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時期,洛陽為東都。這個時期的洛陽城,已經從漢魏故城的舊址往西移動了。隋朝擴建的洛陽城,包括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由內到外的區域,外郭周長達五十二裏,有八大城門,城內有一百零三個坊,洛水自西向東穿過洛陽城。到了唐代,洛陽成為別都的時間總計有四十多年。唐朝時期的洛陽城,規模進一步擴大,外郭周長達六十多裏,城內宮殿巍峨壯觀,街道上總是熙熙攘攘。洛陽,成了長安之外的天下大邑,百物薈萃,商業繁榮。但是,唐朝的強盛與洛陽的繁華,被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徹底摧毀了。兵亂中,洛陽城被摧毀,宮殿、房屋在熊熊大火中燃燒了幾天幾夜,幾乎全部被焚毀。經歷了唐末和五代,洛陽城逐漸恢復了元氣,但是,已經沒有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洛陽的宮殿,在五代時期得到了一定的修復。後周世宗時期,繼續興建洛陽城內的宮殿,但是因為四處用兵,興建工程一度停頓。
洛陽白馬寺門前自漢明帝時期就一直立著的石馬,也許見證了洛陽的一段歷史,見證了多個朝代的人們以建城、修城為手段與時光展開的競爭。但是,即便是這佇立千百年的石頭馬,也最終會被時光風化侵蝕。它,會被漸漸抹去稜角,馬耳朵會慢慢從尖變圓,馬鞍高聳的前後兩端會慢慢從凸起變平坦,馬甲衣上原本線條分明的甲片的輪廓會慢慢模糊,馬肚帶會被慢慢磨平直至消失。石馬最終會從大變小,從馬形的石頭,變成一塊似馬非馬的石頭,再變為一塊看上去什麽都不像的普通的石頭。然後,它可能被砸碎、被分割、被掩埋,變成一塊塊,或甚至化為塵,化為土,與這座城市的其他殘骸一起被埋入地下。不僅是一座石馬,整座城市都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事實就是這樣。就在洛陽這片土地中,埋著夏王朝都城的斟鄩城遺蹟,埋著商朝都城西亳城的殘骸,埋著東周王城的斷壁殘垣。舊城遺址之上疊上了新城,然後新城再次變為遺蹟長埋地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這些後來的統治者仿佛絲毫不在乎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摧毀一切的時光,他們在古代都城被時光掩埋的遺蹟上築起新城,盡管這新城復又在時光與戰爭中遭到摧殘,但是他們執拗地將它修復、擴建。這是人與無情、無垠時空的漫長角鬥。在無情、無垠的時空中,不論哪個朝代,不論是偉人還是凡人,都以一種生命的本能執拗地生存著、鬥爭著。盡管對人而言,最終生命的一切都在無情、無垠的時空中消亡,但是,人,最終用自己的生命,在戰爭與和平中,在愛與恨中,在不論平凡或偉大的生與死之間,講述了無數的故事。人,創造了超越時空內容的另一種存在——這便是人的時空、文化的世界。
宋朝,與它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一樣,也將為人的時空、文化的世界創造並留下自己的故事。宋初,趙匡胤將洛陽作為西京,實有作為“別都”之意。趙匡胤派人繼續修建洛陽的宮苑,但是因為王朝初立,趙匡胤又不想大興土木,因此洛陽內的宮苑建設一直緩緩推進,離完工尚很遙遠。
為了赴洛陽參加天下牡丹會而又不引起天下震動,趙匡胤作了一些特別的安排。在離開汴京之前,他將政事委託給宰相範質。在幾個後周大臣中,範質是他最為放心的人。同時,他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天平軍節度使韓令坤在滎陽一帶部署了數萬大軍,這是為了一方麵監守汴京,一方麵威懾西京洛陽。此外,他又將歸德軍節度使石守信、義成軍節度使高懷德召回皇城督領禁軍,以備不測。
