「詭寄」),追繳欠稅,又造過一次「魚鱗冊」。
當然,這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在眼下的這個時空,「魚鱗冊」的誕生與發展被扇成了什麽樣子,賈放還沒有機會去了解。
現在武元縣失了魚鱗冊,賈放又查問下來,劉名化提出的「丈田」之說,完全沒錯。
於是賈放沉默了片刻之後,又問:「劉名化,如果我給你劉家的『包征』之權,你是否能夠在秋糧徵收完成之前,完成本縣之中的丈田?」
師爺李有為這時聽見,忍不住驚訝地張大了嘴,心想:將這麽大的權力交給劉家,未免……未免也太草率了一點吧?
劉名化臉上卻一絲喜色都不見,站起身沖賈放一躬行禮,道:「劉家,全力以赴。」
*
劉名化帶著劉立興離開之後,縣尊袁化與賈放的幕僚長鄭伯宜從花廳後頭轉了出來。
所以他們額外的錢一文未得,好不容易「淋尖踢斛」得來的那一點點收入,竟然還要和縣裏那麽多人一起平分?
這就是縣尊大人口口聲聲的「以薪養廉」?
劉名化竭盡全力忍下了心裏的怒火,一張臉依舊是平靜如水麵,缺乏表情,隻向賈放又拱了拱手,示意他已經知道了。但是在和族中各位族老商議之前,劉名化不打算發表任何接受或是反對的意見。
這時候恰好李師爺插了一句嘴,問:「賈大人,今年依舊是讓劉家『包征』嗎?」
賈放這回卻沒明白「包征」是什麽意思,李師爺隻好幫他解釋:「就是劉家先墊付出所有需要的錢糧。之後縣裏的征糧役使下到鄉裏,征上來多少,就給劉家多少。」
賈放聽著聽著,忍不住望著劉名化笑了。
他實在是沒想到,這劉家竟然這麽無恥,除了征糧時縣吏們這一道又一道的「糧耗」、「淋尖踢斛」之外,劉家竟然還能再插上一手,以這「包征」的手段,再掙一筆。
劉名化見到賈放的表情古怪,心裏有點兒發毛,嘴上不敢示弱,隻好問:「賈大人的意思是……」
賈放笑得人畜無害,看似隨意,隨口道:「我聽說各縣都是按照魚鱗冊徵收糧賦。貴縣魚鱗冊在何處,本官想要看看,開開眼界。」
劉名化登時轉頭等著李師爺,似乎在問:為何不向賈大人解釋?
李師爺便聳聳肩——這就是袁縣令不在會議現場的好處,但凡賈放有什麽疑問,可以直接衝著劉名化去。袁縣令在便不行。
這時劉名化隻能硬著頭皮向賈放解釋:「大人,本縣……本縣沒有魚鱗冊。」
「沒有魚鱗冊?」賈放異常誇張地驚訝了一聲,「怎麽會沒有魚鱗冊?我桃源寨那等小地方,土地都是歸屬我的,都有分給租戶租種的魚鱗冊。」
劉名化對賈放誇張的表情顯得十分尷尬,又拱了拱手,稱:「十年之前,本縣縣衙曾經遭遇過一次大火,本縣的魚鱗冊當時正在縣衙之中,因此付之一炬。本縣隻有這一份魚鱗冊,又去州府處問過,並未留下副本。因此本縣自那以後,就再無魚鱗冊了。」
「什麽?」賈放聽到這個答案,十分震驚而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有魚鱗冊。」
「那貴縣憑什麽徵收糧賦?」
土地是糧食的基礎,如果沒有確鑿的土地擁有權屬資料,縣裏憑什麽,或者說他劉家以什麽依據徵收糧食?
劉名化依舊沒有什麽表情:「本地民風淳樸,因此百姓們都按照上一年繳糧數,繼續繳糧。」
劉名化一麵說,他身邊的劉立興一麵使勁兒地壓低了頭,強忍笑容:他這位叔祖,在正二品大員麵前,撒謊難道都不用打個草稿的嗎?
賈放一聽見劉名化這麽說,登時變了臉色,站起身,背著手在花廳裏來回踱了幾步,低聲道:「胡鬧,這真是胡鬧!」
他終於翻了臉,伸手指著花廳的門口,對劉名化不客氣地說:「你要是站到縣衙門口去大聲喊一句:去年秋糧沒交多的到這兒來報到。有一個人肯來武元縣衙門口站著,本官就算信了你的鬼話!」
他翻起臉來,管對方是誰,多大年紀,反正誰也沒他官大。
但劉名化無話可說,人總是趨利的,隻有覺得自己交多了錢糧,沒有交少的。說交少了,萬一衙門讓補怎辦?
「十年沒有魚鱗冊,盲征瞎繳,你們武元,還真讓本官大開眼界啊!」
賈放罵人,最狠的水平也就到這兒了——隻不過這話從他一個二品大員口中說出來,依舊很重。袁縣令沒有出現的好處再一次體現。
於是賈放氣呼呼地問:「失了魚鱗冊,之後該做什麽,你們知道嗎?」
那劉名化絲毫不受賈放的怒氣影響,依舊一板一眼地道:「大人指的應該是,丈田。」
賈放這時才不做聲了。
這劉名化確實在錢糧上有些了解,知道這魚鱗冊,就是丈田得來的:洪武初年,明□□朱元璋命人巡行各州縣,全麵清丈土地,查實田畝,編造土地清冊,這才造出了魚鱗冊。之後到了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推「一條鞭法」,也是從丈田開始,嚴查隱佔土地(「隱田」)和漏稅田產(「詭寄」),追繳欠稅,又造過一次「魚鱗冊」。
當然,這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在眼下的這個時空,「魚鱗冊」的誕生與發展被扇成了什麽樣子,賈放還沒有機會去了解。
現在武元縣失了魚鱗冊,賈放又查問下來,劉名化提出的「丈田」之說,完全沒錯。
於是賈放沉默了片刻之後,又問:「劉名化,如果我給你劉家的『包征』之權,你是否能夠在秋糧徵收完成之前,完成本縣之中的丈田?」
師爺李有為這時聽見,忍不住驚訝地張大了嘴,心想:將這麽大的權力交給劉家,未免……未免也太草率了一點吧?
劉名化臉上卻一絲喜色都不見,站起身沖賈放一躬行禮,道:「劉家,全力以赴。」
*
劉名化帶著劉立興離開之後,縣尊袁化與賈放的幕僚長鄭伯宜從花廳後頭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