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滶本已緩過來,如今卻猛然間哭得更悽厲了。一個壯男人,卻使勁往王直的懷裏靠。還說著:“千真萬確啊,並不是那蔣洲與陳可願唬我。他倆不但帶來了我母親、妻兒的常用物件,更是捎來了她們的畫像,就是怕我不信啊。”
王直也知道,這個世界不同於500年後,確認人的真實身份很難。沒有電視和網際網路上傳播的視頻和照片,哪怕似他這種大人物,去到生處,也基本上不會被常人認出。譬如說之前,豐臣秀吉打著解放軍的旗號,進犯大明。由於豐臣秀吉一貫說日語,與一般的大明人間,又隔著層語言障礙。雖然豐臣秀吉從未假冒過自己,但絕大多數明人還是十分確信地將他誤認作自己。甚至更早以前,很多人還把王滶誤認作自己。
專業畫師畫像的成本,比照片高多了,因此難以普及。而且以古代的畫風畫技,王滶能從畫裏,認出他自己的親人來,估計這畫師也上一定水平了。
既然有畫,那麽基本上八九不離十。因為古代的畫要傳神,必須照著真人描繪,可不像500年後,直接得張照片,照樣描就行了。其實500年後,也不興動筆畫了。靠電腦將照片ps一番,什麽花樣都能玩出來。比單用筆強多了。這麽說來,王滶的幾個親人,還真落到了胡宗憲的手上。
但這不代表著王直會因此讓步。王直又勸道:“大丈夫做事,必須捨得犧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幹革命的解放軍人不能怕死。既然自己的性命,都可以隨時付出。那些個親人又算什麽?”雖然王直覺得自己這番話裏的道理,確實有問題,但為了勸慰這個過於感情用事的幹兒子,也顧不得許多了。
王滶頓時稍離了開去,瞪大眼睛,用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愣愣地盯著王直。的確王直所說的話,太叛逆了。老母、妻兒是能讓隨意送命的嗎?要知道古代的傳統道德理念裏“忠孝節義”是最為重要的。為了大義,捨棄妻兒,尚能說得過去。古往今來,類似的例子很多。但老母卻是萬萬不能的,全因輩分在上。
王直也覺得自己說得過於嚴重了,拍拍王滶的肩膀說:“革命誌士,不能拘於小義。親人固然重要,但她們能夠有機會為革命事業犧牲,未嚐不會覺得是種榮幸。”
王滶已經徹底聽明白王直的意思了,連忙退了幾步,又給跪上了。一邊嚎哭,一邊磕起了頭。說著:“義父在上,可憐我一直漂泊在外,未能給老母盡孝。如今她遭逢大難。您可不能放任不管。”
王直麵色一冷,凜然相斥:“全怨你太傻,明明知道我解放軍和大明已經勢不兩立。就早該將親眷,一道接出海外。若是你的母親、妻兒,已經在扶桑,還會出這種事?!”
確實現在解放軍裏的弟兄們,很多都是從大明攜家帶口,撤出來的。而高層幹部更是如此,至親一個不漏。既然反出大明,遠走海外,何必還要冒著絕大風險和諸多不便,將家人留在那邊。依王直的想法,如果他是真正的大明人,有親眷留在那邊,早就把整個九族的人都一個不剩地給接出來。畢竟為首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可王直是從500年後穿越過來的,在這邊,無父無母,更無親族。倒少了這種麻煩。隻是想不通,為什麽這王滶就這樣傻,連老母妻兒都能丟在大明呢?連自己這個腦子不太好使的人,可是都能輕易想到後果呀。
三百零一、毛太祖
更新時間2013-4-30 22:12:32 字數:1314
王滶聽得義父王直如此說法,明顯對自己的親人,毫不在意。當然更不會答應明朝的招安。說起來,義父和自己的親人,名分上也該一家親才對。自己的老母,排論起來嗎,也該是王直的“幹夫人”。雖然世上沒這種說法,但理就在那裏。王直不答應招安,就是把親人往死路上逼。“為革命犧牲的大義精神”固然沒有錯,但把親人也算在裏邊,是不是殘忍了些。所以王滶根本不服氣,甚至覺得“幹的”畢竟不是“親的”。若是真的一家親,王直絕不會不管不顧。這次如果是王直的親夫人、親兒媳、親孫子,落入了胡宗憲的手裏,他肯定會答應招安。
但是王滶還是想錯了。以“革命誌士”的崇高標準來指導思想的王直,根本不能以尋常世俗的觀念來揣測。即所謂的“小人之心,難度君子之腹。”革命家的大器量,比之一般的君子又不知寬廣了多少。俗人的想法怎麽跟得上,也難怪在他們的眼裏,聖賢都成了傻瓜。麵對偉大的革命事業,王直還真的是捨得犧牲一切。也或許,真的是腦子不太轉得過來。
王滶氣憤不平,哪裏還跪得住,刷得站起來,對著王直,就是一通破口大罵:“若這次落入敵手的,是你的至親,你還會如此滿不在乎,冷嘲熱諷嗎?”
王直的臉色變了變,強硬地反駁:“你這是什麽話?革命大業為重,就算是我的至親落到敵人手裏。我也一樣不會屈服。想當年,毛主席鬧革命的時候,被敵人逮捕殺害的親人也有不少。若是毛主席輕易屈服了,還能有未來的中國嗎?”
