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美國人焦急地等待著日本的答覆。8月14日,答覆還是通過瑞士人傳來了。日本人照抄美國答覆中的迂迴文章,也不是直接、明白和無條件地表示投降。他們的電報如下:


    天皇陛下已頒發詔書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規定。


    天皇陛下準備授權和保證他的政府和帝國大本營簽署必要的條款,實現波茨坦宣言的規定。天皇陛下也準備向日本所有的陸海空軍當局以及不論何處在它們控製之下的所有部隊發布命令,停止作戰行動並繳械投降,同時還準備發布盟軍最高司令為實施上述條款而可能要求發布的命令。


    8月14日下午4時後不久,這個電報送到了華盛頓。貝爾納斯立刻安排好倫敦、莫斯科和重慶的同事舉行一次四方電傳打字會議——這是電信事業立下的一次豐功偉績。他把日本答覆的文本傳了出去,並且說美國政府認為這已經等於完全接受了波茨坦宣言。其他三方不十分滿意並開始提出異議。然而,貝爾納斯壓住剛剛開始的爭論,宣布杜魯門將在九十分鍾後廣播這個消息,表示美國接受日本最近的來電,認為它等於無條件投降。他請其他的政府也照這樣做,然後就關斷了電路。


    於是在8月14日華盛頓時間下午7時,杜魯門總統宣讀了日本的電報並向激動的美國公眾宣布:


    我認為這一答覆完全接受了規定要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宣言。這一答覆並沒有作任何保留。


    現在正在作出安排,以便盡早正式簽署投降條款。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已被任命為接受日本投降的盟軍最高司令。英國、俄國和中國也將派高級軍官出席受降。


    與此同時,已經命令盟國的武裝部隊停止進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就此結束,比英美計劃中預定的勝利日期提前了十四個月,而且是在與官方計劃所設想的遠遠不同的情況下結束的。


    日本的軍事和行政機構大部分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日本的經濟雖然受到轟炸和封鎖的嚴重破壞,但是仍能發揮作用。這些事實大大有助於執行占領日本和瓦解日本帝國的任務,不過也帶來了一些相應的問題。數百萬人需要解除武裝遣送還鄉。如果要使日本社會發生任何根本性的變化,就必須有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這種變革至少在開頭必須通過日本現有的權力機構來實行。由於末遭徹底潰敗和蹂躪便談判投降,日本的處境要比被擊敗的德國好得多,在德國,經濟和政治生活的結構已從根本上發生動搖並且大半被摧毀了。


    再從另一麵看,日本也比德國幸運。美國在太平洋的優勢已大到足以使美國人對日本進行相當於獨占的控製。隻有美國有力量立即派出占領軍去占領日本各島,而且美國政府的心情也正是不願意鼓勵其他盟國在同等的基礎上來分擔占領的任務。所以日本就沒有被分割成幾個占領區。


    日本的共榮圈事實上已分裂成四大部分。在南方,英國接過了緬甸、馬來亞和東印度那一大堆複雜的問題。在北方,俄國接收了滿洲、薩哈林島的南部和千島群島。在中央區,美國控製了日本本土和太平洋中的那些小島。第四個大區——中國——仍然是一片混亂。中國人無法為自己組織起一個穩定的政權,結果形成了部分權力真空的狀態,不久就把幾個大國吸入了一場旋風的中心。中國在遠東起了德國在歐洲所起的作用,成了大國角逐的主要場所。幸好有一些緩衝地帶處於因日本共榮圈瓦解而形成的這幾個大集團之間。暹羅和印度支那成了英國區和中國大漩渦之間的過渡地帶。朝鮮根據盟軍最高司令部第一批決議沿著三八線分成俄國占領區和美國占領區。日本失敗後的頭幾個月裏,在共產黨手裏的華北幾省也成了俄國和國民黨區域之間的類似的緩衝地帶。


    對日戰爭意外迅速地結束,使得波茨坦會議精心準備的計劃陷入混亂。實際上,美國人、英國人和俄國人為了追求各自不同的目標,都在各行其是,盟國的共同戰線便迅速被削弱了。原來在太平洋地區美國統率下作戰的英國艦隊,於1945年8月30日派遣了一個分隊去香港,重申英國對這塊殖民地的主權。這一行動沒有徵得美國的同意,實際上是在美國的明確的反對之下幹的。同時,美國也在大力準備占領和控製日本,很少或者根本就不理睬英國的願望。同樣的,俄國人在滿洲也是獨斷獨行。


    迫切的問題是安排日本正式投降並建立管製日本政府的盟國權力,但由於距離太遠,交通不夠完善,盟國之間政策上有分歧,美國陸海軍之間鬧不和,以及日本人在與他們的征服者麵對麵相處時,到底會如何行事也還令人捉摸不定,因而使這個問題複雜化了。麥克阿瑟將軍於8月14日被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統帥——是在英國、俄國和中國同意了美國提出的這一人選之後。但是當杜魯門宣布日本投降時,還沒有提到麥克阿瑟將軍的權限問題以及他與各盟國政府的關係問題。同樣,也沒有對他如何處理日本事務擬定任何指示。


    美國政府設法立即來解決這些問題。8月21日,國務院遞送了一份建議給英國、俄國和中國政府,主張成立一個遠東諮詢委員會。這個機構包括同日本直接作戰的十個國家的代表,將提出有關處理日本事務的意見,委員會將從它的所在地華盛頓進行遠距離的指導。該委員會將不擁有任何正式權力。這一建議顯然旨在把其他盟國參與管製日本事務的願望搪塞過去,而一切實際權力則將掌握在麥克阿瑟將軍和美國政府的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最新章節