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高拱同裕王出來。
高拱見馮保頭頂的傘,眼中有詫異閃過。
馮保察覺到他的目光,卻不動聲色,上前行禮。
然而高拱依舊注視著那把傘,忽然問道:“這傘是?”
旁邊拿傘內侍剛要回答,卻被馮保搶先開口,對裕王道:“這傘是奴婢帶的,他們幾個見雪大才為奴婢撐著,都是奴婢的錯,還請王爺恕罪。”
朱載垕搖了搖頭:“無妨。”
馮保見高拱始終看著那把傘,尤其是那傘骨上的竹子圖案。馮保心中生疑,不禁道:“高大人也喜歡竹嗎?”
高拱聞言,卻搖了搖頭:“隻是覺得眼熟。”
馮保一聽,高拱可能知道這把傘的主人是誰,便又立刻問道:“高大人可曾在哪裏見過這傘?”
誰知高拱卻隻冷冷的回答了兩個字:“沒有。”
馮保沒有再問,他既不願說,自己也問不出什麽。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傘的主人高拱定認得,這麽一來自己尋找的範圍又縮小了許多。
朱載垕見已耽誤了不少時間,便立刻讓馮保給自己引路進宮。
馮保知正事要緊,便暫不再多想,先同裕王進宮了。
朱載垕本穿戴整齊,以為進宮後便立刻可以見到父皇,誰知卻被先安頓在了慈慶宮中居住。慈慶宮位於東華門內三座門向北一帶,是太子的居處。朱載垕得知自己被安排在這裏也是吃了一驚,以為父皇別有用意。朱翊鈞很快也被送了過來,和他住在了一起。朱載垕知兒子剛從父皇那兒過來,便向他打探消息,誰知朱翊鈞卻說:“爺爺隻說爹爹進宮了,其他什麽也沒有說。”
朱載垕也沒有追問,父皇急著讓自己入宮卻不立刻召見,這倒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他想起入宮前高拱的勸告,凡是都要學會忍耐,以靜製動。朱載垕知道自己不能急,說不定這也是父皇的考驗,這麽一想,他便索性耐著性子慢慢等待。隻是眼見著又過了三日,還是沒有父皇召見的消息,朱載垕心裏不免又有些忐忑。三日裏,父皇倒是每日都會派人把兒子接過去,一兩個時辰後又送回。朱載垕同樣問了兒子,隻是每次兒子的回答都大致相同,父皇根本連提都沒有提自己,似乎已經忘了已將自己召進宮來。
朱載垕盤算著不能再這麽下去,明日便給高拱秘密書信一封,向他尋求辦法。朱載垕打定主意,誰知第二日一早,黃錦忽來傳旨,說皇上召王爺去乾清宮商議。
朱載垕留意到他的話,商議,難道是發生了什麽?黃錦可是父皇身邊的得力太監,又是司禮監掌印,這小小傳旨的活兒豈要他親自來。朱載垕越想越覺得事情不簡單,他入宮也不是沒打聽過,平日裏這個時候,父皇多半都是在乾清宮中看奏折,為何今日會突然召見。他試探從黃錦口中套出消息,誰知黃錦避重就輕,並不直接回答,而是道:“奴婢也不知道,皇上下了旨奴婢就在旁邊,所以就親自來請了。”
朱載垕又問:“父皇在處理國事?”
“不錯。”黃錦點點頭,關於這一點,他並不打算隱瞞。
朱載垕既打聽不到,也隻能硬著頭皮去了,很快便到了乾清宮。宮門前的內侍看到他,立刻進去通傳,很快便出來,跪地道:“王爺,皇上請王爺進去。”
朱載垕點點頭,他雖不怎麽進宮,但宮中的規矩卻是早已爛熟於心,剛才那內侍去通傳時,他便恭敬的站在門前,一動不動。這也是高拱對他的囑咐,任何時候都要小心,斷不可壞了規矩,以小失大。
<a href="http:///"></a>
“王爺請吧。”內侍伸手為他引路,頭卻深深的埋著。
朱載垕剛一跨步,黃錦忽然在背後叫住了他:“王爺且慢。”
朱載垕回頭,但見黃錦的臉色略微有些複雜,忍不住問道:“怎麽了?”
