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權臣的艱辛路[科舉] 作者:卷六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是用了很多年的緣故,灶眼旁邊的泥土燒的焦黑,旁邊堆碼了一小捆柴火樹枝,謝行儉翻了翻,發現有些樹枝還很新,應該是最近才搬進來的。
灶台旁有一口水缸,剛才官差提醒過了,水缸裏的水就是今天一天的用量。
謝行儉探頭一看,水不多,而且還有點混濁。
這樣髒的水一連喝九天……
他不由得慶幸他帶了十壺水。
越往裏走,裏麵越髒,難聞的氣味也越重。
他脫下外衣,順便將褻衣的袖子仔細的挽好,在抹布上倒了點水,開始擦拭書桌以及晚上要睡的木床。
才擦了一兩下,抹布就黑的不成樣,他耐心的汲了好幾次水,這才將上麵顯眼的髒汙擦幹淨。
他再一次慶幸起來,他這樣式的號房,書桌和床竟然沒有缺胳膊短腿。
聽說往年有秀才住的號房,有三條腿的桌子和床,也是能耐了那人在裏麵呆了九天。
桌麵擦了一回後,他看到中間木板被木蟻咬出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小洞,他上前摸了摸,心想應該不會妨礙寫字,待上麵的水晾幹後,他將他爹給他準備的桌布鋪在上麵。
他喜歡水綠色,他爹襯他的喜好買的水綠色的桌布,顏色淺淡,看的格外賞心悅目。
床板上的雜草被他翻了下來,就翻草這段過程,他踩死了兩條蜈蚣,三隻蟑螂,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爬行小蟲子。
大熱天的,謝行儉心口悠悠的發涼。
還好他提前撒了驅蟲草,這些爬蟲爬出來都蔫了樣。
在他鋪床單的時候,隔壁不時傳出被爬蟲嚇發抖的尖叫聲。
謝行儉掏掏耳朵,將東西歸置好後,開始淘米煮飯。
煮飯的窯罐是他自帶的,他沒敢用貢院準備的水煮飯,用的水也是自帶的水。
他用不慣生火用的火石,打了半天才點著灶,將窯罐往上一架,再往灶口裏塞三根木棍,他拍了拍手起身離開,任由窯罐在小火上煲著飯。
他原想泡一杯薄荷茶的,隻是灶眼隻有一口,想燒熱水,還得等一會。
做完這一切後,他坐下來盛了清水開始研墨。
不一會兒,提醒考生準備發放考卷的銅鑼,敲響了三聲。
緊跟其後的,是主考官的聲音,「庚子年八月鄉試第一場,開考——」
聲洪如鍾,響徹雲霄。
十幾個拿著鑼鼓的書吏們見狀,立馬小跑的往號房四周分散,邊跑邊敲鑼,大聲的複述著主考官的話。
巷道後邊聽到聲響的秀才們,立馬坐直身子,安心的等待考卷下發。
第132章 【132】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號房門口有一塊可以掀起的桌板,發考卷前,官差會將號房上的桌板鎖給鎖上,這一鎖,就要鎖三天。
考卷很快就發了下來,三天的題量很大,光拿到手的試卷就足足有三十多張,還好謝行儉出鄉試考集時模擬了好幾回,不然這一下拿到這麽多考題,怕是心都要驚一下。
他例常檢查一遍考卷上是否有錯印、漏印,花了一刻多鍾才檢查完畢。
南方鄉試題目與京城所在的北方稍微有點區別,謝行儉沒有著急下筆,大致瀏覽一遍後發現,平陽郡的鄉試題更偏重於策論和算術題,注重考察應試者闡明義理的邏輯性。
