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鄉民立即回:「所以您看著那邊點起了柴草,就是要把那些蜂子熏走了,再把蜂巢摘下來取蜜。」


    賈放聽見,立即往青坊橋上趕,準備過橋去看看,被那鄉民一把拉住,說:「賈三爺,您可不能就這樣去!」這鄉民二話不說,把自己身上的一件外褂脫了下來,塞在賈放手裏,說:「這衣裳借你,蓋在頭臉上紮緊,就露一對眼睛,這樣就不怕被蜂子蟄了。」


    這位鄉民的外褂脫下來,還有些汗味兒。賈放原本是個很愛幹淨的人,很難接受這個。但旁人把自己的衣裳脫下來給他抵擋蜂蟄,自己光個膀子,這是何等的信任與熱情。


    賈放實感盛情,道了一聲謝,趕緊把鄉民的外褂披在自己頭上,兩個袖子一紮,蓋住自己的整個麵孔,隻露出一對眼睛。汗味兒就汗味兒吧,反正過一會兒也習慣了。


    他立即動身,越過青坊河,來到右岸河灘前的空地上。


    這邊正在觀望的村民,都和賈放一樣的打扮。人人都蒙著頭,隻露出一對眼。


    這裏的煙味已經很重,村民們點起的柴草裏似乎加了一些草藥,味道濃烈,連賈放都忍不住咳嗽了幾聲。不防身旁的人跟他打招呼,「賈三爺,您來啦?」


    賈放瞅瞅:一個都不認得。


    他身邊兩人便解下臉上遮著的衣裳,一個是陶村長,一個是秦村長。


    賈放奇怪了:「你們怎麽認出我來的?」


    陶村長笑著指指賈放腰間佩戴著的醜魚玉佩。賈放這才恍然大悟,感情他這是身上自帶標記,走到哪裏被人認到哪裏。


    「那邊怎麽樣了?」賈放對新發現的蜂巢很好奇。


    「是蜜蜂,不是馬蜂。」秦村長笑著向賈放解釋二者的區別,「馬蜂盡蜇人,還容易把人蜇傷了。蜜蜂卻好,待會兒把那些蜜蜂暫時熏走,削一半蜂巢下來,那蜂蜜是養人的,蜂蠟也能治病,都是好東西。」


    賈放忽然問:「削一半蜂巢下來?」


    秦村長笑道:「賈三爺,您這就有所不知了。削一半蜂巢,留一半給那些蜜蜂,乃是取的生生不息之意。待到來年,這蜂巢就還能再長出新的一半,我等就依舊還有蜜可取。如果一下全取了,來年就無蜜可取。」


    世人都曉得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道理,即便是山林中偶然尋到的蜂巢,也會悉心保護,免得來年沒有蜜吃。


    但是賈放卻眯起了眼睛,想了片刻,問:「為何不把整個蜂巢都採下來,然後咱們自己養蜂?」


    「養蜂?」陶村長和秦村長齊齊驚訝地問。


    「咱們這附近各種山花不少,說明蜜源充足,完全可以考慮人工養蜂。」賈放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當即吩咐,「讓大家待會兒把整個蜂巢都摘下來,劈開蜂巢的時候,找一找老蜂王和王台的位置,然後把這兩部分分開,喂,等著我啊——」


    賈放轉身飛奔,跑去金融辦找老金和老塗。這兩位見到一個頭上蒙著衣衫的「蒙麵人」衝進來,嚇得差點兒搖鈴叫稽查隊。


    賈放卻興興頭地問:「兩位,上次被咱們做大了的那些『錢箱」在哪裏?」


    早在年節前後,金融辦請了村裏的木匠為金融辦打造幾隻臨時存放錢幣的木箱,專門供收取辦集時的管理費和美食街的管理費使用。


    這些木箱被設計成深口木箱,最上麵的箱蓋正中有一道橫槽,用以投擲錢幣,錢箱的上蓋和下蓋都可以整個打開,方便把裏麵的流通券和錢幣從中倒出來。


    但是頭一回和木匠溝通不暢,這木箱做的比原本預訂的尺寸大了整整一倍。老金和老塗幾乎需要兩個人合作拎一個木箱,自然不實用。但又不能讓人家木匠白幹活,隻好又重新說明了尺寸,重新訂製一批。這些做大了的木箱就被堆放在金融辦的辦公室裏,準備看看以後能派上什麽用場。


    賈放讓老金和老塗把木箱取出來,自己一手拎了一個,越過青坊橋,來到「拆蜂房」現場。


    這一回他總算是看清楚了那個蜂巢。隻見蜂巢的直徑超過兩尺,也不曉得這群蜂兒在這裏經營了多久。


    這蜂巢與大樹的連接處已經被完全挑斷,蜂巢被取下來橫放在地麵上。一個三村的鄉民手上纏著厚厚的麻布,持著一柄柴刀,正慢慢將蜂巢剖開。


    這位鄉民身邊,還有一個同伴,手持一柄火把,火把的一頭包裹纏繞著藤蔓,點著了之後黑煙滾滾。用這些黑煙一熏,再勇猛的工蜂也不敢靠近巢穴。


    被剖開的蜂巢裏一層一層巢脾極其整齊,上麵還有不少蜜蜂來回爬動,但是那滾滾濃煙的威力實在太大,它們也實在無力奮起反抗。


    賈放將頭上的衣服蒙得更緊些,勇敢地靠近,然後指點:「找一找蜂王,再看看有沒有用來分蜂的王台……」


    賈放懂得這些,還真要歸功於他入行之初從頭到尾盯過的一個項目,當時建築方要求設計師駐場,以便隨時溝通。於是賈放在施工現場住了兩個月,周圍除了工棚之外,隻在兩裏地之外有一處養蜂場。賈放窮極無聊,去養蜂場造訪了幾次,竟然跟那裏養蜂的大爺交上了朋友,得他指點了不少關於養蜂的知識。


    豈料這一趟竟成了賈放的啟發之旅。養蜂的大爺特地將蜂脾從蜂房中提出來讓賈放觀看,讓他觀察那些整齊劃一的六角柱狀體。歷史上曾有數學家計算過,如果用最少的材料,建造出最大容積的容器,那就是蜂房的結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