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春,有人提出是否把部隊轉移到蘇聯去,以便保存實力,待形勢好轉再回來。這時去蘇聯,是完全辦得到的。楊靖宇不同意,他說我們是東北抗聯,你跑到蘇聯去,還叫什麽東北抗聯?
第二次老嶺會議取消西征計劃,又不準去蘇聯,待到野副“大討伐”,南滿即成絕地。
應該說,楊靖宇的意思很明白:哪兒也不去了,就在這裏打到底了!
不是絕地求生,而是絕地求戰:戰至彈盡糧絕,戰至一兵一卒,戰至最後一口氣、一滴血!
衝鋒呀,我們的第一路軍!
叛徒!叛徒!
1939年剛過春節,楊靖宇就讓王傳聖帶上幾個人去籌集糧食。他們在輯安縣八寶溝、天橋溝、梨樹溝、螞蟻河上下圍子、大小蚊子溝一帶,拜把子,認幹親,有的還擺香堂舉行儀式入了“在家禮”,利用各種關係,廣交朋友,發動群眾,購買糧食和其他物資,再由當地群眾送到指定地點。
楊靖宇犧牲時,身上還帶著好多錢。那是有錢買不到糧食的時日。糧食成了第一需要,因為隻有生存才能戰鬥,而他在一年前就為此精心策劃了。
野副“大討伐”開始,楊靖宇即決定1路軍化整為零,分散遊擊。這是抗聯一貫的戰法。而敵人的重點“討伐”目標,當然就是1軍主力和懸賞1萬元的“匪首”楊靖宇了。
12月末,在濛江縣頭道老爺嶺,楊靖宇再次決定化整為零,分散活動。他命令1方麵軍指揮曹亞範率部襲擊濛江西部的龍泉鎮,總部參謀李清紹帶一個連佯裝主力,北上四方頂子,又在頭道花園與2方麵軍一部分活動。楊靖宇率警衛旅和少年鐵血隊,準備繞道濛江東南再去濛江北部山區,與敵周旋。
一路不斷與敵交戰,程斌這隻狗也緊追不捨,又斷糧了。楊靖宇決定繼續分兵。1月11日,警衛旅政委韓仁和和1團團長黃海峰,率60人佯作主力北上,轉移敵人視線。楊靖宇帶主力200多人在西崗地區隱蔽,準備與1路軍軍需部長全光會合,研究解決糧食問題。
久等全光不來,下山籌糧的小部隊被敵發現,連日轉移、激戰。21日,在濛江縣馬架子戰鬥中,警衛旅1團參謀丁守龍負傷被俘叛變,接著向敵人全盤供出楊靖宇的行蹤、計劃及密營、糧食儲藏地。從此,楊靖宇走到哪,敵人跟到哪,被敵前堵後追。1月28日,根據丁守龍口供,日軍在馬屁股山追上楊靖宇率領的主力,程斌等偽警察大隊則在前麵布陣堵截。激戰一天,翌日拂曉轉移時,誤入敵人伏擊圈,損失慘重。
也巧了,碰上一條暖泉子河(寒冬臘月也不結冰的地熱河),老遠就見山穀裏霧氣沼沼的。楊靖宇命令官兵下河。雖說是暖泉子河,也是臘月天,零下30多攝氏度,什麽滋味兒?這樣蹚出七八公裏,敵人尋不著腳印了,警犬的鼻子也不靈了,又開始矇頭轉向找不著北了。
不能說這時就轉危為安了,但一線生機還是出現了。
可是,總部特衛排長張秀峰叛變了。
丁守龍是負傷被俘叛變,張秀峰是自己下山找到五斤頂子森林警察隊投降的,並獻上如下的見麵禮:匣子槍、擼子各兩支,望遠鏡一個,現金9960元,另有一些機密文件。
第二天,部隊在古石山區宿營時,被日偽軍包圍。越打敵人越多,飛機也飛來掃射、投彈、撒傳單。楊靖宇指揮官兵反覆衝殺,突圍後僅剩30多人了。