汴京的政事與守備安排停當後,趙匡胤特別點了幾個人隨行赴天下牡丹會,他們是趙光義、李處耘、楚昭輔、呂餘慶、竇儀。皇妹阿燕聽說是要去洛陽看牡丹,便嚷嚷著要一起去。趙匡胤拗不過阿燕,隻好準她同行。李處耘擔心阿燕一個女子路上煩悶,便提出讓自己的次女雪霏陪同。趙匡胤老早就聽說李處耘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溫柔賢惠,知書達理,小女兒伶俐可愛,尤為討人喜歡。既然李處耘主動提出來,也便一笑同意了。除了這些人之外,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趙匡胤還特別帶上了定力院的住持守能和尚。李神祐等內侍自然也隨行。所以,趙匡胤這一行,有男有女,有文臣有武將,還有和尚,有內侍,倒確實像是一個踏春的隊伍。
有了韓令坤在滎陽的大軍和石守信、高懷德坐鎮汴京,趙匡胤心中有了底。經歷了揚州之險,趙匡胤這次不再冒險,盡管他與近身的扈從和侍衛都是微服出行,但是一切保衛工作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在去往洛陽的路上,趙匡胤令五百衣甲鮮明的禁軍騎兵在前麵遠遠開道,在後麵半裏之外,則用了五百禁軍殿後。
“又回來了!”趙匡胤望著遠處洛陽城樓被藍色天空勾勒出來的輪廓自言自語道。
趙匡胤盯著遠方看了一會兒,微微低下頭。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像如同碎片,在他腦海裏閃了閃。小時候在洛陽夾馬營的日子,他之前幾乎早已經淡忘,可是,此時它們卻以碎片的方式不知道從哪個角落中飛了出來。這些回憶的碎片令他感到有些心酸。他想在心裏麵將那些碎片拚成完整的圖畫,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有用。他知道,那些自己很小的時候的生活畫卷是再也不可能復原了。如今,他隻記得父親為了讓他們躲避戰亂,將他們安置到了距離洛陽幾十裏地的一個村子裏。那個村子最終也沒有躲過悲慘的命運。少年時代留給他的最美好記憶,除了同自己兄弟的嬉戲,就是與阿琨姑娘兩小無猜的耳鬢廝磨。可是,他的美好的少年生活,他的阿琨,都被戰爭奪走了。他在馬背上扭頭看了看旁邊的兄弟,有那麽一瞬間,他看到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的臉。可是,就在他想要對那個從未改變模樣的年少的兄弟說些什麽的時候,那個年少的兄弟突然消失了。他看到的是一張略帶困惑的、皺著眉的臉。他頓時清醒過來,意識到年少的時光流逝了,再也回不來了。
洛陽白馬寺門前自漢明帝時期就一直立著的石馬,也許見證了洛陽的一段歷史,見證了多個朝代的人們以建城、修城為手段與時光展開的競爭。但是,即便是這佇立千百年的石頭馬,也最終會被時光風化侵蝕。它,會被漸漸抹去稜角,馬耳朵會慢慢從尖變圓,馬鞍高聳的前後兩端會慢慢從凸起變平坦,馬甲衣上原本線條分明的甲片的輪廓會慢慢模糊,馬肚帶會被慢慢磨平直至消失。石馬最終會從大變小,從馬形的石頭,變成一塊似馬非馬的石頭,再變為一塊看上去什麽都不像的普通的石頭。然後,它可能被砸碎、被分割、被掩埋,變成一塊塊,或甚至化為塵,化為土,與這座城市的其他殘骸一起被埋入地下。不僅是一座石馬,整座城市都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事實就是這樣。就在洛陽這片土地中,埋著夏王朝都城的斟鄩城遺蹟,埋著商朝都城西亳城的殘骸,埋著東周王城的斷壁殘垣。舊城遺址之上疊上了新城,然後新城再次變為遺蹟長埋地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這些後來的統治者仿佛絲毫不在乎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摧毀一切的時光,他們在古代都城被時光掩埋的遺蹟上築起新城,盡管這新城復又在時光與戰爭中遭到摧殘,但是他們執拗地將它修復、擴建。這是人與無情、無垠時空的漫長角鬥。在無情、無垠的時空中,不論哪個朝代,不論是偉人還是凡人,都以一種生命的本能執拗地生存著、鬥爭著。盡管對人而言,最終生命的一切都在無情、無垠的時空中消亡,但是,人,最終用自己的生命,在戰爭與和平中,在愛與恨中,在不論平凡或偉大的生與死之間,講述了無數的故事。人,創造了超越時空內容的另一種存在——這便是人的時空、文化的世界。