黃錦回答:“皇上心情不好,王爺可要當心了。”
朱載垕略微詫異,細看才發現黃錦麵有憂色,剛想再問,誰知殿中忽然傳來一個呼喊:“裕王。”朱載垕嚇了一跳,隻聽那聲音中夾雜的怒氣,知道是父皇在叫自己,也不敢再耽擱,立刻進去。
嘉靖坐在禦案旁,朱翊鈞坐在他身上。朱載垕見狀便覺不妥,父皇正處理國事,鈞兒莫要搗亂壞事才好。他先按規矩跪地行禮,然後才小心翼翼的衝兒子招了招手,低聲道:“鈞兒,快下來,父皇麵前不得無禮。”
朱翊鈞倒聽話,正要從爺爺身上下來,然而卻被爺爺又往上抱了抱:“無妨。”
“是。”朱載垕聞言,立刻不再多說。這才開始打量著四周,發現地上隨處都是散落的折子。馮保何等機靈,裕王的目光隻往地下一瞥,他便立刻帶著周圍的宮人將折子一一撿起。剛才皇上發怒他們都不敢動彈,也隻有趁現在了。
散落的折子很快堆在禦案的一旁,嘉靖不說話,馮保見他神色,立刻會意,帶著滿屋子的宮人踮著腳尖退出去,不敢驚動皇上分毫。馮保走在最後,退著出去,跨過門檻便要關上門,卻被嘉靖叫住了:“你留下。”
“是。”馮保立刻又跨了進來,轉身關上門,重新默不作聲的站在一旁,如同一尊雕塑一般。
嘉靖也不說話,低頭又開始看起了奏疏。朱翊鈞乖乖的坐在他懷裏,也盯著麵前禦案上的折子。嘉靖不說話,朱載垕也隻能這麽靜靜的站著。不一會兒,嘉靖忽然咳嗽了兩聲,朱載垕知道機會來了,立刻道:“父皇身體不適,這些折子還是晚些看吧。”
嘉靖不語,端起茶盞,用蓋子過去漂浮的茶葉,喝了一口又放下。朱載垕心中忐忑,難道自己說錯了話?
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嘉靖忽然開口,依舊注視著麵前的折子:“把這個給裕王看看。”
馮保立刻反應過來,躬著身子上前,雙手托起奏疏,遞到裕王麵前。
朱載垕眉頭微蹙,不知是何意。他小心翼翼的望了父皇一眼,見他並沒有看自己,這才低頭打開了手中的折子。首先看到的是上疏人的官位姓名,這是一封聯名上疏,其中名字排最前的是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朱載垕記得有這麽一個人,但卻不慎了解。朝中不乏有直言上疏斥責父皇不是之輩,從前是海瑞,這次這個胡應嘉難道也是這般,難怪父皇會如此惱怒。朱載垕想到這裏,卻也鬆了口氣,好在這件事不是關係到自己。然而他又接著往下看,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再懸了起來。(未完待續)
高拱見馮保頭頂的傘,眼中有詫異閃過。
馮保察覺到他的目光,卻不動聲色,上前行禮。
然而高拱依舊注視著那把傘,忽然問道:“這傘是?”
旁邊拿傘內侍剛要回答,卻被馮保搶先開口,對裕王道:“這傘是奴婢帶的,他們幾個見雪大才為奴婢撐著,都是奴婢的錯,還請王爺恕罪。”
朱載垕搖了搖頭:“無妨。”
馮保見高拱始終看著那把傘,尤其是那傘骨上的竹子圖案。馮保心中生疑,不禁道:“高大人也喜歡竹嗎?”
高拱聞言,卻搖了搖頭:“隻是覺得眼熟。”
馮保一聽,高拱可能知道這把傘的主人是誰,便又立刻問道:“高大人可曾在哪裏見過這傘?”
誰知高拱卻隻冷冷的回答了兩個字:“沒有。”
馮保沒有再問,他既不願說,自己也問不出什麽。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傘的主人高拱定認得,這麽一來自己尋找的範圍又縮小了許多。
朱載垕見已耽誤了不少時間,便立刻讓馮保給自己引路進宮。
馮保知正事要緊,便暫不再多想,先同裕王進宮了。
朱載垕本穿戴整齊,以為進宮後便立刻可以見到父皇,誰知卻被先安頓在了慈慶宮中居住。慈慶宮位於東華門內三座門向北一帶,是太子的居處。朱載垕得知自己被安排在這裏也是吃了一驚,以為父皇別有用意。朱翊鈞很快也被送了過來,和他住在了一起。朱載垕知兒子剛從父皇那兒過來,便向他打探消息,誰知朱翊鈞卻說:“爺爺隻說爹爹進宮了,其他什麽也沒有說。”
朱載垕也沒有追問,父皇急著讓自己入宮卻不立刻召見,這倒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他想起入宮前高拱的勸告,凡是都要學會忍耐,以靜製動。朱載垕知道自己不能急,說不定這也是父皇的考驗,這麽一想,他便索性耐著性子慢慢等待。隻是眼見著又過了三日,還是沒有父皇召見的消息,朱載垕心裏不免又有些忐忑。三日裏,父皇倒是每日都會派人把兒子接過去,一兩個時辰後又送回。朱載垕同樣問了兒子,隻是每次兒子的回答都大致相同,父皇根本連提都沒有提自己,似乎已經忘了已將自己召進宮來。
朱載垕盤算著不能再這麽下去,明日便給高拱秘密書信一封,向他尋求辦法。朱載垕打定主意,誰知第二日一早,黃錦忽來傳旨,說皇上召王爺去乾清宮商議。
朱載垕留意到他的話,商議,難道是發生了什麽?黃錦可是父皇身邊的得力太監,又是司禮監掌印,這小小傳旨的活兒豈要他親自來。朱載垕越想越覺得事情不簡單,他入宮也不是沒打聽過,平日裏這個時候,父皇多半都是在乾清宮中看奏折,為何今日會突然召見。他試探從黃錦口中套出消息,誰知黃錦避重就輕,並不直接回答,而是道:“奴婢也不知道,皇上下了旨奴婢就在旁邊,所以就親自來請了。”
朱載垕又問:“父皇在處理國事?”
