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院二伴子,苦的要命,自己做醫生,自己作夥夫,自己作院長,夜間睡在木柴堆上,真是度日如年。


    不知道拳打腳踢把這個醫院全包了的“二伴子”的姓名,也不知道這個醫院在什麽地方,從報告內容看似乎是哈東支隊的。無論是哪支隊伍的,讀者從中也能窺見當年醫院的一斑。


    密營裏的“機器房子”,當然不止縫紉機,還有兵工廠的機器。


    或大或小,各軍幾乎都有兵工廠,比較普遍的是翻新子彈。就是給彈殼重鑄底火、彈頭,裝藥後重新使用。許多軍都要求官兵收集彈殼,不光是自己發射的,敵人陣地上的也要撿,收集多的還有獎勵。


    2軍兵工廠建得最早,而且有特色,能造“炸彈”。


    11軍創辦的七星砬子兵工廠,能造機關槍。


    1936年秋,原奉天兵工廠的一些失業工人到下江地區找抗聯,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抗戰出力。奉天兵工廠是東北最大的兵工企業,這是些技術純熟的產業工人,第一批是共產黨員胡誌剛帶的6個人,在集賢縣找到獨立師。一個多月後,又陸續來了20多人。祁致中樂壞了,這簡直就是老天爺送來的人才、寶貝呀!派經濟部主任崔振寰和團長葉萬海,負責兵工廠的籌建和保衛,完達山支脈七星砬子群山的原始森林就熱鬧起來。


    胡誌剛帶人去佳木斯買機器,在一家鐵工廠看中一台工具機,不光要錢,還得有3家鋪保。這下可把人難住了。祁致中的警衛員叢樹林,說他有個朋友是刻字工人,讓他給刻3家商號的圖章不就行了嗎?立即去辦,馬到成功。


    造槍得有特種鋼,長發屯火車站上堆著不少鋼軌,一個騎兵連連夜趕去,一個班警戒,其餘的往爬犁上搬。敵人發現了,大雪紛飛中一場激戰,搶運鋼軌之戰。老天爺幫忙,正是冬季,爬犁便捷,包括那台工具機和其他機器設備,全是些死沉死沉的傢夥,不然還真不好弄進那七星砬子大山裏。


    這“機器房子”裏的可不是縫紉機,用腳就能踏動的,得有電。就修道水壩,用水輪帶動發電機發電。水源不足時,就用汽車發動機燒煤油發電。


    第一批產品是100支擼子,外形跟擼子一模一樣,隻是像匣子槍一樣的機頭,就叫“匣擼子”。豆油烤漆,又黑又亮,性能也好。


    第二批是手提式自動衝鋒鎗,打的是匣子槍子彈。隻是產量不高,一個月才能造幾支,子彈又少,試製成功再未生產。


    接著就造出了機槍,並裝備了11軍。


    東北鬍子多,槍械自然有市場,民間造槍業就應運而生。弄支槍模仿起來,鐵匠爐式的手工打造,一個人幹,或父子倆合作,質量大打折扣。其他軍兵工廠的師傅,不少是這種角色,跟11軍的正規軍沒法比。如果再幹上幾年,這座兵工廠的作用就大了。


    1938年初出了叛徒,日偽軍進山“討伐”,兵工廠損失很大。之後,敵人不斷進犯,再加上歸屯並戶,兵工廠處境日益艱難。1939年2月,敵人再次大規模“討伐”,除3個人僥倖逃脫外,包括胡誌剛在內的工人和護廠官兵,全部戰死。


    1936年(無月日),《劉海濤關於滿洲情形的報告》中說:“我們計劃著在裏邊(小興安嶺裏邊——筆者)建立軍事政府、學校、小兵工廠、各種設備,這個山裏就是日本知道,他進攻是很難的,也可說要與對房子(“對房子”,又稱“趟子房”、“碓營”,即在山裏打獵和幹各種營生的人修建的房子——筆者)和雪裏人(“雪裏人”即達斡爾人、鄂倫春人——筆者)聯合好了,日本就沒辦法進攻的了。”


    當時許多人認為山裏是絕對安全的。應該說這還是一種摸索階段,翻的還是鬍子的老皇曆,冷兵器時代對付官軍的那一套。


    抗聯不能沒有密營,特別是在根據地的處境日益艱難,乃至被敵人瘋狂剿滅之後。


    而密營的精髓就在個“密”字:敵人不知道你在哪裏,就是明知道你在那大山裏,它也找不到。


    學軍事,學文化


    胡真一老人說,管毅管醫官,兼著教導隊的文化教員。第一次見麵,他問我叫什麽名字,我說在家時叫“小買子”,現在叫胡真一了。他笑笑,拿個樹枝在地上寫下“胡真一”3個字,先指著“胡”字,說這就是你的姓,左邊是個“古”字,右邊是個“月”字,“古”是古代的“古”,“月”是月亮的月,加一塊就是姓“胡”的“胡”,“胡來”、“胡說八道”的“胡”。講完“胡”,再講“真”和“一”。認識自己了,再認識“革命”、“共產黨”、“馬列主義”。“馬列”是兩個人,“馬”叫馬克思,德國人,“列”是列寧,蘇聯人,“主義”就是他們說的話。馬列主義是真理,用馬列主義指導革命,就一定能勝利。


    曹曙焰老人說,那時連裏有識字班、政治討論會、軍事討論會、經濟討論會、自由講談會、“蘇聯之友”、衛生組、俱樂部,7軍管俱樂部叫跳舞隊。各軍叫法不一樣,內容都沒離開這些。政治討論會也就指導員和文化高的講講,有的連長都講不出什麽。我當指導員後就得講了,講共產黨是幹什麽的,打走日本子要像蘇聯那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書念。軍事討論會和經濟討論會就熱鬧了,大老粗講話不拐彎,那時那人也不大挑理。經常活動的是識字班,不打仗,沒敵情,弄塊板子掛樹上,寫上幾個字,嘴裏跟著教員念,手上就在地上畫。在家念不起書,沒想到參軍還能學文化,積極性挺高。也有不愛學的,特別是仗沒打好傷亡大時,有人就說明天這口氣說不定就沒了,學那玩意兒有什麽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冷血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正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正隆並收藏雪冷血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