宋朝,與它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一樣,也將為人的時空、文化的世界創造並留下自己的故事。宋初,趙匡胤將洛陽作為西京,實有作為“別都”之意。趙匡胤派人繼續修建洛陽的宮苑,但是因為王朝初立,趙匡胤又不想大興土木,因此洛陽內的宮苑建設一直緩緩推進,離完工尚很遙遠。
為了赴洛陽參加天下牡丹會而又不引起天下震動,趙匡胤作了一些特別的安排。在離開汴京之前,他將政事委託給宰相範質。在幾個後周大臣中,範質是他最為放心的人。同時,他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天平軍節度使韓令坤在滎陽一帶部署了數萬大軍,這是為了一方麵監守汴京,一方麵威懾西京洛陽。此外,他又將歸德軍節度使石守信、義成軍節度使高懷德召回皇城督領禁軍,以備不測。
汴京的政事與守備安排停當後,趙匡胤特別點了幾個人隨行赴天下牡丹會,他們是趙光義、李處耘、楚昭輔、呂餘慶、竇儀。皇妹阿燕聽說是要去洛陽看牡丹,便嚷嚷著要一起去。趙匡胤拗不過阿燕,隻好準她同行。李處耘擔心阿燕一個女子路上煩悶,便提出讓自己的次女雪霏陪同。趙匡胤老早就聽說李處耘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溫柔賢惠,知書達理,小女兒伶俐可愛,尤為討人喜歡。既然李處耘主動提出來,也便一笑同意了。除了這些人之外,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趙匡胤還特別帶上了定力院的住持守能和尚。李神祐等內侍自然也隨行。所以,趙匡胤這一行,有男有女,有文臣有武將,還有和尚,有內侍,倒確實像是一個踏春的隊伍。
有了韓令坤在滎陽的大軍和石守信、高懷德坐鎮汴京,趙匡胤心中有了底。經歷了揚州之險,趙匡胤這次不再冒險,盡管他與近身的扈從和侍衛都是微服出行,但是一切保衛工作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在去往洛陽的路上,趙匡胤令五百衣甲鮮明的禁軍騎兵在前麵遠遠開道,在後麵半裏之外,則用了五百禁軍殿後。
“又回來了!”趙匡胤望著遠處洛陽城樓被藍色天空勾勒出來的輪廓自言自語道。
趙匡胤盯著遠方看了一會兒,微微低下頭。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像如同碎片,在他腦海裏閃了閃。小時候在洛陽夾馬營的日子,他之前幾乎早已經淡忘,可是,此時它們卻以碎片的方式不知道從哪個角落中飛了出來。這些回憶的碎片令他感到有些心酸。他想在心裏麵將那些碎片拚成完整的圖畫,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有用。他知道,那些自己很小的時候的生活畫卷是再也不可能復原了。如今,他隻記得父親為了讓他們躲避戰亂,將他們安置到了距離洛陽幾十裏地的一個村子裏。那個村子最終也沒有躲過悲慘的命運。少年時代留給他的最美好記憶,除了同自己兄弟的嬉戲,就是與阿琨姑娘兩小無猜的耳鬢廝磨。可是,他的美好的少年生活,他的阿琨,都被戰爭奪走了。他在馬背上扭頭看了看旁邊的兄弟,有那麽一瞬間,他看到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的臉。可是,就在他想要對那個從未改變模樣的年少的兄弟說些什麽的時候,那個年少的兄弟突然消失了。他看到的是一張略帶困惑的、皺著眉的臉。他頓時清醒過來,意識到年少的時光流逝了,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