“不錯。”黃錦點點頭,關於這一點,他並不打算隱瞞。
朱載垕既打聽不到,也隻能硬著頭皮去了,很快便到了乾清宮。宮門前的內侍看到他,立刻進去通傳,很快便出來,跪地道:“王爺,皇上請王爺進去。”
朱載垕點點頭,他雖不怎麽進宮,但宮中的規矩卻是早已爛熟於心,剛才那內侍去通傳時,他便恭敬的站在門前,一動不動。這也是高拱對他的囑咐,任何時候都要小心,斷不可壞了規矩,以小失大。
<a href="http:///"></a>
“王爺請吧。”內侍伸手為他引路,頭卻深深的埋著。
朱載垕剛一跨步,黃錦忽然在背後叫住了他:“王爺且慢。”
朱載垕回頭,但見黃錦的臉色略微有些複雜,忍不住問道:“怎麽了?”
黃錦回答:“皇上心情不好,王爺可要當心了。”
朱載垕略微詫異,細看才發現黃錦麵有憂色,剛想再問,誰知殿中忽然傳來一個呼喊:“裕王。”朱載垕嚇了一跳,隻聽那聲音中夾雜的怒氣,知道是父皇在叫自己,也不敢再耽擱,立刻進去。
嘉靖坐在禦案旁,朱翊鈞坐在他身上。朱載垕見狀便覺不妥,父皇正處理國事,鈞兒莫要搗亂壞事才好。他先按規矩跪地行禮,然後才小心翼翼的衝兒子招了招手,低聲道:“鈞兒,快下來,父皇麵前不得無禮。”
朱翊鈞倒聽話,正要從爺爺身上下來,然而卻被爺爺又往上抱了抱:“無妨。”
“是。”朱載垕聞言,立刻不再多說。這才開始打量著四周,發現地上隨處都是散落的折子。馮保何等機靈,裕王的目光隻往地下一瞥,他便立刻帶著周圍的宮人將折子一一撿起。剛才皇上發怒他們都不敢動彈,也隻有趁現在了。
散落的折子很快堆在禦案的一旁,嘉靖不說話,馮保見他神色,立刻會意,帶著滿屋子的宮人踮著腳尖退出去,不敢驚動皇上分毫。馮保走在最後,退著出去,跨過門檻便要關上門,卻被嘉靖叫住了:“你留下。”
“是。”馮保立刻又跨了進來,轉身關上門,重新默不作聲的站在一旁,如同一尊雕塑一般。
嘉靖也不說話,低頭又開始看起了奏疏。朱翊鈞乖乖的坐在他懷裏,也盯著麵前禦案上的折子。嘉靖不說話,朱載垕也隻能這麽靜靜的站著。不一會兒,嘉靖忽然咳嗽了兩聲,朱載垕知道機會來了,立刻道:“父皇身體不適,這些折子還是晚些看吧。”
嘉靖不語,端起茶盞,用蓋子過去漂浮的茶葉,喝了一口又放下。朱載垕心中忐忑,難道自己說錯了話?
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嘉靖忽然開口,依舊注視著麵前的折子:“把這個給裕王看看。”
馮保立刻反應過來,躬著身子上前,雙手托起奏疏,遞到裕王麵前。
朱載垕眉頭微蹙,不知是何意。他小心翼翼的望了父皇一眼,見他並沒有看自己,這才低頭打開了手中的折子。首先看到的是上疏人的官位姓名,這是一封聯名上疏,其中名字排最前的是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朱載垕記得有這麽一個人,但卻不慎了解。朝中不乏有直言上疏斥責父皇不是之輩,從前是海瑞,這次這個胡應嘉難道也是這般,難怪父皇會如此惱怒。朱載垕想到這裏,卻也鬆了口氣,好在這件事不是關係到自己。然而他又接著往下看,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再懸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