特衛排,那是總部和楊靖宇的貼身衛隊,首長安危的最後一道防線,裝備頂級,人員優中選優。丁守龍是磐石遊擊隊的領導人之一,職務提升慢,對楊靖宇心懷不滿。而張秀峰1934年十五歲參軍,就在楊靖宇身邊當警衛員,深得信賴。如果說丁守龍叛變,就說楊靖宇已經徹底暴露為時尚早,那麽張秀峰投敵後,楊靖宇無論在三道崴子遇見的是偽牌長趙廷喜等人,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碰上什麽人,都是遲早的事了。
叢茂山老人說,那時俺們下邊“哄哄”(哄傳),說張秀峰是要當副軍長的。誰都知道,楊司令拿他當兒子待,那就得豁出命來給楊司令擋槍子呀。再說你不就是幹這個的嗎?他倒把楊司令賣了。媽個巴子,這小子的良心眼子長“肋巴扇”(肋部)上去了。
由岸穀隆一郎直接指揮的偽通化省10個警察大隊中,最賣力、最瘋狂的是程斌、崔胄鋒的兩個大隊。
崔胄鋒,原名韓儉秋,曾任朝鮮革命軍1師師長、2方麵軍司令。由清一色朝鮮(族)人組成的朝鮮革命軍,是東邊道地區最早的反日武裝,“九一八”事變後曾與唐聚五的自衛軍和抗聯1軍配合作戰。1935年秋,韓儉秋與王鳳閣在輯安縣會晤,成立“中韓抗日同盟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又下設司令部,王鳳閣為委員長,韓儉秋為司令,兩個人共同指揮作戰。
據說,此人頗精明幹練,也挺勇敢,如果不是後來成了叛徒,還可加個“堅定”。使他堅定不起來的,是王鳳閣的失敗。堪稱東北設施最全,也最堅固的王鳳閣的山寨,也是浸透著韓儉秋的心血的。在他看來那是固若金湯的,結果在炸彈、燃燒彈下,很快變成廢墟、焦土。不久王鳳閣被俘,一家人被害,他對抗戰前途失去信心。這年4月底,老天爺和土地爺已經對他露出笑臉,抗日軍的好時候來了,他卻帶領部下70餘人,在桓仁縣橫道川向日寇投降了。為表示痛改前非,與過去訣別,改名換姓崔胄鋒。之後“皇民化”,又弄個鬼子姓名,參加了關東軍。
第二次老嶺會議取消西征計劃,又不準去蘇聯,待到野副“大討伐”,南滿即成絕地。
應該說,楊靖宇的意思很明白:哪兒也不去了,就在這裏打到底了!
不是絕地求生,而是絕地求戰:戰至彈盡糧絕,戰至一兵一卒,戰至最後一口氣、一滴血!
衝鋒呀,我們的第一路軍!
叛徒!叛徒!
1939年剛過春節,楊靖宇就讓王傳聖帶上幾個人去籌集糧食。他們在輯安縣八寶溝、天橋溝、梨樹溝、螞蟻河上下圍子、大小蚊子溝一帶,拜把子,認幹親,有的還擺香堂舉行儀式入了“在家禮”,利用各種關係,廣交朋友,發動群眾,購買糧食和其他物資,再由當地群眾送到指定地點。
楊靖宇犧牲時,身上還帶著好多錢。那是有錢買不到糧食的時日。糧食成了第一需要,因為隻有生存才能戰鬥,而他在一年前就為此精心策劃了。
野副“大討伐”開始,楊靖宇即決定1路軍化整為零,分散遊擊。這是抗聯一貫的戰法。而敵人的重點“討伐”目標,當然就是1軍主力和懸賞1萬元的“匪首”楊靖宇了。
12月末,在濛江縣頭道老爺嶺,楊靖宇再次決定化整為零,分散活動。他命令1方麵軍指揮曹亞範率部襲擊濛江西部的龍泉鎮,總部參謀李清紹帶一個連佯裝主力,北上四方頂子,又在頭道花園與2方麵軍一部分活動。楊靖宇率警衛旅和少年鐵血隊,準備繞道濛江東南再去濛江北部山區,與敵周旋。
一路不斷與敵交戰,程斌這隻狗也緊追不捨,又斷糧了。楊靖宇決定繼續分兵。1月11日,警衛旅政委韓仁和和1團團長黃海峰,率60人佯作主力北上,轉移敵人視線。楊靖宇帶主力200多人在西崗地區隱蔽,準備與1路軍軍需部長全光會合,研究解決糧食問題。