王滶一聽,愣了,心想著:這毛主席又是誰?平時自己就是個老大粗,史書讀得不多,稍有些深度的典故根本不知道。其實王滶就算讀過書汗牛充棟,也不可能知道幾百年後才出現的毛主席。
王直也知道,這個世界不同於500年後,確認人的真實身份很難。沒有電視和網際網路上傳播的視頻和照片,哪怕似他這種大人物,去到生處,也基本上不會被常人認出。譬如說之前,豐臣秀吉打著解放軍的旗號,進犯大明。由於豐臣秀吉一貫說日語,與一般的大明人間,又隔著層語言障礙。雖然豐臣秀吉從未假冒過自己,但絕大多數明人還是十分確信地將他誤認作自己。甚至更早以前,很多人還把王滶誤認作自己。
專業畫師畫像的成本,比照片高多了,因此難以普及。而且以古代的畫風畫技,王滶能從畫裏,認出他自己的親人來,估計這畫師也上一定水平了。
既然有畫,那麽基本上八九不離十。因為古代的畫要傳神,必須照著真人描繪,可不像500年後,直接得張照片,照樣描就行了。其實500年後,也不興動筆畫了。靠電腦將照片ps一番,什麽花樣都能玩出來。比單用筆強多了。這麽說來,王滶的幾個親人,還真落到了胡宗憲的手上。
但這不代表著王直會因此讓步。王直又勸道:“大丈夫做事,必須捨得犧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幹革命的解放軍人不能怕死。既然自己的性命,都可以隨時付出。那些個親人又算什麽?”雖然王直覺得自己這番話裏的道理,確實有問題,但為了勸慰這個過於感情用事的幹兒子,也顧不得許多了。
王滶頓時稍離了開去,瞪大眼睛,用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愣愣地盯著王直。的確王直所說的話,太叛逆了。老母、妻兒是能讓隨意送命的嗎?要知道古代的傳統道德理念裏“忠孝節義”是最為重要的。為了大義,捨棄妻兒,尚能說得過去。古往今來,類似的例子很多。但老母卻是萬萬不能的,全因輩分在上。
王直也覺得自己說得過於嚴重了,拍拍王滶的肩膀說:“革命誌士,不能拘於小義。親人固然重要,但她們能夠有機會為革命事業犧牲,未嚐不會覺得是種榮幸。”
王滶已經徹底聽明白王直的意思了,連忙退了幾步,又給跪上了。一邊嚎哭,一邊磕起了頭。說著:“義父在上,可憐我一直漂泊在外,未能給老母盡孝。如今她遭逢大難。您可不能放任不管。”
王直麵色一冷,凜然相斥:“全怨你太傻,明明知道我解放軍和大明已經勢不兩立。就早該將親眷,一道接出海外。若是你的母親、妻兒,已經在扶桑,還會出這種事?!”
確實現在解放軍裏的弟兄們,很多都是從大明攜家帶口,撤出來的。而高層幹部更是如此,至親一個不漏。既然反出大明,遠走海外,何必還要冒著絕大風險和諸多不便,將家人留在那邊。依王直的想法,如果他是真正的大明人,有親眷留在那邊,早就把整個九族的人都一個不剩地給接出來。畢竟為首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可王直是從500年後穿越過來的,在這邊,無父無母,更無親族。倒少了這種麻煩。隻是想不通,為什麽這王滶就這樣傻,連老母妻兒都能丟在大明呢?連自己這個腦子不太好使的人,可是都能輕易想到後果呀。
三百零一、毛太祖
更新時間2013-4-30 22:12:32 字數:1314
王滶聽得義父王直如此說法,明顯對自己的親人,毫不在意。當然更不會答應明朝的招安。說起來,義父和自己的親人,名分上也該一家親才對。自己的老母,排論起來嗎,也該是王直的“幹夫人”。雖然世上沒這種說法,但理就在那裏。王直不答應招安,就是把親人往死路上逼。“為革命犧牲的大義精神”固然沒有錯,但把親人也算在裏邊,是不是殘忍了些。所以王滶根本不服氣,甚至覺得“幹的”畢竟不是“親的”。若是真的一家親,王直絕不會不管不顧。這次如果是王直的親夫人、親兒媳、親孫子,落入了胡宗憲的手裏,他肯定會答應招安。
但是王滶還是想錯了。以“革命誌士”的崇高標準來指導思想的王直,根本不能以尋常世俗的觀念來揣測。即所謂的“小人之心,難度君子之腹。”革命家的大器量,比之一般的君子又不知寬廣了多少。俗人的想法怎麽跟得上,也難怪在他們的眼裏,聖賢都成了傻瓜。麵對偉大的革命事業,王直還真的是捨得犧牲一切。也或許,真的是腦子不太轉得過來。
王滶氣憤不平,哪裏還跪得住,刷得站起來,對著王直,就是一通破口大罵:“若這次落入敵手的,是你的至親,你還會如此滿不在乎,冷嘲熱諷嗎?”
王直的臉色變了變,強硬地反駁:“你這是什麽話?革命大業為重,就算是我的至親落到敵人手裏。我也一樣不會屈服。想當年,毛主席鬧革命的時候,被敵人逮捕殺害的親人也有不少。若是毛主席輕易屈服了,還能有未來的中國嗎?”
王滶一聽,愣了,心想著:這毛主席又是誰?平時自己就是個老大粗,史書讀得不多,稍有些深度的典故根本不知道。其實王滶就算讀過書汗牛充棟,也不可能知道幾百年後才出現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