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局,雖然之前,由於各府兵力支援,海盜聞風而退,江浙這邊倒是安全了。卻有許多海盜,流竄著其它臨近州府,繼續作案。甚至趁防務空虛,屢屢深入內陸打劫。南京、福建、廣東三行省同時就匪患,上書告急。要求撤回所有援兵,並將責任全部推給江浙官員。說是“貿生事端、剿賊不力”。原本海盜隻是罕見個例,卻泛濫成災,也的確因江浙官府處置不當造成。
江浙要員在理屈詞窮之下,也不好申辯及反駁。就著大力剿賊,博取功勳,來免除上峰的責難。自從在陸上拉網清查,查獲並處決匿藏的海寇及同黨,已有可觀的積累。光是直接砍殺的,便有五、六萬人。另外還活拿入監了一批。算著,已經是不世的功勞。不僅免去了可能的落罪,更可以藉此青雲直上、飛黃騰達。依著朝廷的禁令,靠海30裏,已成絕地。所有居戶內遷,擅闖者直接殺無赦。眼看著,局麵安定,形勢大好,卻半路殺出了程咬金。有不識相的海盜,還敢到近海,惹是生非。本想派出大軍,便可剿滅。不料遭致大敗。前功盡棄不說,更罪加一等。雖然暫時隻得瞞報,但消息走漏是遲早的事。以朝廷慣例,必對牽涉之人,滿門抄斬。如果不再拿出辦法補救,問題就大了。
在這種基礎上,恐怕隻有議和,才能了結。當然在21世紀,也管這種事叫“和平談判”。所以兩岸都不約而同地起了這樣的心思。非常時期,還是得以“和”為貴。
一百四十五、兩岸統一
更新時間2011-12-26 11:56:11 字數:754
雖然王直心情的總旋律還是陰暗的,卻也迎來了些值得短暫喜悅的好事。也可說是“雙喜臨門”。
這天終於放晴,解放軍戰士們在已投誠的明軍士兵帶領下,開始全島性的大搜捕。外頭的明軍殘餘在嚴寒和飢餓的雙重夾擊下,早就失去了戰鬥意誌與體力。基本沒怎麽反抗,就被抓獲了。
在山上一座破廟裏,解放軍戰士們包圍並抓獲了,早先被放掉的張四維,和組織這次跨海登島進攻的將領——湯克寬,以及一眾親隨。湯克寬在攻城時,仗著箭術了得,一時麻痹大意靠的太近,結果被班傑明的火槍擊中腹部。所幸沒到要害,但也傷得不輕。躺在鋪於破廟地麵的稻草上,不做動彈,直接當了俘虜。
情況進展得很順利,解放軍很快便肅清島內的殘敵,獲得了短期的穩定和安寧。但總體形勢還是嚴峻的,要想憑藉一個彈丸之地的島嶼,和遼闊的大陸抗衡,從長遠看,根本行不通。當然對於解放軍來說,長遠的打算,還是過去日本。統一日本,在那邊稱霸,才是最佳選擇。
又過一天,更好的事情來了。大陸方麵用一條小舟,載了位信使過來。王直早有與大陸官方,相互對話的打算,當然是客氣接見了。
雖然信上的繁體字看得讓人很惱火,但王直好歹有些21世紀時培養的語文功底,半懂半猜,也明白了大概:明軍是想講和了。虧得王直也是這麽考慮的。“一個中國,不可分割”。在島上搞武裝割據,要不得。
王直隻會簡體字,毛筆也使不好。便下令在軍中,找位識字能寫的大明人,寫回信。兩萬多人裏,尋個出來,也容易。訪來一位叫徐文成的老書生,幫了忙。大抵寫了許多好話,願意“兩岸和平,消除對立,以致統一”。這徐文成是舟山本島人,原先在城裏也有些名望。王直覺得今後還得憑靠他,辦些事。賞賜後,給了職務,留在身邊。
回信讓使者帶回去了,至於有沒有效果,王直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明白一點:隻要兩岸共同努力,和平統一不是奢望。甚至解放軍和明軍也是可以搞合作的。
一百四十六、改革開放
更新時間2011-12-26 17:55:43 字數:2111
兩岸迎來了和平統一的曙光。在書信往來幾回後,大明方麵終於派出大員親自登島,商量談判事宜。來人是浙江海道副使李文進,他乘著一艘新製的小船,上到了舟山城南的碼頭。
王直不敢怠慢,讓解放軍在海、陸列隊相迎。31條大船分排在兩邊,戰士們在甲板上手持武器、筆直站立。碼頭上又有王直親自帶領大批人員恭候。紅色的五角星旗飄蕩在各處,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氣勢。
說白了,解放軍戰士內部對於明軍,還是有很大意見的。可解放軍坐守孤島、勢單力薄,不是長久之計。隻能與明軍妥協,謀求和解。手裏頭有大量明軍俘虜,也可以作為談判的籌碼。
王直將李文進迎入城,設宴接風。宴席上人多眼雜,又有不少弟兄包括鬆岡、豐臣都語言不通。彼此不方便交流。於是等到散席,王直與李文進到內室單獨相處,才好好商量起大事。
兩人隔桌對坐,攀談起來。李文進說:“本以為爾等隻是一般強賊,沒料到裏邊混了許多倭人。”
王直說:“我方並不是賊寇,而是解放軍,從扶桑過來,作為使節團。”
李文進奇怪了,道:“我朝與扶桑早已斷絕交往,怎會過來使節團。再說,扶桑使節團,又怎會奉一個大明人為首?”