久等全光不來,下山籌糧的小部隊被敵發現,連日轉移、激戰。21日,在濛江縣馬架子戰鬥中,警衛旅1團參謀丁守龍負傷被俘叛變,接著向敵人全盤供出楊靖宇的行蹤、計劃及密營、糧食儲藏地。從此,楊靖宇走到哪,敵人跟到哪,被敵前堵後追。1月28日,根據丁守龍口供,日軍在馬屁股山追上楊靖宇率領的主力,程斌等偽警察大隊則在前麵布陣堵截。激戰一天,翌日拂曉轉移時,誤入敵人伏擊圈,損失慘重。
也巧了,碰上一條暖泉子河(寒冬臘月也不結冰的地熱河),老遠就見山穀裏霧氣沼沼的。楊靖宇命令官兵下河。雖說是暖泉子河,也是臘月天,零下30多攝氏度,什麽滋味兒?這樣蹚出七八公裏,敵人尋不著腳印了,警犬的鼻子也不靈了,又開始矇頭轉向找不著北了。
不能說這時就轉危為安了,但一線生機還是出現了。
可是,總部特衛排長張秀峰叛變了。
丁守龍是負傷被俘叛變,張秀峰是自己下山找到五斤頂子森林警察隊投降的,並獻上如下的見麵禮:匣子槍、擼子各兩支,望遠鏡一個,現金9960元,另有一些機密文件。
第二天,部隊在古石山區宿營時,被日偽軍包圍。越打敵人越多,飛機也飛來掃射、投彈、撒傳單。楊靖宇指揮官兵反覆衝殺,突圍後僅剩30多人了。
特衛排,那是總部和楊靖宇的貼身衛隊,首長安危的最後一道防線,裝備頂級,人員優中選優。丁守龍是磐石遊擊隊的領導人之一,職務提升慢,對楊靖宇心懷不滿。而張秀峰1934年十五歲參軍,就在楊靖宇身邊當警衛員,深得信賴。如果說丁守龍叛變,就說楊靖宇已經徹底暴露為時尚早,那麽張秀峰投敵後,楊靖宇無論在三道崴子遇見的是偽牌長趙廷喜等人,還是在別的什麽地方碰上什麽人,都是遲早的事了。
叢茂山老人說,那時俺們下邊“哄哄”(哄傳),說張秀峰是要當副軍長的。誰都知道,楊司令拿他當兒子待,那就得豁出命來給楊司令擋槍子呀。再說你不就是幹這個的嗎?他倒把楊司令賣了。媽個巴子,這小子的良心眼子長“肋巴扇”(肋部)上去了。
由岸穀隆一郎直接指揮的偽通化省10個警察大隊中,最賣力、最瘋狂的是程斌、崔胄鋒的兩個大隊。
崔胄鋒,原名韓儉秋,曾任朝鮮革命軍1師師長、2方麵軍司令。由清一色朝鮮(族)人組成的朝鮮革命軍,是東邊道地區最早的反日武裝,“九一八”事變後曾與唐聚五的自衛軍和抗聯1軍配合作戰。1935年秋,韓儉秋與王鳳閣在輯安縣會晤,成立“中韓抗日同盟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又下設司令部,王鳳閣為委員長,韓儉秋為司令,兩個人共同指揮作戰。
據說,此人頗精明幹練,也挺勇敢,如果不是後來成了叛徒,還可加個“堅定”。使他堅定不起來的,是王鳳閣的失敗。堪稱東北設施最全,也最堅固的王鳳閣的山寨,也是浸透著韓儉秋的心血的。在他看來那是固若金湯的,結果在炸彈、燃燒彈下,很快變成廢墟、焦土。不久王鳳閣被俘,一家人被害,他對抗戰前途失去信心。這年4月底,老天爺和土地爺已經對他露出笑臉,抗日軍的好時候來了,他卻帶領部下70餘人,在桓仁縣橫道川向日寇投降了。為表示痛改前非,與過去訣別,改名換姓崔胄鋒。之後“皇民化”,又弄個鬼子姓名,參加了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