墨義題偏少且簡單,這些都是送分題,帖經題相對多而且難度很大,每經十帖,他先做的就是帖經。
帖經題向來隻需要應試者能熟記經文,會辨章析句就行,平陽郡出的鄉試帖經,挑選的都是些孤經絕句、偏僻隱晦的經文,不過這可難不倒謝行儉。
他之前在京城編寫考集時,為了把這些斷截枯燥的經文給記住,他特意編了數十首順溜的歌謠,以方便背誦記憶。
所以麵對考卷上缺頭少尾的經史題,他看一眼就能分辨出處,上麵的句子早已熟爛於胸,下筆當然行雲流水。
按照謝行儉出考集的眼光來看,平陽郡鄉試題看似有難度,實則挺中規中矩的,帖經題考的雖偏,但題麵上有選擇性,十題中任選八道。
鄉試第一場側重考算術,帖經墨義隻是開胃菜,後麵的算術題才是得分的要點。
算術題推理過程多,要寫的字當然也多,這也是為什麽第一場鄉試考捲髮了三十多張。
他略略估算了一下,算術題分值占據六成,剩下的由帖經墨義以及詩賦分攤。
寫完兩道帖經題,小灶上的火燒旺了,窯罐上的瓦蓋,被裏麵不斷上升的熱氣往上頂個不停,噗嗤噗嗤發著聲音,一股股鹹香味頓時在號房裏飄蕩。
上午排隊等候花了不少時間,等謝行儉寫完五道帖經題後,時間已經快到午時了。
書吏敲著鑼鼓打號房巷道而過,提醒沉迷考試的秀才們該吃飯了。
謝行儉掀開窯罐,裏頭的米飯半幹不幹,罐沿邊的米湯正嘟嘟嘟的冒著氣泡,鹹肉的鮮香早已經滲透進米飯,他伸手往鼻尖掃了掃味,欣喜得展顏而笑。
看來他第一回 下廚沒翻車。
光吃鹹肉有點膩,想了想,他磕了個雞蛋放裏頭,又夾了兩筷子鹹菜,隨後蓋上瓦蓋繼續煲。
約莫過了幾分鍾,他正準備掀瓦蓋吃飯時,突然一股憋死人的臭氣飄了過來。
伴隨著臭氣而來的,還有隔壁書生拉稀的聲音。
謝行儉頓時捂著嘴嘔了一聲,斜著眼望向角落處的小水溝。
灶台旁有一口水缸,剛才官差提醒過了,水缸裏的水就是今天一天的用量。
謝行儉探頭一看,水不多,而且還有點混濁。
這樣髒的水一連喝九天……
他不由得慶幸他帶了十壺水。
越往裏走,裏麵越髒,難聞的氣味也越重。
他脫下外衣,順便將褻衣的袖子仔細的挽好,在抹布上倒了點水,開始擦拭書桌以及晚上要睡的木床。
才擦了一兩下,抹布就黑的不成樣,他耐心的汲了好幾次水,這才將上麵顯眼的髒汙擦幹淨。
他再一次慶幸起來,他這樣式的號房,書桌和床竟然沒有缺胳膊短腿。
聽說往年有秀才住的號房,有三條腿的桌子和床,也是能耐了那人在裏麵呆了九天。
桌麵擦了一回後,他看到中間木板被木蟻咬出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小洞,他上前摸了摸,心想應該不會妨礙寫字,待上麵的水晾幹後,他將他爹給他準備的桌布鋪在上麵。
他喜歡水綠色,他爹襯他的喜好買的水綠色的桌布,顏色淺淡,看的格外賞心悅目。
床板上的雜草被他翻了下來,就翻草這段過程,他踩死了兩條蜈蚣,三隻蟑螂,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爬行小蟲子。
大熱天的,謝行儉心口悠悠的發涼。
還好他提前撒了驅蟲草,這些爬蟲爬出來都蔫了樣。
在他鋪床單的時候,隔壁不時傳出被爬蟲嚇發抖的尖叫聲。
謝行儉掏掏耳朵,將東西歸置好後,開始淘米煮飯。