王直說:“我不是大明人,我也是扶桑人。”
李文進想了想,又說:“就算你們真是從扶桑而來的使節團,為什麽不去京裏,反倒留駐在我大明東海生事?”
江浙要員在理屈詞窮之下,也不好申辯及反駁。就著大力剿賊,博取功勳,來免除上峰的責難。自從在陸上拉網清查,查獲並處決匿藏的海寇及同黨,已有可觀的積累。光是直接砍殺的,便有五、六萬人。另外還活拿入監了一批。算著,已經是不世的功勞。不僅免去了可能的落罪,更可以藉此青雲直上、飛黃騰達。依著朝廷的禁令,靠海30裏,已成絕地。所有居戶內遷,擅闖者直接殺無赦。眼看著,局麵安定,形勢大好,卻半路殺出了程咬金。有不識相的海盜,還敢到近海,惹是生非。本想派出大軍,便可剿滅。不料遭致大敗。前功盡棄不說,更罪加一等。雖然暫時隻得瞞報,但消息走漏是遲早的事。以朝廷慣例,必對牽涉之人,滿門抄斬。如果不再拿出辦法補救,問題就大了。
在這種基礎上,恐怕隻有議和,才能了結。當然在21世紀,也管這種事叫“和平談判”。所以兩岸都不約而同地起了這樣的心思。非常時期,還是得以“和”為貴。
一百四十五、兩岸統一
更新時間2011-12-26 11:56:11 字數:754
雖然王直心情的總旋律還是陰暗的,卻也迎來了些值得短暫喜悅的好事。也可說是“雙喜臨門”。
這天終於放晴,解放軍戰士們在已投誠的明軍士兵帶領下,開始全島性的大搜捕。外頭的明軍殘餘在嚴寒和飢餓的雙重夾擊下,早就失去了戰鬥意誌與體力。基本沒怎麽反抗,就被抓獲了。
在山上一座破廟裏,解放軍戰士們包圍並抓獲了,早先被放掉的張四維,和組織這次跨海登島進攻的將領——湯克寬,以及一眾親隨。湯克寬在攻城時,仗著箭術了得,一時麻痹大意靠的太近,結果被班傑明的火槍擊中腹部。所幸沒到要害,但也傷得不輕。躺在鋪於破廟地麵的稻草上,不做動彈,直接當了俘虜。
情況進展得很順利,解放軍很快便肅清島內的殘敵,獲得了短期的穩定和安寧。但總體形勢還是嚴峻的,要想憑藉一個彈丸之地的島嶼,和遼闊的大陸抗衡,從長遠看,根本行不通。當然對於解放軍來說,長遠的打算,還是過去日本。統一日本,在那邊稱霸,才是最佳選擇。
又過一天,更好的事情來了。大陸方麵用一條小舟,載了位信使過來。王直早有與大陸官方,相互對話的打算,當然是客氣接見了。
雖然信上的繁體字看得讓人很惱火,但王直好歹有些21世紀時培養的語文功底,半懂半猜,也明白了大概:明軍是想講和了。虧得王直也是這麽考慮的。“一個中國,不可分割”。在島上搞武裝割據,要不得。
王直隻會簡體字,毛筆也使不好。便下令在軍中,找位識字能寫的大明人,寫回信。兩萬多人裏,尋個出來,也容易。訪來一位叫徐文成的老書生,幫了忙。大抵寫了許多好話,願意“兩岸和平,消除對立,以致統一”。這徐文成是舟山本島人,原先在城裏也有些名望。王直覺得今後還得憑靠他,辦些事。賞賜後,給了職務,留在身邊。
回信讓使者帶回去了,至於有沒有效果,王直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明白一點:隻要兩岸共同努力,和平統一不是奢望。甚至解放軍和明軍也是可以搞合作的。
一百四十六、改革開放
更新時間2011-12-26 17:55:43 字數:2111
兩岸迎來了和平統一的曙光。在書信往來幾回後,大明方麵終於派出大員親自登島,商量談判事宜。來人是浙江海道副使李文進,他乘著一艘新製的小船,上到了舟山城南的碼頭。
王直不敢怠慢,讓解放軍在海、陸列隊相迎。31條大船分排在兩邊,戰士們在甲板上手持武器、筆直站立。碼頭上又有王直親自帶領大批人員恭候。紅色的五角星旗飄蕩在各處,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氣勢。
說白了,解放軍戰士內部對於明軍,還是有很大意見的。可解放軍坐守孤島、勢單力薄,不是長久之計。隻能與明軍妥協,謀求和解。手裏頭有大量明軍俘虜,也可以作為談判的籌碼。
王直將李文進迎入城,設宴接風。宴席上人多眼雜,又有不少弟兄包括鬆岡、豐臣都語言不通。彼此不方便交流。於是等到散席,王直與李文進到內室單獨相處,才好好商量起大事。
兩人隔桌對坐,攀談起來。李文進說:“本以為爾等隻是一般強賊,沒料到裏邊混了許多倭人。”
王直說:“我方並不是賊寇,而是解放軍,從扶桑過來,作為使節團。”
李文進奇怪了,道:“我朝與扶桑早已斷絕交往,怎會過來使節團。再說,扶桑使節團,又怎會奉一個大明人為首?”
王直說:“我不是大明人,我也是扶桑人。”
李文進想了想,又說:“就算你們真是從扶桑而來的使節團,為什麽不去京裏,反倒留駐在我大明東海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