煮飯的窯罐是他自帶的,他沒敢用貢院準備的水煮飯,用的水也是自帶的水。
他用不慣生火用的火石,打了半天才點著灶,將窯罐往上一架,再往灶口裏塞三根木棍,他拍了拍手起身離開,任由窯罐在小火上煲著飯。
他原想泡一杯薄荷茶的,隻是灶眼隻有一口,想燒熱水,還得等一會。
做完這一切後,他坐下來盛了清水開始研墨。
不一會兒,提醒考生準備發放考卷的銅鑼,敲響了三聲。
緊跟其後的,是主考官的聲音,「庚子年八月鄉試第一場,開考——」
聲洪如鍾,響徹雲霄。
十幾個拿著鑼鼓的書吏們見狀,立馬小跑的往號房四周分散,邊跑邊敲鑼,大聲的複述著主考官的話。
巷道後邊聽到聲響的秀才們,立馬坐直身子,安心的等待考卷下發。
第132章 【132】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號房門口有一塊可以掀起的桌板,發考卷前,官差會將號房上的桌板鎖給鎖上,這一鎖,就要鎖三天。
考卷很快就發了下來,三天的題量很大,光拿到手的試卷就足足有三十多張,還好謝行儉出鄉試考集時模擬了好幾回,不然這一下拿到這麽多考題,怕是心都要驚一下。
他例常檢查一遍考卷上是否有錯印、漏印,花了一刻多鍾才檢查完畢。
南方鄉試題目與京城所在的北方稍微有點區別,謝行儉沒有著急下筆,大致瀏覽一遍後發現,平陽郡的鄉試題更偏重於策論和算術題,注重考察應試者闡明義理的邏輯性。
墨義題偏少且簡單,這些都是送分題,帖經題相對多而且難度很大,每經十帖,他先做的就是帖經。
帖經題向來隻需要應試者能熟記經文,會辨章析句就行,平陽郡出的鄉試帖經,挑選的都是些孤經絕句、偏僻隱晦的經文,不過這可難不倒謝行儉。
他之前在京城編寫考集時,為了把這些斷截枯燥的經文給記住,他特意編了數十首順溜的歌謠,以方便背誦記憶。
所以麵對考卷上缺頭少尾的經史題,他看一眼就能分辨出處,上麵的句子早已熟爛於胸,下筆當然行雲流水。
按照謝行儉出考集的眼光來看,平陽郡鄉試題看似有難度,實則挺中規中矩的,帖經題考的雖偏,但題麵上有選擇性,十題中任選八道。
鄉試第一場側重考算術,帖經墨義隻是開胃菜,後麵的算術題才是得分的要點。
算術題推理過程多,要寫的字當然也多,這也是為什麽第一場鄉試考捲髮了三十多張。
他略略估算了一下,算術題分值占據六成,剩下的由帖經墨義以及詩賦分攤。
寫完兩道帖經題,小灶上的火燒旺了,窯罐上的瓦蓋,被裏麵不斷上升的熱氣往上頂個不停,噗嗤噗嗤發著聲音,一股股鹹香味頓時在號房裏飄蕩。
上午排隊等候花了不少時間,等謝行儉寫完五道帖經題後,時間已經快到午時了。
書吏敲著鑼鼓打號房巷道而過,提醒沉迷考試的秀才們該吃飯了。
謝行儉掀開窯罐,裏頭的米飯半幹不幹,罐沿邊的米湯正嘟嘟嘟的冒著氣泡,鹹肉的鮮香早已經滲透進米飯,他伸手往鼻尖掃了掃味,欣喜得展顏而笑。
看來他第一回 下廚沒翻車。
光吃鹹肉有點膩,想了想,他磕了個雞蛋放裏頭,又夾了兩筷子鹹菜,隨後蓋上瓦蓋繼續煲。
約莫過了幾分鍾,他正準備掀瓦蓋吃飯時,突然一股憋死人的臭氣飄了過來。
伴隨著臭氣而來的,還有隔壁書生拉稀的聲音。
謝行儉頓時捂著嘴嘔了一聲,斜著眼望向角落處的小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